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安鎮

四安鎮

原四安鎮地處長三角北翼、江蘇省南通市主城區東北郊、通州區中部,舊稱陳家酒店,距南通城區僅14公里路程,距通州金沙15公里,洋興公路、平海公路、石江公路、S225改線穿鎮而過,四安鎮三橫三豎的黑色公路把四安的千家萬戶與外部世界緊緊相連,寧啟、鹽通高速公路擦肩而過,蘇通長江大橋使四安鎮的區位優勢更加凸現。四安鎮總面積51平方公里,總耕地4.3萬畝,總人口4.1萬人,現轄17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6億元,同比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1元,增長14.1%。實現財政總收入1.28億元。

2015年,通州區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四安鎮被撤銷,原四安鎮徐家橋、戚家橋、闞庵東、溫橋、韓家壩、闞家庵6個村委會和酒店居委會區域合併,設立新的興仁鎮;將原四安鎮九總渡、龍壩2個村委會劃歸西亭鎮管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安鎮
  • 外文名稱:Si'an Town
  • 別名:陳家酒店,酒店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九總渡村,龍壩村等
  • 政府駐地:酒店居
  • 電話區號:0513
  • 郵政區碼:226352
  • 地理位置:地處長三角北翼、江蘇通州東北郊
  • 面積:51平方公里
  • 人口:4.1萬人
  • 方言南通話-本土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溫橋韜奮校,江北特委舊址
  • 機場南通興東國際機場
  • 火車站:南通北站
  • 車牌代碼:蘇F
概況,沿革,基本概況,面積人口,歷史文化,經濟發展,基礎建設,城鎮建設,地圖信息,

概況

位於江蘇通州中部,距通州區金沙街道15千米。面積46.21平方千米(一說50.69平方千米),人口39858人(2007年)。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平海公路,洋興公路過境,四安是南通本土文化之根。

沿革

舊稱陳家酒店。1949年設區,1957年與墾南等鄉合併改稱四安鄉,1958年與韓壩鄉合併建四安公社,1962年劃出部分另建墾南公社,1983年改為四安鄉,1984年墾南鄉併入建鎮。1996年,面積54平方千米,人口4.5萬,轄溫橋、茶庵殿、王家橋、酒店、肖家橋、沿防、姚家壩、蔣家橋、闞家庵、闞西、謝家壩、雅溪橋、韓家壩、陳家壩、蔡壩、施家莊、徐家橋、墾建、九總渡、墾南、建文、趙良橋、戚家橋、民新、闞庵東、壩橋、單橋、搖手灣、劉園、龍壩、蔡橋31個行政村和四安鎮1個居委會。
【郵編】226352【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320612111:~001 121酒店社區 ~202 220九總渡村 ~203 220龍壩村 ~205 122徐家橋村 ~208 122戚家橋村 ~209 220闞庵東村 ~210 122闞家庵村 ~211 122溫橋村 ~216 220韓家壩村
【村居情況】(2007年人口數據)酒店社區:29個村民小組、5個居民小組,6296人。九總渡村:位於四安鎮東北部,35個村民小組,3820人,其中外來人口34人。龍壩村:位於四安鎮東部,東鄰騎岸鎮,南鄰西亭鎮,西鄰戚橋村,北與九總渡村相接,距通州市區8千米,面積6.8平方千米,36個村民小組和1個商貿區,總人口6766人,外來人口近1000人。徐家橋村:位於洋興公路東側,9.5平方千米,總人口3800人,其中非農人口100人,外來人口200人。戚家橋村:位於四安鎮東部,3396人。闞庵東村:位於四安鎮南部,4833人。闞家庵村:位於四安鎮南部,0.12平方千米,52個村民小組,近6000人。溫橋村:36個村民小組,4344人,另外外來人員近300人。韓家壩村:位於四安鎮西部,38個村民小組,4970人。
【2006年代碼】320683111(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001四安社區 ~200史家莊村 ~201搖手灣村 ~202九總渡村 ~203龍壩村 ~204建文村 ~205徐家橋村 ~206民新村 ~207趙良橋村 ~208戚家橋村 ~209闞庵東村 ~210闞家庵村 ~211溫橋村 ~212酒店村 ~213肖家橋村 ~214蔣家橋村 ~215謝家壩村 ~216韓家壩村

基本概況

原四安鎮隸屬於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地處長三角北翼、南通市東北郊、通州區中部,舊稱陳家酒店,距南通市區僅14公里路程,距通州區金沙鎮15公里,2012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66億元,同比增長12.4%。農民人均純收入16871元,增長14.1%。實現財政總收入1.28億元。

