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山寺

四望山寺

永川四望山寺(古名李公廟),位於重慶永川區朱沱鎮四望山村山頂,建於清·嘉慶24年,盛於同治12年,至今已有200餘年歷史,衰於民國時期。寺廟為小青瓦屋面,歇山式頂,穿斗、抬梁式梁架,雕樑畫棟,“龍脊”山牆,氣宇恢弘。原寺廟占地約1300平方米,分上、中、下三殿。“文革”時期,中、下殿被毀,僅存上殿(李公殿)保存較好。2000年經永川市民宗局批准為佛教活動場所,新建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地藏殿、財神殿、觀音殿、居士綜合樓、僧侶六合樓、廚房、停車場等,寺廟初具規模,功能齊全,氣勢恢宏,晨鐘暮鼓,香火興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望山寺
  • 外文名:SiWangShan Temple
  • 建立時間:清·嘉慶
  • 地    址: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四望山村
人文傳說,主持和尚,

人文傳說

四望山寺
李存孝(?~894年),代州飛狐人(今山西靈丘),本姓安,名敬思。唐末至五代著名的猛將,武藝天下無雙,勇力絕人。李克用在代北掠地時遇到安敬思,因其勇敢有武藝,且是孤兒,遂收為義子,改姓名為李存孝。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古人言“王不過霸,將不過李!”霸,指的是西楚霸王項籍;李,指的就是李存孝。據傳,唐昭宗初年,因其年少,政在臣下,南牙北司,互為對立,大同軍亂,群臣推李克用為留守。李克用、李存孝率沙沱(考證即今朱沱)兵一萬七千及雁門兵四萬平亂。軍皆著黑衣,叛軍見之,憚曰:“鵬軍至也。”倆軍交兵,李存孝常身披重鎧,獨舞鐵撾入陣,所向無敵,無往不勝。克用父子一日三戰告捷,收復長安,功榜首,昭宗親封李克用爵位晉王。養子李存孝加封為勇南王,存孝不斷得寵。然而李克用另一養子李存性,妒存孝之功,設狡計,令存孝變成階下囚,行五牛分屍之嚴刑。行刑之時,存孝突爆奇力,五牛好像殭屍通常無法動亂,後李存性割其手足、斷之筋脊死於車裂。
四望山寺
當地人敬仰李存孝忠勇賢達、安國愛民,把存孝將軍的骸骨收殮入棺,葬於江邊,並在長江桌子角江邊建燈塔一座(燈塔於文革時破“四舊”),在四望山建起“李公廟”,將每年李存孝的生日——陰曆正月十二定為“永南會”,每到正月十二這天,方圓百里民眾總要以香燭、紙錢並整豬、整雞前往憑弔。身著彩裝的男人,抬著李公將軍的雕塑出駕巡遊,一路捲菸旋繞,旗幟飄動,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用各色錦緞結成的彩亭、
彩船、彩龍遍及街頭巷尾,大道小路,比肩接踵,人潮滾滾,整個朱沱場和四望山上摩肩接踵,朝拜敬香者絡繹不絕。

主持和尚

四望山寺
朗元法師性別:男民族:漢族
籍貫:重慶市銅梁縣
出家日期:1990年4月8日
剃度師:心月法師
受戒師:清定上師(1991年在成都昭覺寺)
常住:永川區四望山寺
1990年在重慶市華岩寺禮拜心月大和尚出家。
1991年在成都昭覺寺受具足戒。
1992年—1996年跟隨恩師學習經懺,同時就讀於重慶佛學院。
1997年—1999年年在永川市大佛寺任知客,佛教協會理事。
2000年在合川淨水寺做監院和知客職務。
2000年5月至今在永川區朱沱鎮四望山寺任住持,永川區政協委員、佛教協會副會長。
寺院格局
寺院子午坐向,天王殿位於山門、財神殿、地藏殿、大雄寶殿、西方三聖、觀音殿、李公將軍殿、居士綜合樓、六合樓、廚房食堂、依次修建、錯落有致、排列有序初具規模。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莊嚴肅穆、栩栩如生。該寺占地10佘畝,依山而建,視野開闊,眺望長江滾滾,近看丘陵起伏,夜觀萬家燈火;寺內花繁樹茂,四季如春,亭台樓閣、迴廊蜿蜒,既是佛教景點,又是遊人觀光休閒的聖地。
四望山寺
寺院活動:每年初一供天、勇南會(正月12日)、天燈法會(農曆臘月16—正月16日)觀音會(農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永川四望山寺每有菩薩聖誕舉行佛事活動,以及皈依儀式和香客祈福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