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始縣2010年度生態縣建設工作方案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固始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總體規劃》和《全國生態縣、生態市創建工作考核方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始縣2010年度生態縣建設工作方案
  • 發布單位:固始縣人民政府
  • 發布時間: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 性質:方案
基本信息,詳細內容,

基本信息

固始縣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固始縣2010年度生態縣
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直各單位:
《固始縣2010年度生態縣建設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已經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望認真對照執行。
固始縣人民政府
二○一○年四月二十日

詳細內容

固始縣2010年度生態縣建設工作方案
為了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堅持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根據《固始縣國家級生態建設總體規劃》和《全國生態縣、生態市創建工作考核方案》,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以“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努力把固始建設成為山川秀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國家級生態縣。
二、建設內容
堅持以生態農業生態林業生態工業生態旅遊生態家園生態文化六大重點工程為抓手,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一)生態農業工程。縣農業、林業等行政主管部門,要結合行業特點,分別建設茶葉、柳編、蔬菜、畜禽、板栗、中藥材等農業支柱產業工程,提升建設檔次和品位,使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特色品牌。按照“南部抓林茶、西部抓畜禽、中東部抓高產高效農業和水產業、北部抓柳編蘿蔔”的產業布局,力爭實現“一鄉一品”。同時,要積極開展綠色、有機及無公害產品開發認證工作,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的產業化、標準化和品牌化,提高農副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確保全縣綠色、有機及無公害農產品種植面積比例達到63%以上。
(二)生態林業工程。按我縣林業生態縣創建要求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推進以封山育林為主要內容的公益林建設,提高森林覆蓋率。重點加強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源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保護與建設,加強對古樹名木及野生動物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加強漁業、農田、水利、水土資源保護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整治,嚴厲打擊亂采、亂挖、亂炸、亂獵行為。
(三)生態工業工程。牢固樹立“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理念,嚴把項目審批關,堅決落實建設項目“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堅決杜絕破壞生態環境的項目落戶固始。要進一步最佳化工業結構,對現有的重污染又無法根治或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儘快安排關停、轉產。對環境有破壞的項目,如採石場、采砂廠及採礦廠,要加強清理整頓,造成生態破壞的要堅決取締,同時此類項目一律不能作為招商引資成果。要大力推進維雪啤酒、雙板橋酒業、開開援生製藥公司等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提高企業污染治理水平。
(四)生態旅遊工程。加強旅遊區資源保護與治理,對風景區沿線和生態公益林區,要實施嚴厲的保護政策。對九華山風景區、華陽湖風景區、安山森林公園等景區內的一切礦產嚴禁開採。風景路線兩邊建築要嚴格規劃,嚴禁私搭亂建。暫時無能力開發的景區景點,要堅決保護好原始生態,決不能低水平開發。要進一步規範旅遊區環境整治,確保景區內所有污染物達標排放。進一步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大力開發旅遊系列產品,積極推廣“根親游”、“觀光游”、“紅色游”、“農家樂游”等不同旅遊方式,加強旅遊宣傳促銷,推進旅遊景區“創A”活動,真正將固始打造成豫南明珠。
(五)生態家園工程。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提高水環境質量,控制噪聲污染,推進固體廢物綜合治理,構築城鎮綜合減災體系,保障城鎮生態安全。要大力開展城鎮文明創建活動,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政府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要大力推進鄉鎮垃圾填埋場、城鎮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和生態鄉鎮創建以及鎮村生態規劃編制工作。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以沼氣為紐帶,以自然村莊綜合整治為突破口,以“一池三改”為基本建設模式,重點推進石佛店鄉龍潭村、祖師廟鄉小店村等新農村建設試點工程,著力打造一批環境優美、管理先進、生活舒適的生態人居環境典範,以點促面,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六)生態文化工程。要全面推進創建“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飯店”、“綠色醫院”等“創綠”系列活動,深入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公眾的生態意識。大力弘揚地方傳統文化,使傳統的紅色文化與現代的生態文化交相呼應。挖掘歷史文化遺蹟,加強對古宅、古橋、古建築的保護,挖掘和發揚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藝品、繪畫、民間文藝、土特產品、飲食風味、生活習俗等文化形式。
三、創建目標
