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靈

吳曉靈

吳曉靈,女,1947年1月生。1984年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畢業,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學位,研究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

2008年3月5日,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1年12月12日,獲得第十二屆中國經濟年度人物。2012年3月,擔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2013年3月5日,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17年12月,擔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會主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曉靈
  • 出生日期:1947年1月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 學位/學歷: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經濟學碩士
  • 職務: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 主要成就: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原局長,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 論文數量:53篇(截至2019年7月) 
主要經歷,課題研究,主要著作,學術成果,工作事跡,人物評價,

主要經歷

1984年,畢業於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經濟學碩士,研究員;
吳曉靈
1985年,任中國人民銀行研究所套用理論研究室副主任;
1988年,任《金融時報》社副總編輯;
1991年,任中國人民銀行金融體制改革司副司長;
1994年,任政策研究室主任;
1995年,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1998年,任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
1998年,任人民銀行上海分行行長;
2000年,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等職;
2007年12月23日,卸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之職;
2011年12月,獲得2011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12年3月,任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
2013年3月5日,任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5年12月16日,出席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擔任嘉賓;
2017年12月,任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管委會主任。

吳曉靈

課題研究

1、1994-1995年 主持世界銀行資助的“國有經濟債務重組”課題,出版了《銀行與企業債務重組問題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中國國有經濟債務重組研究報告》(中國金融出版社,1996年)。
2、1992-1994年 參加吳敬璉主持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總體設計”課題組 (國家社科基金、福特基金資助)出版了《建設市場經濟的總體構想與 方案設計》(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

主要著作

1、《新一輪改革中的中國》吳曉靈等(任統稿人)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2、《中國的金融深化與金融改革》吳曉靈等(任統稿人)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2年
3、《銀行信用管理與貨幣供應》尚明、吳曉靈、羅蘭波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黃達主持國家七五重點課題“貨幣供求問題研究”成果)

學術成果

1、“中國的國際收支與外匯政策”《亞洲金融危機中的中國經濟政策分析》 王夢奎主編 外文出版社 1998年
2、“金融管理體制的改革”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報告(1998)-中國經濟的“軟著路”》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
3、“金融政策”《中國經濟政策分析報告(1996-1997)》高尚全主編 山西經濟出版社 1997年
4、“從混亂中突破:經濟市場化對金融體制的挑戰”《中國改革與發展報告(1992-1993)-新的突破與新的挑戰》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4年
5、《轉向市場經濟過程中的中國貨幣政策》 吳曉靈、謝平 《經濟導刊》1993年第4期,獲1994年孫冶方經濟學獎
6、《用市場法則處理金融違約事件》 吳曉靈 《人民日報》2014年2月20日經濟版
7、《規範影子銀行 調整金融結構》吳曉靈 《人民日報》2014年7月27日經濟版

