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條件
成都市西北中學的前身是“北平清真學校”,成立於1928年,是北伐軍抵達北平之後由
白崇禧、孫繩武等一些熱心國民教育的回族人士創辦的,校址在北平
牛街,孫繩武為第一任校長。1931年改名為“西北
公學”,不久即改為“
西北中學”。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北平淪陷之際,學校大部分師生流亡在外,校長孫繩武也流落重慶,得當時“中國回教救協會”之助,在成都和蘭州兩地召集部分流亡教職工,於1938年初成立了——“北平西北中學成都分校”。
成都市西北中學是四川省首批重點中學,四川省和成都市校風示範學校,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並通過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驗收,四川省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四川省德育工作先進單位,四川省民族工作先進單位,成都市文明單位,國家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女排)試點學校。學校黨總支是成都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學校學校是中國高級中學校長委員會和中國中學校長工作研究會的成員單位。2002年又被確認為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
學校分為南北兩區,北區地處成都市中心
天府廣場西側,南區位於歷史名勝
武侯祠旁,校園環境優美、雅致,教學設施齊備、一流。學校現有教學班53個,學生2821人,教職工284人。擁有一批能在教育教學和教育科研上帶頭、把關、示範,在省、市有一定影響的骨幹教師。現職教師中有特級教師3人和學科帶頭人7人,中學高級教師70餘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13人,全國、省、市先進個人80人。
天府廣場以西、清真寺以北,繁華中坐落著優美雅致、濃濃書香的
西北中學北區校園。
北依粼粼錦江水、南望悠悠武侯祠,古老的銀杏樹、現代的體育館,寬敞美麗的西北中學南區,鬧市里讀書的好去處——正靜靜地等著你……
西北中學,一所老牌名校。從1928年創建至今,正迎來八十喜辰。從北平到西蜀,八十年櫛風沐雨,砥礪出萬千英才;數代人苦耕勵耘,鑄就了特色西北。
今天,在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的基礎上,成都市西北中學逐步煉就出“務實求真”的西北精神,確立了“德盛文昌、才藝並舉”的培養目標,提出“依法治校、以德興校、名師立校、科研強校”的治校方略,形成“德高善導、有教無類”的教風和“勤、實、嚴、活”的學風,並以“全面發展、弘揚個性、注重藝體”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色。
在幾代西北人的智慧和汗水中,學校的教學質量有口皆碑,教學工作連續多年獲
成都市教育局表彰,中考、高考的成績名列同類學校前茅,辦學效益受到社會的廣泛好評。
努力將學校儘快建設成為中國西部一流的現代化名校,正是當今西北人不懈的追求。
歷史沿革
建校之始
1928年
北伐戰爭使國民政府統一了全國,當時北伐軍總參謀長、回族人士
白崇禧初到北平之後,四處演講呼籲:“我們要團結各民族一起戰鬥。伊斯蘭教和經漢兼通的回族是我們的同胞兄弟!”他聯絡任職於北平市政府參事的回民孫繩武,邀請回族上層人物”
西北五馬”之一馬福祥、
北洋政府教育部代部長
馬鄰翼等人共同倡議在北平
牛街30號創辦回族學校。
白崇禧領頭出資,報請政府批准,將牛街30號原清朝“南營守備署衙門”舊址作為校址,學校定名為“北平
清真中學”。白崇禧親自擔任董事長,
馬福祥、馬鄰翼為副董事長,常務董事孫繩武為第一任校長。
由於第一次辦回族學校,順應了歷史潮流,學生報名之眾,大大超出事先預料。
牛街位於北平市西南隅,呈南北走向,是一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街道僅有1.41平方公里,卻匯集了回、漢、滿、朝鮮、維、蒙等23個民族,共5.4萬餘人。至1930年已有高國中班各10班,應廣大回民要求又設附屬國小五部。北平清真中學成為了全國最早的第一所
回民中學。
改名“西北公學”
1930年國民政府對教會學校進行整頓,北平
