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莊村(山西沁水縣固縣鄉下轄村)

將莊村(山西沁水縣固縣鄉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將莊村位於沁水縣城東北部,轄4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莊,136戶,共有人口475人,耕地1265畝,其中水澆地600多畝,將莊村是個純農業村,主靠種植業和蠶桑養殖業為主。2009年人均純收入2780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將莊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下轄地區:4個村民小組,4個自然莊
  • 地理位置:山西沁水縣固縣
基層組織,地方特產,

基層組織

將莊村黨支部共有黨員11名,其中:男10名,女1名,大多數為年齡大黨員。
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村兩委幹部和民眾的大力支持下,共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著。
將莊村地圖

地方特產

蠶桑,即養蠶與種桑,是古代農業的重要支柱。相傳是嫘祖(黃帝正妻)發明。
蠶桑文化是漢文化的主體文化,與稻田文化一起標誌著東亞農耕文明的成熟。而漢文化的主體文化絲綢文化、瓷器文化則標誌著中原文明進入鼎盛階段。
蠶絲是絲綢的基本原料,絲綢文化實際上就是蠶桑文化的高度發展成熟階段。種桑是專為供給養蠶的,而養蠶是專為製作絲綢的。中文裡對絲綢的描述有綾、羅、綢、緞、帛、錦、繡、綺等多種概念,可見絲綢文化的高度發達。
蠶桑農業的發展,使中原文明的紡織業領先於世界數千年,形成了中國人峨冠博帶、寬袍大袖的服飾習俗。同時對軟筆(毛筆)、刺繡、紙張的發明等都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中國古代詩歌經典中有非常多對養蠶種桑的描畫,從中可以看出民眾對於蠶桑經濟的依賴和蠶桑農業對中原文化以及東亞文化的影響。
將莊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宜良縣竹山鄉疊水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竹山鄉東邊,距離村委會0.5 公里,距離 鄉17.5公里。國土面積1.52平方公里,海拔1490米,年平均氣溫16.57 ℃,年降水量84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05畝,其中人均耕地0.95畝;有林地1534畝。全村有農戶32戶,有鄉村人口110人,其中農業人口110人,勞動力6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41人。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8萬元,占總收入的34%;畜牧業收入3萬元,占總收入的27%(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4頭,肉羊31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第二、三產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23%。農民人均純收入2461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6人(占勞動力的13%),在省內務工13人,到省外務工3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6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