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的西南部,距離縣城45公里,離鄉25公里,東面靠近本鄉的八協村座龍屯,西面接壤貴州省黎平縣雷動向塘埠村,南面靠近同樂鄉高洋、八吉村,北面靠近本鄉知了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唐朝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朝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地理位置:唐朝村位於獨峒鄉的西南部
- 人口數量:2626人
唐朝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的西南部,距離縣城45公里,離鄉25公里,東面靠近本鄉的八協村座龍屯,西面接壤貴州省黎平縣雷動向塘埠村,南面靠近同樂鄉高洋、八吉村,北面靠近本鄉知了村。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唐朝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唐朝村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鎮的西南部,距離縣城45公里,離鄉25公里,東面靠近本鄉的八協村座龍屯,西面接壤貴州省黎平縣雷動向塘埠村,南面靠近同樂鄉高洋、八吉村,北面靠近本鄉知了村。2018年12月,...
唐朝侗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西南,距三江縣城古宜鎮42公里。唐朝,舊寫“塘朝”,系以侗族為主的村寨,侗語稱之為Dangc Xiuc,屬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她東連獨峒鄉八協村座龍侗寨,西抵貴州省黔東南黎平縣雷峒水族瑤族鄉,南面背對三江侗族自治縣同樂苗族鄉高洋苗寨,北面背...
因地處黃土高原半丘陵區、四來奔坡、雄踞塘上、形狀似桃,故名桃兒上,後又稱堂上村。延至唐貞觀年間太宗李世民率兵北征,唐將李靖曾屯兵於此,其軍紀嚴明,秋毫無犯,敬民如父母,民深感其德,後建靖王廟,春秋祭祖,並定每年六月二十四為廟會。遂改村名為唐昌,為唐朝昌盛之意。唐昌村簡介 唐昌村歷史悠久,...
西赤村是一個很古老地村落,唐朝天寶年間建村聚處於。李姓始祖建村,後有容納了好多少數姓氏。西赤村:位於太行山東麓,公元883年,北店頭始建規模宏大的香山寺,此地為西寺,後香山寺因戰爭而廢,此地更名西赤.村莊三面環山,地形複雜.北有望父鐵路(望都--父子三,始建於1960-1975年)和新建的保阜公路(保定---...
新羅村是唐朝時期唐屬國新羅移民在中國東部沿海一帶,特別是山東, 江蘇沿海一帶形成的聚居區。結論 通過前文的考察和分析,可以發現:第一,在九世紀以及十世紀初,唐朝山東地區登州牟平縣的邵村浦、乳山浦,文登縣的赤山浦周圍的赤山村、劉村以及旦山浦、長淮浦,萊州即墨縣嶗山一帶的南升家莊,密州諸城縣的大...
唐市與仙居、磐安接壤,四面高山,古時大門山阻斷去路,需爬錢嶺幾十米高出入,里有菊溪環繞,臥象回頭、鯉魚打挺,眠牛反顧,青潭半月、烏山疊石、白 飛泉、百丈瀑布等奇觀。青山綠水,環境宜人,唐朝“羅隱秀才”封:真桃源仙境也。“小桃源”由此得名。北宋初年,朱氏先祖朱盛公樂此仙境而徙居於此。唐市之明...
唐朝末年有黃氏人見這兒風水極好,景色美麗,遂建別墅棲居於此,名曰黃備。“備”取備亂以自保之意。黃備村,古時又稱“桃源村”,距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歷史。基本信息 千年古村美麗山鄉--黃備村,坐落於徽州府歙縣森村鄉通往旅遊勝地千島湖的王村——小川旅遊公路邊,巍巍石耳山下。黃備村毗連紹村、呈村、滿...
