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山(河南省信陽市四望山)

四望山(河南省信陽市四望山)

四望山紅色景區位於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鄉西部豫鄂兩省邊陲的桐柏山、大別山之間,距信陽市中心55公里,為桐柏山脈進入信陽的第一高峰,主峰祖師頂海拔906.4米,登峰頂可望河南省的信陽、桐柏和湖北省的隨州、應山四個縣(市),故名四望山。四望山是一塊紅色的土地,主峰海拔906.4米,是桐柏山脈第一高峰。四望山呈南北走向,長25公里,寬10公里,立於主峰祖師頂上可俯瞰信陽應山桐柏隨州4地,故名四望山。四望山是著名的革命紀念勝地,早在1927年,這裡就爆發了震撼中原的“四望山暴動”,在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陳少敏、危拱之、朱理治、劉子厚、文敏生等先後在四望山建立豫鄂敵後抗戰指揮中心,組織和領導了抗日救亡運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望山
  • 地理位置:信陽市溮河區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距信陽市中心:55公里
歷史沿革,自然資源,景點,雨中探訪黃龍寺,

歷史沿革

因受南北大斷裂控制,早在土地革命初期,中共河南省委、豫南特委把它作為開展武裝鬥爭的主要基地,於1927年冬發動了著名的“四望山暴動”,開創了豫省第一個紅色區域,對整個鄂豫皖地區的革命運動產生了巨大影響。抗日戰爭時期,四望山成為著名的豫南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同志率領新四軍五師揮師北上,收復四望山根據地,以四望山為中心的革命根據地(亦稱信應解放區)不斷向周邊地區擴展,英雄的四望山人民前仆後繼,英勇奮鬥,建立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業績。從這裡走出了李先念、陳少敏、危拱之、朱理治、劉子厚、文敏生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小說《桐柏英雄》和電視劇《中原突圍》講述了解放戰爭時期發生在四望山地區的戰鬥故事。

自然資源

四望山處於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和生態優勢。站在四望山主峰祖師頂向東遠眺,國家級森林公園南灣湖盡收眼底。明淨如珠的南灣湖碧波萬頃,洲島錯落,湖周圍綿延百里的群山上種植著優質信陽毛尖,所產毛尖茶以其外形“細圓光直、白毫顯露、內質湯清色綠、香高濃郁持久、滋味醇厚”而享譽中外,素有“茶鄉明珠”之美稱。四望山北有集雲山、雲霧山、天雲山等產茶名山,東南方有聞名遐邇的黑龍潭和白龍潭,故有“四望紅土地,萬畝綠茶園,南湖中心水,五雲頂上茶”之說。這裡已成為信陽著名的紅色旅遊區和自然景觀旅遊帶。它以森林景觀為主體,青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革命歷史遺蹟點綴其間,構成一幅幅靜態景觀與動態景觀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相映成輝的生動畫卷。景區內擁有四望山、老君洞、新五師醫院舊址、四望山會議舊址、祖師頂、無名烈士墓、三仙缸、仙女潭瀑布、滴水岩瀑布、千年銀杏樹、黑龍潭、白龍潭、黑白龍潭萬畝茶園等自然、人文景觀,發展紅色旅遊潛力巨大。
四望山

