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介紹,由來,傳入中國,人物,回回藥方,海藥本草,飲膳正要,瑞竹堂方,回回藥方,回藥套用,特色診療,外治法,內治法,養生保健,主導思想,四元理論,先賢認識,總結,
起源
介紹
隨著
阿拉伯人與鄰國的交往,鄰國文化隨之在
阿拉伯諸國滲透,並互相補益,醫學上也是如此。
伊斯蘭教創始人穆罕默德曾說過:“學問遠在中國,亦當求之”。中阿於公元651年正式友好往來,醫藥方面的交往也興於此時。因此許多
阿拉伯學者,特別是一些哲學家不斷總結自己民族的醫療實踐經驗,同時還將其他國家的醫學著作譯成阿文。如格夫退葉在《哲學家傳記》一書中提到:“
巴斯拉醫生馬西爾朱衛是
哈里發奧馬·阿不杜·阿齊茲時代
以色列學者,其真名叫馬西爾·吉斯,精通醫學,在奧馬爾時主持翻譯愛赫蘭·格斯的醫學著作,成書於哈里發穆爾時代,他的另兩部著作是《食物的力量及益損》和《草藥的功能及益損》”。在
哈里發奧馬爾時代(公元717年至719年)還請精明醫生充當教育和醫學顧問。倭
瑪亞王朝的另一個
哈里發哈立德·葉其德是第一個將希臘文天文學、醫學、化學等專著譯成
阿拉伯文的人,由於其哲學、文學修養高深,貢獻卓著,被阿拉伯後世學者稱為賢哲。不言而喻,隨文化交流,醫學理論的相互補益滲透現象在後世
阿拉伯醫著中不乏其例,這與中國中醫藥著作的《海藥本草》《千金要方》《本草綱目》等記載阿拉伯醫藥同屬一理,都是歷史事實。
早在公元7世紀,
阿拉伯一伊斯蘭醫學曾居世界醫學的先進行列,並對西方現代醫學有巨大影響。到中世紀,
阿拉伯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醫學家阿維森納的足跡遍及伊拉克、
波斯、
亞塞拜然、巴基斯坦大片土地。他一生大膽實踐,潛心鑽研,廣徵博求,於公元980至1037年著成熔古希臘醫學、印度醫學、
中國醫學、
阿拉伯醫學與哲學於一爐的巨著—— 《醫典》 ,成為現代醫學和阿拉伯醫學的奠基人。中世紀
阿拉伯醫學著作繁多,不少已散失,包括《
醫典》在內,流傳至今尚有400多種。
由來
由於
阿拉伯醫學廣泛吸收希臘醫學、羅馬醫學、印度醫學(包括中國醫學的
脈學在內)的精髓,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醫學體系。其礪酆誦氖恰八拇笪鎦恃?怠薄Ⅰ八慕蜓?怠薄5
焦??2世紀,伊朗著名醫家拉齊斯的醫學巨著《綜合醫學》10卷和阿巴薩德·達維亞的《綜合百科全書》問世,更加豐富了
阿拉伯醫學的治療學內容。是時
阿拉伯醫學已成為有理論有豐富經驗的古代醫學。
傳入中國
中國回回醫學的發展,相伴於中阿醫藥交流。中阿醫藥交流歷史源遠流長,最早可追溯到西漢。當時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後,中國與西域之交流日益頻繁,據史料記載張騫曾到達大宛(即今之中亞費爾乾納)、大月氏(即今之阿富汗北部)、大夏(即今之阿姆河南)、康居(即今之中亞撒馬爾罕)等國,並從大月氏經安息(即今之伊朗)直抵大秦(即今之羅馬)。張騫的副使曾達身毒國(即今之印度北、盂加拉、巴基斯坦一帶)及??賓(即今之克什米爾及巴基斯坦北部),經此路輸入中國的物品中有不少藥物,據范行準先生統計:礦物藥如石硫黃、密陀僧等凡18種,植物藥如木香、豆蔻等凡58種,動物藥羚羊角及龍涎等凡16種,總計92種。其中相當一部分是阿拉伯地區的藥物。這些藥物均被當時漢醫吸收和套用。
雖然早在西漢時期張騫、甘英先後通使西域,但阿拉伯與中國的正式友好往來則始於唐代,醫藥方面也興於此時。
公元651年,第三任哈里發歐斯曼使節於8月25日到達中國長安,進見唐皇,搭起了中阿友誼的橋樑。自此以後阿拉伯等穆斯林主要沿水旱兩路往來於中阿之間,水路由波斯灣到馬爾納灣。經盂加拉灣抵馬六甲海峽至我國南海達廣州、泉州、杭州,再轉至長安;陸路則經波斯、阿富汗到新疆天山南北,最後達唐都長安。比較而言,穆斯林經水路達中國的時間要比陸路早100年。從唐永徽二年到唐貞元十五年的148年中,阿拉伯遣唐使多達36次。當時唐人稱阿拉伯人為大食(Taz或Tazih的譯音)人。唐安史之亂,大食應中國之請求,派精兵支援唐王朝,後一些阿拉伯人即定居中國。據史料記載,在安史之亂到長安有更多大食人,其中大部分長期居住在“西市”一帶,從事“回回”奇香異藥經營。由於盛唐五代時期,阿拉伯與中國的關係最深的是商業貿易,醫藥方面則是香藥進口,有時一處經營香藥珠寶者甚至達一二十萬人,單香藥貿易有時竟達千斤之多,如此大大豐富了中藥品種。到唐末五代時,最負盛名的回回醫藥家李珣,人稱李波斯。他著有一本獨具風格的藥學著作《海藥本草》,顧名思義,該書之所以用“海藥”命名,是因其所收錄的藥物多來自海外。該書為總結唐末時南方藥物與海外藥物臨床套用的本草學著作,有較高的文獻學價值。另外還有鄭虔的《胡本草》及非醫藥學書籍《西陽雜俎》等也記載了許多外來藥物,包括阿拉伯藥物。
