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觀的新使命》是現代史振東、馮卓然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唯物史觀的新使命
- 作者:史振東、馮卓然
- 類別:哲學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
- ISBN: 7810144316
- 創作年代:現代
《唯物史觀的新使命》是現代史振東、馮卓然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
《唯物史觀的新使命》是現代史振東、馮卓然編著的一部哲學著作。內容簡介本書既是一部以研究新問題為主要內容的歷史唯物主義專著,又是一部從事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等教學工作同志的重要參考書,是近年來的探索和研究成果的結晶。該書...
肩負起理論工作者的歷史使命(89) 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95) 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101) 當今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文獻(108) 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122) 唯物史觀視野下的中國夢(134) 遵守黨的紀律是無條件的(143) 科學運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典範(150)...
《新時代黨史觀理論創新的價值意蘊》是一本202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俊。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從哲學視角探索分析新時代黨史觀理論創新的價值意蘊的學術著作,共有序、正文十一章以及結語。書稿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方法、規律,聚焦了黨的初心和使命,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新時代...
《史學理論:唯物史觀的視域和尺度》是2009年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國。本書運用多學科的綜合知識,對史學理論的學科建設進行了深沉思考,比較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作者簡介 張艷國,1964年2月出生於湖北省沔陽縣(今仙桃市)。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博士後。研究員、教授,士研究...
數度以訪問學者身份赴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等國研修,主要從事西方哲學、唯物史觀、科學學等方面研究,先後在《哲學研究》、《學術研究》、《廣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數10篇學術論文,專著有《現象學的使命》、《理性與實在的思維意象》以及遠遊隨筆系列三種(《澳大利亞觀察》《紐西蘭頭條新聞》《加拿大政治多稜鏡》...
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現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誇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
在編寫過程中,牢牢把握了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堅持唯物史觀和正確黨史觀。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歷史特別是新時代黨史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定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黨的十九大報告、歷次中央全會檔案以及其他重要文獻資料為基本遵循,特別是對標對表《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
抽象力規定是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的唯物史觀研究方法。"抽象力"區別於"抽象",是一種總體思維力;抽象力有助於確保抽象的正確和思維的合理性。作為總體的思維形式規定性,它和一般抽象思維明顯的不同。從追溯看,存在兩種抽象概念:一是學科方法規定,針對“總體的歷史”;一是“抽象或概括”,針對“知識的抽象...
四是批判當代在唯物史觀基本原理方面出現的各種錯誤傾向,在批判中發展唯物史觀。五是把歷史辯證法進行到底。有的學者提出,哲學發展的本性是自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生命力在於社會批判,馬克思主義成為批判的武器始終是馬克思主義的源頭活水。有的學者則提出,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當代的使命是“顧後”,就是要總結過去的...
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現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誇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
哈特穆特·茨瓦是一位索布族歷史學家,1936年出生於薩克森州。在德國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史研究中,哈特穆特·茨瓦以其深入細緻的理論辨析和史料實證作出了突出貢獻。茨瓦的工人階級史研究,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擺脫了教條主義的束縛,這與一些德國歷史學家對馬克思主義採取的教條主義態度完全不同,而且茨瓦將長期被當作“...
唯物史觀是我們共產黨人認識把握歷史的根本方法。如果歷史觀錯誤,不僅達不到學習教育的目的,反倒會南轅北轍、走入誤區。現在,一些錯誤傾向要引起警惕:有的誇大黨史上的失誤和曲折,肆意抹黑歪曲黨的歷史、攻擊黨的領導;有的將黨史事件同現實問題刻意勾連、惡意炒作;有的不信正史信野史,將黨史庸俗化、娛樂化,...
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作為奮鬥目標\15 章真正的英雄是人民——唯物史觀是人民立場的理論基石\21 一、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22 二、人民民眾是國家的主人\38 三、人民民眾是閱卷人\41 第二章根基血脈源於人民——永遠不能忘記我們從哪裡來\51 一、黨在人民民眾中生長、成熟和...
而且,從這一時期唯物史觀派的總體治史理念、為學旨趣、作業方式來看,重視重大問題研究、重視長時段研究、重視社會經濟史研究、重視巨觀整體研究、重視由下往上看,等等,都與年鑑學派屬於同一種研究範式。這一點也是應當看到和肯定的。山東大學王學典教授曾發表文章,論述過此類問題。其有一句結論:是“假問題”,但...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觀,就是要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始終指導下,高度尊重歷史,以中國近現代史為起點,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緊緊抓住並圍繞歷史主線來分析問題。本書著力把中國共產黨人深厚的歷史意識、歷史擔當和歷史使命呈現出來,讓讀者能夠感受到黨的歷史自信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間存在著深刻而重要的關係。黨的...