清真中學雖未遭禁止,但以“清真”的宗教名字不予批准立案。因回族大量人口分布於西北,學校向政府提出以“西北”命名的意向。仿照“
中國公學”、“
南洋公學”的先例,學校更名為“北平西北
公學”。
1931年3月國民政府行政院批准學校更名為“西北公學”並增設師範班,責令國民政府財政部每月撥發補貼,大大提高了學校地位。
同年,
白崇禧指示孫繩武編寫校歌。歌詞由語文教師仁化遠撰寫,音樂教師榮在林譜曲。
正式更名為“西北中學”
1934年7月,第一期畢業生畢業,恰逢北平市舉辦中等學校畢業生會考。為了參與會考,在北平趕辦立案手續,但“西北
公學”無法與其他中學並列,遂改名“
西北中學”。從此沿用此名。當年高中升學排名便位列北平市第八名,名聲大震。
外地來校入學者不斷增加,西北中學擴大為五部。一年級起按蔣中正信奉的“忠孝”、“仁勇”、“信義”、“和誠”、“勤儉”作為五個年級的名稱,每個班以一字以示區別。以後新生又排出“賢德”、“正明”、“清淨”、“智勇”、“慧穎”五個年級。
與東北大學的護校鬥爭
1934年10月,東北大學遷來北平後一直無校舍,想吞併
西北中學作為部分校址,西北中學予以拒絕。同年,電影《
夜半歌聲》在西北中學教學樓里拍攝。
1935年,孫繩武取得
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部長
吳鼎昌的批准,同意西北中學吞併鄰近的由東北同鄉會舉辦的“竟存中學”。然而不久傳來訊息,東北同鄉會暗中說通南京國民政府中央黨部,東北大學強行進入竟存中學。西北中學師生緊急出動保護竟存中學校址,雙方發生混戰,相持不下。
西北中學與東北大學之間的角力,其實就是
白崇禧與張學良之間的角力。
最後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發出急電,責令東北大學撤出竟存中學校址。
西北中學取得護校鬥爭的最終勝利,成為學校歷史上最光輝的一筆。
學校南遷
孫繩武在南下途中被任命為“軍事委員會特派員”,與董事長
白崇禧、董事唐克三、金鼎銘等人共同決定在成都和蘭州再辦西北中學。白崇禧電請四川回教促進會會長、川康綏署參謀長
馬德齋協助,決定派金鼎銘為代理校長遠赴成都。
由於抗戰爆發,遷蓉的機關學校眾多,一時無法覓得校址。成都清真國小教務主任
韓怡民主動出面協助,將成都清真男女兩所國小校董事會出租的明遠西街的鋪面樓收回,改建為
西北中學教室和宿舍,院內用作操場。
白崇禧飛抵成都,親自選定韓怡民為常務副校長,主管學校日常工作。孫繩武仍為校長,金鼎銘為代理校長。一年後,改由金鼎銘為校長。
成都市西北中學以北平的“正統”而存在,在抗戰後方的艱苦條件下繼續辦學。
1938年8月中旬,
成都西北中學開始招收初高中學生,報名學生達千餘人,轟動全市。凡回民子弟,均一律錄取。
韓怡民聘請
周太玄等成都知名學者擔任教師。
四川省教育廳定名為“私立成都西北中學”。
1939年12月,
蔣中正、白崇禧在成都
少城公園(今人民公園)向成都市學生演講訓話。演講結束後,到幾步之遙的
西北中學視察。
1939年,日軍轟炸成都,明遠西街校舍被全部炸毀。金鼎銘校長、韓怡民副校長帶領師生應急疏散到成都西郊回民聚居地
土橋鎮,租賃西來寺繼續辦學。學校擴大為14個教學班,每班60人。
1940年,初高中不斷擴大,並增設女生部。
抗日戰爭結束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
西北中學請求政府在人民西路上修建新校舍維持教學。
成都西北中學發展越來越壯大。由於成都回民不多,在學校多數已是漢族學生。但是學校越辦越好,成為成都市的視窗學校。金鼎銘返回北平,
韓怡民任校長。
新中國建立後
1949年11月30號,成都和平解放。
韓怡民校長率領全校師生奔赴北門迎接解放軍入城。
1960年,西北中學參加全國高考,升學率99%,名列四川省第一名。人們只要提到西北中學,沒有不伸著大拇指稱讚的。同年,西北中學被評為省、市先進學校,全國紅旗學校,作為全省的唯一代表赴京參加“群英會”,受到
劉少奇主席和周總理的親切接見。
1964年、1965年連續兩年中、高考獲得全市第一。這是西北中學最輝煌的時刻。
1989年5月6日,西北中學補辦了建校60周年和遷蓉50周年慶祝。全市各界都報導了這一盛況。
同年又被確認為四川省首批示範性高中,並通過國家級示範校驗收。
2008年12月26日,西北中學舉行了建校80周年校慶。
校歌與校訓
校歌
我西北大地茫茫萬里無疆,
山河勢壯禹甸號雍涼。
虎視龍興歷周秦漢唐,
統御諸夏聲威震遠荒。
中世遞降士民風教漸被天方,
賢豪出沒英雄騰驤。
念先民之偉業,
悠然神往,
唯我學校。
作育多士躋躋蹌蹌,
式展新猷載啟其光。
踵武前軌,