在唐代不僅有香藥輸入中國,與之同時一些醫療技術也傳入中國,如在《千金翼方·養性》中所記載的“悖散湯”(又名牛乳補虛破氣方),本為波斯、大秦醫方,曾在朝野間廣為流傳,對治療氣痢、一切氣病、健運脾胃其效甚佳。從唐代開始,回回先民對香藥推廣套用頗多貢獻,如用香藥防治疾病、薰洗衣物、化妝美容、調味食品、祛邪防腐等。同時中國穆斯林研究介紹了大量阿拉伯世界文化成就如數學、天文曆法等,而中國的造紙術、針灸學、脈學、煉丹術、臨床科學經驗也源源不斷地輸入阿拉伯國家,特別是造紙術輾轉外傳,給歐洲中世紀文明以很大促進。因此早期的回回先民為中外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在未有空間傳播科技的時代,堪稱豐功偉績。
宋代,中國與西域的陸路交通不如海路發達,在東南沿海一帶如廣州、泉州、杭州、揚州等地集居了大量的大食人,其中不乏香藥巨商與醫家,且人數日增。由於海上交通頻繁,宋皇特命在廣州、杭州、泉州等沿海地設“市舶司”以管理海外貿易及對外文化交流。載入史冊的有福建蒲氏家族。《宋會要稿·蕃夷七》記載的蒲壽庚,也是宋代著名香藥富商。《蒲氏家譜》有“家居西板”,“世秉清真教,天下蒲氏皆一脈”之記載,蒲氏家族興盛於宋元,衰落於明清,世襲經商大食香藥。
宋代的中阿海外貿易較唐代有很大的發展,貿易品種由唐代的珍寶犀牙為主、香藥為輔,漸變為以香藥貿易為主。宋太平興國七年,宋太祖曾下詔令對海外香藥香料放通行的有37種,其銷路較廣的是有醫療作用的香藥如丁香、木香、龍腦香、乳香、草豆蔻、沉香、檀香、龍涎香、蘇合香油等。由於大量香藥的引進,從而大大豐富了中醫方藥及治療方法。宋代醫方較唐代醫方在香藥的套用或組方上有明顯變化,就《太平聖惠方》而言,僅卷48“諸心痛門”以香藥命名的醫方有:沉香散3首、沉香丸1首、木香散6首、木香丸6首、丁香丸1首;《聖濟總錄》卷56“心痛門”以香藥命名的醫方有木香煮散、木香湯、豆蔻湯、丁香湯、沉香散等31方次,計套用香藥8種。《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宋代政府和劑局的成藥配本,書中以香藥命名的醫方不下30餘種,其中有不少名方,眾所周知的蘇合香丸、至寶丹、牛黃清心丸等便是。蘇合香丸中15味藥就有13味是進口藥,至今蘇合香丸對於中風所致的神志不清、牙關緊閉、半身不遂等重症有明顯療效。其間,大食醫家及學者功不可沒。
宋代在社會上廣用香料、香藥薰衣、焚香、啖香之際,禮尚往來亦常以香藥作為饋贈佳品,用香藥配製的藥茶甚至一度成為社會生活中的時尚。皇權貴族之間也視藥茶為饋贈佳品。民間百姓們不僅用香藥治病,而且也用於消毒。泉州有香料文獻記載:“蕃藥能治冷氣,醫學多用之……,泉人每歲家無貧富,皆燃之如燔柴”。現代研究,燃燒香料,對於防止傳染病傳播和擴散有一定作用。這種習俗,自古至今,不僅在回民中間流行,在閩南地區其他民族中也同樣流行。
元代一統天下,將國內民族分為四等,即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及南人。穆斯林則是色目人中的主要分子,他們往往與蒙古人享受同等待遇,無論在法律上或事實上都優於漢人,同時在元代“回回”一名開始代替“大食人”,被人們認為信仰伊斯蘭教者的名稱。如此則為阿拉伯醫藥的廣泛深入傳播與興盛打下了良好的政治基礎,且元人統一中國之後,繼續奉行南宋時的海外貿易政策,推行少數民族醫藥共存的方針,回回醫藥在此得以興旺發達。
元初,在元朝政府中設有相應的醫藥機構。元世祖即位後效法漢制在建立太醫院之後,於至元七年(公元1273年)改回回愛薛所立京師醫藥院為廣惠司。據《元史·百官志》說:“廣惠司秩正三品,掌修制御用回回藥物及和劑,以療諸宿衛士及在京孤寒者”。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1年)先後在大都、上都建立“回回藥物院”;至治二年隸廣惠司,定置達魯花赤一員,大使二員,副使一員。
金元之際,西域技術之士,醫家之流多入仕於元,如愛薛、答里麻等。
由於元代統治者對阿拉伯藥物高度重視,元代阿拉伯人在當時政府中的醫藥機構里占極大勢力、廣惠司是回回醫家的大本營。
另外還有一些祖籍西域,生於中國,精通漢、回醫藥的學者,如元末著名學者丁鶴年,為虔誠的伊斯蘭教徒,工儒學,通奧義,精詩律,是一位善兼醫術的人。又如元末明初杭州的穆斯林大商人鄂施曼乃的子孫曾設立豪華的私人醫院,取名“鄂施曼尼雅”,聘有回回醫生從職。陶宗儀《南村輟耕錄》所記,不乏不知姓名的回回醫官為百姓治病的事例。
