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張掖文化

品讀張掖文化

《品讀張掖文化》是2012年9月1日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任積泉,王國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品讀張掖文化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頁數:359 頁
  • 開本:16 開
  • 作者:任積泉 王國華
  • 出版日期:2012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2604352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品讀張掖文化》由任積泉、王國華著:張掖地域文化及其人文精神是以當地原有文化為基礎,廣泛吸收中原文化而形成的,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文化的雙向交流互補,既為張掖文化及其入文精神的形成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和異質養料,又在域外文化本土化進程中得到重塑與改造。這種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使張掖文化及其人文精神具有了開放與兼容的優勢和極強的滲透性與包容性,從而既促進了張掖文化的發展,又為中華文化源源不斷注入活力和新鮮血液。

圖書目錄

第一編 張掖文化的形成與發展
張掖文化的起源——先秦(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時期
張掖文化的融合孕育——兩漢、三國、西晉時期
張掖文化的形成——東晉(前涼、前秦、後涼、南涼、西涼、北涼)時期
張掖文化的緩慢發展——南北朝、隋、唐、宋、元時期
張掖文化的繁榮——明、清、民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化的繼續發展
第二編 張掖文化的精髓
(一)佛教文化在張掖的發展與傳承
(二)佛經翻譯、傳抄
(三)佛教石窟、寺院的開鑿與修建
(四)佛教傳說
(五)佛教雕塑與壁畫
(六)著名佛教寺院
(七)主要佛教民俗活動
(八)張掖佛教文化發展的特點
二、音樂、歌舞文化
(一)音樂
(二)舞蹈
(三)民歌
三、戲曲文化
(一)秦腔起源於甘肅河西走廊的文獻記載
(二)秦腔在河西走廊形成的歷史過程
(三)秦腔在河西走廊的傳播與發展
(四)秦腔的藝術特色、角色、行頭、臉譜、板類、樂器、唱腔、特技、傳統劇目
(五)班社、劇團
四、古遺址、古建築文化
(一)新石器時代遺址
(二)重要古城遺址
(三)重要古建築
(四)長城與烽燧
(五)岩畫
(六)墓室畫像磚
五、寶卷文化
(一)寶卷的思想內容
(二)寶卷的念唱形式
(三)張掖寶卷的代表作
(四)寶卷的傳播方式
(五)張掖寶卷的特點
(六)寶卷的社會功能
六、裕固族文化
(一)民歌
(二)傳統婚俗
(三)服飾
(四)口頭文學與語言
(五)人生禮儀
(六)剪馬鬃儀式
(七)皮雕
(八)祭鄂博
(九)織褐子
(十)體育競技、娛樂
(十一)刺繡、剪紙
(十二)喪葬習俗
七、社火文化
(一)張掖社火的形成與發展過程
(二)社火的種類與表演形式
(三)張掖社火的代表作
(四)張掖社火的價值
第三編 張掖文化的傑出代表人物
郭璃
沮渠蒙遜
曇無讖
劉曬
闞駟
趙彥昭
史小玉
附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