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8月,對呼倫貝爾的民族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與保護工作,以文字、圖片、影視、多媒體、網路傳媒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特色研究項目課題,進軍內蒙古學術研究,構築國際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下設兩個民眾性非營利學術團體:呼倫貝爾市民族考古與歷史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和呼倫貝爾市《蒙古秘史》研究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
- 成立時間:2009年8月
- 主要任務:對呼倫貝爾民族文化遺產挖掘
- 影響:呼倫貝爾市第一個專門的研究機構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8月,對呼倫貝爾的民族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與保護工作,以文字、圖片、影視、多媒體、網路傳媒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特色研究項目課題,進軍內蒙古學術研究,構築國際文化交流的高端平台。下設兩個民眾性非營利學術團體:呼倫貝爾市民族考古與歷史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和呼倫貝爾市《蒙古秘史》研究會。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成立於2009年8月,對呼倫貝爾的民族歷史文化進行全方位的搶救、挖掘、整理、研究與保護工作,以文字、圖片、影視、多媒體、網路傳媒等現代技術手段打造特色研究項目課題,進軍內蒙古學術研究,構築國際文...
呼倫貝爾學院歷史與民族文化學院組建於2015年6月。前身是海拉爾師專政史系,是本校建立最早的院系之一,2010年更名為政治與歷史學院,2015年,歷史專業與政治與歷史學院分離,與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合二為一,現在是一套人馬兩...
史學研究中心內設呼倫貝爾史研究會,其宗旨是: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貫徹“雙百”方針,挖掘呼倫貝爾地區悠久、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為呼倫貝爾盟“兩個文明”建設和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史學...
《呼倫貝爾民族歷史文化》是呼倫貝爾學院提供的慕課課程,授課老師是烏日圖、趙金輝、梁雲、香梅、王學勤、張慧平、管秀廷、胡雪艷、龔宇。課程大綱 01 呼倫貝爾總篇 概括性介紹呼倫貝爾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少數民族發展歷程,分析其特點,為本...
孛·蒙赫達賚(又名常海)蒙古族,現任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委員、院長助理、副研究員,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兼任呼倫貝爾市巴爾虎研究學會副會長。長年致力於呼倫貝爾地區民族歷史文化研究,近幾年出版《巴爾虎蒙古史》、《甘珠爾...
黨組書記、局長閆傳佳:主持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全面工作。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幹部隊伍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分管局辦公室、計畫財務科和市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聯絡協調內蒙古廣播電視網路集團公司呼倫貝爾分公司。黨組副書記、...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民族文化園哈薩爾行宮7月19日開工建設。據了解,由企業投資16億元的呼倫貝爾民族文化園旅遊開發項目,位於海拉爾城區以北,整體規劃1.8平方公里。開工建設的哈薩爾行宮項目是民族文化園綜合服務設施之一,項目建築面積347...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成立於1998年12月,由原呼盟文物管理站、呼盟展覽館合併而成。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藏物來源為考古發掘、徵集,藏品類別分為歷史文物和民族文物兩大類。截至2019年末,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院共有14079件/套藏品,其中珍貴文物396件...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文化意義 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是地域歷史民族文化傳承的載體;是青少年學生溫故知新、蓄積知識的加油站;是呼倫貝爾市各族人民品味文化的聖地,也是國內外朋友了解呼倫貝爾厚重民族歷史文化的視窗。呼倫貝爾民族博物館的建成...
現有7人,其中2名研究員、4名副研究員,有正、副所長2人。現任所長白蘭研究員,副所長娜仁其木格研究員。學術成果 建所以來,共有約40人先後在民族研究所工作,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員深入少數民族地區做民族歷史、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
蒙文學院具有呼倫貝爾市“三少民族”和巴爾虎、布里亞特、厄魯特蒙古族特色的學術優勢。本院的部分教師主持和參加,國家級、省部級和自治區教育廳的6項科研項目。“三少民族”語言文化研究所加強與國內外有關科研機構的交流合作,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