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沙漠進軍

向沙漠進軍

本詞條是《向沙漠進軍》一文的標題,《向沙漠進軍》是一篇事理說明文,這篇文章根據大量事實和科學原理,對為什麼要向沙漠進軍,怎樣向沙漠進軍,進軍的前景如何等重大問題,作了深入淺出的說明,把科學道理講得有聲有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向沙漠進軍
  • 創作年代:中國建國初期
  • 文學體裁:說明文
  • 作者:竺可楨
原文,基本簡介,概述,沙漠原因,進攻方式,移動方式,抵禦風沙措施,抵禦沙丘方式,征服沙漠,足夠的雨量,地下水的作用,治理前景,防護作用,意義,日光優勢,沙漠危害,作者簡介,概述,個人成就,主題思想,教學設計,課堂教學,回答問題,案例分析,自由討論,說話訓練,作業,課外活動,

原文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但是從古代的傳說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反而為沙漠所併吞。
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埃及巴比倫希臘的文明都是在這裡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但是兩三千年來,這個區域不斷受到風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了。
中國陝西榆林地區,雨量還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是個天然草原區,沒有多少風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和山西北部許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關外去開墾。當時的政府根本不關心農業生產事業,生產技術又不高,墾荒伐木,致使原來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曬風吹,塵沙就到處飛揚。由於長城外的風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襲擊,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區關外30公里都變成沙漠了。
沙漠逞強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風沙的進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可以稱為“游擊戰”。狂風一起,沙粒隨風飛揚,風愈大,沙的打擊力愈強。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農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才能有點收穫。一種可以稱為“陣地戰”,就是風推動沙丘,緩緩前進。沙丘的高度一般從幾米到幾十米,也有高達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進並不是整體移動的。當風速達到每秒5米以上的時候,沙丘迎風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隨風移動,從沙丘的底部移到頂部,過了頂部,由於風速減弱,就在背風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動速度雖然相當快,每天可以移動幾米到幾十米,可是整個沙丘波浪式地前進,移動速度並不快,每年不過5米到10米。幾個沙丘常常聯在一起,成為沙丘鏈。沙丘的移動雖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到距離防護林等於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又恢復原來的速度。所以防護林必須是並行排列的許多林帶,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颳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抵禦沙丘進攻的方法是植樹種草。中國沙荒地區,有一部分沙丘已經長了草皮灌木,不再轉移陣地了。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根據近年治沙的經驗,陝北榆林、內蒙古磴口、甘肅民勤地區的流動沙丘,表面乾沙層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10 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漸增大,到40厘米的深處,水分含量達到2%以上,這就是濕沙層了。濕沙層的水分足夠供應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動沙丘上植樹種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類成長以後,沙丘就可以固定下來了。
僅僅防禦風沙襲擊,固定沙丘陣地,還只是採取守勢,自然是不夠的。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無論植樹還是種草,土壤中必須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進軍的勝利,必須有充足的水源。
中國內蒙古東部和陝西、山西北部有足夠的雨量。就是西北乾旱地區,地面徑流和地下潛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區,如河西走廊柴達木新疆北部準噶爾和新疆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圍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積雪。這樣看來,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開闢出若干綠洲來。普通河流愈到下游,水量愈多,河流愈大。但在沙漠中,因空氣的蒸發,泥土的浸潤,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終至於乾涸不見,一部分水被蒸發到空中,一部分浸入到土壤岩隙中成為地下水。如地質構造是一個盆地,則能匯成地下海,可以作為建立綠洲的水源。據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調查,只要有水源,單新疆尚有1億畝荒地可以開墾。
沙漠是可以治理的。中國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經取得了若干成績。新疆建設兵團在天山南北建立國營農場,開溝挖渠,種麥種棉植樹,那裡原是不毛之地,現在一片蔥蘢,儼然成為綠洲。內蒙古沙荒區的治沙工作也獲得不少成績。
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保護了農田,開闢了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包蘭鐵路銀川蘭州的一段,要經過騰格里沙漠,其間中衛縣沙坡頭一帶,風沙特別厲害。那裡沙多風大,一次大風沙就可以把鐵路淹沒。有關部門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頭治沙站,進行固沙造林。這一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包蘭鐵路通車以來,火車在沙漠上行駛,從來沒有因為風沙的侵襲而發生事故。
風是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沙漠地區地勢平坦,風力很強。如新疆星星峽託克遜達坂城都是著名的風口。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託克遜地方試製了半徑兩米的風力車,可以供發電、汲水、磨麵之用。
沙漠地區空氣乾燥,日光的照射特彆強烈。那裡日照時間又特別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也不過2500小時。日光可以用來發電,取暖,煮水,做飯。沙漠湖水含鹽,日光使水蒸發,可以取得蒸餾水和鹽。把日光變為熱能和電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導體,估計將來有可能在沙漠裡用便宜的半導體做屋頂,人住在裡邊冬天不冷,夏天不熱。
從上面介紹的一些情況,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只要我們正確地認識沙漠的危害,找出對付它的辦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基本簡介