170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考察和研究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基礎上,繼承和揚棄聖西門、傅立葉、歐文等人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提出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學說,給社會主義思想奠定了科學理論基礎,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由此從空想走向科學。科學社會主義同工人運動相結合,推動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
唯物史觀的發現,使了解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成為可能。剩餘價值的發現,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性質及其運動規律。這為社會主義從空想變為科學奠定了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核心,它的任務是研究無產階級解放事業的歷史條件以及這一事業本身的性質。它是最直接又全面指導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鬥爭...
在實踐對於感性世界的作用的分析,引入這樣一種生成論的思維表面上看是克服了以往“實踐本體論”一些缺陷,增強了實踐成為唯物史觀的基礎與邏輯起點上的說服力。實際上“物質本體論”在實踐是人類社會生成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結構生成和社會歷史發展的原動力這一點上從來沒有與“實踐本體論”發生真正的分歧。在《德意志...
一、唯物史觀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哲學自覺 二、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基因血脈 三、百年大黨的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主動精神的實踐基礎 第二章 中國共產黨在掌握歷史主動中創造偉大成就 一、中華民族以嶄新的姿態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二、開創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偉業,實現中華民族有史...
唯物辯證法視域下新發展階段的歷史方位探析 唯物史觀:“四個全面”的理論基石 要樹立高度的制度自信 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的深厚根基、根本邏輯和實踐遵循 二、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研究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奮鬥精神的人民 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 初心和使命彰顯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初心使命的歷史邏輯與時代...
在謀劃這次主題教育時,我提出大興調查研究,就是要推動各級領導幹部樹牢唯物史觀,強化民眾觀點和宗旨意識,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走出機關沉到基層一線,廣泛傾聽人民民眾的聲音,自覺問計於民、問需於民,運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好發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問題,同時從人民民眾的真知灼見...
9.檢驗真理標準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原理 10.真理和價值的辯證關係原理 唯物史觀 本部分圍繞著社會和人兩個主題,系統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歷史唯物論的主要內容。認為社會發展的背後動力使人們集體性的組織生活的方式的變化。所有組織社會的基本成分(上層建築)(社會階層,政治組織,意識形態)等都是經濟活動的一種外化...
“不畏浮雲遮望眼”,40年的中國史研究歷程曲折而輝煌,40年的《中國史研究動態》載錄了這份曲折與輝煌,它是見證者,是鼓舞者,是引領者,我們將一如既往,踐行自身的使命,與史學界共勉。目.錄 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指導中國古代史研究 ——寫給《中國史研究動態》紀念改革開放40年 卜憲群\002 改革開放40年來...
第一節 確立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的中國小歷史教育體系 一、《共同綱領》與新中國的中國小歷史教育 二、“以俄為師”的中國小歷史教育特徵 第二節 人民教育出版社與新中國的中國小歷史教育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成立與新中國歷史教材體系的形成 二、以《教學大綱》為中心的中國小歷史教育 第五章 穩定與發展:改革開放...
這是“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唯物史觀的基本前提。而“過去的一切歷史觀不是完全忽視了歷史的這一現實基礎,就是把它僅僅看成與歷史過程沒有任何聯繫的附帶因素”。人類本性的社會性之維所決定的對於社會秩序的需要,也不可能自然地實現,它也必須通過相應的人類活動。無疑,這一活動領域就是廣義的政治活動...
唯物史觀的運用和發展唯物史觀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批判費爾巴哈的唯心史觀和直接研究社會歷史的發展而發現的。1848年歐洲革命給剛剛創立的唯物史觀提供了一個實際運用和進一步發展的廣闊舞台,同時對它的科學性進行了驗證。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中,以法、德兩國的革命為典型,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聯繫,概括出具有普遍...
《論唯物史觀的實踐精神》(馬克思主義研究,2004.1)《中華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力》(光明日報理論專版,2004.5.31,獲中宣部/光明日報“民族精神大家談”徵文2等獎)《在傳承文明中弘揚人文社會科學》(高校理論戰線,2004.8)《抓重大攻關課題探索哲學社會科學管理新模式》(中國高等教育,2004.17)《近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
1.新唯物主義的階級基礎 2.新唯物主義的作用和歷史使命 《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第1卷第1章)一、《德意志意識形態》寫作的歷史背景 二、《費爾巴哈》(《德意志意識形態》第1卷第1章)的主要思想觀點 (一)[I]1.對青年黑格爾派哲學及其批判運動的分析和批判 2.唯物史觀的前提和出發點 3.提出生產力...
他們經常在《經濟學家》等雜誌上發表文章,反對唯物史觀,把歷史唯物主義同經濟唯物主義等同起來。另一方面,為了科學地規劃社會改革,合理地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建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任務被提上了日程。列寧批駁了形形色色的資產階級哲學思想和社會學思想,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從理論上、思想上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