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呼和浩特市職業學院一般指本詞條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是一所有著百年辦學歷史的老校,其源頭可追溯到前清末季“廢科舉,興學堂”的年代,即1907年的歸綏師範學堂,是為呼和浩特地區師範教育之始。1922年改為綏遠師範學校,其後幾經輾轉、幾次更名,直到1945年遷回原址,進入蓬勃發展時期。1954年更名為呼和浩特師範學校,1977年恢復高考後就開始招收普通師範大專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師範學校併入呼和浩特教育學院,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學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學院、呼和浩特管理幹部學院、呼和浩特職工大學呼和浩特廣播電視大學四所院校合併組建呼和浩特職業學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後接收了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呼和浩特鐵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鐵路中等專業學校內蒙古廣播電視學校、內蒙古技師培訓學院。2020年又接收了呼和浩特市衛生學校,至此完成十校合併。學校先後建成自治區級“優質校”“示範校”“雙高校”,已成為自治區規模最大的職業院校之一。

據2023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總占地面積2016畝,校舍總建築面積54.17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行政用房23.7萬平方米;學校設有15個系(部)、3個教輔部門、13個行政處室、2個群團機構,現有招生專業66個;學校現有全日制高職在校生14937人,現有教職工1119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和浩特職業學院
  • 外文名:Hohhot Vocational College
  • 簡稱:呼職院
  • 創辦時間:1907年
  • 辦學性質:公立大學
  • 學校類別:綜合類
  • 學校特色:省屬專科高校
  • 主管部門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 現任領導:黨委書記:曹紅
  • 高職專業:62個
  • 院系設定:15個
  • 校訓:明德修身,格物致知
  • 地址: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巴彥鎮高職園區
  • 院校代碼:12670
  • 主要獎項: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精神文明工作先進單位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
    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成人教育辦學先進單位
  • 主要院系:生物化學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鐵道學院,經濟管理與法學院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專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學術資源,學術交流,研究成果,文化傳統,現任領導,院址,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的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07年的歸綏學堂,迄今已有百餘年,其中職業教育辦學也歷經50多年,成為呼和浩特市及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才搖籃。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組建後,在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兩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指導、支持下,院黨委帶領全院師生髮揚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的創業精神,在2004年至2006年,又先後接收了內蒙古廣播電視大學呼和浩特鐵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鐵路中等專業學校內蒙古廣播電視學校、內蒙古技師培訓學院,至此完成了九校合併。完成了九校整合,實現了平穩快速融合。在基本建設、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改革、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招生就業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形成了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崗位與職業培訓教育等並舉,綜合發展的高職院校。2020年,呼和浩特市衛生學校整建制併入,成立中專部。
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22年4月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鐵道系團總支被全國鐵道團委授予“全國鐵路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
2007年
學院在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
學院被評為全國語言文字工作先進集體
學院被評為精神文明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先進單位
---
2007年度,被評為全市共青團工作實績突出單位;在2006年的班子考核中,學院領導班子被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呼和浩特市委組織部評為優秀班子
2006年
學院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05、2006、2007年度先進單位”
2005年
學院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05、2006、2007年度先進單位”
在兩年一度的普通高校學生工作評估中,學院被評為學生工作先進單位
在教育部組織的“中央電大關於‘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總結性評估”中,鐵道學院被評為“優秀電大分校”,呼市電大和林格爾縣教學點被評為“示範教學點”
本院成人教育學院被自治區教育廳授予全區成人教育辦學先進單位
學院培訓中心被教育廳授予自治區中國小繼續教育先進單位、國語推廣先進單位學院被自治區教育廳評為“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2005、2006、2007年度先進單位”

辦學條件

院系專業

據2023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15個系(部)、3個教輔部門、13個行政處室、2個群團機構,現有招生專業66個。

師資力量

據2023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在校生16077人,全日制普通高職在校生14937人,全日制普通中職在校生1140人。現有教職工1119人,專任教師81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29人,其中正高級職稱67人,副高級職稱362人;高級職稱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53%,“雙師型”教師人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605人,其中有碩士學位的571人,有博士學位的34人。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行業名師1人、自治區“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2人、自治區教學名師10人、自治區級教壇新秀9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10個;入選自治區“新世紀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選1人、第三層次人選6人,自治區“511人才培養工程”2人,第十二批“草原英才”工程特定領域專項個人1人;被授予內蒙古自治區“青年創新人才獎”稱號1人、“全區青年崗位能手”2人。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現有國家骨幹專業4個、自治區級示範專業6個、品牌專業9個、重點專業2個、特色專業2個、專業與課程教學資源庫4個,自治區級高水平專業群2個;2020—2022年,學校開設“1+X”證書39個,涉及專業47個。

學術研究

學術資源

據2023年10月學校官網顯示,館藏紙質圖書90萬冊,電子圖書33.3613萬冊,電子期刊18.7631萬冊、涵蓋8708種,電子資源達35TB。

學術交流

2007年以來學校先後與白俄羅斯維捷布斯克國立大學、白俄羅斯布列斯特國立工業大學合作舉辦大數據與會計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道路與橋樑工程技術專業、美術教育專業、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專業學歷教育項目6個,是陸海新通道職教國際合作聯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員單位和“一帶一路”職教聯盟成員單位,積極為“一帶一路”和“中俄蒙經濟走廊”建設培養國際化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在辦學實踐中,秉承了百年優良傳統,弘揚了百年育人精神,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經專家學者對學院辦學精神的凝練,將“明德修身,格物致知”作為本院校訓,在全體師生中獲得了一致認同,並由自治區連輯副主席於2006年9月14日視察該院時親筆題寫。
學院始終堅持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服務的辦學宗旨,致力於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不斷創新辦學模式人才培養模式,整體辦學實力,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實現了整合後的跨越式發展,並在辦學實踐中逐步積澱和形成“以服務呼和浩特地區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為己任,培養高素質技能型實用人才”的辦學特色

研究成果

據2023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教師主持或參與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68項;獲得各級各類科研獎項175項;取得國家專利54項;出版專著、教材414部;在省部級以上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其中,SCI3篇,EI22篇;獲得政府、企事業單位經費支持2000多萬元。完成套用技術研究13項,實現技術轉化7項,其中《紫薯花青素提取工藝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建成中試階段生產線,年產值超210萬元,被評為教育部高校優秀產學研案例,並獲首屆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銀獎。

文化傳統

校訓
“明德修身,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原文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奇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 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現任領導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委員、黨委書記
黨委副書記、院長
楊烏日吐
黨委委員、副院長
嘎日迪李占嶺、陳一
黨委委員
田文閣、張瑞斌、劉惠華、冀文軍、黃偉
參考資料:

院址

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已從舊校區全部搬遷到新校區
新校區:呼和浩特市巴彥鎮高職園區

地圖信息

位置:呼和浩特市賽罕區101省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