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村(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下轄村)

向西村(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向西村是深圳市羅湖區南湖街道下轄村。位於南湖街道西部,距街道辦事處約1千米。南與香港一河之隔。相鄰自然村有羅湖村,東門街道湖貝村、賽龍村,黃貝街道黃貝嶺村。始建於明成化二年(1466年),張姓先祖從大鵬遷移至此,繁衍發展而形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向西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深圳市羅湖區
  • 車牌代碼:粵B
  • 鄰村:羅湖村、湖貝村、賽龍村、黃貝嶺村
歷史沿革,經濟,人口,本地方言,傳統建築,傳統文化,公共設施,

歷史沿革

建村至明萬曆元年(1573年),屬東莞縣;明萬曆元年至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深圳鎮;1958年,屬南天門公社;1961年,屬南頭區附城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羅湖區附城公社;1983年,屬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行政村;1992年屬羅湖區南湖街道向西社區。

經濟

改革開放前,村民世代以務農為主,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當時耕地約2500畝,在香港新界的土地有200多畝,一百多年來都有過境耕作的習慣。也有少部分人養魚、種菜。現村集體經濟主要為廠房出租、物業管理。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房屋出租、村集體經濟分紅、工資性收入等。

人口

村民主要有張姓、杜姓、林姓。據《深圳清河堂向西張氏族譜》記載,張姓族人為漢留侯張良及唐宰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之後裔,於南宋紹興元年(1131年)至三十二年(1162年),從福建福清縣遷移至廣東東莞大塘下,為東莞始祖;八世祖張梧峰於明洪武二年(1369年)從東莞遷至深圳大鵬,為深圳始祖;明成化二年其後裔從大鵬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400人,其中男性720人,女性680人;80歲以上20人,最年長者95歲(女);海外留學約10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0000人。祖籍該村的港澳台同胞約10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30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英國等國家。歸僑約50人。

本地方言

世居民族為漢族,廣府民系,使用粵方言圍頭話。

傳統建築

傳統民居為廣府民居,已經全部拆除。現存愛月張公祠,始建於清代,重建於2002年占地面積300多平方米。
村中存有《深圳清河堂向西張氏族譜》,由向西村重修族譜編輯委員會於2004年纂修。

傳統文化

該村有添丁點燈習俗,正月初九為該村祠堂點燈日,禮生負責唱禮,新添男丁的家長敬酒和敬茶等,並將男丁名字和出生日期登記在族譜內。
娶媳婦拜祠堂習俗形成於明朝。通常新娘婦進門要先到祠堂拜祭,由該村禮生讀祭文,新郎和新娘跪拜祖先,當禮生讀完祭文後,新郎和新娘會在禮生的指示下敬酒和敬茶。同時由負責唱禮的禮生講述誰家娶媳婦和媳婦的姓名、出生日期及籍貫,並把資料記入族譜。春、秋祭祖,即清明及重陽的祭祖活動。過去臨近清明節,村民會舉行春祭,除了祭祀掃墓外,家家戶戶都要做祭品清明仔,一種味道可口的點心,是用糯米和雞屎藤一齊播成粉,加上油、鹽、糖、花生等材料製成,放在藍蕉葉或杏葉上蒸熟,可食用和用作祭品。同時,每家每戶用桃枝和新鮮的蒜苗粘上清明仔掛在門兩邊。清明節前後3天,家家戶戶都上山採摘草藥製作鹹茶(又稱為清明茶)。如今,更多人將其作為踏青節、孝親節。
每年重陽節後舉行大型秋祭,第一個周日,向西、水貝、湖貝3個村的村民到香港南涌拜祭張玉軒太祖,並在山上品嘗香港新界的大盆菜。第二個周日到大鵬灣華僑墓園拜祭太婆。過去每年重陽節秋祭時,年輕人必須半夜開始準備,自帶午餐(一般是用米飯包著用鹽醃製的雞鴨腎做成的飯糰)前往祖先墓地拜祭。族長、房長和長輩們可以坐轎上山,60歲以下的男性村民就要半夜起床步行上山。拜祭完畢,60歲以上的長輩可以在山上吃盆菜,其他人走路回到祠堂就可以分得一塊豬肉和一塊上肉以及一毫錢。族長可多分一個豬頭,房長可多分一隻豬腳。

公共設施

該村地處羅湖商業貿易繁華的中心地帶,東連南極路,南接春風路,西臨東門南路,北臨深南東路。20世紀60年代未通電,70年代初通自來水,80年代通電話、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通網際網路。村裡有康體健身室、向西海外聯誼中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