三僚村,原叫寮溪村。楊筠松和曾文辿、廖瑀一起,在盆地中間各搭茅棚住下,茅棚為"寮",故稱"三寮",後改為"三僚"。風水文化 三僚村是中國民間風水文化的發祥地,風水文化自此從宮廷走向民間,自唐朝以來明師迭出,欽天兼博士36名,國師24名,名師72名。歷史人物 楊筠松,名益,字叔茂,唐代竇州(今廣東信宜)人...
唐模村堪稱為一座園林式古建築物館。 唐模歷史 播報 編輯 唐模唐 模始建於唐,始稱檀乾。公元923年唐越國公汪華後裔汪思立受父之命娶此地程氏為妻,遂遷居該村,並利用風水原理栽植銀杏樹選址建設家園。同時,為表先主(唐朝皇上)對其祖先汪華及其後代的隆恩,取忠君、忠主之意,決定仿效“後唐”營建一個標準而模範...
唐模村,始建於唐、培育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上因經濟活躍、民風純樸,因而被稱為“唐朝模範村”。唐模景區於1996年開始進行內部整治和古建築的恢復重建,以及旅遊資源的開發,於1998年正式對遊人開放。1998年至2000年由徽州旅遊貿易總公司經營管理,2000年至2002年由徽州旅遊貿易總公司下屬的文化旅遊公司經營...
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唐模古村,始建於唐、發展於宋元、盛於明清,歷史傳說因其經濟活躍,民風淳樸,而被譽為“唐朝模範村”。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沉澱深厚的文明古村。遊歷其中,如詩如醉。徽州唐模村落在選址和布局上非常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田園風光幽雅別致、亭坊街橋古韻悠悠,青山綠水,粉牆黛瓦,特別是別樣...
乾陵黃土民俗村古鎮 ,位於乾陵腳下的西蘭公路旁,為中韓合作興建,1997年對外開放,占地近3萬平方米,是新開女的民俗旅遊景點。黃土民俗村所占地據傳是唐代建造乾陵時能工巧匠的居住遺址,後經修葺,成為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的休閒避暑之地。民俗村依地熱修建一級大型窯洞民居群,每處窯洞既是民居,又是不同內容的...
唐冶(Tángyě),中國地名,設立年份是唐朝,1990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傳說而命名。歷史沿革 唐代,稱唐冶莊。相傳,唐太宗李世民東征時,曾在此開發鐵礦,為冶煉之地,隨之建村而得名。住戶多由直隸(河北省)棗強遷居於此。據《宋氏族譜》碑文記載:“宋氏原籍棗強,自前明正統以後遷於歷邑城東唐冶莊聚焉...
唐家宅村隸屬鋼城區顏莊鎮,距鎮政府2公里。東鄰呂家林村,西鄰埠東村,南與九龍山脈相連,北與馬官莊村毗鄰。全村1346口人,可耕地面積540畝,山場面積3000畝。據村碑記載:唐朝元和年間(公元806 - 820年)唐姓建村,以姓名村唐家宅。後唐姓他遷,仍沿用原村名。民間還有一說:明洪武年間,有唐氏二兄弟,...
上甘棠村古建築群,位於中國湖南省永州市江永縣夏層鋪鎮,村落興起於唐代,現存多為明清時期遺存古建築群。上甘棠村古建築群包含文昌閣、步瀛橋、古道、門樓、古民居、月陂亭、壽宣亭、忠厚祠、防洪牆、周氏祠堂等重要文物景觀。上甘棠村歷史文化悠久,對於研究宋元明清時期湘南鄉村歷史文化、民俗民風和宗教信奉具有...
大唐荔鄉——高州 。高州早在秦朝末期就開始種荔枝,荔枝種植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最早種荔枝的地方。貢園是高州現存最古老的荔園,據史載有“荔枝博物館”的美譽。唐朝高力士貢奉給楊貴妃品嘗的荔枝就摘於高州市根子鎮柏橋村的貢園,“大唐荔鄉”因此而得名。古荔留鄉——貢園古荔樹,有古荔樹39棵,樹齡...
