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村(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大布村是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下轄村,位於觀湖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3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河南村、向西村。該村坐落於深圳中部丘陵地帶,樟坑徑河流經該村。村落始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因開村始祖陳振能攜妻子曾氏及子俊儒、俊仕、俊科,由長樂橫陂(今五華縣小都柵徑里)遷居松元廈開基立業。清朝末期,因人口發展較快,松元廈村被分為7個小村,其中之一即為大布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大布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
  • 地理位置:觀湖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屬寶安縣觀瀾鄉;1958 年,屬紅色公社;1959年,屬觀瀾公社;1979年,屬深圳市龍華區觀瀾公社;1981年,屬深圳市寶安縣觀瀾公社;1983年,屬寶安縣觀瀾區松元鄉;1986年,屬觀瀾鎮;1993年,屬深圳市寶安區觀瀾鎮;2004年,屬觀瀾街道松元廈社區;2011年,屬深圳市龍華新區觀瀾街道松元廈社區;2015年,屬龍華新區觀湖街道松元廈社區。
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2015年末,戶籍人口168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83人;80歲以上6人,最年長者96歲(女)。非戶籍外來人口約7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60人、澳門同胞5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27人,主要居住在牙買加、蘇利南等國。歸僑3人。
傳統經濟以種植水稻、花生、甘蔗、豆類、薯類和蔬菜等為主,以養殖雞、鴨、豬等為輔。現村集體經營以房屋出租、物業管理、商業經營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特色傳統食品有清明艾粄、冬至蘿蔔粄、月子黃酒雞、春節燜鵝等。
省道S359線觀平路、大布頭路、松元廈大布路經過該村。1964年通電,20世紀70年代通自來水,80年代通電話,90年代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00年通網際網路。
松元廈社區有籃球場、全民健身廣場、街心公園、松元公園、松元廈老人怡園、文化廣場、硼樓廣場、松元廈圖書館(藏書約6000冊)、振能國小、松元幼稚園(2015年在園幼兒00人,教職工36人)等。這些文體設施為社區7個自然村所共用。
大布村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約20座,保存較完整,有部分破損,多有人居住。大布村與松元廈社區其他幾個村的陳姓均為同一祖先,共用位於上圍村的陳氏宗祠。
村內有碉樓2座,均始建於1928年。兩座碉樓均高約15米,單層面積約13平方米,每層四面都有射擊孔,可以向外瞭望,亦可以射擊。
村內有《陳氏族譜》,分別於1996年和2000年續修。2014年由松元廈社區組織編撰《百年振能》,記述了陳氏振能家族辦學史。
該村有食姜醋湯的民俗。當家裡喜添新生嬰兒後,待嬰兒滿月時,家人會購置豬腳、雞蛋、醋和姜,製作成姜醋湯,分送給村裡的親戚朋友,寓意祝福新生嬰兒健康成長、平平安安。
傳統技藝有舞麒麟。每至年節,村民舞麒麟助興。松元廈麒麟隊有隊員20多人,近年來應邀在各地表演數十場。
代表性人物∶
陳玉生(1923—),出生於牙買加,1952年被分配至雷州半島徐聞縣參加土地改革工作,被評為粵西土改工作模範;1962年返回牙買加,力推中牙外交工作,為祖國的僑務事業作出貢獻。
陳玉昌(1951-),全國先進愛國企業家,1985年開始,陳玉昌先後引進60多位台商、50多位港商到觀瀾投資辦廠,為促進當地招商引資工作和外向型經濟發展作出貢獻;1987年回到鬆開廈,興辦大型工業園、為家鄉引來更多投資商,被授予“全國先進愛國企業家”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