永奠我家邦!
校訓
忠勇敬信 ——蔣中正
學校教育
德育教育
學校堅持德育首位,注重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做人基本素質的培養和良好規範的
養成教育,長於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教育的實效性強。學生有理想、守紀律、懂禮貌、求上進,適應能力和進取精神強,社會評價高,學校德育工作連年受到上級表彰。學校重視發揚藝術、體育教育優勢,體育、藝術教育成績顯著。學生體育合格率98.6%,體育達標率為97.3%。女排代表隊參加全國少年排球賽兩次第三名,省級比賽五度奪冠,多次獲得成都市中學生“三好杯”賽冠軍。
藝術體操一枝獨秀,全國比賽獲團體第四名,省、市迄今為止的比賽中均獲團體冠軍並包攬個人項目前六名。其中舞蹈、獨唱、合唱均是我校強項。近幾年,學校在藝術教育方面碩果纍纍。學校先後榮獲了全國中國小文藝調演一等獎,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先進集體”,舞蹈比賽二等獎,參加
四川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龍騰天府”國慶5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創作獎、表演獎、組織獎等全部獎項。這幾年
西北中學學生創作的五十餘幅繪畫作品被送往日本
甲府市展出,受到當地教育屆的歡迎和讚揚。學校重視學生活動課程的開展,設有課外活動小組二十餘個。在全國省、市的科技學科競賽中,每年均有百餘名學生獲獎。去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中央電視台“異想天開”節目,獲得“異想天開”獎和“最佳工藝獎”,產生了轟動效應。學校創辦的《西北校報》和學生文學社團“心聲社”的內部刊物《心聲》在省內外已有較大影響,學生小記者團的活動十分活躍。
藝體特色
在活動中潛移默化
“各種藝術愛好對青年學生來說是不可缺少的營養,能大大提升學生的人格品質和生活質量。而素質教育的宗旨,也正是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王明建校長告訴筆者,
西北中學歷屆領導班子一直重視發揚體育、藝術教育優勢,學校經常舉辦校園班級籃球賽、桌球賽、排球賽、羽毛球賽等諸多體育活動,多年來,其成績顯著。學校女排代表隊參加全國少年排球賽兩次獲得第三名,省級比賽五度奪冠,多次獲得成都市中學生“三好杯”賽冠軍;
藝術體操一枝獨秀,全國比賽獲團體第四名,省、市迄今為止的比賽中均獲團體冠軍並包攬個人項目前六名。今年3月,該校參加全省排球定點校比賽獲得了亞軍的優異成績;4月,參加由省學生體育協會、市教育局和市體育局主辦的“四川省中小學生藝術體操比賽”,該校又獲得了高中組第二名。7月,成都武侯
西北中學女子排球隊參加四川省2008年青少年女子排球錦標賽甲、乙兩組的比賽,甲組榮獲冠軍、乙組獲得第6名,還獲得了體育道德風尚獎,為成都市和
武侯區爭得了榮譽。9月,西北女排勇奪成都市首屆傳統校排球聯賽高中組冠軍和國中組冠軍。
學校在藝術教育方面同樣碩果纍纍:學生藝術團在成都市藝術節和省、市重大演出活動中均獲先進集體獎,學生舞蹈團和銅管樂團都是成都市中學生銀杏藝術團成員單位(分團);學校還先後榮獲了全國中國小文藝調演一等獎,四川省第二屆中小學生藝術節“先進集體”,舞蹈比賽二等獎;參加
四川省委宣傳部組織的“龍騰天府”國慶5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獲得創作獎、表演獎、組織獎等全部獎項;參加成都市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節校園音樂會,在英語劇、集體舞以及宣傳畫、貼上畫比賽中都榮獲了一等獎。近幾年,
西北中學學生創作的五十餘幅繪畫作品被送往日本
甲府市展出,受到當地教育界的歡迎和讚揚。
“多年來我校特長生受到高校、社會歡迎,就證明了愛好可以上升為特長,特長可以上升為職業。因此,我認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特長愛好,在思維最活躍的中學時代發展、實踐,儘快形成人才模式。”王明建校長如是說。
交流特色
在合作中拓寬視野
西北中學還非常重視與國內外學校的合作交流,該校與德國知名學校彼得·約爾里斯中學和美國
牛津中學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2002年與德國簽定每年直派60—100名畢業生留學的協定,與一大批國內外知名學校建立了廣泛深入的合作關係。