依託區域特色資源優勢和生態環境優勢,全面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進一步轉變經濟成長方式;調整全縣產業結構,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加大科技教育投入,提高全民綜合素質,增強全社會的環保意識,努力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通過生態縣建設,使全縣經濟實力明顯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2012年,把我縣建成經濟發展、人民富裕、資源節約、生態環境優美、社會文明進步、人與自然和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國家級生態縣。
根據《生態縣建設指標考核標準》和《固始縣生態縣建設總體規劃》要求,結合我縣實際,確定2010年生態縣建設目標為:
(一)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國民收入水平。通過實施產業扶貧、科技扶貧,2010年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4600元。
(二)逐步加大環保資金投入。2010年,用於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投資額占年度GDP比重達到3.5%以上。
(三)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減少工業企業污染物排放量。按照節能減排的總體要求,到“十一五”末主要污染物化學需氧量排放強度小於3.5千克/萬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強度小於4.5千克/萬元(GDP),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達到90%以上。建立縣域內重點河流水質定期監測的長效實時監控機制,確保主要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質量Ⅲ級標準。
(四)結合生態縣建設,積極開展國家旅遊強縣、國家衛生城市、省級文明縣城創建活動,通過實施縣城及涉旅鄉鎮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四大工程,不斷提升城鎮環境質量,確保城鎮空氣環境質量達到Ⅱ級標準天數不少於300天,城鎮各噪聲功能分區達標率100%,綠化覆蓋率≥35%以上,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2平方米。
(五)切實加強新建項目審批的能耗評估和已建成工業項目節能挖潛改造工作,逐步減少單位GDP能耗, 2010年單位GDP能耗控制在0.9噸標煤/萬元;逐步降低單位GDP水耗,利用價格槓桿使單位工業增加值新鮮水耗控制在20立方米/萬元以下,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達到80%。
(六)確保縣城污水處理廠正常運行,同時加強配套污水管網項目建設力度,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2%以上。具備條件的建制鎮建成生活污水二級處理設施,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0%以上。
(七)進一步加強生活垃圾收集、處理設施系統建設。縣城建成區每兩平方公里設立垃圾收集站、小型轉運站一個,公共場所環衛設施(設備)配置完好率≥98%。按照“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工作模式,縣城10KM範圍內的近郊鄉鎮在城鎮設立垃圾轉運站,在村莊設立垃圾集中轉運點,依託縣城垃圾處理廠處理能力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城鎮轄區內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
(八)充分利用國家惠農政策,加快普及推廣農村生活新能源利用技術,重點推廣沼氣、秸稈氣化、液化氣、太陽能及電能等新清潔能源使用,2010年各鄉鎮農村生活用能中清潔能源所占比例達到60%以上。
(九)積極推進有機、綠色及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大力推廣沼液(渣)、畜禽養殖糞便及農作物秸稈等生物質肥料,切實減輕化肥施用強度,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化肥施用強度(折純)低於245千克/公頃。重點對茶葉、蔬菜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鄉鎮加大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力度,加快產品綠色認證工作。2010年全縣有機、綠色及無公害產品種植面積的比重增至63%以上。
(十)提高農村生活環境質量。通過“三改一池”工程實施,使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增至95%。圍繞飲水安全,加快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建設進度,加強農村飲用水源保護,2010年村鎮集中供水人口覆蓋率達到90%,飲用水達標率達到100%,農村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
(十一)進一步加快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對病、險灌溉設施全面整修,使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達到0.55;加強受保護地區的保護工作力度,使山區及丘陵區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例達20%、平原地區受保護地區占國土面積比例達15%。
(十二)積極推進生態鄉鎮及省、市生態村創建工作。2010年創建生態鄉鎮有:洪埠鄉、楊集鄉、胡族鋪鎮、草廟集鄉、郭陸灘鎮、趙崗鄉、段集鄉、張老埠鄉、觀堂鄉、泉河鋪鄉、徐集鄉、往流鎮等12個鄉鎮。
創建省級生態村單位有:石佛店鄉龍潭村和祖師廟鄉小店村。
創建市級生態村單位有:柳樹店鄉河灣村、沙河鋪鄉蓮花村、陳集鄉聯塘村和李店鄉周圍村。
(十三)強化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合理劃分保護區域。2010年,山區森林覆蓋率達到76%,丘陵區森林覆蓋率達到45%,平原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18%;受保護地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山區及丘陵區達到20%、平原地區達到15%。
(十四)各鄉鎮規模化養殖場要進行畜禽糞便污染治理或無害化綜合利用(縣九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和縣利民綜合養殖場要完成畜禽污染限期治理任務),實現規模化畜禽養殖場糞便綜合利用率達95%。
(十五)各鄉鎮依據鄉鎮產業特點,做大做強鄉鎮支柱產業規模,至少建成一個以上具有典型示範作用生態產業園區,拉長產業鏈條,實現產業經濟快速發展。