桃溪堡村是《人面桃花》故事的發生地。風景秀麗,盛產甜桃。特別是陽春三月,落英繽紛,沿村之小溪被桃花覆蓋,只見桃花不見水,故謂之桃溪。隋、唐、明、清時,這裡是文人墨客、達官貴戚賞春遊覽的好地方。春暖花開之時,踏春賞春者依然絡繹不絕。人面桃花 據唐代孟檠人所著《本事詩》和宋代《太平廣記》記載...
李杜村是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天華鎮下屬一個行政村。於2005年3月由原李杜鄉的老嶺、沙場、周沖、轉橋四村合併而成。轄有13個合併組:老嶺組、周沖組、朱沖組、五星組、青年組、同心組、紅旗組、紅勝組、李杜組、新形組、新民組、畢架組、牛形組。李杜村相傳得名於唐朝天寶年間,詩人李白、杜甫在太湖不期而...
春秋時,畫筆村屬楚國黔中郡。秦為象郡(析黔中郡地置)鐔成縣地(今洪江市黔城鎮)。西漢為武陵郡(改秦黔中郡置)鐔成縣地。東晉為武陵郡舞陽縣(鐔成縣併入)地。梁為南陽郡(析武陵郡置)龍剽縣(舞陽縣更名)地。隋唐時期。隋為沅陵郡(南陽郡易名)龍剽縣地。唐朝貞觀十一年(637),始名徽州。大曆十二...
張坊鎮大峪溝村東北。在面朝南的青石斷面上,有造像兩龕。右側一龕高0.88米,寬0.98米。中為佛祖釋迦牟尼坐像,兩側各為其弟子或金剛力士,頂部為二飛天。共有造像9尊。龕的兩側有題記。左側一龕高1.7米,寬O.85米。有釋迦牟尼垂足端坐造像。右側一直為唐代;左側一龕較之前者稍晚。與雲居寺唐塔上人物浮雕...
這兩條水實則為雌雄二水。雄水發源於都寵嶺雄川源,源於高山雨水;沐水為雌水,源於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匯合處,山環水抱,氣場信息得天獨厚,確是一方風水寶地。周氏先祖唐朝天寶年間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已達1240年。“甘”者甜也,“棠”,海棠果,即野蘋果。甘棠,甜甜的野蘋果。這是從出產蘋果的...
《羌村三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組五言詩。這組詩是唐肅宗至德二載(757)杜甫在左拾遺任上因上書援救房琯而觸怒唐肅宗,被放還鄜州羌村(在今陝西富縣北)探家時所作。第一首詩著重寫詩人初到家驚喜的情況;第二首詩寫詩人得還家以後的矛盾心情;第三首詩寫鄰人的攜酒慰問,通過父老們的話,反映出...
元村鎮,隸屬於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地處南樂縣西部,東連近德固鄉、寺莊鄉,南與清豐縣陽邵鄉接壤,西隔衛河與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張二莊鎮相望,北與南樂縣梁村鄉隔河相鄰,行政區域面積60平方千米。唐代時期,為馴翟鄉;1986年12月,設元村鎮。截至2018年末,元村鎮戶籍人口為59623人。截至2020年6月,元村...
坊市制度的存在,使農民無法自由地來到城市,從而保證了農業勞動力的充足,有利於唐代前期農業乃至整個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唐代坊市制度具有管理和服務的雙重功能,管理功能是以維護封建統治為主要目的(側重於坊),而服務功能則帶有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穩定發展的目的(側重於市)。“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
村中有著738年歷史的古井,至2018年已孕育了24代世唐美村村民。從村名的起源、到婚慶中必備的煎糍,都能體現出,世唐美村村民對美好生活嚮往和積極向上態度。根據1992年出版的《高明縣地名志》記載,世唐美,取世代如唐朝那樣美好生活之意,後訛為細塘美(世唐美)。這寓意從村口的路牌,門樓牌坊石刻等都能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