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嘎啦(蛤蜊的別稱))

蛤蜊(簾蛤科蛤仔屬的一種貝類)

嘎啦(蛤蜊的別稱)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菲律賓蛤仔(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是簾蛤科蛤仔屬的一種貝類,別名花甲,中國南方俗稱花蛤,遼寧稱蜆子,山東稱蛤蜊。菲律賓蛤仔殼長45~55毫米,呈長橢圓形,貝殼前端邊緣橢圓,後緣略呈截形。通常為淺褐色、紅褐色與灰白色相混雜。其水管與其他貝類相較更加細長,連線到貝殼的基部區域相對要寬大。

菲律賓蛤仔自然分布於亞太平洋與印度洋沿岸,從北太平洋的薩哈林島南至印度、印度尼西亞,被後人為引入北美西海岸,並隨商業活動擴散至澳大利亞、歐洲多國等地。菲律賓蛤仔在亞熱帶和較冷的溫帶地區最豐富,在淺水粗礫、泥漿和礫石的基質中均可被發現。喜埋於灘中營穴居生活,屬於典型的埋棲型貝類。作為濾食性貝類,通過伸出水管來濾食,主要攝食海藻、魚蝦排泄物,可以改善水環境,避免赤潮的發生。雌雄異體性腺成熟以每15天為一周期,分批成熟。

菲律賓蛤仔殼含磷酸鈣、磷酸鎂及角蛋白。而且有較高的食用價值與藥用作用,也可入藥,煮食、配製藥膳服食,此外,它可與蝦類或魚類實行混養模式,利用其濾食特性,能淨化水質,預防赤潮現象的發生,是中國四大養殖貝類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菲律賓蛤仔 
  • 別名:花甲、 花蛤、蜆子、蛤蜊 
  • 動物界Animalia 
  • 軟體動物門Mollusca 
  • 雙殼綱 Bivalvia 
  • 簾蛤目 Veneroida 
  • 簾蛤科 Veneridae 
  • :蛤仔屬 Ruditapes 
  •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 
  • 拉丁學名:Ruditapes philippinarum  
  • 命名者及年代:Adams and Reeve,1850 
  • 異名:Tapes indica ,Tapes denticulata  Tapes japonica Venus philippinarum 
  • 分布區域:分布於亞太平洋與印度洋沿岸,意外被帶入北美西海岸,後被引入澳大利亞、法國、愛爾蘭、西班牙、挪威、英國、義大利等 
  • 殼長:45~55mm 
  • 棲息環境:喜埋於灘中營穴居生活,屬於典型的埋棲型貝類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外殼,內部,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生長繁殖,繁殖產卵,孵化生長,養殖方法,病害防治,主要價值,食用價值 ,經濟價值,生態價值,藥用價值,相關研究,

動物學史

菲律賓蛤仔的分類學史較為複雜。該物種最初由Adams和Reeve於1850年根據東印度公司的薩馬郎號 (HMS Samarang) 於1843-1846年在菲律賓採集的標本進行描述。然而,自19世紀50年代起,其學名經歷了多次變動, Tapes semidecussata曾被廣泛使用,直至1971年被Fischer和Metizier 認定為Tapes philippinarum的同物異名。 隨後,基於形態學和遺傳學證據,有學者建議將菲律賓蛤仔從綴錦蛤屬 (Tapes) 移至蛤仔屬 (Venerupis)。 進入 21 世紀,關於VenerupisRuditapes之間的分類關係仍存在爭議,分子生物學研究尚未提供明確的結論。
目前,世界海洋生物名錄 (WoRMS) 將其歸類為 Venerupis philippinarum,而中國生物物種名錄則將其歸類為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鑒於中國是該物種的主要產地之一,本條目採用中國生物物種名錄的分類,即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形態特徵

外殼

菲律賓蛤仔的貝殼呈典型的長橢圓形或卵圓形,殼體大小適中,殼質堅厚,膨脹,殼長通常在45~55毫米之間,殼頂位於背側前緣近1/3處,略微突出前傾。不同產地的菲律賓蛤仔殼表花紋多樣,貝殼表面灰黃色或深褐色,灰白色、棕色、密集褐色、赤褐色等,有的具帶狀花紋或褐色斑點,花紋長,不規則。
蛤蜊
菲律賓蛤仔外殼

內部

菲律賓蛤仔的貝殼內面多為灰白色或淡黃色,絞合部較窄且為白色,兩殼的絞合部均分布有3枚主齒,同時布滿約90~107條的放射肋,兩端的生長線及放射肋均較凸出,相交呈布紋狀。前閉殼肌痕呈半圓形,而後閉殼肌痕則為圓形。外套膜痕跡清晰,外套竇深邃,且前端尤為明顯。
菲律賓蛤仔與其他貝類相比,其水管更為細長,且連線到貝殼基部的區域更為寬大,僅在末端部分稍有分離。此外,伸展狀態下的水管長度可達到體長的1.5倍。
蛤蜊(嘎啦(蛤蜊的別稱))
菲律賓蛤仔開殼
蛤蜊(嘎啦(蛤蜊的別稱))
菲律賓蛤仔內殼

