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城四城隍

四城四城隍

據說,潮汕地區以前有“九縣十城隍”的說法,其意思是昔年潮州府有九縣,每縣一個城隍廟,其中揭陽縣於清嘉慶年間在棉湖設立揭陽縣佐堂,分治揭陽縣西部,相應再建一座城隍廟,便成“十城隍”了。其實,這種說法不準確,造成的原因是從前交通不便與信息閉塞。潮州昔年除揭陽外,其他的縣並不是每縣都只有一個城隍,僅饒平一縣就有四城四城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城四城隍
  • 外文名:Four City four City
  • 所處地區:潮汕地區
  • 四城四城隍:饒平縣、大城所、黃岡、南澳
有城才有城隍廟,這是封建時代的傳統,故談城隍必先談城,而建城的地方必有其歷史原因與地理條件,所以不是簡單的數字問題,應是屬歷史研究的範疇。現將饒平四城略加介紹。
饒平縣城
饒平縣城明成化十三年(1477),兩廣都御史朱英奉朝廷之命,析海陽縣之元歌、信寧等八都建置饒平縣。他經勘查,確定縣治設在元歌都下饒堡(今三饒鎮),並著手建城池以保土衛民。十四年(1478),饒平第一任知縣楊昱到任,把建城工程續成。該城後又歷經多次修擴建。值得一提的是:嘉靖年間,饒平北面有蕭晚、張璉的農民起義,知縣林叢槐十分惶恐,增建城樓燎望觀察,命名為鎮北樓;清初總兵吳六奇,因形勢不同,覺得清朝國都就在北京,原名不妥,就在擴建城時改名為尊君樓;康熙二十二年,知縣劉什深知歷經動盪後的人民生活困苦,須務實發展生產,便捐俸修葺尊君樓並改名為望耕樓,經常登樓望耕,了解農業生產情況。一個城樓,歷經三個名稱,反映了不同的時代風雲與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傾向。據說,朱英因建縣及籌劃建城有功,民眾把他奉為城隍廟裡的城隍神。
大城所城
這座城的名稱有點費解,因而略加說明。明代的地方軍事體系是衛所制。潮州府設衛,下面的要塞設所。饒平宣化都東部瀕海處,因可扼控閩地人粵的航路,又可防禦海盜,地位顯要,故設所又同時建城。所與城相因而名,分稱大城所與大城所城,後者意謂大城所之城。該城於明洪武二十七年由百戶(武官)顧實創築,並建城隍廟奉城隍神。這裡曾有一椿歷史教訓:洪武三十一年,倭寇海盜數乾突然襲擾,周圍村民欲逃難人城,守衛東門的百戶頤實開門以納,拒賊於城外,但守西、北、南三門的韓、謝、馬三位百戶卻閉門不納避難民眾,以致死傷慘重。後來朝廷聞知,嘉獎顧實,嚴懲謝、韓、馬三個百戶,斬首示眾。頤實創城及衛民有功,若被奉為城隍神是當之無愧的,可惜未有所聞。
黃岡城
黃岡地臨南海,而且是浙閩從陸地入粵的要道,曾築有土城。明嘉靖十—匕年(1538),倭寇攻破土城,民眾遭殃。事後,居民余廷仁等聯名上書官府,請求築石城御盜。當時的潮州知府郭春震十分支持此事,立即親自勘探地勢,因官庫不充,便決定費用採取官三民匕的辦法。第二年黃岡城竣工,城內外皆瓷以石,周圍一千二百餘丈,設四門,計費銀七乾余兩。其中官府撥銀二乾余兩,民眾捐銀約五千兩。這種做法按現在的說法,可謂“民辦公助”了,黃岡城建後,官民多次擊退來犯的倭寇海盜,不再受蹂踐。民眾感謝、懷念郭春震親自督建城池之功,便把他奉為城隍神。
南澳城
南澳原屬饒平縣信寧都,因隔海遠離大陸,故常為倭寇海盜聚集之地。明代名將戚繼光、俞大猷等都曾到此剿賊。後明朝廷吸取歷史教訓,於萬曆四年在南澳設副總兵鎮守,可指揮閩粵之漳潮二府兵馬打擊倭寇海盜,但其行政管理仍一半版籍隸屬饒平。南澳設鎮後即著手建城,由副總兵晏繼芳創建。城高二丈二尺,厚五尺,圍五百丈,皆整以石,設四門。各門的名稱很有特色,東曰朝旭,西曰揚威,北曰候潮,南門因傍金山,雖設而不開,名曰金城。南澳城建後便相應建了城隍廟。該城後來又歷經數次修擴建,至康熙三年,因海禁遷界,城拆毀。復界後,於康熙二十四年起逐步復建。
綜上所述,饒平自明至清,就有四城四城隍,顯示了重要的軍事位置,其中也包含著許多歷史經驗教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