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浦鎮大布鄉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潮南區西部,練江中游南側,大南山北麓,東、西分別與峽山街道、陳店鎮接壤,北隔練江與銅盂鎮、貴嶼鎮相望,南、西南分別與兩英鎮、仙城鎮交界,東距汕頭市中心城區42公里,潮南城區5公里,西距普寧市區23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司馬鎮大布鄉
- 地理位置:金鄉縣境南部
- 面積:52.74平方米公里
- 人口:3.2萬人
廣東連氏,連氏發祥地,長樂五華支系,
廣東連氏
廣東連氏自稱上黨連氏
廣東連氏其實大部分是宋、元代從福建分去的,少數是折轉江西、湖北來的。就其源流可分三個大派系。莆田重岩公後裔—潮陽溪南金誥公派系潮陽連氏支系是廣東歷史較久,人口最多的一支連氏。奉金誥公(號衿教)為大始祖。據汕尾連氏族譜《遷潮史略》載:先祖重岩公生於福建莆田縣獅子巷,官拜軍機大臣.
據大布連氏宗祠族史載:“一世祖金誥公,字有倫,紀所出自地,系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七板橋,生於大宋寧宗王嘉泰甲子年至理宗王開慶已未年間,由歲貢任崑山縣丞,任滿致仕一如嬪姓林,產下一男諱闡,由進士出身,遠任潮陽縣令,懇公上任掌文,公即挈家隨甥赴任。至潮陽,遊覽名山大川,遍閱都邑,里居見潮,山明水秀,地饒人富,不思旋歸鄉,立籍潮邑,創基址於溪南。”以上說明,潮陽溪南連氏是福建莆田連重岩公的裔孫,其大始祖金誥公就是重岩公的後裔之一,遷粵時,初居揭陽,後才遷潮陽溪南。
溪南金誥公生五子,除長子留原籍,其他四子分別創下東埔、大布、司馬浦和蔡溝連氏。永曆年間(明末清初)因鄭(一說趙)錦一條幹戈擾亂,金誥公的後裔四處逃難,甚有把自己姓改為同(諧)音的顏、邢的,至清代中期又逐復為連姓。故潮陽一帶有“連、顏、邢”一家人之說。潮陽連氏今以大布一支最望,司馬浦大布鄉上、下兩片單一連姓,里外總人口三萬多人,是廣東最大,全國最多的連氏族人聚居地之一。
一九九九年八月暑期,編者親訪大布,讀其族譜序,發現他們的先祖不是直接來自莆田,而是先遷到漳浦鳳塘,再經龍溪青蕉村遷潮陽的。該序是明景泰甲成科進士連天榮所撰。天榮是當時金誥公——廉溪公派裔孫,他游庠漳郡間,曾謁拜過鳳塘純齋公祠和青蕉朴庵公祠,並訪同脈族親。長期來,大布連氏只知“福澤莆田”而不知是“青蕉一脈”。為此,編者特為潮陽大布連氏編繪源流表,以供潮陽宗親鑑證。汕尾連氏支系:居汕尾城區東沖鎮尤溪鄉大園村(原屬海豐縣管轄)和紅海灣田乾鎮浦圩。這支連氏源自大布連氏,開基祖是天恩公,其子孫直仲,仰南二人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遷來尤溪定居蕃衍,今傳16世,字輩是天、沖、仰、瑞、延、君、特、宮、道、興、文、仕、 賢。
海豐連氏支系:居公平鄉,也源自大布連氏,詳情待進一步了解。普寧連氏支系:居大北山水庫旁之潮尾村和梅塘鎮新寮連屋。源自溪南連氏。揭陽連氏支系:金誥公(衿教)在此開基,揭陽無疑有其後裔。具體待考。聽說潮陽大布連氏宗親拜祖活動還有來此城東外圍邢的“三姓祠”舉行。綜上述,金誥公派包括今潮陽(大布、溪南、夏東埔、司馬浦、蔡溝)連氏和汕尾、海豐、普寧、揭陽等地連氏,這一支系的特點是,分布集中在南粵,人口多,歷史較久,旅外親人較多,說的是潮汕話,類似閩南話。
連氏發祥地
