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周南文化沙龍
- 創立時間:2011年9月
- 所屬公司:武漢周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 所屬行業:文化
介紹,特聘顧問,楊叔子,劉少斌,周國平,畢志倫,鄧曉芒,汪連天,蔣方,歷次活動,大型活動,曾卓故居沙龍,微訪談,媒體周南,
介紹
沙龍誠邀德才兼備之各界精英與勤學上進之人士相互學習、交流、合作,成為參與者共同的學習平台、合作紐帶、精神家園。
周南之名,出於中國最早的經典《詩經》。“周”是朝代,發源於岐山之陽;“南”則言周之德化自岐陽而先行於南方,直達江漢之域,所謂“文王之道,被於南國”。公元前十一世紀初,武王滅商,其弟姬旦封為周公,主持制定了一系列的文化制度,穩定了周朝的統治。“周南”即周公的管轄地,所采詩篇歷來被尊為周公德化的表現。後來的孔子每每讚嘆“鬱郁乎文哉,吾從周”,而司馬遷、劉勰等中國歷史上的文化巨子都將“夢見周公”作為復興文化的使命徵兆。因此,“周南”乃周文化之核心組成,為中華文明之精髓。“周南”之意境亦周南文化沙龍“理想國”之所在。
沙龍誠邀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楊叔子、世界浙商聯合總會秘書長劉少斌、著名哲學家周國平、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畢志倫、著名哲學家鄧曉芒、湖北省省直機關黨校校長汪連天、湖北大學教授蔣方等為沙龍特聘顧問(按年齡排序)。
沙龍秘書處為周南文化傳播公司常設機構,長期為廣大會員提供各類優質服務:建立檔案、策劃活動、組織討論、整合資源、開展諮詢(心理、教育、商務、管理、法律、各類社會活動)、預約高端、籌備洽談、喝茶品茗;每周舉辦一次小型聚會。力求將沙龍辦成會員之家、會員之橋。
在2012年度武漢“讀書之城”創建活動中,周南文化沙龍獲評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頒發的“十佳書友會”;沙龍會員王斌、沙龍總策劃饒學鋒獲評市委宣傳部、長江日報社頒發的“十大讀書明星”。
秘書處位於武昌民主路486號二樓,是著名詩人曾卓先生的故居。交通便利、停車方便、環境幽靜。尚是原貌的舊時小樓徜徉著先生不羈的詩情,瀰漫著“老水手”未遠的氣息,還有那“懸崖邊的樹”,無時不在遙望著遠方之友朋,激勵著奮鬥中的時代精英!
特聘顧問
(按年齡排序)
楊叔子
男,1933年9月生於江西湖口,中共黨員。中共十五大與十六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著名機械工程專家、教育家,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現任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原華中理工大學(現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先後受聘為湖北工業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重慶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第四軍醫大學約30所高校兼職教授、名譽教授。
劉少斌
男,生於1940年7月,武漢市人,中共黨員。原就讀於武漢大學法律系,後留蘇,畢業於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法學院。曾先後在國家政法機關工作二十餘年,在東歐五國大使館工作八年,回國後任國務院三峽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兼財務總監近十年,同時兼任全國民辦教育顧問專家委員會副主席及中國扶貧基金會名譽會長等職;現任世界浙商聯合總會秘書長。系法學教授、高級律師、高級翻譯、高級經濟師及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法學院客座教授。
周國平
男,1945年生於上海,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學者,作家。著有學術專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安靜的位置》、《善良豐富高貴》、《何來何往》,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歲月與性情》、《偶爾遠行》、《寶貝,寶貝》,隨感集《人與永恆》、《風中的紙屑》、《碎句與短章》,詩集《憂傷的情慾》,以及《周國平人生哲思錄》、《周國平人文講演錄》等,譯有《尼采美學文選》、《尼采詩集》、《偶像的黃昏》等。