金元之際醫學文化領域學術活躍,百家爭鳴,中醫界出現了金元四大學派,回回醫藥文化此時也發展到鼎盛時期,湧現了與回回藥物院有關的、集阿拉伯醫藥學與中國傳統醫學為一體,具有中國回回特色的醫藥大型綜合性醫著《回回藥方》等專著。
人物
回回藥方
《
回回藥方》(以下簡稱《藥方》)。中國回族醫藥學大型綜合性典籍,未著撰人,紅格明抄本,原書36卷,殘存4卷,現藏於北京圖書館。全文基本上用漢文記述,並夾雜不少
阿拉伯、波斯藥物名稱術語的原文和音譯辭彙。現殘存卷為:目錄卷之下、卷12、卷30、卷34。目錄卷下包括卷19至36據目錄可見,卷19為咳嗽門,包括眾嗽、濕嗽、
喘嗽、嗽血、嗽痰、肺經腫嗽、說治咳嗽等類。卷20為胸膈凝聚、胸膈熱促、胸弱、胸疼痛、胸奄濁、胸冷濕、胸中生瘡、開胸膈等類。卷21為腸風肚腹門,包括腸風、腸中生瘡、腸中生蟲等。卷22為瀉痢門,包括論、方及瀉從
遍身來的、胃經泄瀉、腸經泄瀉等類。卷23為嘔吐門、痞證門、秘門、勞瘵門、補益門;嘔吐門包括嘔吐、
吐瀉、泄瀉、止吐、止瀉等類;痞證門包括痞證類;秘門包括臟腑不通類、能通小水類;勞瘵門包括勞熱、勞蟲、勞嗽等類;補益門包括補益類。卷24為眾熱門、眾冷門。眾熱門包括一切熱類;眾冷門包括胸膈冷類、胃經冷、一切冷等類。卷25為眾氣門、眾血門、時氣斑疹門、瘧疾門。眾氣門包括眾氣、氣不依常度、氣喘急等類;眾血門包括治吐血、能吐血、下血、止血等類;時氣斑疹門包括時氣、斑疹等類;瘧疾門包括瘧疾類。卷26為身體門,包括身體肥瘦、身體疼痛、癍痕花繡、治體氣、治生虱、手足等類。卷27為黃病門、蠱症門、積聚門,黃病門包括黃類,蠱症門包括蠱症等類;積聚門包括積聚類。卷28為腳氣門、脫肛痔漏門、谷通門。腳氣門包括身體疼痛腳氣、熱腫腳氣、冷腫腳氣、寒濕腳氣、一切腳氣等類;脫肛痔漏門包括痔瘡、腸風痔漏、痔風、脫肛等類;谷通門包括谷通等類。卷29為雜症門,包括論16條,方189首。卷30為雜症門,載方307首。卷31為婦人眾疾門、小兒眾疾門。婦人眾疾門包括婦人身內動靜、乳上症候、懷孕動靜、子宮症候、眾疾等類;小兒眾疾門包括小兒眾疾類。卷32為眾瘡腫腫毒門。包括腫毒、癧瘡、惡瘡等,卷33為眾瘡腫毒門、疥癬門。眾瘡腫毒門包括疥瘡、甜瘡、疳瘡、
癩瘡、臭瘡等類。疥癬門包括疥瘡、癬瘡、一切疥癬等類。卷34金瘡門、折傷門、針灸門、湯火所傷門、棒瘡門、治人齒所《
回回藥方》槓抬按壓法治療脊椎骨折
傷門。金瘡門包括刀箭所傷、取箭頭刺簽等類;折傷門包括傷損、接骨、骨脫出等類;針灸門包括灸各種症候類;湯火所傷門包括湯火所傷類;棒瘡門包括棒打傷類;治人齒所傷門包括治人齒咬傷類。卷35為眾蟲獸傷門、眾毒門、辟蟲門。眾蟲獸所傷門包括眾蟲獸傷類;眾毒門包括論及說眾毒物、辨驗何等毒物所傷、解服藥毒、解眾蟲獸所傷等類;辟蟲門包括辟眾蟲、辟惡物等類。卷36為修合藥餌門、修合諸般馬準門、眾香湯煎門、活物治病門、眾花果菜治病門。修合藥餌門包括論及製藥法,相合藥法、比量用藥、說造良方。藥性期度、藥餌分兩等類;修合諸般馬準門包括論及方87首(均已分見各門);眾香湯煎門包括湯藥類;活物治病門包括活物治病類;眾花果菜治病門包括眾果物類、眾菜類、眾花物等類。
從上述部分藥目錄所涉及的病種門類可以看出,《藥方》是一部包括內、外、婦、兒、骨傷、皮膚等科,內容豐富的中國
回族醫學方書。從現存3卷所載方劑看,全書所載可能達,6000~7000首之多。其系統性、綜合性不亞於中醫古籍《外台秘要》。
《藥方》以敘方為主,方論結合,回回藥物與傳統中藥並用。據統計《藥方》殘卷常用藥259種,明顯屬於海藥並註明中文名稱者有61種;沿用
阿拉伯藥名。從《藥方》中所載方劑來看,無明顯君、臣、佐、使之配伍。據研究,《藥方》不僅與
阿拉伯醫學
有根深的淵源關係,而且突出特色,東西合壁。在藥物劑型的運用方面,既有中國式的丸、散、膏、湯,又保存有
阿拉伯式的芳香揮發藥、
滴鼻劑、露酒劑、油劑,糖漿劑;有些醫方的臨床套用如菖蒲煎劑治療中風等,又是借鑑了中國傳統醫學經驗並和回回醫藥相結合的一種用法。《藥方》有它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反映了成書時代中國
回醫對疾病認識在理論上已較成熟,這種理論既保存有
阿拉伯醫學的特徵,也有中國傳統醫學的成份。
《藥方》內容之廣,涉及臨床多科,同時在治療方法上也較豐富,對有些疾病則採用內外並治。當然《藥方》的治法中除了
阿拉伯醫學的治方經驗外,其中也不乏傳統中醫的治療方法以及民間驗方。值得一提的是許多方法特別是一些外治法及其對骨傷科的論治具備了時代的先進性。如《藥方》中對頭部外傷的診斷,是根據組織損傷程度劃分的,並分別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療。對外傷腫脹不退,且並發全身症狀者,主張作“十字”切開,排膿引流。對顱骨下膿腫,採用鑽孔鋸開的開顱方法等,在今天看來尚且合理。
