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穆特·茨瓦是一位索布族歷史學家,1936年出生於薩克森州。在德國馬克思主義工人階級史研究中,哈特穆特·茨瓦以其深入細緻的理論辨析和史料實證作出了突出貢獻。茨瓦的工人階級史研究,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擺脫了教條主義的束縛,這與一些德國歷史學家對馬克思主義採取的教條主義態度完全不同,而且茨瓦將長期被當作“資產階級史學”而被拒絕的社會史,納入到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視域中,並身體力行地進行實踐,由此極大地擴展了德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研究視域與研究方法。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
人物經歷
1936年出生於薩克森州。
自1955年起就讀萊比錫大學,先後完成博士論文和教授論文。
1978年成為萊比錫大學德意志工人運動史教授,1992年改任社會經濟史教授。
2001年退休。
研究方向
茨瓦強調工人階級作為一個階級的構建是一個從自在到自為的發展過程,但與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傳統的歷史編纂不同,茨瓦不僅重視人物傳記和工人運動史,還把眼光投向了嚴格的馬克思主義階級概念意義上的工人階級的歷史,力圖通過結構分析,切實認識該階級自身的情況,揭示其起源和發展過程。
對於資產階級史學家的結構史研究,茨瓦一方面肯定其史學創新意義,另一方面批判其缺陷和錯誤。在他看來,資產階級結構史家雖然強調結構的重要性,但大都認為結構是先驗存在的、已知的前提條件,沒有對其作出明確界定。他們僅僅關心如何把來自前工業—農業社會的無產階級整合到所謂的工業社會之中的問題,沒有看到無產階級打破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的歷史使命。
主要成就
在茨瓦的諸多著作中,其論述19世紀德意志工人階級的《作為階級的無產階級的構建》無疑是最重要和最富影響力的著作。在該書中,茨瓦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對作為德意志無產階級組成部分的萊比錫無產階級的經濟、社會和政治意識形態的構建進行客觀公正的考察,歸納總結出若干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不僅在東方社會主義國家獲得普遍讚揚,也在西方資產階級史學界和理論界引起很大反響。
茨瓦還通過爬梳大眾傳記性史料,對萊比錫無產階級構建的內在進程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考察,並提出了一系列頗具新意並且精確可靠的觀點。他指出,萊比錫及其周邊23個城鎮工資勞動者和各類僕人的數量在19世紀40—70年代幾乎翻了一番:1849年為27200人,1861年為38700人,1875年為47000人。各個工資勞動者團體普遍擁有一種典型的、一般來說也是不可變換的身世,其中“出生的”或者說“繼承的”無產階級占絕大多數,並且早在工業革命開始之際就在以工作日為單位計算報酬的臨時工(計日工)和手工工場工人當中出現。無產階級家庭出身的工人數量不斷增加並在所有工人團體當中導致了一種越來越明顯的階級地位與社會來源相一致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