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固縣鎮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已有2000多年歷史,曾幾度設縣。為桐柏縣舊址。
據《桐柏縣誌》記載,三國文帝時(公元220——225)分平氏縣之義陽鄉置義陽縣,義陽即在今固縣鎮。後立
義陽郡,轄平氏、義陽等5縣,不久廢。
晉武帝太康年間(公元280——289年)復置義陽郡,領平氏、義陽等12縣。
南朝梁(公元502——549年)廢義陽縣置淮安郡,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淮安郡為桐柏縣,治所仍在今固縣鎮。歷經近400年後至宋開寶六年(公元973年),桐柏縣治移至現今縣城。遂稱“故縣”,後逐漸演化成“固縣”。沿用至今。清道光年間在此設守備營。
1927——1945年先後為中共桐柏特支、桐柏農軍協會、桐柏農民自衛軍總隊、桐柏革命委員會和中共桐東(固縣)工委駐地。
1947年12月解放,歸屬信(陽)桐(柏)縣,1949年3月信桐縣撤消,復歸桐柏縣。
1956年1月設為中心鄉。1958年8月積極回響毛主席“人民公社好”的指示,成立固縣鎮人民公社。
1983年12月改為鄉。1985年11月撤鄉建鎮至今,是桐柏最早的建制鎮之一。
行政區劃
固縣鎮轄固縣、新莊、石頭畈、沈樓、黃畈、吳莊、魏崗、大石坡、張畈、柳扒、楊樓、桐安12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總面積120.66平方千米(2017年)。全鎮總人口24117人(2017年),其中回民1000餘人,
南召縣、
鎮平縣移民2500多人。
代碼 | 城鄉分類 | 名稱 |
411330103200 | 121 | 固縣村委會 |
411330103201 | 220 | 吳莊村委會 |
411330103202 | 220 | 黃畈村委會 |
411330103203 | 220 | 沈樓村委會 |
411330103204 | 220 | 石頭畈村委會 |
411330103205 | 220 | 桐安村委會 |
411330103206 | 220 | 北新莊村委會 |
411330103207 | 220 | 楊樓村委會 |
411330103208 | 220 | 柳扒村委會 |
411330103209 | 220 | 魏崗村委會 |
411330103210 | 220 | 大石坡村委會 |
411330103211 | 220 | 張畈村委會 |
411330103500 | 220 | 桐柏牧場 |
|
地理環境
位置
固縣鎮位於桐柏縣城東25公里處,東經113°38′,北緯32°26′。東鄰河南省信陽市,南與湖北省隨州市隔淮河相望,西部、北部分別與桐柏縣的月河鎮、吳城鎮、黃崗鄉相毗鄰。
地貌
固縣鎮地形以淺山丘陵為主,地勢西高東低,鎮區東部的雙鳳山祖師頂海拔274米,為鎮內最高點。
氣候
固縣鎮氣候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5.1度。無霜期226天,年降水量為1050毫米。
水文
固縣鎮內主要河流有兩條,
淮河自西向東流經南部,是豫鄂兩省之界河;
五里河自北向南,流經鎮區後匯入淮河,為固縣鎮的“母親河”。
礦產資源
固縣鎮也是一個資源大鎮,境內藏有
鈣、
大理石、
瑩石、
藍晶石以及
鐵、
錳等多種礦產。藍晶石礦:礦體主要分布於該鎮大石坡境內,礦石多為透鏡狀,品位高,埋藏淺,極易開採,現已探明儲量約600萬噸以上。瑩石礦:儲量400萬噸以上,品位高,質量好,易開採,易精選。石灰石礦,主要分布於大石坡村境內,礦體出露長1.8公里,厚350米。礦石為粒狀變晶結構,CuCo3含量在92%以上,最高達96%,探明儲量在4000萬噸以上。鐵(錳)礦,礦石為黑色,或顯褐色,為不等粒變晶結構,礦體斜深60米,厚30米,長1000米以上,地質儲量估算為150餘萬噸。另外,還探明有石榴子石礦,雲鉬礦等礦藏,儲量有待進一步探查。
交通
固縣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省道66線和省道固淮路穿境而過,改線後的