畢志倫
男,1947年1月生,湖北省麻城市人。研究員,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記者協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書法協會會員。1969年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長期從事新聞、文藝、理論宣傳工作,其中在縣市基層工作20年,曾任湖北作家協會黨委書記;任湖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14年,湖北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社長、黨委書記4年。現任湖北省人大常委會代表選舉和人事任免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鄧曉芒
男,1948年4月生於湖南長沙。現任中華外國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哲學史學會副會長,《德國哲學》主編。2009年11月3日,鄧曉芒教授正式加盟華中科技大學哲學系,組建了校一級的“德國哲學研究中心”。曉芒先生長期從事德國古典哲學研究,直接從德文翻譯、研究和解讀康德哲學,使國內的康德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立足於西方自古以來的“邏各斯精神”和“努斯精神”對黑格爾辯證法的解讀,使國內的黑格爾研究煥發了生機,並對整個西方哲學和文化精神提供了一種系統的研究方法;創立“新實踐美學”和“新批判主義”,積極展開學術批評和文化批判,介入當代中國思想進程和精神建構,在學術界和思想界有很大的影響力。
汪連天
男,1956年7月生於北京,副研究員,歷史學碩士,著名演講家,著名黨史學者。現任中共湖北省直屬機關黨校校長,教授、管理諮詢專家。是著名形象經濟學奠基人之一。美國康奈爾大學訪問學者、清華大學遠程學堂特聘教授、國際形象設計藝術協會首席研究員、曾被《中國青年報》譽為"鐵嘴汪連天"。著有《形象經濟學》、《21項管理心法修煉》、《超強執行力鍛造》等管理學著作。
蔣方
女,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與教學。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八十餘篇,出版《中國文化史九繹》《黃庭堅精選集》等專著十餘部。專業素質深厚,表達清晰生動,教學深受歡迎,曾評為湖北省優秀教師。近年來,在湖北省電視台《荊楚講堂》、湖北省圖書館《精英論壇》等處所做系列講座,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與好評。所做系列講座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人文精神、《詩經》與我們的文化傳統、《孟子》講讀、魏晉風流、屈原與楚辭、中國古典詩歌鑑賞與寫作、中國古典散文藝術等。
歷次活動
大型活動
主題 | 中心發言 | 中心發言嘉賓介紹 | 時間 | |
---|---|---|---|---|
第一期 | 中國傳統文化與人生 | 葉 青 | 全國人大代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 | 2011年9月10日 |
第二期 | 藝術與學養 | 著名琴、箏演奏家、著名學者、武漢音樂學院教授 | 2011年10月15日 | |
第三期 | 身體健康與生活習慣 | 著名中醫 | 2011年11月19日 | |
首屆“周南筆會” | ||||
第四期 | 文化立國 | 華中科技大學講師、知名思想家、演說家 | 2011年12月17日 | |
第五期 | 領袖與領導 | 蔣雲鶴 | 《決策與信息》雜誌社社長、總編 | 2012年1月15日 |
第六期 | 正與邪 | 世界浙商聯合總會秘書長 | 2012年3月17日 | |
第七期 | 誠信之生活哲理 | 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 2012年4月22日 | |
第八期 | 德國道路對中國的啟示 |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2012年5月19日 | |
第九期 | 上級與下級關係 | 中共湖北省直屬機關黨校副校長 | 2012年6月16日 | |
第十期 | 中國的貴族精神 | 古文獻疏證專家 | 2012年7月21日 | |