《藥方》“折傷門”、“針灸門”之論述較全面。“折傷門”基本上包括了古今骨科的內容,包括了軟組織損傷、骨傷及關節脫臼,並從理論上闡述了這些損傷的原因、發生機制、診斷和治療方法,對一些合併症也作了相應的介紹。從而反映了14世紀時期中國
骨傷科診療水平發展成就。在今天看來,“折傷門”中許多內容仍有臨床實用價值。“針灸門”實為專論灸而罕論針,所論灸法有三種情況,即艾灸、藥灸、烙灸,以烙灸法所占篇幅最長,尤為詳述,其方法為
阿拉伯醫學的燒烙法。在書中烙灸法的適應症被分為16等,涉及範圍很廣,包括了內科、外科、眼科、傷科、皮膚等多種疾病,其病因多與體內惡液有關,具體方法是採用多種器械、燒烙皮膚,令其破損、潰爛、流膿,而不能早用生肌收口之藥,必令其膿外流,則體內之惡液因之排出,然後施用生肌收口的藥,使之平復。《藥方》中灸法雖然以烙灸為主體,也確實帶有明顯的
阿拉伯醫學特色,但中醫特有的艾灸法在書中出現及烙灸法中出現針灸穴位,這說明《藥方》的灸法體現了共同的醫學特色。
海藥本草
《海藥本草》。作者為唐末五代時的
李珣。祖籍波斯,又名李波斯,善詩。曾幾代定居長安西市一帶,以賣藥為生,《海藥本草》收藥124種,大多數來自波斯等地及南海諸地區,因此為回回醫藥根基的一部分,對中醫學的發展也曾有過作用。有醫學專家指出,在唐末五代時在民族醫藥史上有突出貢獻的書籍首推《海藥本草》。它還補充了《神農本草》《名醫別錄》 《唐本草》 《食療本草》《本草拾遺》等不足,且糾正了前著的一些錯記,豐富了中國藥物學,是回回醫學的重要基礎與典籍。
飲膳正要
《飲膳正要》。本書是我國第一部營養學專著,成書於
元代天曆三年(公元1330年)。作者忽思慧(又作和斯輝),史書無載。從本書序文和進書表來看,是元仁宗時的宮廷飲膳太醫,舊說是蒙古族醫家。這部書初刊後,明清兩代多次翻刻,但因屢遭兵災,已散佚不多。書中配方多以羊肉為主料,“聚珍異撰”第一方馬思答吉湯,《本草綱目·菜部》蒔蘿條附馬思答吉註:“元時飲膳用之,雲極香料也。不知何況,故附之。”書中多引用回回豆子、回回蔥、回回青、回回小油。許多食品冠以“胡”字,如胡蔥、胡麻、胡椒、胡荽等。以胡蔥為例,《本草綱目》指出:“元人《飲膳正要》作回回蔥,似言自胡地,故曰胡蔥耳”。《洛陽伽蘭記·城南》記:“獅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可見大量配方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和國家飲食療法所用。將《飲膳正要》推論為“兼通蒙漢醫學”的太醫所撰,看來根據不足。
瑞竹堂方
《瑞竹堂經驗方》 (下稱《瑞竹堂方》)。原著在明代中葉後國內已失傳,但書中許多內容則散見於國內外許多醫藥文獻,其原序兩則及清明兩代若干輯佚和抄本,分別在中國和日本有關部門和私家珍藏,作者及成書年代國內外專家爭論不一,清乾隆年間修纂的《四庫全書》曾將明代《永樂大典》中本書散在內容搜采編輯為5卷24門。集得內、外、婦、兒、眼、齒、調補、美容等科效方170餘首。當時“計
亡闕已十之五六”,中國中醫研究院現藏有清代《抄本
瑞竹堂經驗方》及仿明刻日刊本《瑞竹堂經驗方》,有的專家認為本書作者肯定是回回醫家,其名為沙圖穆蘇·薩謙齋,官至元朝御史兼太守。其成書年代不晚於泰定三年(公元1327年),
陳垣先生在其名著《勵耕書屋叢刊·元
西域人華化考》中早已經將本書作者考證為“華化”了的回。
清代《抄本
瑞竹堂經驗方》現
亡闕者多,但明刻日刊本可能近《瑞竹堂方》原帙。此日刊本按明刻分15卷,每卷1門,集方300餘首,即諸風門、心氣痛門、疝氣門、積滯門、痰飲門、喘嗽門、滋補門、瀉痢門、頭面口眼門、耳鼻門、發口門、咽喉門、雜治門、瘡腫門、婦女門、兒門。該書用
香藥較多,書中記載的懸吊水桶淋浴式是回族自古以來獨特的衛生傳統習慣,另有治急氣疼方、治惡瘡方、治疔瘡方在其方名上標有“海上方”等字樣,還有的驗方特彆強調忌馬、驢、豬肉等。
回回藥方
回回藥方以敘方為主,方論結合,回回藥方與傳統中藥並用。
據統計《
回回藥方》殘卷常用藥259種,明顯屬於海藥,其中註明中文名稱沿用
阿拉伯藥名的有61種。從
回回藥方中記載的方劑來看,無明顯的君、臣、佐、使之配伍,在藥物劑型的運用方面,既有中國式的“丸、散、膏、湯”,又保存了
阿拉伯“芳香揮發藥、
滴鼻劑、露酒劑、
油劑、
糖漿劑”,有些醫方的臨床套用如菖莆煎劑,治療中風等,借鑑了中國傳統醫藥學經驗並和回回醫藥相結合。“
回回藥方”有它自己獨特的思想體系而且內容廣泛,涉及臨床多科,同時,在治療方法上也較豐富,對有些疾病採用內外並治。因此,
