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

咀嚼式口器是最原始的口器類型,適合取食固體食物。咀嚼式口器(chewing mouthparts或 biting mouthparts或 mandibulate mouthparts)由上唇、上顎、舌(各1片)、下顎、下唇(各2個)5部分組成。

主要特點是具有發達而堅硬的上顎以嚼碎固體食物。無翅亞綱、襀翅目、直翅類、大部分脈翅目、部分鞘翅目、部分膜翅目成蟲及很多類群的幼蟲或稚蟲的口器都屬於咀嚼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咀嚼式口器
  • 外文名:chewing mouthparts
  • 類型:最原始的口器
  • 別稱: biting mouthparts
結構及其組成,幼蟲口器,

結構及其組成

其中以直翅類的口器最為典型,此處以東亞飛蝗的口器為代表作一簡介。
咀嚼式口器
上唇(labrum 或 upper lip)是連線在唇基前緣的一個雙層的薄片,它覆蓋在上顎的前面。它的反面為膜質,具有許多感覺器,叫內唇。內唇在蠐螬的識別中是一個重要的器官。
上顎(mandibles,單數 mandible)上顎由頭部的第二對附肢演化而來,位於左右。上顎前部具齒,用以切斷食物,叫切齒葉(Incisor lobe);後部粗糙,用以磨碎食物,叫臼齒葉(Molar lobe)。上顎是咀嚼食物的主要器官。上顎極為堅硬,適於咀嚼;下顎和下唇各生有2條具有觸覺和味覺作用的觸鬚,如蝗蟲、蟋蟀、天牛螻蛄、金龜子等的口器。
下顎(maxillae,單數 maxilla)下顎是由頭部的第三對附肢演化而來,位於上顎之後。下顎可再分為5節:
軸節Cardo:相當於足的基節,是一三角形的骨片,其上的關節突與頭殼的側下方相連。
莖節 Stipes:是連線在軸節端部的長方形骨片。軸節與莖節以膜相連,可以自由活動。
外顎葉 Galea:又叫盔節。呈匙狀,為一較軟的寬葉狀,位於外側。
內顎葉 Lacinia :又叫葉節,位於內側,較為骨化。其端部細而具齒。外顎葉與內顎葉用於協助上顎刮切食物,把握食物,幫助進食。
下顎須Maxillae palpus:位於莖節的外側,一般為5節,為一感覺器官,具嗅覺和味覺功能。下顎須以負顎須節與莖節相連。
下唇(labium 或 lower lip)為頭部的第四對附肢演化而來,與下顎相同。但已經左右癒合。下唇也可分為5個部分:
後頦 Postmenyum:相當與軸節,與後頭孔相連。它又常再分為後端的亞頦 (Submentum)和前端的頦( Mentum)。
前頦 Prementum:相當於莖節;
側唇舌 Paraglossa:為一兩側寬大的葉狀構造,相當於外顎葉
中唇舌 Glossa:中央極小的葉狀構造,相當於內顎葉。唇舌在很多昆蟲中發生特化,如蜜蜂等。
下唇須 Labialpalpus:一般為3節。很多昆蟲的下唇須非常發達,如在蛾類,其是很重要的分類器官。
下唇的作用是托擋食物,下唇須是一個感覺器官。
舌(hypopharynx)舌是頭部顎節區腹面體壁擴展出來的袋狀構造,位於下唇的前方。真正的口位於唇基的基部與舌之間。
上唇、上顎、下顎與下唇所圍成的空腔叫口前腔(preoral cavity),真正的口位於唇基與舌之間。舌將口前腔分為兩部分,前面的部分稱食竇(cibarium),後面的部分稱唾竇(salivarium)。唾管開口於唾竇基部,取食時,唾液流入口前腔,與食物相混。
具有咀嚼式口器的昆蟲,口器各部分的構造隨蟲態、食性、習性等略有變化,如鱗翅目幼蟲口器,上唇與上顎與一般咀嚼式口器相似,但下顎、下唇和舌則合為一個複合體。廣翅目蛇蛉目昆蟲成蟲為捕食性,具有很發達的上顎,而為爭奪雌性而好鬥的鍬甲科雄蟲多具有異常發達的上顎。

幼蟲口器

從原始類群的原尾綱、彈尾綱、雙尾綱昆蟲及昆蟲綱中的直翅目脈翅目成蟲到高度特化的類群如甲蟲、部分膜翅目昆蟲,均屬於此種類型的口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