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系統感染實驗診斷

呼吸系統感染實驗診斷

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氣管-支氣管炎、肺炎、肺膿腫、肺結核等,患者常有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等症狀。當出現明顯症狀時,疾病往往已發展至中、晚期,因而早期診斷、治療和預防更有意義。呼吸系統感染實驗診斷對輔助診斷,判斷感染種類,了解心、肺功能和療效觀察等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吸系統感染實驗診斷
  • 臨床意義:了解心、肺功能和療效觀察等
呼吸系統感染病原學特點,實驗檢查項目的選擇,常見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

呼吸系統感染病原學特點

1.常見細菌感染
呼吸道感染的常見細菌有葡萄球菌、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這些細菌大多為條件致病菌,數量明顯占優勢時,可提示有感染存在。在醫院內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中,革蘭陰性桿菌占60%以上,以銅綠假單胞菌最多。在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體中,以革蘭陽性球菌和流感嗜血桿菌感染為主。
2.特殊病原體感染
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發生的呼吸系統感染,以真菌、肺孢子菌、巨細胞病毒及結核分枝桿菌等條件致病菌感染較多。
3.其他病原體感染
軍團菌、支原體、衣原體、病毒感染比例增加。上呼吸道感染多為病毒感染,肺部感染多為細菌感染。

實驗檢查項目的選擇

1.根據發病部位,選擇適當的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查。上呼吸道感染應取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為樣本進行檢查;難以判斷病因的下呼吸道感染,可選擇痰液或肺泡灌洗液;出現胸腔積液時,應及時抽取送檢。
2.結合臨床症狀及病情,適當選擇檢查項目,如血液學、免疫學、微生物學和臨床化學等檢查,協助判斷病變程度和病程,監測療效。
3.根據臨床症狀,判斷是細菌感染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可選擇全血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計數、血清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病毒抗原或抗體及核酸、軍團菌及肺炎鏈球菌尿抗原測定進行篩查。

常見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實驗診斷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全血細胞計數與白細胞分類計數:細菌感染時,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增多,重者血塗片中可見中性桿狀核粒細胞增多伴核左移現象,以及中性粒細胞中毒現象。病毒性感染時,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增加,偶爾可見異形淋巴細胞增多。血象變化缺乏特異性。
(2)病原體檢查:可取鼻或咽拭子做病毒或細菌培養、分離或鑑定,判斷病原體的類型,區別病毒和細菌感染。當培養發現優勢菌或致病菌生長時,可鑑定細菌類型並進行藥敏試驗,指導臨床用藥。主要病毒有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薩奇病毒等,常見細菌為溶血性鏈球菌,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肺炎鏈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套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核酸,能更快更準確的分離到病原體。
(3)血清學診斷:可用免疫螢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中的病原體抗體,要注意區別抗體的類型、測定滴度,出現IgM抗體時具有診斷意義。抗病毒抗體的檢測簡便、快速,比病毒培養鑑定更有使用價值。
2.肺炎
(1)常見病原體引起肺炎的實驗診斷:①在醫院獲得性肺炎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銅綠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對於醫院獲得性肺炎至少應從不同部位採血做2次血培養,一般情況下,陽性率為20%左右。痰塗片革蘭染色在醫院獲得性肺炎的診斷中不敏感,缺乏特異性,分枝桿菌和一些真菌可通過痰塗片染色和培養做出診斷。②在社區獲得性肺炎中,最常見的致病菌是肺炎鏈球菌及支原體,最常見的病毒為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厭氧菌感染痰塗片可見大量細菌,但普通細菌培養卻為陰性。咳出的痰因為被口腔菌群污染,不適於厭氧菌培養,所以必須採用經皮肺穿刺、胸腔穿刺或帶保護刷的支氣管鏡獲取標本,才能用於厭氧菌培養。
(2)血清學診斷: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抗體滴度4倍變化(適用於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病毒等感染)。
(3)抗原檢查:流感病毒抗原檢測;肺炎鏈球菌及軍團菌的尿抗原檢測。
(4)核酸檢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人偏肺病毒、鼻病毒等病毒的核酸檢測,以及支原體、衣原體、軍團菌及卡式肺孢子菌的核酸檢測等。分子生物學方法可提高肺炎病原體的檢出率。
(5)血常規檢查:細菌性肺炎可見中性粒細胞和白細胞計數增多,核左移,感染嚴重者可有明顯的中毒現象。病毒性感染及結核感染時,淋巴細胞比例多升高,白細胞計數正常或偏低。
(6)血氣分析:對於判斷疾病的嚴重性及決定是否需要氧療有意義。
(7)胸腔積液檢查:對於出現胸腔積液的患者,要進行胸腔穿刺,並對胸腔積液的一般性狀、化學成分、有形成分、胸水常規和微生物學進行檢查,對於鑑別胸腔積液的性質、查明病原體有意義。
(8)1,3-β-D葡聚糖試驗(G試驗)與半乳甘露聚糖檢測(GM試驗):輔助診斷真菌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