回回藥方反映了中國回醫藥對疾病認識在理論上已較成熟,這種理論既保存有
阿拉伯醫學的特徵,也有中國傳統醫學的成分。
回藥套用
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很多治療各種疾病的
回回藥方,民間回族民眾經常用來治療一些常見病,舉例 如下:
1主治功能:養胃散寒,緩急止痛,健胃消脹止疼。處方組成:乳香、篳撥、高良姜、肉豆蔻、丁香、砂仁、沉香。共研細粉用黑白糖攪拌,一日兩次早晚服用。
2主治功能:補腎活血,利水消腫,消渴蠱病,
腎囊流水。
處方組成:大麥面、香附子、石鹼、牛糞,共研細粉用玫瑰水和醋調和攪拌而成,用布袋包上貼腹部。一日一次連貼三至五日有好轉。
3香茸湯
主治功能:腎陽虛,陽痿早泄,補腎壯陽,滋補肝腎。
處方組成:沉香、
鹿茸、枸杞、山芋肉。開水煎服一日一劑煎三次服用。
4四合湯
主治功能:祛風散寒,通絡止痛,惡吐,頭疼(頭昏,頭暈)周身關節疼痛。
處方組成:丁香、地蕉、茯茶、高良姜。(如有咳嗽,加苦杏仁、花椒,為六合湯)。開水煎湯後放黑白糖服用一至兩碗。
配製,用紅線綑紮手指(左三右四)拿針放淤血,然後發汗痊癒)。
放血療法是現代醫學的清血解毒消炎。
特色診療
中國回族在一千多年的與疾病作鬥爭的過程中,不但形成了獨特的回族醫藥理論體系,而且形成了至今尚存在的獨特的民間療法。而民間療法又可分外治法、內治法。
外治法
(一)外治法
1.
刺法(包括放血砭法及火針)
眉心放血法:回族民眾俗稱挑頭。術者端坐患者對側,用左右兩拇指由眉心(印堂穴)由內向外按捋三次,再用拇指食指揪起眉心,針刺放血(所用工具為一般
縫衣針,下同)。此法適用於風寒感冒、頭痛、身痛、前額痛、畏寒等證。
太陽穴放血法:術者用拇指由前額向外捋三次,然後用拇指同食指揪起太陽穴處皮膚,用針刺出血少許。此法適用於感冒頭痛、寒熱往來、血瘀頭痛、高血壓頭痛等。
膕窩放血法:患者背向醫者直立,暴露膕窩部。術者先用手掌擊其膕窩。暴露膕窩處表淺靜脈。在膕窩中線外(相當委中穴),用針刺出血少許。此法主治風寒感冒、身痛、腰痛及腹痛等症。
肘窩放血法:暴露肘部後,術者由上臂向下捋三次,然後用一物緊束上臂,待肘部血管怒張。在肘部靜脈處(相當曲池穴)放血。此法主治風寒感冒、肢體疼痛、身痛等證。
中指放血法:用一根紅線緊束患者中指。術者在中指指甲上一韭葉處或指端放血。此法主治風寒感冒、小兒客忤驚風、婦人癔病。
外耳廓放血法:病人背術者坐位,將耳廓外側暴露。術者用手固定耳廓,暴露耳廓小靜脈,取其上三分之一處,用砭石(或瓷器鈍片),輕刺小靜脈血,視其病情輕重以定其放血量。此法主治咽部紅腫充血、扁桃體炎、口瘡及皮膚疥癬、神經性皮炎等。
內迎香放血法:取一銳利竹籤,放入病人鼻翼內0.5公分處,緊貼鼻翼。術者用食指猛彈鼻翼使其出血少許。此法主治急性眼炎、紅眼、咽炎、咽部充血等證。
關節扭傷血腫放血法:如關節扭傷跌打局部血腫,回族民間常用局部放血,配合
拔火罐,拔除瘀血,也有用小兒童尿洗之以活其血。(按《醫林纂要》便溺:凡跌打血悶欲死,灌此即蘇,新產和酒飲之。可免血瘀上攻,血瘀作痛,此皆鹹以散瘀。見效甚速者。《本草思辯錄》……折傷跌打有靈驗)。
火針刺法:方法是用一
縫衣針在油燈或酒精上燒紅,在一定的部位針刺。常刺的部位有大椎穴、
中脘穴。治療急性胃炎、胃痙攣、膽道蛔蟲。有時也在急性淋巴管炎上端挑刺。
2.拔法:回族民間常用陶器火罐,用紙點燃,投入其中,以行拔法。所拔部位多在前額、太陽穴、背部、腰部、上腹部。主治頭痛、胃痛、腰痛、背痛等,也有結合放血療法者。對於膿腫已潰、結核瘺管膿液也有使用,達到提膿的目的。
3.挑法:挑法是指挑四縫及挑羊毛療。挑四縫:是在小兒手指第二關節內側用針挑出少量黃色粘液,主治小兒疳積、慢性消化不良。挑羊毛療法:(羊毛療相當於急性胃痙攣,急性膽囊炎等急性腹痛症狀)。方法是先用銅錢沾麻油或用一小盤邊緣光滑側在病人背部兩側刮。待背部出現輕度瘀血徵象,用
縫衣針針孔端在背上點。發現異樣小點,用針尖挑起皮膚及皮下筋膜。亦有用小刀割之的。主治急性胃炎、急性胃痙攣、急性膽絞痛等急性腹痛症。
4.吹法:吹法包括吹
杜爾精神療法(宗教名稱)及吹藥兩種方法。吹
杜爾精神療法:方法是用一潔淨蓋碗由
阿訇(宗教人士)在碗壁上寫上經字(阿文),放入茶葉(或相應的用中藥加工的茶葉)沖入開水。由阿訇誦讀經文及吹氣入碗讓病人飲用。主治一些精神性病患,此法有精神治療作用。吹藥法:將血餘炭吹入鼻腔用於止血。用皂角粉吹鼻治療中風昏迷。
5.捏法:捏法包括捏人中穴及捏脊。掐人中:方法是用拇指甲緊捏患者人中穴。主治休克、虛脫、昏迷或癔病氣厥。掐脊也叫捏脊:方法是在髂脊與肩胛之間分三等分,揪起皮膚由下部向上部捻捏,每至一份處,向上提三下。反覆三次,用雙手搓5~10分鐘。此法用於小兒疳積。消瘦、食少、面色萎黃等證。