面積人口

據當地政府官方網站資料顯示,該鎮總面積51平方公里,總耕地4.3萬畝,總人口4.1萬人,轄酒店1個居委會,九總渡、龍壩、徐家橋、戚家橋、闞庵東、闞家庵、溫橋、韓家壩8個行政村。

歷史文化

四安在革命年代“江北特委”曾在這一片熱土上播下革命火種,著名的愛國民主戰士鄒韜奮先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姬鵬飛、梁靈光、陶勇等曾在這裡留下戰鬥的足跡。改革開放以後,時任總書記的江澤民,曾兩次為韜奮國小題名,時任副委員長的鄒家華親臨韜奮國小視察並題詞“奮進”,成為四安人民自強不息、爭創一流的主體精神。
四安鎮行政區域圖四安鎮行政區域圖
中共江北特委聯絡機關曾設在四安的姚家渡,為新四軍東進“通如海啟”建立了根據地;日寇侵占金沙城後,南通縣中學曾遷至四安偏僻的溫家橋“三官殿”古廟裡複課,培育了大批愛國救國的仁人志士;著名人士鄒韜奮曾在四安溫家橋“縣中”操場高大的銀杏樹下演講,點燃了團結抗戰烈火;姬鵬飛梁靈光陶勇等軍隊將領也曾在這片土地上留下戰鬥足跡。遙想解放初期這座古老的小集鎮上,只有幾家生意蕭條的煙糖酒、香燭、醬菜、饅頭、布帽、豆腐、鐵鋪等日用雜貨店,農村中到處是羊腸小道,溝河交錯,來往擺渡,農人都靠“面向黃土背朝天”耕作度日,尋常老百姓,荒年歉收,食不果腹,人們穿著粗布衣,農家土牆草屋。建國之後,該鄉歷經“大躍進”、“文化大革命”、人民公社等運動與艱苦建設,民眾日子有所改善與好轉。雖然解決了吃飯問題,但是穿、住、醫、行、樂等生活仍然處於維艱和滯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猶如春風化雨,潤綠四安貧瘠的土壤,掀開了老區嶄新的一頁。勤勞淳樸的四安人民,在鎮黨委、政府正確領導下,艱辛創業,開拓創新,拼搏創富,已從“一窮二白”、“三年自然災害”和“十年浩劫”的風雨困境中崛起,終使四安老區那片淒冷景象,已隨光陰荏苒,全然消逝。而今“四安老區,八方新姿”。
四安鎮

經濟發展

四安鎮由原先在通州區一個農業大鎮,逐漸發展成為以工業為主導的三業並舉的經濟重鎮。四安農業資源豐富,是著名的優質糧棉生產和家禽、魚蟹養殖高產基地。工業發展迅猛,機電機械、紡織服裝、紅木工藝、建築勞務等支柱產業煥發蓬勃生機,以通達矽鋼、球墨鑄鐵和沃德富時裝、恆茂服飾等市明星企業為龍頭的機電機械、紡織服裝板塊經濟已初具雛形。建築勞務以及服務業的發展令人矚目,文峰、超越、聯華、華聯等大型超市聯鎖店先後落戶四安,通訊、金融、餐飲、旅館等功能俱全。四安鎮在“團結、奮進、務實、奉獻”精神的鼓舞下,弘揚改革、發展的主旋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經濟和社會事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三個文明”建設碩果纍纍:農業結構調整逐漸深入,雙和食品、東興飼料、桂芳醬製品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產銷兩旺,項目農業建設捷報頻傳;民營經濟發展春意盎然,紡織服裝、鑄造冶煉、機械製造、紅木工藝、建築勞務等支柱產業煥發蓬勃生機;社會事業譜就新華章,順利通過江蘇省教育現代化先進鎮的驗收,四安中學創建省示範國中一舉成功。先後建成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科技工作、科普工作、體育工作、文化工作、農民健身活動、黨員電化教育、企業財務管理以及教育現代化先進鎮,南通市文明鎮、南通市衛生鎮、南通市安全文明鎮、南通市農業現代化建設和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先進鎮,南通市新型示範小城鎮,南通市自來水化先進鎮。江澤民主席兩度為四安鎮的“韜奮國小”親筆題寫校名,鄒家華副委員長來四安視察題詞“奮進”,已成為四安人民自強不息、爭創一流的主體精神。
四安鎮陳酒路景觀帶工程四安鎮陳酒路景觀帶工程
通州區四安鎮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這箇中心,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適應形勢,真抓實幹,依法而規範有序地推進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形成了以項目為載體,帶動土地流轉,以土地流轉為依託,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的格局。四安鎮在總結本、外土地流轉的經驗下,一改過去“爭地”“惜地”的傳統思想,以項目帶動流轉,以結構調整為導向,形成了以“畜禽、蔬菜、苗木”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在堅持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的互利的原則下,大力推進土地流轉,通過流轉,培育出農業生產經營大戶,形成規模效益。四安鎮土地流轉面積累計已達9110畝,占耕地面積24.6%。其中:用於農業結構調整的3000餘畝,現已引入南通伊比特苗木繁育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20萬美元,用地350畝。100畝特色水果生產基地,以及10個10萬羽規模養雞場。引入大量資金,建成3000畝中低產改造工程、雙低油菜工程項目,並均已通過了省驗收。用於工業經濟發展的2000餘畝,投入了工商資本建成了億元產值的雙和食品公司的生產規模。位於龍壩村的中瑾服飾有限公司占地80畝,二期投資5000萬。新建投產的通達矽鋼衝壓有限公司南擴工程,占地130餘畝,成為四安鎮民營企業的兩顆璀璨之星。四安鎮又有11個工業項目建設開工,投資總額達1.2億元,計畫用地180畝。大大調動了四安鎮產業結構調整和工業經濟發展。社會發展
四安鎮在全市最早建成農業機械化鎮、有線電視鎮和自來水普及鎮,曾獲全國農村科普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實施教育現代化工程、科普、科技、全民健身和黨員電化教育先進鎮,南通市文明鎮、新型示範小城鎮和安全生產先進鎮等殊榮。