除此之外,為幫助高中畢業生順利連線
法國公立大學課程,西北中學今年還與法方合作,開辦了高中生留法項目。據王校長介紹,該項目與
巴黎第五大學、
巴黎第十一大學、
巴黎第十三大學、
克萊蒙費朗第一大學等多所著名大學合作,採取“0.5+3.5(或1.5)”模式,學生在高考後接受600—700學時法語培訓,通過法國大學面試及法語
TCF考試,符合條件者赴法國公立大學學習6—18個月預科,預科考試合格進入大學專業學習(三年),成績合格獲法國大學學士文憑。
文化特色
在建設中德盛文昌
文化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必須依賴於現實的各種載體來體現,校園文化亦是如此。王校長告訴筆者:“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因此,我們將在
中國教育學會中育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的支持和幫助下,有效地利用各種載體,推進校園文化的建設,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據介紹,基於學校的發展基礎,
西北中學將結合學校的發展目標,從學校主體形象、校園環境、視覺中心、廳廊文化、特色展示空間和
學校視覺識別系統等六個層面的建設,形成健康活潑、資源豐富、富有特色的整體校園文化氛圍。屆時,學校將從外顯形象、環境創設和文化品位兩個方面形成成都教育的新亮點,讓校長文化、
教師文化和學生文化得以充分體現和發展。
我們還了解到,學校狠抓教師隊伍的建設、教育觀念的轉變、學校管理的規範、課堂效益的提高,取得了明顯的收效。教改科研氛圍濃厚、青年教師成長迅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該校教師屢獲高獎,展現了良好的素質和不凡的氣勢。“3+3”
教學反思模式,教師互助、專業提升的“五課”制度,“1+1”評課方法等逐漸成為西北文化教育特色。
社團特色
在體驗中開拓創新
“
西北中學歷來重視學生活動的開展,對於學生社團的組織和開展活動都很支持。”談及學生活動,王校長特別提到了學校的“學生社團”。“我們認為,實現‘
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學生活動就是其有效途徑之一,因此,升學率高的學校一定是素質教育搞得好的學校。我們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通過鼓勵學生在社團中參與和體驗,鍛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他們的探索創新能力,這些素質對於他們的人生道路非常重要。”據了解,“學生社團”在大學校園裡早已不是新鮮名詞,然而在中學校園,真正實施並堅持的學生社團並不多見。西北中學共有文學社、小記者團、書法協會、心理協會等學生社團近30個,這些社團大大地豐富了學生們的課外生活。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學校的
心理協會,每年都會組織“心理健康周”活動,從2003年起每年都有不同的主題(第一屆主題:擁有心理健康,我們快樂成長;第二屆主題:走進心理健康,盡享青春陽光;第三屆主題:自信、自立、自強,共築心理健康;第四屆主題:探尋學習規律,享受學習過程,完善學習人生;第五屆主題:在合作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走向成功)。每一屆主題活動周特色鮮明,得到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時,學校創辦的《西北校報》、《行在西北》和學生文學社團“心聲文學社”的內部刊物《心聲》深得師生與家長的喜愛,且在省內外已有較大影響;《心聲》為全國十佳文學刊物,今年,由
中國教育學會舉辦的全國第三屆校內報刊評比中,校刊獲一等獎、校報獲二等獎;在今年5月舉辦的第三屆和諧中國
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賽中,學校9名同學榮獲銀獎、銅獎……