連氏的初居地和發祥地,依據連氏族譜記載,始遷祖連謀於唐代由婺州(今浙江金華市)入閩,卜居“三山之連江”,“以氏名命江名,以江名命地名”。因而連江縣就成為連氏始遷的首選地方。然而,經查閱連江縣誌,詢訪當地連氏族人,連江縣尚未發現有古代連氏先民活動的遺蹟及史料記載。現今居住在連江縣的連氏,是從清朝以後由外地遷入的,有的是當代從水上漁民移居沿岸定居的,並無唐代世居至今的。連江縣曾名溫麻縣,約公元262年就已定名為連江縣,且境內並無稱為“連江”的河流,故以江名命地名之說並不確實。
經多方考察尋訪,反覆探討,連氏的初居地和發祥地,當為今福州市倉山區連坂、連浦村,村內閩江小支流——濂江,應是連氏族譜記載的“連江”。
依據
其一:至今保存好有“連坂橋”古蹟,現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連坂橋位於倉山區城門鎮連坂村的甘泉山兜,南北走向,長15米,寬1.41米,兩岸有用條石疊砌的單面階梯橋台,橋台間架兩條石樑為橋面。石樑陰刻一行楷字:“當境連滿與妻林十六娘為所生父母造橋一所願家國平安同沾利祿上元辛亥歲八月三日造”。上元是唐肅宗李亨年號,(公元760~761年)然而上元年號只有庚子、辛丑兩年,辛亥應是大曆六年。雖然記載有誤,距今也有1240多年。這座古橋是連氏在唐代中期定居在福州南台島連坂村一帶繁衍生息的佐證。
其二:據宋代編纂的《三山志》記載,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閩縣人連揔,進士及第。宋代有連作磚、連逢辰等ll位閩縣人,另有4位為侯官縣人,4位懷安縣人,皆榮登進士榜。據《福州連坂甘泉寺志》載:“唐乾符戊戌年(878年),黃巢兵陷福州,甘泉寺兵燹。里人連揔募資修復甘泉寺。”連坂村《黃氏族譜》載,其始祖母是宋末本境人連(履孫)太守之女。據說:宋代,這個村居住的大多是連姓人,建有豪華住宅,現代有人在建房時發現宅基地下有大塊石條,估計是古代連家宅遺址;連太守夫人出資興建的“蜈蚣”石板條路,到1958年“大躍進”時期才被毀壞。
其三:現今連坂村,原屬閩縣開化里。古閩縣開化里位於南台島東北部,依山傍水,河網交錯,隔閩江與鼓山相望。當地地名都有“連”字或連的諧音字。現有“連坂村”、“福連村”、“濂江村”、“林埔村”(原名連埔,明代中葉後,因連氏衰微,林氏漸大,改名為濂埔、林浦),村內小河,名為“濂江”等。“濂”與“連”諧音。這些地名與連氏族譜“以氏名命地名”的記載相吻合。
從以上文物和史料中可以推斷:連氏在唐代中期,初居地為閩縣開化里。宋代,開化里形成連氏的聚居地,因而這裡的村落、山川、文物多用“連”字或其諧音“濂”字命名,帶有明顯的姓氏印記。連坂、連浦一帶河網交錯,連氏族人,過著漁、耕、讀的生活。唐鹹通年間,連揔中進士。宋代,朱熹曾在“濂江書院”講學,讀書育人的風氣更濃,先後又考中15名進士和7名文章特奏名,其中有祖孫、叔侄、兄弟皆為進士的士子世家,連氏成為當地顯赫的名門望族。隨著這些仕子到各地任職為官,連氏先賢從連坂、連浦遷到省內外定居,從而使連氏後代繁衍分布至南方數省,及台灣、港澳和東南亞等地。比如,《台灣通史》作者連橫是當今台灣政要連戰的祖父,其先祖於清康熙年間遷自漳州府龍溪縣萬松關馬崎社二十七都(今龍海市步文鄉洲村馬崎社)。再往前溯源,其祖遷自大田縣,大田縣的始遷祖連胤正是閩縣連揔的五世孫,於五代末年(約960年)徙遷大田縣魁城村定居。這支連氏後裔先後衍分龍巖、漳州、沙縣、順昌、建寧等地。宋朝初年,連揔的裔孫連光裕,官湖北應山縣縣令,致仕後就在應山定居。其後裔分布在浙江、福建閩東、廣東等地。宋淳熙年間(1174~1189)連江任右丞相兼護國大將軍,致仕後歸隱仙遊縣,其居住地名也叫上“連坂”,其後裔分布在惠安、德化等地。