工作事跡

維護匯率改革
由於人民銀行工作的特殊性,作為領導,要面臨較大的國內和國際壓力。尤其是由於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貨幣政策面臨著較大挑戰。不僅如此,人民銀行還要平衡與其他各個部門之間的關係。所以,工作的藝術性和方法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在1997年的金融危機中,作為外匯局史上第一位女局長,吳曉靈和眾多政府官員一起,在金融危機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1998年的外匯大檢查中,外匯局採取了及時和恰當的措施,使一場可能爆發的金融危機得到了及時的化解和制止。
2005年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後,是她首先提出了“藏匯於民”,並且多次強調中國企業要關注對新匯率政策的適應情況。
而當面對境外組織要求人民幣升值時,吳曉靈曾多次代表中國政府明確了拒絕人民幣過快升值的觀點。2007年10月19日,針對G7會議發布的敦促中國政府允許人民幣加速升值的公告,吳曉靈針鋒相對地指出:“中國外匯體制改革過快將損害中國經濟,也不利於世界經濟,甚至可能因此拖垮世界經濟。”這場會議上,吳曉靈的表現讓眾多人士印象深刻。
開創穩定製度
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成立伊始,作為主管金融穩定工作的副行長吳曉靈就遇到了一個棘手的事件,那就是德隆系坍塌所引發的一系列金融穩定問題。
作為當時與吳曉靈一起戰鬥在第一線的主要負責人,人民銀行金融穩定局的一位副局長事後回憶說:“剛一接手時,大家真的是有點心裡沒底,因為德隆的情況比此前我們遇到的任何一個案件都複雜。”但處置3年,外界對德隆風險處置狀況的評價很高,認為其處置基本實現了平穩、有序,金融風險得到了較好的化解。
吳曉靈吳曉靈
參與了德隆風險處置的人評價說,吳曉靈在德隆風險的處置問題上貢獻很大,她在處置過程中推動了很多開創性的決定,對後來的多項金融工作都具有指導意義。
“應該說,德隆系的風險處置過程創造了很多第一。”這位副局長如此評價德隆的風險處置工作。打折收購個人債權,就是處置過程中的一項機制性創新。此前破產金融機構的個人債權都是由政府全額買單,“花錢買平安”的思路曾是不少政府部門解決問題的主要方式。但吳曉靈堅持認為,“要建立一個真正健康的市場經濟秩序,就要徹底改變國家全額買單的做法。”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吸取教訓、防範道德風險。
吳曉靈在落實國務院領導“讓投資人吸取教訓”的指示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04年9月30日,四部委聯合出台了《個人債權和客戶交易結算資金收購意見》,對個人債權實施了打折收購的政策。
意見》規定,收購的個人債權10萬元(含10萬元)人民幣以下全額收購,10萬元(不含10萬元)人民幣以上部分按九折收購。這一新政策對以往金融風險處置的債權償付機制進行了關鍵性突破,“之所以定在10萬元,主要是當時比照了我國的存款保險制度的設計,因為經過調查,我們發現10萬元覆蓋的面比較廣。”這位副局長解釋說。
建立存管制度
德隆事件中,吳曉靈的另一個重要貢獻就是促成了第三方存管制度的建立。此前,不少證券公司存在挪用客戶資產的情況,並形成了巨大的資金黑洞。而填補黑洞的工作,落到了人民銀行頭上。這位副局長說:“當時我們堅持一點,凡是關閉的證券公司,需要動用人民銀行再貸款的,一律要實行第三方存管,不實行第三方存管的,我們不給補保證金。對於這一點,吳行長的態度十分堅決。”
這項制度的確立,使得監管機構從過去的“花錢買平安”徹底過渡到了“花錢買機制”。“第三方存管機制”已寫入《證券法》,其制度存在的優勢和必要性得到了充分體現。
私募股權基金
作為剛剛進入中國的新興事物,私募股權基金在被社會認可方面,得到了吳曉靈的大力推動。她多次強調,中國當前的經濟環境,已經能夠適應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並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支持發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
正是在吳曉靈等人的推動下,2007年9月16日,中國第一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協會在天津正式成立。吳曉靈對於發展私募股權基金觀點鮮明,她認為,私募股權基金應當是在監管豁免條款下生存,重要的是規定合格投資人的標準。她的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包括渤海產業基金籌備組組長陳宗勝等圈內人士的一致認可。
吳曉靈吳曉靈
在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發展獲得社會重視之後,吳曉靈又開始從細微處入手,呼籲完善私募股權基金的制度建設,呼籲引導來華外資股權基金更多利用人民幣市場,呼籲成立人民幣股權基金。
現有的政策限制,使得證監會暫不能受理信託公司持股的企業上市,這為信託制的基金退出帶來了困難。吳曉靈因此又成為第一個提出“應儘早明確信託模式的特殊退出問題”的官員。
一位信託公司的人士對記者表示,“我們等這一天已經等了很久,一直希望有人能幫我們呼籲一下。”吳曉靈的表態和她在私募股權基金界的影響力,讓信託公司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推動小額信貸
作為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吳曉靈曾明確指出,農村金融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整體推進農村金融改革,才能建立健全的農村金融體系。
在完善農村金融體系的大框架下,發展貼近農戶的小額信貸是對農村金融體系的重要補充。此前農戶的小規模信貸主要來自農信社,而規模龐大的民間金融卻被排斥在外。在與人民銀行研究局相關領導多次考察調研後,吳曉靈提出了發展小額貸款公司的框架性意見。而隨後,人民銀行相繼推動地方政府批准了7家只貸不存的小額貸款公司。為民間金融“陽光化”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一位小額貸款公司的副總裁在一次小額信貸研討會上對記者表示,他們十分感謝吳曉靈,因為正是她的力推,才有了小額貸款公司的今天。
吳曉靈為小額信貸組織獲得合法身份的奔走如今看到了成果,在多個部門的協作下,小額貸款公司已有望獲得金融牌照,向村鎮銀行和貸款公司轉型。
退休之後
“離開領導崗位是一個自然的規律,也是人生的新起點,我將儘自己所能,繼續為社會盡一份自己的力量,也會為自己安排一個平和多彩的生活。但我的心永遠和大家在一起。”這是吳曉靈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身份在全行大會上最後的發言。
2008年1月3日,人民銀行正式對外公布人事任免通知,由於年齡原因,吳曉靈卸去了副行長之職。面對她曾經工作了23年的人民銀行,吳曉靈的感謝來得真誠而感人:“我是人民銀行培養出來的幹部,在此我想向培養過我的歷屆老領導、老同事、老師和青年的同仁們,對大家多年來對我的幫助、教導、理解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於未來的生活,吳曉靈的期望卻十分平淡,“我卸任副行長的崗位後,希望專心地做一位老師。我的願望之一,是能夠散發餘熱,利用我在人民銀行工作時的影響力,將金融知識普及到農村去。”吳曉靈一直希望有一天能騰出更多精力來扮演好教師角色。
創辦《清華金融評論》
“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是五道口金融學院的使命。學院自成立以來一直保持與金融業界的緊密合作,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紮實的清華學風,弘揚"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為培養更多金融專業精英,打造國家的金融智庫而努力著。《清華金融評論》是一個嶄新的開始,是從一個新的領域詮釋道口的專業性和權威性。
第一、繼續保持與金融業界的緊密合作,秉承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紮實的清華學風,弘揚"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
第二、《清華金融評論》作為學院發展的整體戰略的一部分,不僅僅是一本雜誌,更是一個領域的開拓,是教育與金融業界合作打造高端金融平台的探索;
第三、在具體運作層面,要依據中國國情,腳踏實地;要擁有國際視野,高瞻遠矚;要在學術基礎上,規範研究;要在解讀政策的基礎上,建言獻策,從而履行”引領金融實踐“的使命;
第四、充分發揮編輯與學術委員會聘請金融監管部門、商業性金融機構以及金融學界的專家學者的優勢,洞悉前沿,掌控全局。