分布範圍

菲律賓蛤仔自然分布於亞太平洋與印度洋沿岸,從北太平洋的薩哈林島南至印度、印度尼西亞,被後人為引入北美西海岸,並隨商業活動擴散至澳大利亞、歐洲多國等地。在中國,其廣泛分布於福建至遼寧沿海,特別在遼寧石城島、大連灣、山東膠州灣及廣東汕尾港等地有高密度分布。

棲息環境

菲律賓蛤仔在亞熱帶及較寒涼的溫帶區域最為繁盛,廣泛分布於潮間帶、潮下帶及淺海水域,主要集中在2~10米的水深範圍內,偶爾可達30米深處。它們傾向於選擇流速平緩、風浪較小且常有淡水補給的內灣或港灣兩側灘涂作為棲息地,這些區域底質以含沙量70%~80%的沙泥混合為主,基質構成包括粗礫、泥漿及礫石。
在風浪大、潮流急、底質不穩定的海域,菲律賓蛤仔難以存活,因為它們容易因環境動盪而移動或被水流沖走。其通常棲息於水下3至10厘米的深度,小型個體在潮間帶常潛藏於3至7厘米深處,而大型個體則可能深入至約15厘米,隨著潮汐的起伏進行垂直移動。
菲律賓蛤仔對溫度的適應範圍廣泛,能在5~35℃的水溫中生存,但最適宜其生長的水溫為18至30℃。同樣,它們對海水鹽度的適應性也很強,能在10~35的鹽度範圍內生存,但最適宜的生長鹽度為20~26。此外,它們還能適應海水密度在1.004~1.027克每立方厘米之間的環境。

生活習性

菲律賓蛤仔利用其發達的足部挖掘灘涂,形成洞穴以棲息,是典型的埋棲型貝類。其穴居的深度受個體大小、季節變化及地質條件的影響。冬春時節,體型較大的蛤仔會潛居得更深,而秋季產卵後或體型較小的蛤仔,則潛居相對較淺。在黃海與渤海北部,因冬季嚴寒,蛤仔較少分散分布,更傾向於在底質堅硬的灘涂中多層聚集,其中大型蛤仔的下潛深度可超過50厘米。菲律賓蛤仔具備較強的耐乾能力,此能力與其所處溫度及個體大小有關。

生長繁殖

繁殖產卵

菲律賓蛤仔為雌雄異體生物,其性腺以約15天為一個周期分批成熟,每年可排卵3~4次。雌性性成熟時性腺呈乳白色,而雄性則為淺米黃色或灰白色。繁殖期因地理位置而異,如下表(表1)。
菲律賓蛤仔繁殖期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繁殖期
繁殖高峰期
遼寧沿海地區
6月~10月
7月~9月
福建沿海地區
9月下旬~11月
10月
廣東(汕尾)地區
5月~12月
7月~9月
親蛤殼長介於3厘米~4厘米時,其懷卵量可達200萬~600萬粒。1齡蛤每次產卵量為30萬~40萬粒,2齡蛤則為40萬~80萬粒,而3齡蛤再次回到30萬~40萬粒的範圍內。在整個繁殖期內,蛤仔會進行3~4次產卵,每次產卵間隔約為15~30天。首次或第二次產卵量通常最大,且產卵過程不受光線和潮水變化的影響。
經過一年至一年半的養殖,當蛤仔殼長達到30毫米以上時,即可進行採收。在中國北方,採收季節多在11月至次年的3月~4月;而在中國南方,則從3月~4月開始,持續至9月結束。

孵化生長

菲律賓蛤仔產出的是沉性卵,卵在釋放後沉入海底,並在海水中完成受精過程,細胞開始分裂。
卵子經歷桑葚期、擔輪幼蟲、面盤幼蟲,最終發育至殼頂幼蟲階段,此時幼蟲的趨光性減弱,體色轉為黃色,殼頂部位隆起,足部發達,開始下沉並在灘面上以匍匐方式移動。再經過1~2天的發育變態,成為初期稚貝,體長約為190~220微米,殼高178~194微米,體色金黃,足部發達並能分泌足絲粘附於沙粒等基質上。初期稚貝在經歷7~8天的進一步發育後,形成出水管。隨後,經過37~40天的生長,出水管完全成熟,稚貝開始穴居生活,此階段稱為幼苗。菲律賓蛤仔的幼苗從受精卵發育至殼長2~4毫米時,被稱為沙粒苗。經過5~6個月的生長,殼長可達到0.5~0.8厘米,這時稱為白苗。當殼長增至1~1.4厘米時,稱為中苗;殼長約2厘米時,則稱為大苗。
菲律賓蛤仔的生長速度與環境條件緊密相關。在河口附近的海域,由於餌料豐富,蛤仔的攝食機會多,因此生長迅速。同時,在低潮區,蛤仔的攝食時間更長,也促進了其快速生長。一年中,4~9月是蛤仔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而1~2齡的蛤仔在生長上表現尤為突出。