312國道將橫穿固縣全境。沿省道66線向東28公里與京廣鐵路和
107國道相交於信陽明港站、向西18公里可達桐泌高速,經固淮路向南10公里直通
寧西鐵路。便利的交通為固縣的發展備足了後勁。
經濟發展
固縣鎮還是一個農業大鎮。糧食種植方面,以水稻和小麥為主,種植面積在35000畝左右,產量達124510公斤。經濟作物方面,以花生和黃豆為主,尤以花生種植為甚,種植面積在20000畝以上,年產優質花生530萬公斤。
林業方面,該鎮地處淺山重丘地帶,宜林荒山面積大,其中“兩松”(
馬尾松、
濕地松)栽植面積達7萬餘畝,橫跨新莊、楊樓等6個行政村,被稱為全國第二大森林公園、河南省最大人造林。另外,近幾年來,該鎮抓住退耕還林的政策機遇,大力發展速生楊20000餘畝,
木瓜、
板栗、油桃等小雜果近萬畝,成為林業產業的一大亮點。
畜牧方面,固縣鎮民眾素有養殖家畜家禽的習慣。以散養土柴雞為主的家禽養殖達6.3萬隻,年產柴雞蛋1260萬枚。牛年存欄1.5萬頭,羊存欄2.5萬隻,生豬存欄2萬餘頭,是農民收入的有益補充。
歷史遺址
固縣鎮歷經2000餘年的發展,積澱了豐厚的歷史和文化。
漢代冶鐵遺址
早在西漢,境內冶鐵業十分發達,現境內留有張畈漢代冶鐵遺址一處。該遺址位於固縣東北部張畈村境內,毛集河與南小河交匯處。遺址略成正方形。面積約94000平方米。1958年大煉鋼鐵時,曾挖得富礦粉2000砘,地面散有大量爐渣、漢代板瓦,簡瓦、盆罐殘片及少量六朝時期的瓦片。文化層厚達8米左右。出土文物有鋤、錘、刀、錛、砧子、鐵塊、鐵板、三角鐵(重達10公斤)及炭,耐火磚等。據考證,該遺址系西漢至六朝時遺址。對我國冶鐵技術的發展極具研究價值。1963年被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火神廟
固縣鎮地處豫、鄂兩省交界。歷史上地處南北邊地,一直是楚地與中原之地的邊界。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邊陲重鎮的特殊性質,至明、清時發展到極致。清
康熙時成為桐柏縣四大名鎮之一。當時湖北等地商人紛紛來此經商,集市內店鋪林立。為方便湖北商人,湖北人集資在此建湖北會館,與之相配套,分別建成了財神廟、火神廟、娘娘廟等廟宇,占地百餘畝,後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悉數被毀,老街現保留有明代建築火神廟一座和湖北會館扁額一個(現保存與桐柏縣淮瀆廟內)。
火神廟現存於鎮老街東南部,是湖北會館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正殿三間,東西偏殿各一間。座北朝南,為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約200平方米。整個建築採用九梁十八柱結構,牆柱採用漢白玉雕蓮花紋石墩,廊前檐下雕刻有百鳥朝鳳花紋,工藝精美,展現了當時精湛的雕刻藝術。該建築高大宏偉,結構嚴謹,展現了當時精湛的建築技術,對研究我國古建築技術具有極高價值,1987年被桐柏縣定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色文化
固縣鎮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是豫南蘇區桐柏首府舊址(位於固縣鎮黃畈村)所在地。
1927年2月,原在國民革命軍中的固縣鎮黃畈村人黃髮順返回桐柏,成立了中共豫南桐柏(固縣)支部。積極宣傳革命道理。發動農民民眾,開展農民運動。同年五月,成立了中共桐柏特支。黃髮順任支部書記。特支受豫南特委領導。與此同時,在特支的領導下,繼續發展黨組織,廣泛開展農民運動,動員農民加入農民協會。1927年9月8日,在中共桐柏特支的領導下,以固縣鎮黃畈村為中心的數千名農民在固縣東門外的白果樹下召開大會,宣布成立桐柏農民協會,下設15個分會,固縣人許國堂任主席。同年秋,農民協會各路武裝被整編為桐柏農民自衛軍總隊,共千餘人,槍200餘支,下設4個大隊。黃髮順任總隊長,隨後,正式宣布成立桐柏革命委員會,機關設在黃畈村,黃髮順任主席,這是桐柏最早的人民政權。桐柏革命委員會,桐柏農民協會和桐柏農民自衛軍總隊在當時對外統稱“光旦會”,共同領導桐柏革命運動。控制了以固縣為中心的方圓百里地區的局勢。
