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君士坦丁堡公會議
- 舉辦地點: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
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共4次:(1) 381年由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召開, 東派教會主教約150名參加。會議確認《尼西亞信經》,並載入聖靈與聖父、聖子同樣具有神性的字句。譴責君士坦...
七大公會議是公元4—8世紀基督教召開的七次世界性宗教會議。指公元4—8世紀基督教召開的七次世界性宗教會議。即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325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381年)、以弗所公會議(431年)、卡爾西頓公會議(451年)、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553年)、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680—681)、第二次尼西亞公...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於公元381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狄奧多西一世於公元381年召開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欲藉此解決基督教的長期紛爭。是次共186位主教出席。此會議繼續討論聖父(即天父)及聖子(即耶穌)本質的教義。結果,此大公會議修訂了《尼西亞信經》的內容,做並獲得一致通過。...
君士坦丁堡第四屆大公會議是教會歷史上第八屆大公會議,它是東西方教會大分裂之前最後的一屆大公會議。在西方,它的大公性始終沒有受到質疑。東方教會卻在與西方教會分裂後否認它的合法性,因而,東方教會只接受前七屆大公會議的法律地位。事件背景 這屆大公會議主要是為制裁佛提烏斯(photius)於公元 859年鼓吹裂教之...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是於公元553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五次基督教大公會議。是次大公會議將“基督一性論”視為異端。教宗拒絕參加此會議,卻在其後核准了此次會議的結果。是次會議審查“三章案”。為了解決“基督一性論”派與正統教會之間的分歧和試圖挽回分裂,查士丁尼一世決號召舉此大公會議。結果提出譴責“...
大公會議(或稱公會議、普世公會議、普教會議)是傳統基督教中有普遍代表意義的的世界性主教會議,咨審表決重要教務和教理爭端。會議英文是源自希臘文 ,意思是“普世性的”。而其中對基督教教義有深遠影響的基督教早期會議是尼西亞會議、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以弗所公會議和造成後日東西分裂的卡爾西頓公會議...
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或稱第一次尼西亞會議),是於公元325年在尼西亞城召開的基督教大公會議。該會議是天主教歷史上第一次的世界性主教會議。會議確立了一些為現今大部分天主教會接納的教義,可見此會議的影響極其深遠。歷史 第一次尼西亞會議由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集召開,按羅馬元老院的形式組織大會的進行。
這個信經後經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修改,成為後世大多數教會所公認並接受的《尼西亞信經》,阿里烏被斥為異端,遭到放逐。此外,會議還制訂了肯定主教制,按帝國行省劃分教區,加強帝國政權對教會的控制等條規,並確定以每年春分後第一次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天為復活節。第二次尼西亞會議 787年由東羅馬帝國君士坦丁...
許多世紀以來教皇們反對君士坦丁堡主教獲得這種地位,因為這將改變基督教會業已形成的等級制度。但是在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宣布了如下信綱:“君士坦丁堡主教應享有與羅馬主教同等的地位和榮譽,因為君士坦丁堡是新的羅馬”。教皇達馬蘇斯一世和格列高利一世拒絕承認這個信綱,這一舉動極不尋常且受到了質疑和譴責...
卡爾西頓大公會議(別稱迦克頓會議)是451年由東羅馬帝國皇帝馬爾西安在小亞細亞卡爾西頓(Chalcedon)召開的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會議。旨在否定449年以弗所強盜會議,鎮壓一性論派。東部各教會均派主教或代表參加,約520人到會。會議重申《尼西亞信經》及其在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中的定稿本,譴責歐迪奇(Eutyches380-456)關於...
但必須保留東正教儀式、祈禱時使用希臘語、神父可以結婚、舉行聖餐禮時餅酒同領等。1443年9月會議遷至羅馬舉行,1445年結束。1439年7月6日的決議,後因東正教會改變態度,而未能實現。1453年5月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國亡。1472年在君士坦丁堡舉行宗教會議,正式拒絕合併,是為東、西方教會最終分離。
事件 君士坦丁堡第一屆大公會議(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 i),是教會歷史上第二屆大公會議,於381年5月——381年8月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紀年 東晉太元六年;前秦建元十七年 大事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基督教大公會議 本年年表 公元381年(東晉太元六年),高僧慧遠掛錫寒溪,於吳王...
與阿里烏派對立的異端派別。創始人阿波利拿里認為,基督乃以神性的邏各斯為其心靈,而人系由靈、魂、體三者結合而成,基督只有人的魂和體,卻無人的心靈,故有完全的神性而無完全的人性;由於不完全是人,基督在道德上並無常人所具的成長過程。其觀點被381年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斥為異端。4世紀時還有認為聖靈不是上帝...
奚利爾(耶路撒冷的)(Cyrillus Hierosolymitanus,約315—386),古代基督教希臘教父。生於耶路撒冷。約公元349年任耶路撒冷主教。因指稱該撒利亞主教亞卡西(Acacius)背叛《尼西亞信經》,在357年、360年和367年三次被流放,至378年始得以充分行使主教職權。381年參加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力主持守《尼西亞信經》。...
