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是呼倫貝爾學院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烏日圖、趙金輝、梁雲、香梅、王學勤、張慧平、管秀廷、胡雪艷、龔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
- 提供院校:呼倫貝爾學院
- 類別:慕課
- 授課老師:烏日圖、趙金輝、梁雲、香梅、王學勤、張慧平、管秀廷、胡雪艷、龔宇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是呼倫貝爾學院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烏日圖、趙金輝、梁雲、香梅、王學勤、張慧平、管秀廷、胡雪艷、龔宇。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是呼倫貝爾學院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烏日圖、趙金輝、梁雲、香梅、王學勤、張慧平、管秀廷、胡雪艷、龔宇。1課程大綱01呼倫貝爾總篇概括性介紹呼倫貝爾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少數民族發展歷程,分析其特點,...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是呼倫貝爾市第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力圖通過組織聘請國內外學科帶頭人、專家、學者、研究人員對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和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開展有針對性的國際國內高端學術活動、文化...
呼倫貝爾學院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組建於2015年6月。前身是海拉爾師專政史系,是本校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10年更名為政治與歷史學院,2015年,歷史專業與政治與歷史學院分離,與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合二為一,現在是一套人馬兩...
流傳於鄂倫春自治旗三人表演的黑熊搏鬥舞,模仿黑熊搏鬥嬉戲的內容,極富鄂倫春族傳統文化的特色。表演時互相吼出“哈莫”、“哈莫”的聲音,先由兩人表演搏鬥,最後第三者上來勸解。建築 歷史上,鄂倫春人的房屋主要有“斜仁柱”、產房、...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巴爾虎”系蒙古族一部落,歷史上曾先後稱之為“拔野固”、“拔也古”、“八兒渾”、“八兒忽”、“巴爾忽惕”、“巴爾戶”“巴爾古”、“巴爾勿”、“巴爾護”、“巴爾郭”等。清代後稱“巴爾虎”,並...
民族歷史 漢族較早出現在呼倫貝爾的是軍隊、官員、犯人和匠人。據《漢書》記載,漢武帝太初三年使光祿徐志為出塞,漢軍游擊將軍韓說、長平侯衛伉復爭匈奴,西北至臚朐河(今克魯倫河)。唐朝征服室韋後,設室韋節度使,派漢族官兵鎮守。...
呼倫貝爾是中國遊牧民族歷史舞台的後台。民俗風情 活動內容 客人來到草原蒙古包前,純樸的牧民首先要敬下馬酒,敬歌,獻哈達。在蒙古包內,遊人可以品嘗民族小食品,如奶茶、奶乾、奶皮子、乳酪、炒米等。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民族盛大的...
《蒙古族及呼倫貝爾諸民族族源關係研究》通過上述問題的研究和論證,提出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各民族歷史文化與蒙古族源及元朝帝陵具有重要關聯,而關於蒙古族及呼倫貝爾各民族口頭傳統在蒙古族源與帝陵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歷史地位,為此本項課題的...
1999年8月,團結村一農民主動將翻地時出土的幾件玉器和石器上繳給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根據這一線索,博物館曾先後三次派人到團結村周圍進行調查,找到了出土玉器和石器的準確位置,並採集到一批石鏃、石葉、陶片及1件玉環,還發現有人...
2023年,新巴爾虎左旗地區生產總值32.01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3%。歷史沿革 早在1萬年以前,扎賚諾爾人就在旗境內生活。其後,便有東胡、匈奴、鮮卑拓拔部、蒙古等北方遊牧民族曾在這裡繁衍生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時,...
其一,最廣義是指亞洲北方諸民族的統稱;其二,較廣義是指中國北方諸民族的總稱;其三,較狹義是指蒙古民族之別稱;其四,最狹義是指蒙古民族之一部塔塔兒之專稱。韃靼民族歷史悠久,有關其來源有多種說法。最早記載見於9世紀末至12世紀...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鄂溫克”,是鄂溫克族的自稱,系“鄂溫克語”,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們”。1958年,析索倫旗設立鄂溫克族自治旗,以鄂溫克族名而得名。方言 鄂溫克族自治旗方言 鄂溫克族自治旗方言,屬東北官話,是北京官話方言...
鄂溫克獵民是歷史上有名的“使鹿部落”。據歷史學家的考證,鄂溫克民族有索倫、通古斯和雅庫特三個分支。其中,索倫族是農耕部落,通古斯是遊牧部落,這兩支鄂溫克族大部分居住在呼倫貝爾草原上的鄂溫克族自治旗。而雅庫特人就是生活在敖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