(十六)強化企業環境執法監管。積極開展環境綜合治理和治污減排聯合行動,嚴厲打擊違法排污行為,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停產治理高污染、高能耗和污染防治設施不完善的企業,限期治理污染防治設施不能保持正常運轉的企業,確保無較大環境事件發生。要高度重視環境信訪工作,對民眾反映的各類環境問題及時查處,切實保障民眾環境權益不受侵害。
(十七)完成縣生態建設領導小組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四、部門職責
(一)環保局:充分發揮策劃、協調、監管、參與職能,促進全縣生態縣建設工作健康順利開展。整治城鎮環境質量,確保城鎮大氣、水、噪聲環境質量達到功能區標準。保護好飲用水源,確保人畜飲水水質安全及出境水質達標。加強工業污染治理力度,確保工業污染源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推行污染物總量控制,削減全縣污染物總量。協助縣政府督察各鄉鎮、各單位落實縣政府生態環境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二)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按照生態城市建設的標準和要求科學規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市市容市貌整治;積極開展城市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建設,提高我縣城市綠地面積、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處理能力等。
(三)農業局:大力推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和以沼氣池為主的清潔能源利用及宣傳工作,確保全縣農業化肥、農藥的合理施用及秸稈綜合利用、農用薄膜回收等指標達到目標責任要求;推廣生態養殖技術,提高全縣畜禽產品質量;完成“縣九龍畜禽養殖有限公司”和“縣利民綜合養殖場”污染限期治理工作任務,實現污水達標排放,畜禽糞便得到綜合利用。
(四)林業局:實施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確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目標責任要求。
(五)水利局:實施生態水利工程建設,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保障和節約農業用水,提高全縣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係數。
(六)國土局:採取強化措施,確保受保護地區比例達到責任目標要求。
(七)計生委:大力宣傳優生優育,嚴格執行和落實國家計畫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長,使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控制標準。
(八)發改委:將生態建設目標納入全縣經濟發展計畫。建立全縣生態建設項目庫,積極申報生態建設項目工程。控制能耗大,污染重的項目。凡未經環保部門審批的項目,一律不予立項;積極引導全縣開展節能工作。
(九)衛生局:在全縣農村實施衛生廁所普及工程,並加大農村改水、改廁宣傳工作。發揮衛生監督職能,採取多種措施,保證全縣人居飲用水質安全。
(十)公安局:負責城鎮文化、生活、娛樂、交通噪聲的監督管理工作。
(十一)統計局:負責生態縣建設相關基礎數據統計、核實工作。
(十二)財政局:對生態建設項目予以財政扶持。
(十三)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負責縣區內景點景觀美化、亮化,景區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創建生態縣工作的宣傳報導及生態縣建設進程與成果宣傳,生態縣專題片製作等。
(十四)教育體育局:負責各類科學技術指導與推廣工作。
(十五)工業和信息化局:充分發揮部門職能,加強工業行業管理,確保我縣工業經濟運行良好,全力推進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十六)生態辦:負責生態縣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督促檢查創建單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和考核獎懲工作。
五、創建時間
(一)宣傳發動階段(2010年元月-2月):制定方案,建立組織,明確任務,分解責任,召開專題工作會議。
(二)目標建設階段(2010年3月-11月):對照創建目標,查漏補缺、全面開展生態縣建設工作,確保按時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三)驗收階段(2010年12月):縣政府對創建單位年度目標進行考核,確保我縣生態縣創建年度總體工作目標順利完成。
六、保障措施
(一)廣泛宣傳,提高認識。要充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各類媒體,採取多形式、多層面、多途徑、多角度的宣傳,不斷提高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對創建生態縣重要性的認識,從而有效調動起廣大民眾參與生態縣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及時宣傳報導生態縣創建工作的先進典型和優秀事跡,通過樹立典型、榜樣,弘揚生態文明,發展生態文化。
(二)成立組織,加強領導。生態縣創建是一項跨部門、跨行業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必須切實加強領導和部門間的協作配合,形成合力。縣政府已成立“固始縣生態縣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也要成立相應組織,全力以赴投入到創建工作中去。
(三)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各單位、各鄉鎮對生態縣建設年度目標任務中的各項目標要逐一分解,責任到人。對生態縣創建整體工作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納入到2010年度各鄉鎮、單位目標管理之中。
(四)全面監督檢查
建立巡迴督導制度,定期檢查、抽查,並將結果報送縣生態縣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各鄉鎮也要建立督導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建立評比獎勵機制,以獎代補,對生態創建中表現突出的先進集體、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加強公眾參與,邀請民主黨派、無黨派及熱心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的志願者進行監督,將生態縣年度實施情況向社會公布,以督促、推動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