文物史料證實,連坂、連浦是連姓發祥地,為什麼現在只有福連村有30多戶連姓人家,而且還是船民上岸定居的。為了揭開這個謎底,經筆者尋訪查證,連氏數百年前從連坂、連浦全族消失,可能與以下兩個事實有關:
一是與改朝換代慘遭殺戮有關。南宋恭宗丙子年(1276年)三月,偏安一偶的趙宋皇族,被元軍文天祥趕出臨安,朝貴大臣們簇擁著少帝趙昱,經永嘉(今溫州市)從海路逃至閩江口,在連浦碼頭登岸。五月初一,端宗趙昱在福州稱帝。五月末,文天祥也趕到連浦,皇帝授為右丞相兼知樞密院事,都督各路兵馬。文天祥在連浦招兵買馬,日夜操練水陸各軍。一時間,連浦成了全國的抗元中心。七月,文天祥揮師南劍州(今南平市),與元軍決戰,後轉戰閩贛等地。十月,元軍分水陸兩路圍困福州,皇帝從連浦浮海南逃。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經崖山海戰,南宋全軍覆沒,皇帝蹈海自盡,南宋亡。
其間,連浦、連坂的連氏青壯年,大多參加文天祥的抗元水陸軍隊,這些人為南宋王朝捐軀沙場、葬身海底。元軍占領福州後,“連坂、連浦等境是元兵重誅之地”(《福州連坂甘泉寺志》),連氏便成元兵斬除禍根的對象。為了躲避元兵殺戮,連氏族人有的從山路遠循他鄉,有的乘船逃往孤島。連坂村傳說連姓人乘船逃到閩江口的琅岐島,至今還保留一個叫“連般”的地名,寓“從連坂搬來之間”。由於失去連坂、連浦這安居樂業的故土,又不願受異族的統治,足踏“元土”,從此泛舟江河,往來港埠,成了連家船民。因此,福州沿江和閩東沿海一帶,原有眾多的連姓船民可能都是他們的後代子孫。
二是與“風水被破要另擇吉地”的傳說有關。傳說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中進士,曾任太守的連履孫的夫人,要求風水先生找到好風水,定給重酬,並供養天年。這位地理先生吃住在連家,天天為太守夫人尋找“鳳穴”。有一次,奴僕把掉進糞池淹死的雞拾起煮給先生吃,因而得罪了地理先生。這位先生就建議太守夫人建一條石板條路,行善事,積陰德。太守夫人依言,出資在連坂境建了條“高架路”:在路中間縱向鋪一排石板條,兩邊橫向鋪兩排石板條,離地面高半尺許,蜿蜒數里長,這條石板路形似蜈蚣,被稱為“蜈蚣路”。蜈蚣路迎接的不是連太守衣錦還鄉,而是一副身首異處的靈柩。原因是元兵南下,攻破城池,連太守不屈被執斬首。當時連氏人心惶惶,緊接著元兵又殺到境內,不少人被殘殺,人們只得四處逃命。在國破家亡的血腥日子,連氏族人歸罪於“蜈蚣路”破了“鳳穴”,只好遠走他鄉,另謀生路。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趙宋王朝的皇恩曾給連坂、連浦的連氏一時的輝煌,連坂、連浦的連氏也隨著趙宋王朝的滅亡而遭受空前浩劫,被元兵追趕殺戮,不得不捨棄世代相傳五百多年的家園,舉族逃難四方。現在連坂、連浦已找不到世居的連氏後人。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連氏仍頑強地繁衍生息,在五大洲都能見到連坂、連浦連氏的後裔。值得欣慰的是,當年被連太守招為女婿的黃武,由於繼承連家部分田園財產,很快發展成旺族。黃家人不忘與連家的姻親關係,至今濂浦還流傳著當年連氏興衰的許多故事。
全國最大的連氏聚居地——福建泉港的壩頭,有22個鄉村是連氏所居,它們是劉上、石埕、下墩、後厝、西吳、劉山、烏邊、刈林、田墩、蔡頭橋、安兜、社塘、前埔、埭中、朝林、下坑內、北洋、中洋、頂坂、後宅、外坑及鄰近的嶺口村,人口計有2萬多人。