人物評價

面對一起奮鬥了多年的工作夥伴,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對吳曉靈作出了高度評價:“曉靈同志經濟、金融理論基礎紮實,熟悉巨觀經濟管理和金融業務工作,熟悉我國金融業改革的發展狀況,並善於理論聯繫實際,能夠創造性地提出我國金融業發展的思路與構想。
曉靈同志有較強的組織領導能力和協調能力,為積極穩妥推進金融業各項改革做出了大量艱苦細緻的開創性工作,為我國金融改革與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國經濟金融界享有較高的威信。”
吳曉靈吳曉靈
正如周小川評價的那樣,經濟、金融理論基礎紮實的吳曉靈除了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的身份之外,還是多所大學的兼職教授、研究員和博導。而對於吳曉靈在金融界的威信,國際媒體也給予了高度評價。
2004年和2005年,吳曉靈曾被《華爾街日報》兩度評為“年度全球最受關注的50位商界女性”。2006年和2007年,吳曉靈又被美國《福布斯》兩度選入“全球最有影響力的女性”排行榜。
一直以來,她都是一個十分低調和謙虛的人。“對於國際媒體對我的評價,或者叫榮譽吧,我個人是這樣看的,這些榮譽的取得,首先是屬於中國的,其次是屬於人民銀行的,最後才是屬於我個人的。我個人的因素只占20%。”吳曉靈這樣解釋她獲得這些光環的原因。
一位外電記者事後評價說:“吳曉靈行長表現得非常機智,她對很多問題的回答,非常具有全球性的戰略眼光。同時,把自己所代表的中國人民銀行的聲音傳遞得非常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