基礎建設

該鎮建成了“闞亭”、“闞橫”、“岔興”、“鄧九”、“姚壩”、“王橋”、“沿防”、“二總”、“三總”和“韜奮”10條寬闊的柏油路,各村也建成了沙石水泥路。還建造了“四安”、“酒店”、“興安”、“韜奮”大橋和鎮域水繫上的機耕橋共48座。
敬老院建於1958年初,占地20多畝。
鄉道成網百業興。“要想富,先築路”。這是四安人民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實踐中悟出的真諦。1990年春,四安鎮黨委、政府發動四安鎮3萬多民眾,在5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全面擂響了大辦交通的總體戰。人們披星戴月,苦幹五載,建成了“闞亭”、“闞橫”、“岔興”、“鄧九”、“姚壩”、“王橋”、“沿防”、“二總”、“三總”和“韜奮”10條寬闊的柏油路,各村也建成了沙石水泥路。如今,鄉道連成網,河橋形成龍。南貫興東飛機場,金通(省級)公路;北通洋興(省級)公路,可達如東縣城名鎮、洋口港;東連通州區、沿海高速公路、石江路、蘇通長江大橋;西接通英、劉石、平金公路,緊靠繁華的南通市郊,形成一個“水陸海空”四通八達的好地盤!
新民居新民居

城鎮建設

四安鎮巨變呈新貌。據2007年年末統計四安鎮總人口39858人,13403戶,人均純收入9245元,擁有空調5171台,電冰櫃8160台,各種電視機19948台,各類機車21244部,各類型的汽車970輛,電動腳踏車、手機與小靈通不計其數,轎車與電腦進入尋常人家;鎮區和農村99.9%的人家都住著各具風格,設計多姿,裝飾豐彩的樓房或別墅。千家萬戶的生活過得多么美滿幸福。 優美的四安敬老院。四安鎮敬老院,建於1958年初。那老式設施、居住環境,已落後現代人家。1996年,鎮黨委政府重新部署,將敬老院搬建到洋興公路東側處的“風水寶地”。新建了一幢兩層33間朝南的綜合樓和一幢兩層6間朝東的“光榮苑”,2006年又再次擴建了一幢三層36間朝南與朝西的新樓房。全院占地20多畝,院內環境幽雅,青松金桂、銀杏、黃桔,林立四周;花圃、花壇、花盆點綴其間;碧瓦翹脊,六角挑檐,古色古香的“福壽亭”矗立荷花池上,九曲引橋與扶欄倒映水中的水上樂園,專供老人遊憩、觀魚和賞荷。樓上設有醫療室、電視室、書報閱覽室、娛樂休閒室、健身活動等;樓下,設有寬敞的餐廳,食物儲藏室,每間住房配有衛生間、浴池、衣櫥、電風扇、取暖器等用物;老人每天中餐葷素搭配4菜1湯,醇香米酒常供人飲,逢年過節菜餚更是豐厚,按年齡段每人每月還給一些零用錢。
中學中學

地圖信息

地址:人民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