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謙(國務院原副總理)

吳學謙(國務院原副總理)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學謙(1921.12.19~2008.4.4),1921年12月19日出生於上海,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外交戰線傑出的領導人,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2008年4月4日,吳學謙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吳學謙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21年12月19日
  • 逝世日期:2008年4月4日
  • 畢業院校:國立暨南大學
  • 信仰:共產主義
人物生平,人物逝世,組織評價,

人物生平

吳學謙同志,1921年12月19日出生於上海市。他青年時代思想追求進步,痛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在中學階段,他開始接觸左翼作家的作品,閱讀了許多新文藝小說和詩歌,加深了他對社會的認識,激發了他的愛國主義熱情。他和同學們創辦了校內文藝刊物,積極參加抗日救國活動。1938年10月任上海學生界救亡協會格致公學小組負責人。1939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中共地下黨上海格致公學黨支部書記。1940年9月考入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任地下黨上海中學區委委員、區委書記。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暨南大學南遷福建,根據工作需要,他繼續留在上海堅持地下黨的工作。1942年9月調赴新四軍解放區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城工部交通站負責人、城工部幹事。1944年5月回上海後歷任地下黨上海學生運動委員會委員、副書記、書記。其間,國民黨軍隊向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他參與組織、發動了上海青年學生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罷課示威活動和反美反蔣鬥爭。他還領導進步青年學生深入農村、工廠,到各個階層中去,擴大革命影響。1947年5月20日南京發生了遊行學生遭國民黨反動當局鎮壓的“五二O血案”,百餘名學生被毆傷和逮捕,他同地下黨上海學生運動委員會的同志組織上海學生界發動全市罷課3天,並組織學生北上聲援五二O學生運動。1948年4月任地下黨上海市委委員。1949年6月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上海市工委秘書長,7月任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駐世界民主青年聯盟代表,9月率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代表團赴保加利亞索非亞參加第四屆國際學生聯合會理事會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吳學謙同志歷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國際聯絡部副部長、部長,共青團中央委員、常委,全國青聯國際部部長、全國青聯副主席。在共青團中央工作期間,他主要負責調研國際青年和學生運動形勢,開展青年和學生外事工作。他率團同各國青年進行了廣泛接觸,先後以全國青聯駐世界青聯代表身份參加柏林世界青聯執委會會議,率中國青年代表團參加印度尼西亞人民青年團第一屆代表大會,在奧地利維也納出席國際農村青年大會,出席在保加利亞索非亞舉行的世界青聯理事會會議,訪問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現今埃及、敘利亞),為中國青年同世界各國青年建立和發展和平友好關係、支持反對殖民主義鬥爭和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積極貢獻。
吳學謙同志遺像吳學謙同志遺像
1958年10月至1978年1月曆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五處處長、西亞非洲組組長、三局局長。1978年2月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在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工作期間,他長期負責非洲及西亞地區的工作。20世紀60年代,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許多剛剛獨立的非洲國家政黨和其他進步組織希望了解中國,要求同中國共產黨建立交往關係。他遵照黨中央的指示,主持籌建了亞非研究所,參與組織編寫了供中央領導同志參閱的《非洲手冊》,周恩來同志對該書給予了好評。他曾出訪非洲、西亞多個未與我國建交的國家,以世界和平大會中國分會代表的身份多次參加日本反對核子彈爆炸大會。他通過不同形式、不同層次、不同渠道的友好交往,開展人民外交活動,與各種不同類型的政黨就共同關心的問題坦誠深入地交換意見,為中國共產黨與非洲國家政黨的對外交往開拓出可喜局面。
“文化大革命”期間,吳學謙同志遭受“四人幫”迫害。面對“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他剛正不阿,進行了頑強鬥爭,表現了共產黨人的高貴品格和革命氣節。
1979年3月,吳學謙同志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赴義大利羅馬,就恢復中國共產黨與義大利共產黨的關係進行內部會晤。次年,中斷十多年的兩黨關係正式恢復。中共和意共兩黨恢復關係,對推動中國共產黨同在國際共運大論戰及在“文化大革命”中斷絕關係的一些國家共產黨恢復交往意義重大。1979年12月至1980年2月,他率中國共產黨黨的工作者代表團訪問非洲10國,加深了我黨同非洲國家各政黨的交流合作。
1982年4月,吳學謙同志任外交部第一副部長、黨組書記。1982年11月任外交部部長、黨委書記。1983年6月任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在他先後擔任外交部部長和國務委員期間,正值我國改革開放新時期,黨中央根據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和中外關係的新發展,進行了外交戰略大調整,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理論。他在外交工作中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的外交方針政策,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尊嚴,增進我國同世界各國和各國人民的友誼和合作,維護和提高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和地位。他先後出訪50多個國家。1985年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參加萬隆會議30周年紀念活動和聯合國成立40周年紀念大會。1986年在關於納米比亞問題的第十四屆特別聯大會議上重申,中國堅決支持南部非洲人民的正義鬥爭。他以中國代表團團長、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身份出席第三十八屆至四十二屆聯合國大會,在第三十九屆聯大發言時,根據中央的有關精神,深入闡述我國關於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兩大主題的理論。1987年出席聯合國拉美經濟委員會會議,在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就中美關係發展發表了講話。在黨中央領導下,他堅持祖國至上,不斷創新,以“五湖四海”、任人為賢的指導思想和工作作風,加強外交隊伍建設,開創了外交工作新局面。