景點

滴水岩瀑布
滴水岩瀑布由雌雄雙瀑組成,兩瀑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雄瀑在左,雌瀑在右,雌雄雙瀑布四周環山,猶如漁夫用來捕魚的網兜,僅有一條不足50米寬的潭溝方能進入。瀑布由三山兩窪積水沖積凹陷而成,站在瀑布下面,需仰面才能見到天空,滴水岩瀑布周圍植被茂密,覆蓋率達85%以上,既有灌木叢,又有成片的竹林、杜鵑花雜居其間。雙瀑被參天松、柏環抱,使瀑布與樹木渾然一體。
仙女潭瀑布
仙女潭瀑布海拔600餘米,瀑布高15米,由於常年瀑布水流不斷,再加上山洪攜帶石沙沖刷,天長日久,水滴石穿,在瀑布下方一40平方米的整體巨石上,形成一30平方米圓形水潭。傳說古時候,天上有一位仙女,偷偷下凡來到四望山,與一位樵夫相遇並一見鐘情,被玉帝發覺後,命人將其禁閉起來,永不許出宮,仙女每日哭泣,眼淚掉在四望山上,在巨石上形成水潭,人稱仙女潭,山上流下來的瀑布稱仙女潭瀑布。
三仙缸
三仙缸位於冇人山西坡下,在一塊巨石上,至上而下,連續有大、中、小三個水潭,其中大潭直徑1.3米,中潭直徑1米,小潭直徑0.7米,泉水依次穿潭而過,三仙缸周圍山林茂密,峽谷秀麗,怪石嶙峋,奇景奇色隨處可見。清朝道光年間,知縣張培金在《三仙缸》詩中寫道:“桃花紅映仙缸春,泉水烹茶味更醇,可惜品題無陸羽,年年只好待遊人”。黑龍潭瀑布
黑龍潭瀑布
是四望山地區的主要景點之一。景區面積約6平方公里,上下全長6公里,由上、中、下三個瀑布組成。黑龍潭瀑布地處兩山峽峙之中,流水下瀉,形成三潭,瀑布跌落在一潭後,迴旋翻滾奔瀉而出,直下二潭,然後順潭溢出,緩緩滑落三潭。黑龍潭瀑布以二潭瀑布最為壯觀,明代大文學家何景明觀潭後贊曰:“川流一曲抱,峭壁萬年開;白石傳杯坐,青天送月來;蛟龍亦自舞,鷗鷺當相猜;誰識仙潭上,天公此釣台”。
白龍潭瀑布
白龍潭瀑布為四望山地區主要景點之一。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被列為信陽古八景之一,素有豫南第一泉之稱。瀑布上游有小一類水庫,下游有二座小型水庫相連。白龍潭瀑布深處峽谷之中,景區上下長4公里,瀑布懸流50米,瀑布崖中間有巨石突出,瀑布噴擊其上,飛灑細如珠璣,作園傘狀迭落潭中,終日不絕。若是大雨過後,山洪傾瀉,百川之水,交匯龍潭,瀑布崖前濁浪滾滾,景色異常壯觀。
黑白龍潭萬畝茶園
黑白龍潭萬畝茶園為四望山地區的一部分。茶園沿環湖路呈帶狀分布,全長6公里,面積1.5萬畝,主要茶種為本地柳葉茶和引進的福鼎大白茶。黑白龍潭是久負盛名的名茶山頭,所產的信陽毛尖以其“外形細、圓、光、直、白毫顯露,內質湯青色綠,香高濃郁持久、滋味醇厚”而享譽海內外。在1999年中國信陽茶葉節上,溮河港鄉被全國著名茶葉專家、國家茶葉評審組組長於傑先生譽為“茶王之鄉”。被溮河區委、區政府指定為歷屆茶葉節觀光遊覽地。
千年銀杏樹
為溮河港鄉一棵古樹,植物名屬銀杏科落葉喬木銀杏樹。銀杏又稱“活化石”,渾身都是寶,銀杏果是上好的滋補品,銀杏葉是降血脂的天然良藥。銀杏樹胸圍直徑9.7米,樹高20米,平均冠幅30米。如今銀杏樹歷經千年蒼桑,仍然煥發勃勃生機,每年可產銀杏乾果500斤,鮮銀杏葉120斤,為當地一經濟收入來源。
四望山會議舊址
1938年11月中旬,遵照黨中央中原局的指示,朱理治、陳少敏、李先念、任質斌等同志在四望山龔家灣召集豫南、鄂中、鄂東黨和軍隊負責人會議,討論如何加強黨對敵後游擊戰爭的領導和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猖狂進攻等問題,會議決定建立豫鄂邊區黨委,陳少敏代理書記,將上述三個地區的武裝統編為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李先念任司令員,豫鄂抗日戰爭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次會議是豫鄂邊區革命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會議舊址現仍保存完好。
新四軍五師指揮部舊址