養殖方法

鑒於沿海池塘夏季水溫偏高,菲律賓蛤仔難以耐受,故多選擇開放海區進行培育。而人工養殖主要三個階段,苗種生產、播苗、捕撈。
苗種培育可劃分為自然苗采捕與人工繁育兩種方式,人工繁育以土池育苗為主,需預先對土池進行清理與消毒,水源依賴海區潮汐自然補給。育苗階段需通過不同孔徑的濾網過濾海水,以減少有害生物滋生。掌握親蛤性成熟周期後,實施人工集中催產,隨後培育幼體,期間需逐日提升水位並確保水質清新。
幼體成長至白苗、中苗或大苗階段,即可進行移苗出售或播種。移苗時需確保苗種間空氣流通,避免窒息死亡,移苗後迅速完成播種。播種適宜時間為12月至次年5月,需提前準備養殖區並提前一周使用消毒劑處理以殺滅敵害。播種即將蛤苗均勻撒布於養殖區,之後進行日常管理及敵害防控。
白苗經過約一年半的養殖周期即可採收,北方地區多在春末夏初,福建則在4~9月間進行,採用工具翻動泥沙篩選蛤仔。
菲律賓蛤仔亦能與蝦類混養,關鍵在於合理控制蝦蛤比例,通常建議蛤類養殖面積占蝦池總面積的15%~20%。

病害防治

菲律賓蛤仔在成長階段面臨多種動物敵害,其中較嚴重的包括蛇鰻、海鯰、鰩魚等,它們能咬碎蛤殼併吞食蛤肉,可通過設定掛網和插竹來防範。此外,食蛤多蛀蟲、玉螺等害蟲主要通過噴灑農藥來清除。滸苔若覆蓋養殖區域會妨礙蛤仔呼吸,需定期使用四齒耙清理以減少危害。
除動物威脅外,蛤類常作為多種寄生蟲的中間宿主,菲律賓蛤仔體內常見復殖吸蟲的包蚴、雷蚴及尾蚴寄生。感染溶藻弧菌的蛤仔會表現出表皮脫落、粘液減少等症狀,解剖可發現外套膜萎縮、閉殼肌鬆弛,甚至局部腐爛變白。為預防弧菌病,應控制養殖密度,並在蝦貝混養時採取藥物消毒措施。

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菲律賓蛤仔殼含磷酸鈣、磷酸鎂及角蛋白。其肉含蛋白質、脂肪、灰分和水分,還富含維生素A、B1、B2及鋅、鐵、銅、硒等微量元素,經濟價值高。除了鮮食,菲律賓蛤仔還可加工成休閒食品及蛤晶、蛤汁、蛤露等富含胺基酸和微量元素的調味品。

經濟價值

菲律賓蛤仔是中國主要養殖貝類之一,在貝類養殖中占很大比重。人工養殖具有生長周期短、養殖方法簡單、投資少收益高的特點。21進入21世紀後,全球菲律賓蛤仔年產量約為200萬噸,其中約九成源於養殖,且絕大部分產自中國。以2008年為例,菲律賓蛤仔年產量高達32.5萬噸,在膠州灣的水產養殖總量中占比91.5%,其養殖面積達到9600公頃,占據了總養殖面積的近三分之二。隨著國內外市場的不斷拓展,菲律賓蛤仔的市場價格實現了顯著提升,從原先的每公斤不足1元攀升至每公斤10元。
根據2023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鑑》的最新數據,2022年中國蛤類總產量達到437.8萬噸,其中福建省貢獻了50.6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1.55%。

生態價值

菲律賓蛤仔可與蝦類或魚類實行混養模式,利用其濾食特性,還能間接減少海區海水的富營養化水平,預防赤潮現象的發生,也能有效攝取剩餘的餌料及魚蝦的排泄物,從而發揮水質淨化的功能。

藥用價值

中醫藥認為,菲律賓蛤仔味甘、鹹,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促進傷口癒合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臁瘡、黃水瘡等疾病,並具有一定的降壓作用。

相關研究

研究顯示,低鹽環境與亞硝酸鹽共同作用會對菲律賓蛤仔的呼吸代謝造成不利影響。亞硝酸鹽作為水產養殖水體中的常見污染物,其高濃度會干擾水產動物血液中氧氣的傳輸效率。在菲律賓蛤仔的養殖實踐中,自然降水可能引發養殖區海水鹽度降低,進而抑制含氮有機物的硝化過程,導致亞硝酸鹽在水中的累積,最終影響菲律賓蛤仔的呼吸功能。
相關研究深入探討了亞硝酸鹽對菲律賓蛤仔的毒性作用機制,指出水中亞硝酸鹽會降低其免疫功能並阻礙組織修復能力。 此外,另有發現表明,相較於幼貝,亞硝酸鹽對菲律賓蛤仔浮游幼蟲的生長發育影響更為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