第十一期 | “周南”名稱的文化意蘊 | 蔣 方 |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 | 2012年9月15日 |
第十二期 | “什麼是歷史” | 著名哲學家、《德國哲學》主編、華中科技大學教授 | 2012年10月21日 | |
第十三期 | 文化建設與新詩創作 | 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第五屆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 2012年12月2日 | |
第十四期 | 大武漢大在哪裡 | 武漢市文聯副主席、著名表演藝術家 | 2012年12月8日 | |
第十五期 | 向陽湖的文化啟思 | 孟澤、蔣方、姚國華、安德義等 | 中南大學教授、湖北大學教授、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儒學專家等 | 2013年8月4日 |
曾卓故居沙龍
主題 | 時間 | |
第一期 | 心理專家:親職教育討論會 | 2011年9月24日 |
第二期 | 汪連天:“治庸問責”討論會 | 2011年10月1日 |
第三期 | 古琴與古瓷 | 2011年10月22日 |
第四期 | 李榮健:武漢人形象討論會 | 2011年10月29日 |
第五期 | 方正,杜安剛等交流會 | 2011年11月26日 |
第六期 | 蔣方:今天我們的生活與傳統經典 | 2011年12月3日 |
第七期 | 葉青:暢談我們的微博生活 | 2011年12月10日 |
第八期 | 2011年12月24日 | |
第九期 | 李勁:九型人格測試開啟性格密碼 | 2012年1月7日 |
第十期 | 王節流:老莊文化與智慧生活 | 2012年2月11日 |
第十一期 | 魯俊峰:武漢投資軟環境討論會 | 2012年2月18日 |
第十二期 | 話劇《信仰》討論會 | 2012年3月3日 |
第十三期 | 商傳教授見面會:聊聊明朝那些事兒 | 2012年4月7日 |
第十四期 | 吳耀東先生見面會 | 2012年5月5日 |
第十五期 | 楊群星:法律與生活 | 2012年5月26日 |
第十六期 | 武漢長庭博物館沙龍 | 2012年6月8日 |
第十七期 | 旅遊:“七七”金口行 | 2012年7月7日 |
第十八期 | 文化旅遊:周南沙龍梁子湖游 | 2012年10月1日 |
第十九期 | 周玄毅:哲學在今天有什麼用 | 2012年11月3日 |
第二十期 | 蔣小兮:口才溝通與人生成功 | 2012年11月24日 |
第廿一期 | 宇娟:生命數字與奧秘探索” | 2012年12月15日 |
第廿二期 | 余長庭:唐宋茶器品鑑會 | 2012年12月29日 |
第廿三期 | 蔣方:傳統孝道與現代親情 | 2013年1月12日 |
第廿四期 | 蔣方:傳統的忠心與現代的責任感 | 2013年1月26日 |
第廿五期 | 閻崇年:閻崇年先生見面會 | 2013年3月2日 |
第廿六期 | 王斌:談讀書體會 | 2013年3月16日 |
第廿七期 | 2013年3月30日 | |
第廿八期 | 2013年4月13日 | |
第廿九期 | 盧綱,葉先培:武昌區舊城改造的路徑和對策 | 2013年5月4日 |
第三十期 | 蘇升乾:當前中國的國際形勢 | 2013年5月18日 |
第三十一期 | 2013年7月14日 | |
第三十二期 | 韓作榮:什麼是詩人情懷 | 2013年9月8日 |
第三十三期 | 2013年10月2日-3日 | |
第三十四期 | 2013年10月21日 | |
第三十五期 | 文化旅遊:嘉魚龍山湖溫泉行 | 2013年12月22日 |
第三十六期 | 1·18歲末茶話會 | 2014年1月18日 |
第三十七期 | 陳霞:道家文化與處世智慧 | 2014年2月16日 |
第三十八期 | “問題與對策”主題討論會 | 2014年3月22日 |
第三十九期 | 安德義:如何擁有自己的內心 | 2014年4月13日 |
第四十期 | 愛心公益:赴湯鋪嶺國小交流助學 | 2014年4月27日 |
第四十一期 | 黎陽:何處是歸程,何處是起點 | 2014年5月24日 |
第四十二期 | 汪連天:團隊的意義 | 2014年6月22日 |
第四十三期 | 群友見面會 | 2014年7月12日 |
第四十四期 | 舒尚輔:首期經絡元能功學習活動 | 2014年7月20日 |
第四十五期 | 中俄印象交流會 | 2014年8月9日 |
第四十六期 | 姚國華:中國人為什麼不抱團 | 2014年9月21日 |
第四十七期 | 文化旅遊:周南文化沙龍三游梁子湖 | 2014年10月18日-19日 |
第四十八期 | 文化旅遊:周南文化沙龍舉行“禮佛訪聖”文化之旅 | 2014年12月5日-7日 |
第四十九期 | 歲末茶話會暨祝賀魯俊峰律師榮任緯思律師事務所主任座談會 | 2015年1月18日 |
