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族瑟賓節

鄂溫克族瑟賓節

“瑟賓”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瑟賓節是鄂溫克族的傳統節日,每逢“瑟賓”節,鄂溫克獵人都聚。會進行慶祝活動,各部落男女老少都宋參加,由部落酋長主持。純樸的獵人們點燃篝火,圍著篝火邊歌邊舞,祭祀"巴伊安奈"神,還舉行盛大宴會。宴會結束後,獵人們繼續跳舞,歡樂到第二天黎明。

2011年5月23日,黑龍江省訥河市申報的“鄂溫克族瑟賓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鄂溫克族瑟賓節
  • 節日時間:每年陰曆五月中下旬
  • 節日類型:詞條節日
  • 流行地區黑龍江省訥河市
  • 節日起源:祭祀
  • 遺產類型:民俗
  • 遺產編號:Ⅹ-125
歷史淵源,節日活動,傳承價值,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鄂溫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民族之一,生活在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結合部,只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文字。瑟賓節是鄂溫克語,意為“歡樂祥和”。據悉,目前傳統的瑟賓節民俗活動包括祭祀山神、民族歌舞表演、傳統競技、遊戲、野餐酒宴、篝火晚會等,其風俗原始古樸、獨具特色。
據史料記載,以遊獵為生的鄂溫克人祖先,在每次獵到熊這種猛獸後,都要唱歌跳舞慶賀三天,這就是最初的瑟賓節的雛形。但熊這種猛獸並不能輕易捕到,因此早期的瑟賓節並沒有固定的時間,內容也因“熊祭祀”而顯得比較單一。後來由於熊數量的急劇減少,鄂溫克人開始捕獵貂、鹿等動物,瑟賓節也由熊祭祀慢慢過渡到了對山神的祭祀。瑟賓節的祭祀、狂歡內容也不斷豐富,逐漸增加了如模仿動物、飛禽的歌舞表演,狩獵、採集生產的勞動競技遊戲,以及源自取暖狂歡的篝火舞等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的瑟賓節其宗教色彩日漸淡化,逐漸演變為部落一年一度的盛大狂歡。

節日活動

瑟賓節的活動從祭祀開始。祭祀一般由家族、部落頭領或部落的薩滿主持,在山神牌位或敖包前供奉鹿、牛、羊、馬奶酒等祭品,以祈求風調雨順、人畜興旺、四季平安。祭祀儀式後,反映鄂溫克族民族風貌的歌舞與競技活動相繼展開。在此期間,傳統舞蹈魯日給勒、即興填詞的民歌表演扎恩達勒和賽馬、射箭、摔跤等一系列傳統節目一一上演,直到“風情野餐”開始才會宣告結束。在“風情野餐”上,晚輩要向長輩敬獻馬奶酒,老人則會給孩子們分發吉祥禮物。野餐酒宴將持續到篝火晚會開始,篝火晚會是瑟賓節的最後一項內容,也是節日的高潮。家族或部落里的男女老少,乘著酒興,圍著篝火跳起篝火舞(又叫圈舞),極盡狂歡,直到次日黎明,才會盡興而歸。

傳承價值

鄂溫克是一個古老的民族,他們是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溫克獵民。鄂溫克族自治旗地處大興安嶺與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結合部,歷史上,生活在森林中以打獵為生的鄂溫克人,生活條件極其嚴酷,但是生活不可能總是處在悲哀和痛苦中,於是,他們努力創造歡樂祥和、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他們在民族的集會中互相鼓勵,他們圍著篝火歡歌起舞,於是就有了“瑟賓節”這樣的狂歡節。 古時候的瑟賓節,鄂溫克獵人都會聚會進行慶祝活動,各部落男女老少都來參加,由部落酋長主持。純樸的獵人們點燃篝火,圍著篝火邊歌邊舞,祭祀“巴伊安奈”神,還舉行盛大宴會。宴會結束後,獵人們繼續跳舞,直到第二天黎明。
在十六世紀時,鄂溫克人中興起了“薩滿教”,認為“薩滿”是“通神者”,可以驅逐病人的邪惡鬼魂。薩滿教普及到了個氏族,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薩滿”,從此,鄂溫克人開始信仰薩滿教,以圖騰為特徵的“瑟賓節”也曾一度失傳。但從1994年開始,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自治旗恢復了一些民間節日,其中瑟賓節在每年6月18日舉行,“彩虹”歌為鄂溫克族瑟賓節節日歌。

傳承保護

在16世紀時,鄂溫克人中興起了“薩滿教”,認為“薩滿”是“通神者”,可以驅逐病人的邪惡鬼魂。薩滿教普及到了各“烏力楞”(氏族),每個氏族都有了自己的“薩滿”,從此鄂溫克人開始信仰薩滿教,以圖騰為特徵的“瑟賓節”也隨之消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於1958年3月5日批准恢復了鄂溫克族族稱,廢除了“索倫”、“通古斯”、“雅庫特”等別稱,鄂溫克族實現了族稱的統一。經國務院批准於1958年8月1日成立了鄂溫克族自治旗。同時,散居在其他各地的鄂溫克族分別成立了9個民族鄉。1984年12月成立了內蒙古自治區鄂溫克族研究會。根據鄂溫克族民眾的要求和願望,自治區鄂溫克族研究會廣泛徵求了對鄂溫克族節日名稱和時間的意見,黑龍江省鄂溫克族研究會也參加了討論。在自治區鄂溫克族研究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一致通過了“瑟賓”為鄂溫克族節日名稱,節日時間定為每年的6月18日,暫定“彩虹”歌為鄂溫克族節日歌,並號召鄂溫克族聚居的旗、民族鄉(蘇木、民族村、嘎查)的幹部和民眾屆時開展節日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