6、熏法:包括醋熏法及藥熏法兩種。醋熏法:取老陳醋半碗,放在病人鼻邊,取紅炭火一塊,速投入醋中,使醋熏發之氣味,沖入患者鼻內。主治昏厥、癔病氣厥。藥熏法:回族民間習慣用白礬、花椒熏洗陰部,治陰部寒濕病。用花椒、艾葉洗瘡。用白草煎水洗下肢,治肢體疼痛。用西河柳,芫荽、紅布洗身透疹等。
7.敷法:有熱敷法及冷敷法。回族用醋糟加入小茴香或用清鹽在鍋內炒熱,裝入布袋熱敷腹部治療小腹寒痛、寒疝(谷稱偏墜)。也有用磚或布鞋底烤熱作熱敷使用的。冷敷法在鼻出血、高熱時用冷毛巾敷頭額。回族少女有扎耳眼的習慣,扎耳眼時用冰做寒冷麻醉,有止血止痛作用。
8.點咽滴鼻洗眼法:回族民間治療咽部炎症、懸雍垂水腫可用筷子蘸燒鹽(即青鹽火煅)點於咽部。用雞蛋黃油點鼻,治療鼻黏膜乾燥症,用蒼耳油點鼻治鼻炎,用柳葉、金銀花、白菊花煎水點洗眼治急性結膜炎等。
9.塗抹法:塗抹法是抹藥結合藥敷的一種治法,常用有以下幾種:①用五月端陽節蟾蜍一隻,將墨錠一支由蟾蜍口裝入腹中,陰乾備用。用時塗於患病處,對急性炎症紅腫,有止痛消腫作用。②用花粉、白芷、綠豆共為細末;冷水調成糊狀,敷於
患處。常用於面部炎症、青年痤瘡等。③用鮮蒲公英一兩搗成糊狀參入蛋清調敷
患處。常用於治療急性乳腺炎。
10.割法:即切除術。回族禮習在男性青年婚前做包皮切除術(稱之做頌乃悌)。
內治法
(二)內治法
回族民間偏方驗方有個重要的特點,即“藥食同療”、“寓藥於食”,這與回人善烹調,喜精作食品有一定關係。
如以羊心硃砂同用治療心血不足之失眠、心悸、震顫。方法是取新鮮羊心一個,硃砂1克(擂細)由羊心動靜脈孔內納入,用棉線縫其口,蒸熟或燉熟,用時切成肉片每晚服半隻。本品有養血、鎮靜作用。用磚茶15克,山楂15克,紅糖20克共同炒焦。沖水飲用治療急性痢疾、腹寒腹痛,有止痢、暖胃作用。用元肉30克,大棗10克,紅糖30克,黑豆30克長期煎服治療貧血、產後血虛,有補血作用。用綠豆、蕎面等用清水調勻敷於瘡瘍處治療疔毒瘡瘍,有拔毒法火清熱作用。用清油一兩熬沸,放入花椒15克,炸枯。取油服用,有驅蟲安蛔潤腸通便作用。用於蛔蟲腹痛及蛔蟲引起腸梗阻。用麻油調入芒硝內服治療便秘、食道炎、早期食道癌等有通閉散結的作用。
回族民間的醫療經驗治療方法還很不完善,還是一個粗線條的,還需要進一發掘、整理。
(三)食療
回族人民善烹調,喜精做食品,在飲食上有本民族的獨特習慣,各種風味小吃獨具風味。而有些“食譜”“粥譜”“
茶譜”就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有明顯的補氣補血、健脾開胃、補腎增精作用。
配方:
羯羊脖子1個,黃芪飲片60克,將羯羊脖子放入適量冷水中煮沸。去除油沫,先煮半小時,將黃芪飲片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同煮,待肉熟。亦可加姜、蔥、香料。本品有補氣補血、扶贏愈瘡功效。用於病後氣虛,大病之後。 鴿子燉三七:配方:鴿子(雛鴿)1隻,漢三七10克。取活雛鴿1隻宰殺,去除內臟洗淨,將漢三七粗粉布包放入雛鴿腹中,縫封,文火煮熟,吃肉、飲湯。回族民間喜歡養鴿,但不食成鴿,這可能與宗教有關,但對產後,手術後食用有補氣血,活血化瘀生新的作用。
金針木耳湯:配方:黃花(黃花花蕾)適量,木耳適量。將黃花、木耳用溫水浸半小時使其軟化,去除泥土雜質,加蔥、調料,水適量,做成湯菜。本品有治氣虛麻木、高血壓、止血治痔作用。
龍眼黑豆大棗飲:配方:龍眼肉15克,黑豆30克,大棗1枚,先將黑豆用水煮熟留取豆汁。去除黑豆再加入棗煮熟放入龍眼肉微煮,成黑紅色藥飲,每日1次。本品長久飲用有補血安神作用,對貧血、心悸、失眠有較好療效。
生薑燉烏雞:配方:鮮生薑30克切成薄片,以順序排列置鍋底;小烏雞1隻,去淨毛及內臟,破開雞胸,平鋪鍋中,加水適量,慢火燉熟。本品有補虛散寒、安神定志、催乳作用,可做為慢性腎炎輔助療法。《別錄》有“烏雄雞主補中止痛”。《食療本草》有“黑雌雞。”“治反胃腹痛,折骨痛、乳癰、安胎”之說。
鯽魚紅豆湯:配方:新鮮鯽魚一條約重4兩,赤小豆30克。先將赤小豆煮至半熟。再將鯽魚一條放入鍋內,加水及調料適量,微火燉熟即成。本品有補氣利水消腫作用。可作急慢性腎炎的輔助療法。
止咳潤肺湯:配方:鮮冬梨一個切片,青蘿蔔60克切片,冰糖適量,蜂蜜適量,川貝母10克,加水適量微火燉熟。頻頻飲之。本品有清肺化痰之功,對冬春肺燥咳嗽、老人痰多有一定治療效果。
養生保健
回族保健與他們的生活習俗有密切關係。回回常飲用
蓋碗茶,在茶葉中配上枸杞、紅棗、桂圓、核桃仁、葡萄乾、果乾、冰糖、芝麻,名曰“
八寶蓋碗茶”,此茶長期飲用具有健脾益腎、提神明目、益氣養血、抗禦風寒、強身健體的作用。另外還喜歡