第五十期 | 葉青:“2015兩會熱點” | 2015年3月21日 |
第五十一期 | 王節流:《道德經》與現代社會 | 2015年4月19日 |
第五十二期 | 葉青:公車改革大家談 | 2015年5月30日 |
第五十三期 | 文化旅遊:霧雲山端午行 | 2015年6月21日-22日 |
第五十四期 | 718龍友見面會 | 2015年7月18日 |
第五十五期 | 文化旅遊:廟山垂釣行 | 2015年8月16日 |
第五十六期 | 文化旅遊:陽新舒畈村之行 | 2015年9月12-13日 |
第五十七期 | 唐翼明、劉建華:名家談修身 | 2015年10月31日 |
第五十八期 | 蔡漢文:正宗熱乾麵品鑑會 | 2015年12月27日 |
第五十九期 | 團年聚餐會 | 2016年1月24日 |
第六十期 | 焦憲臣:收藏與鑑賞 | 2016年3月26日 |
第六十一期 | 劉慧:俄羅斯見聞 | 2016年4月23日 |
微訪談
2011年12月起,騰訊·大楚網攜手周南文化沙龍推出系列文化微訪談,湖北知名學者、專家和業界精英與網友相約騰訊微博,共同探討文化與生活。微訪談共開展四期。
第一期:與蔣方談你的生活與傳統經典
2011年12月3日,由武漢周南文化傳播公司和騰訊·大楚網聯合主辦的“周南文化沙龍系列微訪談”第1期在武昌曾卓故居成功舉辦。主題為“今天我們的生活與傳統經典”的微訪談在湖北大學文學院蔣方教授和周南文化沙龍的參與下,在網路上迅速引起圍觀。
第二期:與葉青談微博改變我們的生活
2011年12月10日,大楚網攜手周南文化沙龍推出的文化系列微訪談將推出第2期——#暢談我們的微博生活#,此次微訪談嘉賓是全國人大代表、中南財大教授/博導,湖北省統計局副局長葉青以及周南文化沙龍,他們將與廣大網友線上交流微博對現代生活和傳統文化的影響,歡迎廣大網友線上交流。
第三期:與姚國華談文化立國與大學重建
2012年1月6日下午15:30-16:30,大楚網攜手周南文化沙龍,推出第3期文化微訪談#文化立國與大學重建#,知名思想家、演說家姚國華將與周南文化沙龍一起線上與網友交流,共同討論”文化立國與大學重建”。
第四期:與饒學鋒談讀書與人生
2012年1月13日下午15:30-16:30,大楚網攜手周南文化沙龍推出文化系列微訪談第4期——湖北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周南文化沙龍總策劃饒學鋒將線上與廣大網友討論“讀書與人生”。你今天讀書了嗎?對你人生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什麼?
媒體周南
【中國社會科學網】 | 學者暢談道家文化的當代價值 |
【長江日報】 | 蛇山腳下有個讀書會 名家與市民每月一聚 |
【荊楚網】 | 周南名稱的文化意蘊 |
【武漢商報·新生活】 | 這個高端沙龍不談吃喝玩樂 只聊“形而上” |
【武漢晚報】 | “周南文化沙龍”舉辦唐宋茶器品鑑會 |
【武漢晚報】 | 【武漢晚報】問津學堂昨開講 楊叔子作首場講座 |
【長江日報】 | 楊叔子論語蘊含了豐富的市場經濟意識 |
【湖北日報】 | 楊叔子問津學堂講《論語》 |
【楚天都市報】 | 新洲廣電問津學堂首講 楊叔子借《論語》談讀書 |
【新華網】 | 武漢新洲開辦“問津學堂” 每月一期公益文化講座 |
【長江日報】 | 新洲問津學堂“開壇” |
【湖北日報】 | 何祚歡:有一個大心胸 |
【湖北日報】 | 何祚歡阿星等名人熱議大武漢 吸引百家大文化 |
【湖北日報】 | 車延高:審美多元不能繞開現實 |
【湖北日報】 | 周南文化沙龍 車延高談“信仰危機” |
【長江日報】 | 車延高談“信仰危機” |
【長江商報】 | “把自己看得很小,世界就很大” |
【長江商報】 | “世界資本正在逃離中國,流向越南菲律賓” |
【長江商報】 | 周南文化沙龍討論“誠信之生活哲理” |
【長江商報】 | 我只懂點京劇,不懂“川劇”和“越劇”—商傳 |
【長江商報】 | 周南文化沙龍眾論“正與邪” |
【新華網】 | 話劇《信仰》引關注 周南文化沙龍研討 |
【荊楚網】 | 周南文化沙龍舉行"武漢投資軟環境"討論會 |
【長江商報】 | “修身是一輩子都在做的事” |
【長江商報】 | “鐵嘴”汪連天巧解形象經濟學 |
【湖北日報】 | 周南文化沙龍舉辦研討會 專家學者縱論精神高地 |
【楚天都市報】 | 圖文:饒學鋒:守望民間精神高地 |
【楚天都市報】 | 圖文:穿越高古之美的靈動雅集 |
【楚天都市報】 | 永遠要給孩子希望 |
【荊楚網】 | 各界名流在周南文化沙龍首場活動上的講話 |
【湖北日報】 | 周南文化沙龍舉辦研討會 專家學者縱論精神高地 |
【荊楚網】 | 武漢突現民間精神高地——周南文化沙龍舉辦首場文化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