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最佳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國土空間最佳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是由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李滿春、周成虎、陳振傑、黃秋昊、蘇奮振、李飛雪、楊康、陳焱明、姜朋輝、周琛、程亮、陳剛、馬磊、占文鳳、李岩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土空間最佳化關鍵技術研究與套用
  • 主要完成單位: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李滿春、周成虎、陳振傑、黃秋昊、蘇奮振、李飛雪、楊康、陳焱明、姜朋輝、周琛、程亮、陳剛、馬磊、占文鳳、李岩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90006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9-1-06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面向生態文明建設、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國土安全維護等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在國家863、科技支撐、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土資源大調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重點科研項目和地方政府套用項目支持下,近200人歷經10餘年攻關,基於國土安全底線思維,研發國土空間最佳化關鍵技術,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項目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包括:(1)提出了“一中心、雙最佳化”區域可持續土地利用戰略,構建了多因素多因子綜合判別的國土空間“雙評價”模型,創新了遙感與AIS結合的陸海統籌通達分析大數據技術。(2)提出了以人地關係和諧為基礎、以“用途調控統籌布局、功能互補協調分區、空間最佳化科學勘界”的國土空間安全底線劃定理念,構建了以時空信息、空間分析和區域建模為支撐的“三線”協同劃定模型。(3)創新了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與建設用地空間管控政策的規範化與可視化表達方法,創建了市、縣、鄉土地規劃表達地圖體系,研發了空間規划動態監管平台,實現了區域國土空間最佳化的網路化、層次化、智慧型化全程管理。
項目主要套用:研究成果在中央有關部門得到有效套用,並在上海、長沙、合肥、昆明、常州、宜賓、廊坊、南京、杭州桐廬、臨安、無錫新區、江陰等地和南海及其周邊區域的國土空間戰略構建、陸海統籌、本底評價、底線劃定、規劃可視化表達、動態監管等國土空間最佳化中得到全面套用。科學測算了基於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開發適宜性評價的最適耕地保有量、建設用地和生態用地規模,提出了國土整治與土地利用調控措施,最佳化協調了多用途適宜空間,科學確定不同層級區域主體功能,劃定了區域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和城鎮開發邊界,規劃了用途管制分區和建設用地空間管制分區,研發並運行了空間規划動態監管信息平台。
項目社會經濟效益:推動了國土空間“雙評價”、三線劃定、智慧型監管等技術進步,促進了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支持了陸海統籌的國土空間最佳化方案編制和實施,服務國家戰略決策支持。空間規划動態監管平台在多個地方業務化運行,服務土地用途管制與建設用地空間管制,顯著提高了土地參與巨觀調控的能力。市、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製圖三部國家行業規範,已在全國得到廣泛而深入的套用,直接推動了我國各級土地規劃編制和實施的業務化、規範化和標準化,極大地促進了國土空間最佳化技術方法體系的發展,有力保障了區域糧食安全、生態安全、經濟安全和國土安全。
項目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2件,登記計算機軟體著作權21項,發表學術論文358(其中SCI/SSCI論文128篇,EI論文171篇),出版著作4部和國家行業規範3部,獲得國際論文獎2項、國內論文獎2項、省優博3篇、省優碩4篇、第一屆全國鄉村規劃優秀案例1項、省廳級科技一等獎1項,創建了一支國土空間最佳化技術研發創新團隊,並獲得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等榮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