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實施方案

《商洛市“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實施方案》已經商洛市政府同意,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於2022年1月5日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商洛市“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22年1月5日
  • 發布單位:商洛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檔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精神,按照交通運輸部、財政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鄉村振興局《關於深化“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工作的意見》(交公路發〔2021〕48號)和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關於開展2021年第一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創建工作的通知》(陝交函〔2021〕744號)檔案要求,為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完成“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突出單位”工作。現結合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四好農村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推動“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從區域示範引領向全域達標轉變,健全完善發展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市和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實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總體目標
全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運營”協調發展,達到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全覆蓋,農村公路各項指標及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實現農村公路路網更完善、通行更安全、服務更舒適、環境更美麗、體制機制更最佳化、融合發展更有成效,農村公路工作持續處於全省領先水平,爭創“四好農村路”省級和全國“市域示範創建突出單位”。
(二)具體目標
2022年,實現全市70%的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75%以上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基本建立權責清晰、齊抓共管、建養並重的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機制,農村公路“路長制”全面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及管理機構運行經費和人員支出納入一般公共財政預算,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我市完成“四好農村路”省級市域示範創建申報工作,丹鳳縣創建成功“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全市創建成功10個以上“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鎮、150個以上“四好農村路”縣級示範村。
2023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市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信息化系統。我市完成省級“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力爭被命名為省級“市域示範創建突出單位”。啟動“四好農村路”全國市域示範創建工作,洛南縣、鎮安縣創建成功“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全市再創建成功10個以上“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鎮、200個以上“四好農村路”縣級示範村。同時,鎮安縣完成“全國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並在全市推廣。
2024年,全市農村路網結構更加完善,路況中等以上占比不低於77%。運輸服務總體實現“人便於行”“貨暢其流”,城鄉公路交通公共服務基本實現均等化。我市完成全國“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力爭被命名為全國“市域示範創建突出單位”。持續開展“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鎮、縣級示範村創建,達到全市“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全覆蓋,市級示範鎮、縣級示範村比例達到80%以上。
三、工作任務
(一)品質提升,建好農村公路
1.推進農村公路路網體系建設。統籌區域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發展需要,合理確定各類農村公路建設標準,推行一階段施工圖設計。開展鄉村道路品質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實施村組道路建設和改造,推動串聯鄉村主要旅遊景點、主要產業和資源節點、特色村莊等公路建設。實施較大人口規模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設1970公里、建制村通雙車道公路433公里、縣鄉公路改造及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224公里、聯網路建設126公里,資源產業旅遊路55公里,切實改善交通通行條件。
2.提升農村公路質量管理水平。嚴格落實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建設“七公開”(建設計畫、補助政策、招投標、施工管理、質量監管、資金使用、工程驗收)“三同時”(新改建、養護工程項目同步實施交安、排水、綠化及防護設施)制度,健全完善“六位一體”質量保證體系(政府監督、行業監管、法人負責、社會監理、設計監控、施工自檢)。強化農村公路建設市場監管和質量監督,實現農村公路工程合格率100%。全市縣、鄉道路自動化路況檢測比例分別達到90%、75%以上;縣、鄉、村公路技術狀況指數(MQI)分別不低於75、74、6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比例保持在77%以上。