吳學謙(國務院原副總理)
1987年11月,吳學謙同志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1988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1988年8月任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他先後對印度、日本等國進行了友好訪問並參加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紀念活動。他參加了納米比亞獨立慶典,參與中納兩國建交談判並簽署中納建交聯合公報。在外交工作中,他忠於祖國、忠於黨、忠於人民,始終把祖國的利益和尊嚴放在第一位,忠實貫徹執行黨中央的外交工作方針政策和重要指示。他廣交、深交朋友,增進我國同各國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合作。他思想解放,開拓進取,好學深思,求真務實。他是我國外交戰線“站穩立場、掌握政策、熟悉業務、嚴守紀律”的楷模。他高舉“和平、發展、合作”旗幟,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積極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和外交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堅持中央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和對台工作“八項主張”,正確判斷台灣問題總體形勢,指導對台工作,為促進兩岸關係發展和祖國的統一大業作出了貢獻。他在分管旅遊工作期間,按照中央指示精神,根據我國國情,積極穩妥地指導我國旅遊事業發展。
吳學謙(國務院原副總理)
1993年3月,吳學謙同志當選為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同月擔任中共政協第八屆全國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在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期間,他同各民主黨派和黨外各界人士肝膽相照、合作共事,為鞏固和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積極貢獻。他參與領導了人民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的各項工作,為促進政協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作出了積極努力。他充分發揮長期在外交戰線工作的優勢,大力拓展人民政協對外交往活動,先後訪問韓國、德國、美國和泰國,出席在埃及開羅舉行的中國-阿拉伯國家第二次對話,赴加拿大溫哥華和荷蘭諾德維克出席國際行動理事會第十四、十五次全會並發表講演,應邀參加為慶祝泰國國王登基50周年在曼谷舉行的“亞洲的興起”國際研討會,發表題為《面向21世紀的亞洲和世界》的演講。他多次會見來訪的外國政要、知名人士和港澳台同胞,並為全國政協成功舉辦“展望21世紀論壇”等重要國際交流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1998年3月任中國國際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和學術交流協會首任會長,積極鼓勵和大力支持中外人員往來,加強國際學術交流合作。
吳學謙同志是中共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委員,第十二屆(十二屆五中全會增選)、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人物逝世

2008年4月4日9時38分,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我國外交戰線傑出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十三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原國務委員,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吳學謙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7歲。
吳學謙病重期間和逝世後,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前往醫院看望或通過各種形式對吳學謙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組織評價

吳學謙同志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理想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他為民族的獨立、人民的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
吳學謙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追求真理、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他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決擁護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實事求是,明辨是非,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經受住了各種風浪的考驗。他黨性強,顧全大局,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勤於學習,注重把理論同實踐結合起來,工作深入細緻,重視調查研究,善於總結經驗,富有開拓創新精神。他作風民主,寬厚待人,團結同志,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密切聯繫民眾,關心和愛護幹部。他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生活儉樸,對家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的一大損失。我們要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化悲痛為力量,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