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瀆(河流文化)

四瀆(河流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四瀆,星官名,屬井宿,共四星,一星在雙子座內,三星在麒麟座內,即麒麟座17號、13號、ε星。古人認為它們與我國的四條大河對應,故名。 《晉書·天文志》:“東井南垣之東四星曰四瀆,江、河、淮、濟之精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瀆
  • 解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
河流古稱,河流詳解,歷史記錄,歷史進程,四瀆來源,變革,

河流古稱

河流詳解

我國古代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即“江、河、淮、濟”,(長江黃河淮河濟水)。其中淮河、濟水古時候也獨流入海,故得與江河並列。(淮河、濟水先後被黃河改道所奪,淮河下游淤塞後改注入長江,而濟水故道即今之黃河下游)。現有的記載首見於《爾雅·釋水》。

歷史記錄

據《禮記·王制》,古代的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即五嶽與四瀆。《史記·殷本紀》:“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瀆已修,萬民乃有居。”
唐代始稱大淮為東瀆,大江為南瀆,大河為西瀆,大濟為北瀆。金、明等代襲之。
漢、唐史書記載,魯北的主要河流有三:濟水在南,源水居中,黃河最北,濟南即因為地處濟水以南得名。濟水源於河南省濟源市,稱允水,東流稱濟水。東漢以後,黃河改道,在武陟修武間,濟水注入,經河北、山東兩省入海,河南境內已無濟水,而山東境內的菏水汶水等仍沿濟水故道匯流入海。所以唐代人改稱清河(後又稱大清河或北清河),以別於古之濟水。據說因水色清澈而得名。從此,山東境內只知有清河,而不知有濟水了。

歷史進程

四瀆來源

四瀆指長江、黃河、淮河、濟水,為中國民間信仰的河流神的代表。《爾雅·釋水》:“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說明了奉江、河、淮、濟為四瀆的原因是此四者均流入大海。《風俗通義·山澤》引《尚書大傳》、《禮三正記》繼續解釋說:“瀆者,通也,所以通中國垢濁,民陵居,殖五穀也。江者,貢也,珍物可貢獻也。河者,播也,播為九流,出龍圖也。淮者,均,均其務也。濟者,齊,齊其度量也。”這種信仰其實源於中國古代的自然崇拜,因為古人認為凡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的都是神,河流給人們豐富的水源,有可供給人們食用的各種魚類,但有時也有威脅人類生命的各種怪物,於是對之產生敬畏之情,立廟祀之。從周朝開始,四瀆神就作為河川神的代表,由君王來祭祀。《禮記·祭法》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並在全國各地修廟祭祀,據《風俗通義·山澤》記載,祭祀河神的廟在河南滎陽縣,河堤謁者掌四瀆,禮祠與五嶽同,江出蜀郡前氐徽外岷山,入海,廟在廣陵江都縣,淮出南陽平氏桐柏大復山東南,入海,廟在平氏縣,濟出常山房子贊皇山,東入沮,廟在東郡臨邑縣。這種祭祀直至漢代,
漢書·武帝紀》建元(前140-134年)元年(公元前140年)詔曰:“河海潤千里,其令祠官修山川之祀。”從漢宣帝開始正式列四瀆神入國家祀典。《漢書·郊祀志下》稱宣帝神爵(前61前57年)元年(前61年)制詔太常曰:“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焉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歲事,以四時江海洛水,祈為天下豐年焉。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舊唐書·禮儀志四》稱唐天寶(742-756年)六年(747年)封河濱為“靈源公”,濟瀆為“清源公”,江濱為“廣源公”,淮瀆為“長源公”。《宋史·禮志八》稱宋仁宗康定(1040-1064年)元年(1040年)詔封江濱為“廣源王”,河瀆為“顯聖靈源王”,淮瀆為“長源王”,濟濱為“清源王”。《元史·祭祀志五》則稱至元(1264-1295年)二十八年(1291年)加封江濱為“廣源順濟王”,河濱為“靈源弘濟王”,淮濱為“長源博濟王”,濟濱為“清源菩濟王”。

變革

明代則去前代所封號,則東瀆為“大淮之神”,南瀆為“大江之神”,西瀆為“大河之神”,北瀆為“大濟之神”,崇奉依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