1938年冬,新四軍五師方敏生、王國華、張星江等領導同志帶領天目山游擊隊在四望山一帶活動,宣傳共產黨政策,發展壯大革命隊伍。司令部曾設在黃龍寺村的楊家大灣。舊址保存完好,這裡已成為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老君洞
老君洞是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景點之一。老君洞依山由兩塊巨石自然天成,洞前有一小二類老君洞水庫。洞內平坦,寬如房屋,面積13平方米,可容納六人在此辦公。抗日戰爭時期,李先念同志在四望山開創了豫鄂敵後抗日根據地,同其他領導人一起曾在老君洞辦公,指揮千軍萬馬進行抗日。
祖師頂
祖師頂位於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鄉胡崗村境內,海拔700多米,山頂上有方圓800米的石寨。1927年7月,農民黃修允、王承彥等自發暴動,殺死土豪劣紳張顯卿,揭開了四望山農民武裝暴動的序幕。1927年10月,中共四望山特別支部在此成立,11月下旬,組織和領導了震撼中原的“四望山農民暴動”,開創了以四望山為中心縱橫數百里的紅色區域。1928年2月,信陽民團軍旅長熊繪豳(bin)率重兵攻打祖師頂,由於革命力量薄弱,最後寡不敵眾,革命軍不得不突圍,轉入桐柏山一帶活動。抗日戰爭時期,黃紹九曾在此組建四望山抗日自衛隊。2002年,在祖師頂寨門外挖掘出一批槍枝,這批槍枝保存在四望山革命紀念館。
四望山醫院舊址
四望山醫院成立於1938年11月,又叫信陽挺進隊挺進醫院,醫務人員大部分來源於竹溝,地址在四望山東嶽廟廟後彎。醫院有房屋30來間,有醫生、護理員、管理員30多人。四望山醫院的負責人開始是汪毅,後為王國華、姜魯溪,指導員楊林(後為張子玉),醫生有張勇、汪壽之等。當時的條件很差,藥櫃用的是老百姓祭祀用的柜子,床是土坯壘做的,醫務人員在四望山東嶽廟內一間屋子裡住,男女床鋪間用箔簾隔開,一部分病房也設在東嶽廟內。1939年,“竹溝事變”發生後,國民黨頑固派又大舉進攻我四望山地區,四望山醫院奉命轉移。
新四軍五師後勤醫院舊址
新四軍五師後勤醫院舊址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白廟村。1945年春,新五師消滅了盤踞在邢集的國民黨縣政府,趕走了盤踞在仙石畈、四望山、黃龍寺一帶的國民黨後,將新四軍五師醫院院部設在信陽市溮河區溮河鄉白廟村樓子灣,病房設在前灣。現存院部舊址一處,病房舊址五間,系清末當地農民所建民房。院部舊址為四角翹檐樓,系青磚黑瓦結構房屋,坐東朝西,長寬均為6米,高約7米。病房舊址系夯土黑瓦結構,坐西朝東,每間長5米,寬4米,現為民眾住房。
新四軍五師兵工廠舊址
位於區四望山紅色旅遊溮河鄉白廟村樓子灣。兵工廠現存房屋三間,系明朝初年丞相康保才所建,距今己有500多年歷史。抗日戰爭時期,新五師在此建設兵工廠,主要製造炸彈、槍口彈、手雷等武器。該房由康氏第八代曾孫居住。
李先念住所舊址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白廟村前灣,由七間房屋組成。此房系明朝初年大將陳有亮所建,距今己有500多年歷史。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在此居住過。舊址完好,為當地百姓住房。
新四軍五師師部及李先念住所舊址
1945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豫鄂邊區黨委、新四軍五師師部由湖北大悟山遷至信陽市溮河區溮河港鄉四望山村,師部設在龔家灣一民房內,有房屋五間,李先念在西起第一間居住。
新四軍五師會議舊址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白廟村前灣。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李先念等老一輩革命家多次在此召開會議,研究軍事問題,指揮抗戰。
陳少敏居住地舊址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胡崗村龔家灣。抗戰初期,陳少敏任河南省委組織部長。1939年春,她率一批幹部和隊伍從竹溝南下四望山,對根據地建設作出了重要指示。四望山會議後,她代理豫鄂邊區黨委書記。在四望山期間,她居住在龔家灣西一民房內。