1928年2月,桐柏革命委員會組織萬餘農民武裝攻打桐柏縣城,取得了勝利。成立了南陽地區最早的縣組蘇維埃。一九九八年,固縣黃畈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中共桐柏特支舊址。二00五年十月,桐柏縣委、縣政府命名固縣鎮黃畈村為“豫南蘇區桐柏首府舊址”。固縣鎮固縣村的千年白果樹下也被縣委、縣政府命名為桐柏農民協會的舊址。
歷史名人
固縣鎮人才輩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三國時的魏延、晉時的張昌和南北朝時的張惠紹。
三國名將
魏延,據《三國志·魏延傳》記載:“魏延(?—234年),字文長,三國義陽人”。其少時“以部曲”,隨先主入蜀,數有戰功,遷為牙門將軍。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秋,劉備為漢中王,提拔魏延為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後進拜鎮北將軍,建興元年(223年)封都亭侯。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進駐漢中,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是年大破魏軍費瑤、郭淮部,升任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封南鄭候。其人善養士卒,勇猛過人,胸懷韜略,智計非凡,為蜀漢立國創下了汗馬功勞。但其計謀為“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所不取。在諸葛亮死後,因與楊儀不和,被害,“遂夷延三族”。因魏延在當朝被定性為判臣。加之陳壽所著《三國志·魏延傳》中指出:“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使其在後世歷史上成為一個有爭議的人物。故其後人不敢為其立碑續傳。為其身後留下了千古之謎。但根據後人考證,固縣鎮(當時為義陽縣)的魏家小河即為其故里,在桐柏縣以東,信陽市以西,湖北省隨州市以北的方圓百里內僅有固縣的魏崗和魏家小河是以魏姓命名的村莊。村莊內留有魏家祠堂遺址和栓馬樁等遺蹟。且有大量民間傳說可考。
張昌(?——304年),西晉義陽人,是晉末起義將領。其人武功過人,好論攻戰,曾任平氏縣吏之職。西晉末年,皇室腐敗,各地接連爆發起義。晉惠帝太安元年(302年),張昌潛往外地,詐稱受命於朝廷,招兵買馬,聚起千人,屯集於江夏郡安陸縣古崖山中。太安二年(303年),張昌以“當有聖人出為民主”為由率2萬人公開舉旗造反,攻占江夏郡,並與山都縣(令湖北省穀城縣東南)吏丘沈合作,丘沈更名為劉尼,詐稱漢室後裔,自稱天子,張昌任相國。設定百官,修造宮殿,並編制竹鳥,飾以五彩,放置食物以引誘鳥聚集,以應鳳凰來朝吉兆。建之神鳳、郊祀、服色皆仿漢制,江夏,義陽一帶從者如流。據《晉書·張昌傳》記載:“旬月之間,眾至三萬”。奪取郡縣勢如破竹。《資治通鑑·晉紀》中也記有“荊、江、徐、楊、豫五州之境,多為昌所據”。勢力波及今豫、鄂、湘、贛、閩、浙、蘇7省。給西晉王朝以沉重打擊。同年秋,張昌被西晉刺史劉弘大軍圍攻,終因寡不敵眾而潰敗,南逃至今湖南嶽陽一帶。次年被捉殺害。
張惠紹(456—519年),字德繼,南北朝義陽人,南齊明帝時為直閣,後出竟陵橫桑戌主。南齊永元(499—500年)年間母喪歸鄉,聞梁高祖蕭衍起兵,遂投奔,為中兵參軍,加寧朔將軍、軍主。後累有戰功,遷輔國將軍等職,封石陽縣候,邑500戶。又歷遷驍騎將軍,太子右衛率,增邑200戶。梁天監四年(505年)率部北伐,破北魏宿預,生俘城主。六年大敗魏軍於鐘離,增邑300戶,任左驍騎將軍,出為持節、都督北兗州諸軍事、冠軍將軍、北兗州刺史。後招降北魏宿預、淮陽二城,進號智武將軍,增邑200戶,入為衛尉卿、遷右衛將軍,出為持節、都督司州諸軍事、信威將軍、司州刺史,領安陸太守。天監十八年(519年)卒,梁高祖“惻愴於懷”下詔贈護軍將軍,給鼓吹一部,布100匹,蠟200斤,賜諡號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