油茶,將羊肉切碎,加油脂炒熟,加面炒黃,加入蔥花鹽沫拌勻而製成之。此茶可飲可食,攜帶方便,便於儲藏,而且有溫胃散寒,潤腸、補脾、健胃、益腎之功效。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醫學在其發展與完善的過程中,借中國回回民族之力,曾吸收融匯了
阿拉伯、波斯醫學的精華。而伊斯蘭醫學又是融匯了埃及、希臘、印度、
阿拉伯古代醫學及
中國古代醫學精粹而形成的。由此看來,回回醫學在
中國傳統醫藥史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歷史角色。現如今,在回響國家挖掘整理各種民族醫藥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深入開展
回醫回藥研究已變得極為迫切。作為
回醫中的一分子,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正在拯救挖掘,籌備
回醫研究所,請廣大同行和關心回醫藥科學的朋友們給予支持和幫助,讓回族醫藥重新煥發生機,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醫藥文化和優勢產業,為人民健康做出貢獻。
主導思想
根據研究,回回醫學是以人天渾同與有機整體思想為主導;以元氣一無論與陰陽七行學說為基礎;以動態和諧與過程論的觀念,探索人的生命活動中身體和心性健康的整體規律,及其與疾病失序的關係;以辨質為主。結合辨證、辨病、辨經,論證養生、預防、治療、康復為特點的一門綜合性實用學科。為了便於分析
回醫理論的內涵,用以下“公式”來表述:
真一(單另獨一,絕對實體)——元氣(第一物質,萬有之始) ——
陰陽(陰“靜”陽“動”,生化依據)
三子(金、木、活)———萬物始生
——人(思維與存在的統一體)
天人渾同的“真一”內涵妙質元氣,元氣
兩儀陰陽,陰陽化而生火,水火交錯,萬物化生,水得火而生“氣”,火暴水而生“土”,土與水合而生“金”,氣與火和而生“木”,水、火、氣、土四者共合而生“活類”,金、木、活三者在天地化育中稱為“三子”,而當三者形成後萬物莫不靠它而
資生,所以又稱三母。
在自然生化過程中,萬物按一定生成次序先後問世,先者為其勝,為其名,但這只是就其主流而言,其實金、木、活三者相互交錯,三氣無所不至,萬物而生。
回族先賢認為,在自然形成的過程中,若金氣勝,金氣流行,山得之為玉石;水得之為蚌珠;土得之為五金之礦;草木得之為草木之情;一切萬物得之,而各成其堅明定固也。
“木氣勝,木氣流行,山得之為嘉植;水得之生萍藻;沃土得之生禾稼;瘠土得之生草毛;四植之中、稟土勝者為堅質;稟氣勝者為囊空;稟水勝者多繁花;稟火勝者多果實。而要皆得此木氣以化育者也”。
“活氣流行,生於山者為走獸,其形體與丘陵似;生於林者為飛禽,其毛者與枝葉似;生於水者為鱗介,其鱗甲與水波似;稟氣土勝者性溫;稟火土勝者性烈;稟氣水勝者性貪;稟水火勝者性暴,而要皆得此活氣以化育者也”。
由上可以看出,無金則木不生,無木則鳥獸不育。抑萬物之主,皆從地出,自下而上也,故金藏土中,木見土外,鳥獸則飛行於空中,可見金、木、活“三子”堪稱萬物母,它與
四元(四奇形)化育之功相同,皆為人和萬物的基本物質。
四元理論
先賢認識
對方位及天空,
回族先賢認為,當四元氣、水、火、土形成的同時,方見四方,即氣位為東方,土位為西方,火位為南方,水位為北方。空中天地者,近於地者“溫際”;上於溫者“濕際”;再上者“冷際”;近於天者“
熱際”,此乃四際分空之論。這四際分空又是氣火水土“
四元”聚結而成,溫際屬土,其氣和平;濕際屬水,其氣稍冷:冷際屬風,其氣肅冽;
熱際屬火,其氣炎熱。四際之氣皆為人與萬物所仰藉,並使之因時而得而所。
回族先賢不但對大自然的形成有較系統的認識,而且對人的形成過程也有較系統的理論。回族先賢認為:“人不能先天地而自立,天地萬物亦不能無人而自有,萬物為人之護衛,人為萬物之樞機”。也就是說
人類的進化和大自然的形成是同步的。
回族醫學對
人類的進化也是用以元氣學說為基礎,以陰陽七行為理論框架來解釋的,認為從大自然元氣發露至而成人身必須經過六階段,即①“渾同品(是元氣發露始有的渾論之象);②“起化品”,陰陽分(相當於元氣兩儀陰陽階段);③“廣化品”(相當於陰陽開始廣化萬物的階段,象著於水、火、土、氣四元出現);④“正位品”(相當於水、火、土、氣四元形成後,滅地定位,萬物始化階段);⑤“蕃庶品”(相當於水、火、氣、土、金、木、活,此四元三子相互作用變生萬物的階段);⑥“成全品”人類出也(相當於人自然形成之階段)。此六個階段無不體現了人天原始渾同的統一及進化過程的和諧,雖屬古樸,但較概括而形象。
人類形成後的繁衍,回族先賢認為:“初有一點種子,藏於父脊,授於母宮”,而授於母宮的一點種於是得父母交感之氣而成,“由於父之陽