3.築牢安全責任底線。逐步消除農村公路中的特壞路,完成轄區內通客車、通校車路段和臨崖、臨水、長大陡坡路段、橋樑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2660公里,危橋改造等工程10座495延米。加強農村客運動態監測能力,杜絕較大及以上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發生。
(二)高效治理,管好農村公路
1.夯實縣級政府主體責任。各縣區政府要全力推進縣域“四好農村路”建設,負責縣道、鄉道管理養護工作,指導監督鎮(辦)和村(社區)開展村道的管理養護工作。全面落實農村公路“路長制”,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獎懲有力的路長管理體系。完善縣鎮兩級農村公路管理體系,做到機構、人員、經費三落實。持續開展農村公路“好路杯”競賽活動,做到“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愛路護路的鄉規民約、村規民約制定率達到100%,實現政府治理與村民自治良性互動,建立“縣有路政員、鎮有監管員、村有護路員”的路產路權保護隊伍,實現農村公路管理全覆蓋。
2.強化依法治路力度。深化交通綜合執法改革,加強農村公路路產路權保護,按照縣級統一執法,鎮(辦)、村(社區)協助執法的工作方式,統一行動、聯合執法。加強貨運源頭管理,堅決打擊公路超限超載等違法行為,切實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
3.加強路域環境治理。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參與、聯勤聯動的路域環境治理長效機制。結合“兩拆一提升”“兩邊一補齊”行動,因地制宜實施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繼續推進非公路廣告牌拆除、路宅分家、路田分家,根據服務需求完善交通驛站、停車休息觀景點、公共停車場等公路沿線服務設施。實施村組公路綠化、亮化、美化,完成村組道路綠化2590公里,亮化4159公里。公路沿線做到“三無三有”,即無路肩邊坡種植、無垃圾和堆放物、無有礙觀瞻物,有綠化、有標誌標線、有路田路宅分界。
(三)深化改革,護好農村公路
1.加快市場化改革。抓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與市場合理分工的養護生產組織模式。創新多種養護模式,探索對不同行政等級公路組成的農村公路骨幹路網實行集中統一養護和周期性養護,鼓勵通過簽訂長期養護契約、招投標約定等方式引導專業養護企業參與農村公路養護。
2.創新投融資機制。發揮政府資金的引導作用,採取資金補助、“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支持農村公路養護。將農村公路發展納入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支持範圍。積極推廣以工代賑,進一步開發“四好農村路”各類公益崗位,鼓勵將農村公路與產業、園區、鄉村旅遊等經營性項目實行一體化開發,運營收益用於農村公路養護。鼓勵保險資金通過購買地方政府一般債券方式合法合規參與農村公路發展,探索開展農村公路災毀保險,拓寬農村公路修復資金渠道。
3.推進信息化和科技化。推進養護規範化,定期開展路況檢測評定,逐步提高農村公路自動化快速檢測里程,保持公路技術狀況穩中有升。依託“秦嶺智谷·數字商洛”建設,加快農村公路信息化平台建設,以“商洛市農村公路大數據云平台”市級平台為基礎,推進縣級農村公路信息平台建設,打造農村公路養管“信息化”向“智慧化”疊代升級。利用信息化高效規範手段對農村公路管護工作進行全過程科學監管,提升農村公路管理效能和管養水平。推動地圖導航功能向農村地區延伸覆蓋,實現利用大數據服務民眾出行、農村生活,激活農村經濟的探索套用,增強人民民眾獲得感。
4.加強市場信用管理。構建以質量為核心的農村公路養護市場信用評價機制,試點事前信用承諾、事中信用監管、事後信用獎懲的全鏈條信用治理模式,逐步建立農村公路養護信用市場。運用信息化手段、第三方機構和民眾滿意度等方式監督評估農村公路管養工作。強化考核結果運用,把路況自動化檢測評定、質量檢測抽查、工程進度等硬性指標作為農村公路年度考核評分的主要依據,形成長效管理運行機制。
(四)最佳化服務,運營好農村公路
1.完善農村客貨運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鄉鎮綜合客運服務站及農村客運招呼站、候車亭建設,將農村客運站點與新改建農村公路項目同步規劃、設計、建設、使用,與農村公路同步養護。根據實際需要,在鄉鎮和人口密集行政村合理設定候車站(亭),集農村客運和物流配送功能於一體,保障民眾出行和生活需要。
2.構建城鄉公交一體化服務體系。推進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建立優質高效的運輸服務體系。確立農村客運公益屬性,將農村客運服務納入政府公共服務範圍,建立可持續穩定發展長效機制。最佳化完善農村客運線路,構建城鄉一體、有機銜接、協調融合的公交一體化服務體系。
3.不斷最佳化農村物流建設。加快推進農村物流網路節點建設,全面提升農村物流站點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引導交通運輸、郵政、商貿、供銷等物流資源整合。依託電商平台,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農村物流模式,構建覆蓋縣(區)、鎮(辦)、村(社區)三級的農村物流網路,加快推進“快遞進村”,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創新農村客運運營模式,因地制宜採取城市公交延伸、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預約回響等客運模式,鼓勵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快)件,推動集客運、貨運、郵政於一體的“多站合一、一站多能”鄉鎮綜合客運服務站點建設,實現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有收益、可持續”。
(五)提質擴面,打造“農村公路+”樣板
1.深化“農村公路+產業”發展。推動農村公路與農村產業項目同步建設和發展,最佳化“農村公路+農業”發展模式,加快完善沿線交通服務條件,形成農業農產品規模化經營;最佳化“農村公路+工業”發展模式,進一步降低企業交通成本,同時以重載需求為導向,著力完善路面結構;最佳化“農村公路+物流”模式,完善訂製生產、定點銷售的農村物流體系。打造一批產業致富路,實現農村公路直通田間地頭、進廠入企。
2.深化“農村公路+旅遊”發展。各縣區結合農村公路實際,完善農村公路步道、腳踏車專用道等慢行交通體系,鼓勵有條件的農村公路設定驛站、觀景台、停車場等設施,拓展農村公路路域服務功能。結合“一鎮一循環”,保證每條循環路串聯小遊園,每村都有健康步道。堅持“農村公路+生態”發展,加大對公路路域自然環境、風景名勝、飲用水水源和文化遺產的保護,實現路與自然和諧共生。
