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基本介紹
- 書名: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
- 作者: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月
- 定價:35.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44863049
- 叢書:我的趣味漢字世界
《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
《四字成語有故事:成語》是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欄目組。內容簡介 本系列是《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顧問專家為小學生編寫的錯別字辨析讀物。本系列設有“霧裡看花”“醍醐灌頂”“觸類旁通”“追根溯源”等板塊...
聞雞起舞(拼音:wén jī qǐ wǔ)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晉書·祖逖傳》。聞雞起舞,原意為聽到雞啼就起來舞劍(聞:聽到;舞:指舞劍習武),後來比喻志士奮發向上、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句中一般作謂語...
後人把這兩則典故合成“囊螢映雪”這個成語。成語典故 “囊螢”,講的是車胤的故事。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餘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而他只能利用這個環境、...
驚弓之鳥(拼音:jīng gōng zhī niǎo)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戰國策·楚策四》。驚弓之鳥原義是指被弓箭嚇怕了的鳥不容易安定,後比喻經過驚嚇的人碰到一點動靜就非常害怕。在句中主要作主語、賓語。成...
成語出處 《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杞人憂天”。成語故事 杞國有個人,整天擔心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一天,他走在曠野上,心想這時候天要是塌下來,連個躲的地方都沒...
高山流水(拼音:gāoshān liúshuǐ)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列子·湯問》。“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難遇或樂曲高妙;在句中一般充當賓語。成語出處 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锺子期曰...
邯鄲學步(拼音:hándān xuébù)是一則來源於寓言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莊子·秋水》。《莊子·秋水》載:戰國時有個人到趙國邯鄲去,看到那裡的人走路的姿勢很美,就跟著別人學,結果不但沒學會,連自己原來的走法也...
成語故事 曹植,字子建,曾受封為陳王,他從小就很聰明,才思敏捷,文詞富麗,曹操很喜歡他。曹植的創作,包括賦頌詩銘和論文,留下的雖然不多,但是舊時作家對他都有很高評價。南朝時期,宋國有一個人名叫謝靈運,他聰明好學,讀過...
成語故事 唐朝女皇武則天,為了鎮壓反對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兩個最為狠毒,一個叫周興,一個叫來俊臣。他們利用誣陷、控告和慘無人道的刑罰,殺害了許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有一回,一封告密信送到武則天手裡,內容...
成語出處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四》)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亡羊補牢”。成語故事 楚頃襄王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國君,他一直沉迷於享樂,大臣莊辛因此十分憂慮,便前去勸諫說:“大王,您經常和...
成語故事 趙括是戰國時期趙國名將趙奢之子,他從小就學習兵法,談及軍事。他曾與父親趙奢談論軍事,趙奢挑不出他的毛病,但也不曾誇讚他。趙括的母親問趙奢其中緣故,趙奢說:“戰爭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事,趙括卻把它說得很簡單。趙國不...
成語出處 《晉書·杜預傳》:“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這段話後概括為成語“勢如破竹”。成語故事 公元二六五年,司馬炎廢除了魏元帝曹奐,建立了西晉王朝。至此,原先鼎立的三國只剩下了東吳一家。東吳...
孺子可教(拼音:rú zǐ kě jiào)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西漢·司馬遷《史記·留侯世家》。“孺子可教”的原義是小孩子是可以教誨的,喻指年輕人有培養前途,在句子中可充當作謂語、賓語、定語;含...
成語出處 戰國·韓非《韓非子·難一》:“臣聞之,繁禮君子,不厭忠信;戰陣之間,不厭詐偽,君其詐之而已矣。”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兵不厭詐”。成語故事 公元前633年,楚國攻打宋國,宋國向晉國求救。第二年春天,晉文公...
後人把這兩則典故合成“懸樑刺股”這則成語。成語故事 古代有一位賢士,叫孫敬,字文寶,非常喜歡學習,孜孜不倦,每天閉門從早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學習。有時到了三更半夜的時候很容易打瞌睡,為了不因此而影響學習,孫敬想出一個辦法。
成語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段話後來概括為成語“三顧茅廬”。成語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
成語出處 《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守株待兔”。成語故事 從前,有一個宋國人,他有一塊肥沃的田地。他...
成語故事 北宋時,有個名陳康肅、號堯咨的人,自稱箭術精良,沒有人能比得上。他因此傲慢極了,經常誇耀自己本領高強:“我的箭術無人能及。你們有誰願意跟我比試一下啊?”“師父,您的箭術實在太高明了,我們怎么能夠與您相比呢...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徵調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飲水思源”。成語故事 南朝有位大將叫庾信,他是一位非常正直的人。當時戰爭不斷,國家處在滅亡的邊緣,皇帝此時派他訪問北朝。儘管庾信...
後人由此提煉出成語“刻舟求劍”。成語故事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楚人一不小心,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滑落江中,他趕緊伸手去抓,可惜為時已晚,寶劍已經落入江中。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
成語出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濫竽充數”。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齊宣王非常喜歡...
成語出處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然而已。(戰國·莊周《莊子·知北游》)後人據此概括出成語“白駒過隙”。成語故事 魏豹,原是六國時魏國的公子。他的哥哥叫魏咎,原來魏國時被封為寧陵君。秦國滅亡魏國,就把他放逐外地廢作...
成語出處 先秦《易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厚德載物”。成語故事 堯帝開創了帝王禪讓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認為兒子丹朱不成器,決定從民間選用賢良之才。堯問四方諸侯首領:“誰能擔負起天子的重任?”...
成語故事 秦國有個叫秦青的人唱歌很好聽,有個叫薛譚的人慕名前來向他學習。可是學到一半,薛譚就以為自己全學會了,便向秦青告辭準備回家。秦青也不挽留他,只是把他送到城外的大路旁,然後打著節拍,唱起了一首悲傷的歌曲。歌聲嘹亮...
後來人們將“既平隴,復望蜀”簡化為成語“平隴望蜀”,也作“得隴望蜀”。成語故事 東漢初年,有兩股反對光武帝的地方勢力:一是割據巴蜀的公孫述;二是稱霸隴西(今甘肅東部)的隗囂。公元32年,大將岑彭隨光武帝劉秀親征隴西,...
成語出處 “子楚,秦諸庶孼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西漢·司馬遷《史記·呂不韋列傳》)後世根據這個典故剪裁出“奇貨可居”作為一則成語。成語故事 戰國...
成語出處 《三國志·蜀書·趙雲傳》裴松之注引《雲別傳》:“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成語故事 漢中王劉備以成都作為蜀國都城,控制了西南大部。魏王曹操則以洛陽、長安一線為軸心,控制著中原及北方...
杯弓蛇影(拼音:bēigōng shéyǐng)是一則由寓言故事演化而來的複句式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見於東漢學者應劭的《風俗通義·怪神》,《晉書·樂廣傳》又有類似故事記載。杯弓蛇影原義是將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誤認為蛇,後比喻因...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有個叫庖丁的廚師善於宰牛。有一次,這個廚師給梁惠王宰牛,不一會兒就把牛宰好了。梁惠王見了,感到十分驚奇,他問廚師說:“你怎么練就了這么高超的本領呢?”廚師回答說:“我剛開始學宰牛的時候,只看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