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柔性顯示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中心

四川省柔性顯示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中心面向OLED、Mini-LED和Micro-LED等柔性顯示技術產業發展需求,重點瞄準新型發光材料、TFT半導體材料、工藝關鍵材料和柔性封裝與基材等4大類材料研發和中試套用作為主要的建設方向,並在現有材料基因組工程實驗平台的基礎上,針對柔性顯示材料研發需求進行升級和擴展,開發高通量計算設計-高通量實驗篩選-材料資料庫和材料庫建設等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發流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省柔性顯示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中心
  • 主管部門:電子科技大學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機構領導,

研究方向

(一)新型發光材料
發光材料包括螢光材料、磷光材料和熱致延遲螢光材料等,其中熱致延遲螢光材料是下一代發光材料,也是中心在該方向上的重點研究對象。
(二)TFT半導體材料
包括TFT用氧化物半導體材料、異方導電材料和介電材料等的研究。中心將通過改變IGZO成分配方、引入不同摻雜元素和發展稀土基氧化物等方法突破相關材料的關鍵技術。
(三)工藝關鍵材料
包括PVD鍍膜用因瓦合金掩模板材料和光刻膠等試劑材料的研究。中心將聯合相關研究機構從材料配方和工藝最佳化兩個方面實現相關材料的研發。
(四)封裝與基材:包括柔性聚醯亞胺封裝材料、光學膜材料和載板材料等的研究。中心將在含氟基團修飾、表面塗層和有機矽聚合等方面開展相關研究工作。

發展歷史

2019年9月25日,經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由電子科技大學負責,成都京東方、珠海元盛、惠州中京電子等單位合作承擔的四川省柔性顯示材料基因組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圍繞柔性顯示產業發展及關鍵核心技術國產化的迫切需求,聚焦OLED、Micro-LED、量子點等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工程化套用和成果轉化。中心圍繞柔性顯示技術,建立基於材料基因組工程的材料研發和檢測平台,創造較為完善的材料基因組協同創新軟硬體條件,向顯示產業輸出高素質人才、科創成果和產業技術。中心計畫在三年建設期完成後,再經過3-5年的發展,整體升級成為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

科研條件

中心現有科研場地面積3000㎡,擁有各類科研設備2800餘台套,總價值超過9000萬元,其中單台價值50萬元以上的設備33台套,總價值為4000餘萬元,包括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通量離子束濺射組合材料晶片製備系統、電子束蒸發組合材料晶片高通量製備系統、高通量磁控濺射組合材料晶片製備系統等材料基因組工程專用實驗裝備10餘台,同時具備超高真空掃描隧道-分子束外延(MBE&SPM)聯合系統、TRAL光電探測器測試系統、高性能計算伺服器、高解析度衍射儀、量子效率-光譜回響/光電轉換效率測試系統、準分子雷射分子束外延薄膜沉積系統、光致螢光譜測試儀、高通量微區電化學測試系統等各類表征測試手段,已形成配套齊全的常規通用材料基因組工程技術平台,在國內具有明顯優勢,某些方面已達到國際水平。
中心根據自身研究方向所需,設定有新型發光材料基因組工程技術平台、TFT半導體材料基因組工程技術平台、工藝關鍵材料基因組工程技術平台和柔性封裝與基材基因組工程技術平台等4個材料基因組工程技術研發平台,以及一個中試套用平台。
中心依託電子科技大學,已與多家相關行業企業簽訂了產學研用長期合作協定,包括京東方、中京電子、珠海元盛和億緯鋰能等上市公司,將建立以工程中心為核心的科研共享平台,並基於材料基因組工程開展面向氧化物半導體、超音波感測器、Micro-LED和5G基材等領域關鍵工藝技術的聯合攻關,推動柔性顯示等領域關鍵材料的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科研成就

近5年來,中心團隊承擔國家863計畫、973計畫、重點研發計畫、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及國際合作等重大重點項目在內的項目52項,總經費超1億元,其中省部級及以上項目28項。代表性項目包括“界面調控的氧化物人工超材料的奇異物理現象研究”, “高性能半導體材料和生物材料的高通量設計、製備與表征技術”、“電磁波頻譜回響材料的高通量製備與表征技術”,“大形變下異質界面對載流子輸運及器件電子學性能的調控機理”,“通用M2M設備和語義規範標準化研究”等。近5年來,團隊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9項,發表學術論文1100餘篇,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50餘項,實現成果轉化4項。中心團隊與京東方合作,基於材料基因組工程方法,開展了IGZO氧化物半導體材料和超音波感測薄膜材料的研發,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正在進行工藝放大和製程轉化研究。上述成果獲得工程化套用後,將為國內顯示產業的技術自主和產品升級做出巨大貢獻。

人才培養

中心現擁有一支以國內外電子信息和材料基因領域知名專家領銜的技術研發團隊,包括多名國家級高層次人才,以及來自京東方等國內柔性顯示企業的頂級技術專家。現有44名專職科研團隊人員,包括教授24人、研究員2人、專家1人,副教授、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7人。中心專職科研人員的平均年齡為43歲,“70後”和“80後”占到了團隊成員總數的79.5%,是一支年輕化、衝勁十足、創新能動力強的科研隊伍。
中心將充分利用現有高層次科研團隊和產學研用平台優勢,吸引和穩定柔性顯示材料和材料基因領域的研究、管理和產業工程化人才。在注重現有人才的培養和激勵的同時,積極吸引海內外高水平人才,建立一支結構合理、科研創新能力突出、工程化技術水平高水平柔性顯示材料研發隊伍,並在內部維持公平公正的管理機制,有效促進人才隊伍的協調發展。預計到2022年完成三年建設期時,中心固定人員達到55人,2025年,中心固定人員進一步擴大到65人。

機構領導

中心主任由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向勇教授擔任,全面負責中心的各項工作。中心設立技術委員會,由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成都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Mo SBU研發中心中心長邱海軍擔任主任,成員包括相關行業領域的國內知名技術專家、具備豐富行業經驗的產業界人士和學術界人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