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關於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

《國務院關於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是國務院就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湖北省人民政府報送的《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送審稿)的批覆。由國務院於2016年6月24日下發並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務院關於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
  • 發布機構:國務院
  • 發布日期:2016年6月24日
  • 實施日期:2016年6月24日
政策全文,內容解讀,

政策全文

國務院關於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
國函〔2016〕113號
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湖北省人民政府:
你們關於報送《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送審稿)的請示收悉。現批覆如下:
一、原則同意《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請認真組織實施。
二、要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市場化導向和產業化方向,發揮區位、科教等優勢,著力促進產業承東啟西轉移和調整,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全新的產業創新體系,統籌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行區、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示範區,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三、湖北省人民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方案》實施的組織領導,進一步健全協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各項改革舉措,形成工作合力。
四、國家發展改革委和科技部要加強統籌,指導並及時協調解決改革試驗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組織開展試點經驗和成效的總結評估,推廣有力度、有特色、有影響的重大改革舉措。相關部門要主動作為,加強與湖北省的銜接和協調,使本領域的重大改革舉措真正落實落地。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要加強對《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重大問題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國務院
2016年6月24日

內容解讀

國務院分別批覆同意京津冀、廣東、安徽、四川、武漢、西安、瀋陽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
國務院對中部唯一入選城市武漢的批覆中,強調堅持市場化導向和產業化方向,發揮區位、科教等優勢,著力促進產業承東啟西轉移和調整,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全新的產業創新體系,統籌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行區、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示範區,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在部分區域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的總體方案》,《方案》確定京津冀等8個地區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武漢名列其中。
去年11月,我市召開市委常委會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提出力爭通過3年時間,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取得一批創新改革成果和可複製推廣的創新改革經驗;到2020年,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創新中心的基本框架。
今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後,建設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成為武漢發展的最新熱詞。
按照去年9月正式公布的方案進度,今年是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全面推進落實改革部署、開展階段總結評估,對成熟的改革舉措及時向全國推廣的重要時刻。國務院批覆7個地區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這一舉措被認為體現了要創新、要發展的緊迫性。
5月30日召開的“科技三會”提出,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創新驅動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急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李佐軍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創新、中國創造舉世矚目,但我國創新驅動還很不足也是現實。在中國邁向新常態的這個大邏輯下,創新驅動上升為第一動力、新動力,形成新的增長點有賴於創新驅動。
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寫進方案
“五鏈統籌”: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打造人才鏈、完善資金鍊、配套政策鏈。對比其他6個地區批覆的表述中,僅武漢深度提及“五鏈統籌”,相較於京津冀方案中深度融合的“四鏈”,武漢還多了一個人才鏈。這“五鏈”,定位為積極探索產業發展的新路徑。
國務院關於武漢市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中寫道,堅持市場化導向和產業化方向,發揮區位、科教等優勢,著力促進產業承東啟西轉移和調整,以推動科技創新為核心,以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為主攻方向,加快構建全新的產業創新體系,統籌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鍊、政策鏈,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行區、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示範區,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市創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給予武漢的戰略定位以及武漢的優勢體現在賦予武漢市的任務上。“獲批‘兩型社會’多年,在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如果能藉助履行國家使命先行先試,我們就能夠提供可供複製推廣的經驗,並增強發展動力和後勁,”這位負責人表示。
長江日報記者昨晚獲悉,和初次上報的方案相比,批覆方案充分顯示了對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視程度,對於武漢市的產業創新提法,並未做大的修改。
除京津冀外6個地區方案均承擔區域使命
比較國務院關於各地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的批覆發現,除京津冀的使命是“推動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打造中國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外,其他六地均以區域創新發展使命為要義。
京津冀為跨省級行政區域,廣東、安徽、四川為省級行政區域,武漢、西安、瀋陽為省級行政區域的核心區。
國務院給廣東的批覆中要求,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推進廣東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安徽要“加快依靠創新驅動產業升級,為安徽省早日實現創新發展提供強大支撐”;四川要“加快構建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格局,形成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為推動四川省轉型發展、長遠發展、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和省級行政區域比較,省級行政區域核心區的目標則落實到政策和制度環境上。曾同為老工業基地、分列中、西、北三個方向,武漢、西安、瀋陽各有使命承擔——
要求瀋陽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製造基地,引領帶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
西安以軍民深度融合發展和統籌科技資源改革為主攻方向,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政策和制度環境,在創新驅動發展方面探索新路;
武漢要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行區、傳統產業向中高端轉型升級示範區,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支撐。
先行先試為武漢發展提速
武漢近期迎來密集政策利好,市創新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經濟發展重點從東部到西部再到中部,武漢作為中部重要城市,發展已到了關鍵機遇期,“而越是先行先試、早考慮改革落地,經驗獲得就越早、發展也越快。”
記者從市創新辦獲悉,目前武漢已在六個方面進行了探索推進。
機制上,5大專項、19個方面、81項重點任務逐項明確了責任單位、時間節點、工作要求,“這是績效的鐵任務,必須完成。”
在最優創新生態上,實施“創谷計畫”,拿出城市最好的空間,量身定做最好的政策,提供最優的配套服務,計畫用3年時間打造10個以上的“創谷”。
在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上,實施“城市合伙人”計畫,目前已成為國內關注度最高、優惠度最大、吸引力最強的地方人才工程品牌之一。
在打通科技與經濟集合通道上,則在進一步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目前,已有600多項高校院所成果實現就地轉化。
武漢還在積極探索科技創新、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深度融合的科技金融結合機制,突出推進投貸聯動和創業投資。
實施“網際網路+”行動,則意在打造創新發展的新引擎。去年完成了11個重點項目,今年又出台了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等專項行動計畫。計畫到2020年,全市以電子信息、智慧型製造裝備、智慧型終端產品和軟體服務業為主要內容、支撐網際網路發展的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