動而生水,水挾陽氣而授於母;母之陰動而生火,火挾陰氣而納此一點種子於宮,起初陰陽交而水火聚,故凝結為一。當胚胎初化,於是一分為兩,成為“清”、“濁”不同的形態,清者為陽、濁者為陰,如同大世界元氣兩儀陰陽,清與濁在母體內特定的條件下,得到母宮的溫養,而不停地運動變化,其運動趨向是,清陽向內,濁陰向外,如此,“清”、“濁”又各自兩半,分成了四個層次,如同陰陽化四元,也就是“四體液”,即“黑液、紅液、黃液、白液”,黑液為最外一層屬土,近於黑者;色紅屬風近於紅者;色黃屬火;其居中者色白屬水。四者均為人身血肉精氣之本。回醫學認為,胚胎一個月,黑紅黃白四液形成。接著人身小世界繼續依其特有的運動方式化育而成。
總結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回族先賢對大自然的認識堪稱為古樸的
唯物辯證法思想,之所以稱其為古樸,是因為上述理論與現代對大自然的認識相比就較原始了,上述理論,首先肯定世界是物質的,且是運動的,變化的,在此基礎上,以元氣發露,兩儀陰陽,陰陽化而生四元,四元相互作用而生金、木、活三子,四元三子共同作用而生萬物,世界人類備也。故而稱之為古樸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回族先賢認為,在宇宙沒有形成之前的先天世界裡,處處充滿著一種渾論狀態的物質,“中含
妙質”,是謂“元氣”。
阿拉伯哲學中“頓拉底”這一概念與此類似,並引伸為“原動精神”,回族先賢把這種原動精神稱之為“
發露”,元氣發露則意味著自然生化開始,是為先天之本,後天之根。這裡所言後天包涵了自然宇宙這個“大世界”和人身這小世界。元氣自然生化的整個過程,只能通過不斷運動才能實現,而這種運動變化最大的和最突出的特徵集中體現於“動”與“靜”,中國的回回先民將這種形式引用中醫學的“陰、陽”概念來解釋渾論元氣之開始生化,其“動”多“靜”少者,謂之陽,其“動”少“靜”多者謂之陰。回醫學認為“動”與“靜”這兩種相反相成的運動及其運動形態的存在,無論是“動”還是“靜”,它們始終都在運動不已,天地萬物的變化均歸於這種運動,而這種運動形式既對立又統一,也就是說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宇宙間無“
純陰”、“純陽”、“全陰”、“全陽”,是陽中含有真陰,陰中含有
真陽。是唯物辯證法思想。
由於自然生化的繼續發展,“動”、“靜”運動的無體性,陰陽則化為四元(水、火、氣、土),四元相互作用則生金、木、活三子,回族先賢之所以把“水”、“火、“氣”、“土”稱為四元,說明它是同時成為一切有形物質(“形”)與無形事物(“色”),又稱為“
四象”,象是象徵、現象之意,應包括有形運動的形象和無形運動的形象,是為反映自然規律的四種動態形象的總稱。又稱“
四氣”,實指無時不有,
無處不在,“彌滿
無隙”,淵源於陰“靜”陽“動”,在自然生化中,有著四類變化的運動性態;金、木、活三子又稱“三耦行”,四元又稱“四奇行”,行是行動、遠行之意,指運動不已,“四奇行”與“三耦行”組成七行,“四奇行”與“三耦行”化育之功相同,均為人和萬物的“基本物質”。但“四奇行”先於天地定位,再由“三耦行”化育萬物。及此回醫學有了“氣”、“行”、“象”等概念的出現,深刻地反映了自然過程的無限運動性及其所表現的形象、氣象等,為人類認識自然和人類自身的生命運動過程開拓了嶄新的思路。
人作為“小世界”與“大世界”同源,且處於同一運動過程之中,但人是“大成全品”,阿卜杜拉的《道行推原》指出:“人是大極大全,無美不備,既美其形,復美其妙”,回醫學的小世界種子,大世界元氣之說,不但說明了人與自然的淵源關係,還反映了“大世界”從“無形”到“有形”,“小世界”從“有形”到“無形”的觀點,從“無形”的元氣到萬物形色的生成,從“有形”的種子到生命過程的演化,這種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生生不息的自然過程,與老子“無生有、有生無”的自然觀一脈相承。這就是中國古代先哲所謂的“造化”與“神機”。
回醫學理論的病因學、
病理學、病機學、髒象學等,僅從現有的歷史資料中難以釋全,但從《
回回藥方》殘卷中所提及的關於人體醫學、病理病機學、病變部位來看,盛於
元代的中國
回族醫學是有完整的理論體系,其特點主要是:回醫學將古希臘的“四體液”學說改造為“黑、紅、黃、白”四液,並將其納入元氣,四象理論中加以運用。此外又將“冷熱乾濕”說改造為“溫際、冷際、濕際、
熱際”說,並與四元配合作為
病因病理學的組成部分,這也說明了回醫學是東西方醫藥文化高度結合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