稽考史籍,壩頭連氏源自山西上黨。據仙遊縣《鳳阿連氏阿頭族譜》和壩頭連氏族譜原本《阿頭譜》載,連姓入閩始祖愷公,字廣志,世居光州固始縣,以明經擢第,為江蘇常州尉、葉州通議大夫。唐中和年間(881~~885),因避兵燹棄官奉雙親入閩,卜居福州之閩縣。延至第九世連治,字國賓,號素俺,南宋孝宗時封右丞相兼大將軍,因侫臣變亂朝綱,三諫不納,遂隱退遷興化仙遊縣雲頂山北卜居,名其地為連坂。其孫連釗,字兆欽,自連坂遷入泉州府惠安縣,居七都曾占尾,為今壩頭連姓之鼻祖。時在南宋寧宗嘉泰年間(1201~~1204),迄今已有800多年了。<br> 連姓渡台以漳、泉二府為多,其中不少是從壩頭遷去的。而據楊緒賢《白話台灣區姓氏堂號考》,1978年台灣全省連姓共28318人,名列台灣名姓中第74位。
長樂五華支系
寧化五榮公後裔—
廣東龍川(老隆)、龍門、五華(長樂)等地連氏族譜載:他們的大始祖是連光裕(乳名五榮),開基祖是其三子進步、道步、達步兄弟,時在元代仁宗元年(1312年)遷自福建寧化石壁下葛藤坳。對此,編者對照福建、江西各地連氏譜牒 ,發現進步三兄弟不可能是光裕公的兒子,只可能是其裔孫。光裕公是梁末宋初時代人,祖籍閩縣(閩侯),湖北應山令,家眷隨任。而進步公三兄弟是元初人,籍寧化,兩者的處世時代和籍地都相差很遠。史料表明光裕公裔孫很多地方都有,寧化有並不奇怪。進步三兄弟該是其幾代後的裔孫。光裕公的兒子譜載的只一個叫馮,這在本書福建連氏部分已有交待。經查廣東龍川連氏族譜,進步三兄弟從寧化入粵,初居長樂(今五華)。六、七百年來,三兄弟的子孫繁衍分支廣東各地去了。今只知五華縣華城鎮原興林公社萬子大隊畲上生產小隊有50多連姓人是他們的後裔。此三兄弟的後裔大都擴散到廣東西部、中部以及江西、湖南、四川各省。此僅把在廣東省內的簡述如下:進步公後裔:居龍門縣龍江鎮嶺咀八嶺旗本、惠東縣大嶺鎮塘仔口村和東莞市青溪鎮黃麻布村等地。惠東的是從五華分支的,而東莞則是龍川的分支。道步公後裔:先從五華分到龍川縣黃布鎮歐江連屋村,時在明嘉靖元年(1522年),當時居住地叫古循州金魚釣,開基祖是道步公第十八代孫得清公。得清公後代又分支到龍門縣永漢鎮低冚村(時在清雍正年間)、樂昌縣廊田鎮山高引子坪田村和珠海灣仔南山村等地以及江西(最多)、四川、湖南等省。
資料表明,道步公後裔的分布是三兄弟中最廣的。達步公後裔:居揭陽林田廟龍宮墩,惠陽南坑禾苗田、東莞市樟木頭、官井頭等地。綜上述,進步公三兄弟的後裔,開宗於五華、發祥於龍川。這派連氏的特點是:入粵時間較晚,聚居地較分散,且多在山區偏避地,多數講客家話。大浦連氏廣東大浦縣有連氏近萬人,是廣東第二大連氏聚居地(僅次於潮陽大布)。大浦連氏分布在平原鎮坑仔口、富竹村、五家畲,雙溪鄉清泉溪,楓朗鎮王蘭村,百侯鎮世古坪和茶陽鎮南陽村等地。據福建龍巖連氏族譜載:其五世伯祖連大十三朗於八百多年前遷高陂一個名叫烏槎鄉的地方開支。這支連氏今包括王蘭、坑仔口、五家畲、清泉溪、世古坪連氏,是大浦人口最多,歷史最古的一支源自龍巖的連氏,今傳22世。茶陽南陽一軒公派連氏也是遷自龍巖,時在清初,是龍巖另一支連氏(昆正戶)連胤九子連仁業支系,今傳25世。
另據福建仙遊連氏族譜載,其十二世斌公次子教公有後裔遷大浦,今居何地不祥。屬於大埔連氏分支的在廣東還有揭陽、廣寧、海豐(梅林屯)、潮安(小葫蘆)、雲浮、羅定等地的連氏。在廣西有賓陽、貴港連氏。其他小支系:仁化連氏:仁化縣有幾個村是連氏聚居地,先祖由福建上杭瓦子街遷江西龍南,後才分遷仁化。總人口千餘人,但分散在各小村子。仁化連氏又分乳源一支,居乳源縣侯公渡鎮大東鄉寨下村。
順德連氏:勒流鎮富裕沙富村和三水河口鎮木棉村二地連氏歷來親近,後者源於前者,前者先祖源於湖北安得府。據此,他們很可能是應山令光裕公的後裔。如果是這樣,其實也屬於五榮三子一派。
據福建沿海疍民(以船為家的漁民)連氏族人告知,廣東南澳島當有他們的宗親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