劉子厚居住地舊址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胡崗村龔家灣。抗日戰爭初期,劉子厚以信陽縣抗日政府第一科科長的身份在四望山匯集信南武裝,發展黨的組織,擴大抗日統一戰線。在四望山期間,他與妻子在龔家灣造幣廠西側五間大廳內舉行了婚禮。婚後居住在造幣廠後面三間土房內。
龔家灣造幣廠舊址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胡崗村龔家灣,1941年4月,豫鄂邊區行署成立,並決定創建邊區銀行,發行貨幣。4月10日,新四軍五師237團北進信應地區,擊潰國民黨頑軍,一舉收復四望山根據地,隨後在四望山龔家灣設立造幣廠。造幣廠有房屋五間,印幣設備一座。印鈔設備現保存在湖北應山檔案局。
《先鋒報》報社舊址
1939年11月7日,為了使根據地軍民迅速了解根據地內的情況,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指導信應解放區民眾革命運動,揭露國民黨頑固派的欺騙宣傳,信應地委機關報《先鋒報》創刊,報社設在溮河鄉四望山村何家灣一民房內。
新四軍五師機要室舊址
新四軍五師機要室舊址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胡崗村龔家灣南頭一民房內,現胡崗村部後側,有電台一部,機要員兩名,電台是李先念率部從竹溝南下四望山時帶來的。機要室負責保持與上級黨組織的聯繫。
革命烈士墓
無名烈士墓
無名烈士墓是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景點之一。解放戰爭時期,200餘名領導並參加了四望山暴動的黨員骨幹和新四軍五師戰士,在掩護轍退突圍過程中,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有40餘名戰士壯烈犧牲。當地民眾冒著生命危險把在這次突圍中犧牲的革命烈士遺體集中掩埋。無名烈士墓為一字排開的七個土堆,每年清明節,當地百姓和學校師生來此掃墓,祭奠烈士英魂。
萬人坑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白廟村前灣西南一河溝邊。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地方武裝崔仁甫部駐紮在白廟前灣。他在這一帶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無數新四軍和無辜民眾被他殺死在前灣西南河溝邊的殺人場,後民眾稱此地為“萬人坑”。崔仁甫於解放後被槍斃。
仙女潭烈士墓
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港鄉白廟村仙女潭瀑布西北方向50米處。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地方武裝頭目崔仁甫抓住新四軍五師戰士陶繼宇、蔣麻子和一不知名戰士後,對他們嚴刑拷打,逼問新四軍的下落,三名戰士寧死不屈,最後,國民黨強迫三人自挖土坑,然後將他們活埋。後當地民眾在活埋地點修建烈士墓,每逢清明時節,當地老百姓及中小學生來此地掃墓,祭奠烈士英魂。
新四軍女戰士墓
該墓位於四望山紅色旅遊區溮河鄉大田村豹子嶺,新四軍88團兩名掉隊的女大學生戰士埋葬於此。1945年春,兩名愛國女大學生滿懷熱情千里迢迢來到四望山投奔新四軍,被編入新四軍88團,由於部隊轉移期間二人掉隊,被國民黨地方武裝人員曹大少、周新國、湛緒文三人抓住,飽受敵人凌辱之後活埋於此。

雨中探訪黃龍寺

1939年年初,著名的黃龍寺會師就發生在這個院落前方的土路上,這個院落是黃龍寺會議舊址。最早是清代一個大地主的房子,新中國成立後被政府徵用為糧庫,後來廢棄不用了。因年久失修,房屋自然損壞比較嚴重。目前,已被政府保護性收購,準備重新修繕並布展成黃龍寺會師紀念館。”廖家寬指著院落介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