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意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意識
- 外文名:National consciousness
- 類別:社會術語
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傳統。兩者交錯影響,經歷歷史積澱,就形成為國民意識。
一個國家的人民由於生存的自然環境所決定的生產方式,從而形成了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由此產生出自己穩定的、獨特的社會經濟政治結構形態,這種結構形態反過來又是國民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定型化,形成牢固的社會風俗、習慣...
《現代性與國民意識》是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貢華南。內容介紹 當代中國正在經歷和平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參與全球化進程的中國如何克服狹隘的民族主義和民族虛無主義,如何在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同時建設和諧的公民社會,並與外部世界建立和諧的互動關係,養成健全的國民意識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國民...
《論中國歷史與國民意識》是2002年時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新。內容簡介 本書匯集作者公開發表的札記和史論,新穎、別致、饒有新意地將歷史學與國民意識聯繫在一起,旨在通過對中國歷史的重新詮釋,重建和復興華夏民族的偉大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觀點別具新意,論述很是深刻,視角頗為獨特,像何新其他論著一樣,...
《全球化與國民意識研究論叢》是2012年10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偉民、劉昶。該書主要講述了中國國民意識的變化以及全球化的影響。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近現代中國國民意識的構建與演進;全球化背景下歷史教科書的國際比較兩編,主要內容包括:近代思想中的國民意識與民族主義;中西文化交流與現代國民意識的建構等。
國家意識,是指生活在同一國家的居民在長期共同的生產生活中形成的國民身份認同。其建立來自於認知的加深和行為的塑造。國家意識作為國家與國民的精神紐帶,是國家發展的內在動力。概念 國家意識的概念通常一體兩面,既表示國別所致的國家身份建構,也表示國民所屬的國家認同信念,因此國家身份與國家認同對公民來說具有同構...
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 《清末國民意識與參政意識研究》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梁景和 內容簡介 印數1000冊。 梁景和,男,1956年生。 首都師範大學社科處處長、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研究中心主任、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記憶之場:法國國民意識的文化社會史》是2017年6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皮埃爾·諾拉。內容簡介 《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是當代法國史學界zui有影響的歷史著作之一,匯總了法國集體記憶史研究成果。全書以諾拉所提出的“記憶之場”(les Lieux de Mémoire)這一概念為核心,通過對記憶...
心態 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積貧積弱的歷史太長,大國國民的心態培育也格外艱難。當代青年是弱國陰影最淡薄的一代,擁有更多像世博這樣向全球學習的機會,如果社會有共識,自信開放的大國國民心態完全可能在這一代開始養成。心態 意識 意識 以志願精神為核心的公民意識。作為參與社會生活的重要方式,志願精神是建構公民...
鳳凰網攜手健康險領導品牌招商信諾人壽,共同發布《國民健康風險意識調查報告》,本報告旨在通過對國民健康風險意識①的調查和分析,為提升國民健康生活方式和風險承受力提供數據參考和指導。所謂健康風險意識,由健康生活意識和風險準備意識共同組成。其中,健康生活意識體現在個人的健康生活方式;風險準備意識體現在個人為應對...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7)》是2019年3月7日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課題組。內容簡介 國家“海洋強國”的建設有賴於國民海洋意識的全面提升。 本書介紹了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的構建方法與過程,提出了一套網路大數據與調查數據相結合的測評方法,對國內31個省(區、市)的國民海洋...
沒有國貨意識的對外開放,是一種不設防的拱手相讓;沒有國貨意識的市場觀念,是一種扭曲的市場觀念;沒有國貨意識的精神文明,是一種殘缺不全的精神文明;不重視國貨的民族,是一個難以長久立足於世界市場的民族。通觀世界經濟發展史,沒有哪一個國家和地區是通過自貶國貨、盲目進口實現現代化的。我國國民國貨意識...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是2017年中國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國民政府時期的地方派系意識》是1992年文史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派漢。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之範圍以國民政府時期為主,有時向前後延伸至辛亥革命和國共交替兩時期。本書所論之地方派系,意指有省籍情結的地方團體,依本研究所定標準:一、超省界的組合,如馮玉祥所領導的「西北軍」系統;二、一省之內有...
在《國民教育憲章》的影響下,韓國形成了道德課程為主、其他課程為輔的道德教育模式。從其內容來看,強調傳統道德、個人道德、社會秩序相關道德,以及國家民族相關道德。在強有力的朴正熙軍事政權下,遵循《國民教育憲章》的精神、進行國民意識的改造,成為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務。該時期進一步明確了韓國道德教育的性質,即...
