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2016年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總體思路和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的各項要求和部署,牢固樹立安全“紅線”意識,以“一案三制”和應急執法為抓手,強化應急管理基層基礎建設,落實企業應急主體責任,提升應急救援能力,促進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一、加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建設
1、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法規制度。深入貫徹《安全生產法》、《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法律法規有關應急管理的規定。結合實際,修訂《四川省兼職
礦山救護隊管理辦法》等規範性檔案。
2、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建立健全省、市(州)、縣(市、區)安全監管部門和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加強應急管理機構職能建設,強化工作職責,落實人員編制,理順工作關係,健全工作機制,發揮各級應急管理機構組織協調和參謀助手作用。
3、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責任體系。落實企業主要負責人是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第一責任人的工作責任制,落實應急管理 “三個必須”理念,即管行業必須管應急,管生產經營必須管應急,管業務必須管應急,層層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責任體系。
二、強化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基礎工作
4、加強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進一步規範全省安全生產應急預案管理工作。指導各級各部門完善安全生產綜合預案,定期組織演練。督促企業最佳化安全生產應急預案,強化應急預案評審、備案工作,應急預案備案率達100%。
5、推進安全生產應急救援信息系統建設。積極推進省、市、縣安全生產應急平台建設,強化應急指揮大廳、應急指揮車和移動應急通信設備功能。抓好應急資源資料庫建設,實現應急資源數據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建成衛星、網際網路、移動、短波等多元化的數據傳輸系統,應對在極端災害情況下的信息傳輸保障系統。
6、加強應急救援專家隊伍建設,完善專家諮詢制度。省、市、縣應加強專家隊伍的建設、管理和培訓,積極組織專家參與日常應急管理及綜合演習訓練工作。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在災情研判、技術指導、方案擬定中的參謀助手作用,有效避免違章指揮、盲目救援。
7、積極開展應急管理業務培訓。按照分級分類培訓的原則,各級各部門要組織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業務知識培訓,使各級政府、安全監管部門、重點企業負有應急管理職責的相關人員和企業員工掌握應急管理政策法規和業務知識,切實提高應急管理人員運用法律法規、識別風險隱患和應急救援指揮能力。強化礦山、危化、煙花爆竹等重點企業員工培訓,提高操作人員自救、互救能力。
8、加大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投入力度。指導企業充分利用安全費用提取等現有政策,加大應急救援裝備、應急培訓、應急演練、事故預警和隊伍運行經費的投入力度,不斷提升企業應急管理工作水平。推動市、縣政府將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所需經費納入本級財政預算。加強省級財政安全生產應急專項資金使用管理,出台省級應急救援裝備採購運行維護監督管理辦法。
9、深入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建立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常態化機制,編制應急管理執法手冊,完善應急管理執法檢查清單,確保執法檢查工作表格化、清單化、規範化、標準化。推進應急管理執法檢查協同聯動機制建設。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工作專項整治行動,突出化工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專項執法檢查。堅持將新建、改建、擴建企業的應急設備設施建設納入安全生產“三同時”,督促企業落實應急準備工作。
10、加強救援裝備建設。大力引進先進的救援技術和裝備,著力解決我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裝備不精,大型裝備、高科技裝備缺乏,後勤保障能力較弱,機動作戰和連續作戰能力不強等問題。加強應急能力提升工程項目監管,確保達到項目目標績效。
11、探索建立應急救援補償長效機制。規範救援隊伍調動程式,積極探索跨區域、跨行業救援和社會救援補償辦法,推動應急救援隊伍持續發展。
三、大力提升應急救援實戰能力
12、強化全省6個區域應急救援基地建設,重點建好15支省級礦山救援骨幹隊伍,積極支持邊遠地區、民族地區、救援力量薄弱地區救援隊伍建設。通過採取財政補助、政府購買服務等多種方式,在應急隊伍裝備、資金和基地建設方面予以支持,著重解決應急救援隊伍面臨的經費不足、人員不穩等問題。
13、繼續推進兼職救援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礦山兼職救援隊伍規範化建設;推動危化企業、工業園區、安全社區及其它廠礦、企事業單位建設兼職救援隊伍或指定兼職救援人員,充分發揮兼職救援人員參與搶險救災、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普及應急救援知識等方面的作用。
14、抓好礦山救援隊質量標準化建設。全力推進全省礦山救援隊伍質量標準化工作,嚴格檢查驗收,鼓勵創特級、爭一級。全省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隊伍要堅持平時與戰時、常態與非常態結合,通過強化訓練,規範管理,提高實戰能力。
15、加強應急救援指戰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加強全省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新裝備操作培訓,不斷提升實戰能力。統籌全省礦山、危化應急救援隊伍戰鬥員、基層指揮員的新訓和再培訓工作,開好典型案例分析會和經驗交流會,著力提高救援技術和救援指揮水平。
16、積極組織應急救援實戰性綜合、專項演練和技術比武。以應急指揮機構和一線作業人員為重點,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企業每年至少組織1次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實戰性綜合演練;省局組織全省礦山應急救援隊伍分區域拉動演練,組織全省礦山技術競賽1次,組隊參加全國第二屆危化救援技術競賽,不斷提高應急指揮機構快速反應能力和作業人員應對突發事件的現場處置能力。
四、切實做好事故災難應對處置
17、強化應急值守。建立全省安全生產應急值班體系。省、市(州)、縣(市、區)安全監管部門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部位應堅持24小時專人應急值守,做到信息暢通,預測預警及時。
18、完善應對事故災難快速回響機制。進一步完善預測預警、信息報告、處置決策、力量協調、現場指揮等應急管理制度。完善省、市、縣三級應急聯動和跨區域、跨行業協調合作機制,提高救援效率。加強安全生產事故企業與地方政府的公安、衛生、氣象等應急處置工作的相互銜接,定期召開聯席會議制度,確保聯動工作迅速有力。
19、加強對事故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的督促指導。堅持統一領導和屬地管理為主的原則,實行總指揮領導下的組長負責制,建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員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和指揮程式。根據事故性質和等級及時派出工作組,指導事故應對處置工作,協調相關應急資源;督促各地區、有關部門和單位如實上報事故情況,確保科學、安全、高效施救。
20、建立完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相關制度。推動各地、各行業建立健全事故應急處置分級指導配合制度、總結與評估制度、應急處置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度,採取有力措施,加大落實力度,將安全生產事故處置的總結與評估報告,納入事故調查報告一併進行通報,提高事故應急處置工作的規範化水平。
五、加強應急救援宣傳教育
21、深化應急宣傳教育。通過舉辦應急管理工作論壇、講座和開展“安全生產月”、“法制宣傳日”等活動,充分利用安全社區建設平台,開展安全生產應急理念、法規政策和應急知識普及工作,增強全民應急意識,著力提升從業人員應對生產安全事故的先期處置能力,深入開展生產安全風險識別、風險防範、應急處置、自救互救等常識的宣傳教育。
22、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宣傳平台建設。進一步拓展政府入口網站功能,開設民眾應急諮詢專欄,提升宣傳服務效果;依託安全生產主流媒體開闢應急管理專欄,定期刊發宣傳教育內容;探索利用政府網站微門戶、政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宣傳應急管理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保持良好的宣傳教育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