羅馬主教馬丁一世(MartinusⅠ, 649—655在任)卻命人勿從,從者要受絕罰。馬丁後被該皇帝充軍荒島至死。一志論教義於681年被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宣布為異端。據天主教會史家稱。黎巴嫩馬龍派教會曾於7至11世紀加入該派,並於1182年承認羅馬教皇而成為東儀天主教會。但他們自己則認為從未與天主教斷絕過聯繫。
863年,此時的羅馬教宗尼克老一世也採取了行動。立即聲明伊納爵的廢黜非法,以及開除佛希要的教籍。佛希要也開始了反擊,他攻擊西方教會更動信經的內容,甚至在867年擅自於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開除教宗教籍。這是千古之奇事──宗主教開除教皇。雙方的緊張關係越演越烈,不料支持佛希要的皇帝遭人暗殺,兇手自立為王,...
兩派在神學的爭論成為無止無休論戰,此爭論被提到公元325年的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中討論,結果此派被斥為異端,其後更被驅逐和迫害。到公元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的召開,聖靈被接納為三位一體的神格,而阿里烏教派再次被斥為異端。此時三位一體的神學思想基本確立,阿里烏派從此大勢已去,只在日耳曼人中存在,...
及至680年由皇帝君士坦斯四世召開第三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時,羅馬主教阿加篤(Agatho,678--681在任)宣布此說為“異端”,並絕罰洪諾留。發展歷史 【1】公元七世紀初拜占庭皇帝契拉克流(Heraclius),因為波斯軍隊入侵,為了爭取基督一性派的支持,共同抵抗外侵,而採取和解態度。但是觸發了基督是一個意志或二個意志...
二性論派 早期基督教派別。為基督一性論派對大公教會的稱呼。堅持正統信仰,主張基督位格具有兩種性質,即人性和神性。在公元451年卡爾西頓公會議和533年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上戰勝基督性一論派。
亦譯“和聖子句”糾紛。因基督教西方教會在《尼西亞信經》中正式加上“和子”句而引起的西方教會和東方教會的矛盾和糾紛。在此“子”指“聖子”。公元325年的尼西亞公會議和381年的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公會議制定的信經里,關於聖靈來源的文句是聖靈“發自聖父”。4世紀,基督教神學在闡述三位一體的教義時,有...
從而完成神性與人性的結合,成就了“道成肉身”。因此他主張“基督具有人性,而非人格。”由於該說只承認基督具有人的魂和體,否認他有人的靈,正統派認為這樣便否認了基督人性的完全,所以竭力加以反對。該說於四世紀七十年代首先在羅馬和安提阿遭到譴責,381年在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上被判為異端。
公元325年尼西亞公會議將否認聖子具有與父同等神性的阿里烏派定為異端,381年君士坦丁堡公會議在確認尼西亞會議決議的同時將“聖靈受造派”定為異端,並制定《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三位一體信條始得確立,但在對條文的細節闡釋上仍有差異。“三位一體”這個概念最初由堪稱拉丁第一教父的德爾圖良提出。其後,古...
發展歷史 373年,賽巴斯特的優斯塔修(Eustathius of Sebaste)成為該派領袖。374年受到教宗達馬蘇一世的譴責。約380年發展至頂峰。381年,在君士坦丁堡第一次公會議上,該派遭到譴責,被判為異端。在《尼西亞信經》中加上聖靈“與父子同受敬拜,同受尊崇”的字句,以示區別。後逐漸消失。
圖卜魯格曾是一個古希臘的農業殖民點,叫做Antipygus。到了羅馬時代,該鎮作為一座軍事堡壘守衛昔蘭尼加。隨著基督教的傳播,城市一度設有主教教座。其中就有一任本地主教參加過553年的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1911年意土戰爭後,利比亞成為義大利的殖民地。之後義大利在圖卜魯格設立了一個軍事哨所。圖卜魯格是一個...
今本信經為公元5世紀經過在君士坦丁堡舉行的第二次大公會議和在查爾西頓舉行的第四次大公會議修訂之後確立,故又稱《君士坦丁堡信經》或《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主要內容除重申公元325年的原本關於聖父、聖子、聖靈等相同的信仰外,刪除了對異端的詛咒,增加了論聖靈的大段內容。而在關於基督“出於真神的真神”...
聖靈是聖子的肖像,三者有從屬關係,即聖子低於聖父並從屬之,聖靈又低於聖父和聖子且從屬之。此說早在二世紀的希臘教父查斯丁和二、三世紀間的奧利金著作中已見端倪,後於四世紀更為阿里烏加以全面發揮。最後於381年,君士坦丁堡公會議確立聖父、聖子、聖靈為“同受欽崇,同享尊榮”的三個位格,該說遭到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