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濟

君子濟

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②,齎金③貨隨帝後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長④,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其子尋求父喪,發冢舉屍⑤,資囊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與之,津長不受。事聞於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為君子濟。(《水經注·河水》)

基本介紹

原文,注釋,原文翻譯,人物形象,主題,

原文

皇魏桓帝十一年,西幸①榆中,東行代地。洛陽大賈②,齎金③貨隨帝後行。夜迷失道,往投津長④,曰:子封送之。渡河,賈人卒死,津長埋之。其子尋求父喪,發冢舉屍⑤,資囊一無所損。其子悉以金與之,津長不受。事聞於帝,帝曰:君子也。即名其津為君子濟。(《水經注·河水》)

注釋

①幸:帝王駕臨。
大賈:大商人。
③齎(jī)金:帶著錢幣。
④道:路。
⑤往:去、到。
⑥津長:掌管渡口的官。津:渡水的地方(渡口)
下文“子封”是他的名字。
發冢舉屍:挖掘墳墓,移開屍體。
⑧於:“於”所在的介賓結構用於動詞謂語之後,作補語。可譯為“在”,或仍作“於”。

原文翻譯

皇上魏桓帝十一年,西行駕臨榆中,東到代地,洛陽的大商人帶著錢財貨物跟隨皇帝皇后一起走,夜晚迷失了道路,去投靠津長,說:你來送我。渡河途中,商人突然死了,津長把他埋了。商人的兒子尋求父屍放喪,挖掘墳墓,移開屍體。錢幣一點都沒有丟。他的兒子把金錢都送給他,(但是)津長不接受。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皇帝說:(他)真是個君子啊,就把這個渡口命名為君子濟。

人物形象

津長:文中的津長為人厚道,不貪圖錢財

主題

津長被稱為君子,是因為他厚道、不貪圖錢財。
“即名其津為君子濟”的意思是:就命名這個渡口為君子濟,“君子濟”是魏桓帝為這個渡口命的名稱。這篇文章主要是通過君子濟命名的緣由來介紹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