3.深化“農村公路+文化”發展。將傳統建築、鄉村文化、地域風貌、民族特色等融入農村公路道路主體工程及驛站、停車場、觀景台等附屬設施建設中,積極推廣建設農村公路設定有當地人文特色的“驛站”、自駕車房車基地等設施,增設港灣式緊急停車帶、公交停靠站等設施,建成一批品牌農村公路示範線路,創建一批品牌公交線路,推動品牌效應不斷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商洛市“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市長任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縣區政府、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管委會和市發改委、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資源局、市環境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商務局、市文旅局、市審計局、市林業局、市鄉村振興局、市郵政管理局等部門、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負責“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及監督考核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交通局,辦公室主任由市交通局主要負責同志擔任。各縣區政府、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管委會也要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統籌安排好本轄區相關工作。
(二)夯實工作責任。各縣區政府、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管委會是“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的責任主體,要制定實施細則,統籌安排好轄區內各項工作落實。市交通局是推動“四好農村路”全域高質量發展的牽頭單位,負責統籌協調、督促指導和考核工作進展;市發改委負責統籌全市基礎設施建設,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相關規劃,指導農村公路建設前期工作,積極推廣以工代賑;市公安局負責做好農村公路超限超載聯合執法工作;市財政局負責做好農村公路養護等專項資金的下達撥付和管理工作;市人社局負責配合落實農村公路養護員公益崗位;市資源局負責依據農村公路建設有關規定和土地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及時辦理農村公路建設用地審批手續;市環境局負責指導縣區按照農村公路等級審批項目環評及項目建設、運行期間的日常環境監測工作;市住建局負責指導做好村組道路亮化工作,同步指導開展美麗宜居示範村創建;市水利局負責指導縣區按規定加快河道範圍內建設項目審批工作,嚴格監督河道管理範圍內公路橋樑周圍的棄土、棄渣、行洪障礙物清理工作;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圍繞推進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配合做好“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示範市創建;市商務局負責持續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市文旅局負責配合市交通局做好“交通+旅遊”融合發展工作;市審計局負責按照市政府和上級審計機關的要求,可根據審計力量,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列入年度計畫進行審計;市林業局負責開展公路用地外兩側綠化指導工作,確保公路綠化、美化同步到位;市鄉村振興局負責將農村公路建設納入鄉村振興工作內容,並配合做好“四好農村路”示範創建工作;市郵政管理局負責指導農村郵政快遞等業務順利開展。
(三)強化資金保障。農村公路建設資金地方自籌部分根據當年計畫按市縣財政支出責任落實到位;通村客運補貼資金市、縣財政2:8的比例列入預算;日常養護資金按照每年每公里縣道10000元、鄉道6000元、村道3000元的標準,由市、縣財政按照2:8的比例足額落實,並建立與里程、養護成本變化等因素相關聯的動態調整機制。市級財政足額落實20%的農村公路日常養護費和每年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資金並按年度撥付到位。完善“以獎代補”工作機制,建立“四好農村路”“以獎代補”基金,激勵縣區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積極性。
(四)注重示範引領。已創建成功全國、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的縣區要做好成果鞏固,其他縣區要按照時間節點要求完成創建,要統籌安排好“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鎮創建活動,做好本轄區的“四好農村路”縣級示範村創建工作,樹立農村公路工作標桿,以點帶面推進農村公路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市政府每年召開一次“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建設現場會或推進會。對通過驗收命名的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市政府足額落實500萬元投資補助。對通過驗收命名的市級“四好農村路”示範鎮,市政府給予每鎮50萬元的投資補助。各縣區政府要將“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同時加大創建投資力度,出台示範鎮、示範村投資補助政策,縣區財政配套資金不得低於市級補助標準。
(五)加強監督考核。市政府將此項工作納入對各縣區、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管委會、市直有關部門的年度考核指標。市交通局負責制定“四好農村路”市域示範創建高質量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比辦法,建立任務清單,每半年聯合市農業農村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對各縣區示範創建工作進行督查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實施“以獎代補”,對工作突出、任務完成較好的單位進行表彰,對推進工作不力的部門和人員按照有關程式報送領導小組,必要時責成市級有關部門依照有關規定,進行約談、通報或追責問責。同時,各縣區政府、商洛高新區(商丹園區)管委會要加強對鎮(辦)、村(社區)的督導考核,充分調動基層政府和組織在農村公路發展中的促進作用。
(六)強化宣傳引導。各級各部門要大力做好“四好農村路”創建和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的宣傳工作,創新載體形式,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民眾了解政策制度,支持示範創建工作。全面集中展示“四好農村路”在鞏固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助推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果,凝聚全社會知路、愛路、護路共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參與“四好農村路”建設的良好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