台灣意識,指的是中國台灣民眾因近代以來特殊的歷史遭遇和形成的台灣意識,反映的是愛鄉愛土的熾熱情懷和自己當家作主的樸素願望,體現的愛鄉愛土情懷。它既有中華民族地方意識的普遍特點,又有自身獨特發展的典型特徵。基本含義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時說,中華文化源...
《消費者國貨意識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是張燚、劉進平所著圖書。內容簡介 國貨意識是指一個國家的國民或消費者出於對本國或本民族的熱愛、責任感以及憂患意識,而產生對本國產品認同、偏好和對外國產品負面抗拒的心理傾向。在中國社會情境下,為什麼有的消費者能夠形成高國貨意識,他們是如何克服或改變原有的來源國刻板...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徵之一。指各民族在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凝結起來的表現 在民族文化特點上的心理狀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在民族共同地域、民族共同經濟生活及歷史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往往與民族的歷史遭遇和所處地位有密切關係。介紹 民族意識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national common psychological make-...
北京2008年奧運會對國民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 《北京2008年奧運會對國民體育意識和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是一本圖書,作者是周全
國際意識是相對民族意識而言的,是指國民對跨國事務或國際事務的認識和了解,實際上是世界觀的一種體現。內容 國際意識可以看作是一個國家的公民或者社會團體在看待本國與他國的交往、他國之間關係的發展及整個國際形勢發展狀況時所表現出來的敏銳度、關注度極其了解的深度等。簡而言之,國際意識就是是否能夠自覺地、...
越南國民黨,是越南一個在二十世紀早期的爭取越南脫離法國統治的革命政黨,成立於1927年12月25日。越南國民黨意識形態是三民主義、越南民族主義、 社會主義(已放棄)、 反共主義,曾經黨內主要領袖為阮太學。自1928年起,越南國民黨便因為不斷暗殺殖民地官員及其合作者而受到當地的居民及政府注意。越南國民黨在1930年2...
其中可以見到,清末滿人認同“立憲中國”時那種鮮明的自主進化觀、民族一體化的強烈自覺和毫不含糊的主體意識。作者還充分注意到新式教科書與報刊對於“民族”“國族”的推介。如1911年7月15日,《申報》主筆希夷在《本館新屋落成幾紀言》一文,就“國民”和“民族”兩詞並列,多次使用了“國族”這一概念。發願要...
19"The thought that 'I'm in it for me' has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Ms. Elshtain says.“ ‘我為自己而戰’的思想已經深深紮根於國民意識中。” 愛爾希坦女士說。20So what does all this tell us about animals' consciousness or animals' awareness of themselves and ...
他們在政治上繼承了獨立協會的民權思想,並在梁啓超等的影響下進一步鼓吹立憲政體,甚至新民會還主張實行共和制,在反對封建主義、否定君主專制和培育國民意識的方面已有飛躍性的進步;在經濟上積極振興民族資本主義,創設了許多近代企業與商工會議所、經濟研究團體和實業獎勵團體,以求養成民族實力;在文化上反對舊文化、...
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公務員教育培訓體系,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國家安全工作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託,維護各領域國家安全,構建國家安全體系,走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中國面臨著對外維護國家主權...
一、濃郁的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情結 二、鮮明的國民意識 三、強烈的文化啟蒙色彩 第二節 報刊評論的傳播網路與影響 一、報刊評論的傳播網路以及對普通民眾的影響 二、報刊評論對清末外交界的影響 三、報刊評論對民國外交觀念的影響 第三節 報刊評論與中國外交觀念近代化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
這種國家民族主義的實踐,以國家意識和公民意識作為主要載體,反映了民族國家為維護自身利益在國際關係中所持有“利己排他”的思想和態度,表達了一個國家全體國民共同具有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傾向。理性實踐 建構地區認同:國家民族主義的理性實踐 社會進步難以完全擺脫衝突與戰爭,但是更離不開社會單元的互助合作。隨著經濟...
1946年,三民主義被“制憲國民大會”列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規範了中華民國的憲政基礎。遷台以後 1949年,三民主義成為蔣介石威權體制下的所謂“黨國意識型態”,國民黨一直視三民主義和孫中山的民主思想為凝聚島內各階層共識的思想武器,而積極在島內宣傳並推行之。大膽島(金門)上著名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