近年來,不少優秀學生也從學生社團中脫穎而出:在全國、省、市的科技學科競賽中,每年均有百餘名學生獲獎;2003年學校組織學生參加中央電視台“異想天開”節目,獲得“異想天開”獎和“最佳工藝獎”,產生了轟動效應;“中國西洋棋大師”黎德齡;文學社第一任社長意娜的繪畫在日本展出榮獲日本最高獎,並以文學藝術特長保送中國人民大學文學系,成為四川唯一少年作家;學生向曉麗以發表文章和主編校刊文學藝術見長被美國三所大學同時錄取,並獲得美國最高獎學金;2005年,高2005級於一同學因獲第十屆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一等獎,被保送到中山大學;2008年4月,高中學生鐘悅聲獲
四川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一等獎;2008年12月,“太空少年”杜松嶺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環境可持續發展學院破格錄取,成為該學院目前第一名也是唯一一名中國本科生。
如今,
西北中學的孩子們,不僅在多元化的社團活動中享受著他們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綻放出陽光般的笑臉和青春活力,同時也在學生社團搭建的舞台上走出了他們絢爛的人生之路!
歷屆英才
喇進修:原四川省省委組織部部長
齊民友:我國著名數學家,偏微分方程專家,原武漢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委員,
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湖北省數學會理事長
熊姿:中國女排隊員,世界冠軍
西北之路
成都市西北中學發展歷程
1937年,學校輾轉遷徙蘭州、成都兩地辦學,各設一所西北中學。
1946年,校址定在成都市人民西路107號。
1952年,
成都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學校,命名為“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學”。
1957年,學校開辦高中。
1960年,
西北中學首屆高中畢業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升學率名列四川省第一名,被評為“省先進學校”、“全國紅旗學校”,校長到北京參加全國“群英會”,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70年代,西北中學成為我市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最佳化教育質量的優秀代表。
1982年,學校被確定為“四川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成都市首批校風示範學校”。
2001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百所藝術特色學校”,同時成為教育部確定的“培養高水平運動員(女排)試點學校”。
2002年3月,在成都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學校與原成都15中合併,做大做強。分設南北校區:北區本部為國中部,南區為高中部。
2005年4月,學校被評為成都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學校。
2006年,學校成為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
2007年,學校成為全國教育科研興校示範單位。
西北頌
第一樂章 積薪傳火
巍巍崑崙 莽莽蒼蒼
滔滔黃河 奔向海洋
我們親愛的母校
今天迎來了八十年的輝煌
秉承“五四”的精神
肩負民族的希望
傾聽北伐的號角
展示教育的榮光
燕山腳下
我們在救亡的歌聲中奮起
易水之濱
我們在抗日的洪流中成長
“一二·九”響亮的口號
在北平的上空激盪
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
西北師生挺起了胸膛
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會的棟樑
我們今天弦歌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長城的硝煙正瀰漫
風雨如晦 華北淪喪
我們揮淚遷校 走向遠方
為了長期堅持抗戰
為了振興中華夢想
穿過燃燒的平原
趟過憤怒的激流
登上高高的山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