概述

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有史以來,人類就同沙漠不斷地鬥爭。但是從古代的傳說和史書的記載看來,過去人類沒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區反而為沙漠所併吞。  ·地中海沿岸被稱為西方文明的搖籃。古代埃及巴比倫希臘的文明都是在這裡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但是兩三千年來,這個區域不斷受到風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漸變成荒漠了。

沙漠原因

·中國陝西榆林地區,雨量還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是個天然草原區,沒有多少風沙。到了清朝乾隆年間,陝西和山西北部許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關外去開墾。當時的政府根本不關心農業生產事業,生產技術又不高,墾荒伐木,致使原來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曬風吹,塵沙就到處飛揚。由於長城外的風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襲擊,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區關外30公里都變成沙漠了。

進攻方式

·沙漠逞強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風和沙。風沙的進攻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可以稱為“游擊戰”。狂風一起,沙粒隨風飛揚,風愈大,沙的打擊力愈強。春天四五月間禾苗剛出土,正是狂風肆虐的時候。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農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才能有點收穫。一種可以稱為“陣地戰”,就是風推動沙丘,緩緩前進。沙丘的高度一般從幾米到幾十米,也有高達100米以上的。

移動方式

沙丘的前進並不是整體移動的。當風速達到每秒5米以上的時候,沙丘迎風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隨風移動,從沙丘的底部移到頂部,過了頂部,由於風速減弱,就在背風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動速度雖然相當快,每天可以移動幾米到幾十米,可是整個沙丘波浪式地前進,移動速度並不快,每年不過5米到10米。幾個沙丘常常聯在一起,成為沙丘鏈。沙丘的移動雖然慢,可是所到之處,森林全被摧毀,田園全被埋葬,城郭變成丘墟。

抵禦風沙措施

抵禦風沙襲擊的方法是培植防護林。防護林的主要作用是減小風的力量。風遇到防護林,速度就減小70%~80%。到距離防護林等於林木高度20倍的地方,風又恢復原來的速度。所以防護林必須是並行排列的許多林帶,兩列之間的距離不要超過林木高度的20倍。其次是培植草皮。有了草皮覆蓋地面,即使有風,颳起的沙也不多,這就減少了沙粒的來源。

抵禦沙丘方式

抵禦沙丘進攻的方法是植樹種草。中國沙荒地區,有一部分沙丘已經長了草皮灌木,不再轉移陣地了。這種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護草皮和灌木,防止過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來。根據近年治沙的經驗,陝北榆林、內蒙古磴口、甘肅民勤地區的流動沙丘,表面乾沙層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0厘米。10 厘米以下,水分含量逐漸增大,到40厘米的深處,水分含量達到2%以上,這就是濕沙層了。濕沙層的水分足夠供應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所以在流動沙丘上植樹種草,是可以成活的。林木和草類成長以後,沙丘就可以固定下來了。

征服沙漠

·僅僅防禦風沙襲擊,固定沙丘陣地,還只是採取守勢,自然是不夠的。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無論植樹還是種草,土壤中必須有充足的水分。所以要取得向沙漠進軍的勝利,必須有充足的水源。

足夠的雨量

· 中國內蒙古東部和陝西、山西北部有足夠的雨量。就是西北乾旱地區,地面徑流和地下潛水也是很大的。有些沙荒地區,如河西走廊柴達木新疆北部準噶爾和新疆南部塔里木,都是盆地,周圍的高山上有大量的積雪。這樣看來,只要能充分利用這些水源,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有收復失地的把握,而且能在大沙漠里開闢出若干綠洲來。

地下水的作用

普通河流愈到下游,水量愈多,河流愈大。但在沙漠中,因空氣的蒸發,泥土的浸潤,河流反而愈流愈小,終至於乾涸不見,一部分水被蒸發到空中,一部分浸入到土壤岩隙中成為地下水。如地質構造是一個盆地,則能匯成地下海,可以作為建立綠洲的水源。據中國科學院綜合考察委員會的調查,只要有水源,單新疆尚有1億畝荒地可以開墾。

治理前景

·沙漠是可以治理的。中國在治理沙漠方面已經取得了若干成績。新疆建設兵團在天山南北建立國營農場,開溝挖渠,種麥種棉植樹,那裡原是不毛之地,現在一片蔥蘢,儼然成為綠洲。內蒙古沙荒區的治沙工作也獲得不少成績。

防護作用

·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保護了農田,開闢了綠洲,而且對交通線路也起了防護作用。包蘭鐵路從銀川到蘭州的一段,要經過騰格里沙漠,其間中衛縣沙坡頭一帶,風沙特別厲害。那裡沙多風大,一次大風沙就可以把鐵路淹沒。有關部門在1956年成立了沙坡頭治沙站,進行固沙造林。這一工作已經提前完成。包蘭鐵路通車以來,火車在沙漠上行駛,從來沒有因為風沙的侵襲而發生事故。

意義

·風是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為人類造福。沙漠地區地勢平坦,風力很強。如新疆的星星峽、託克遜、達坂城都是著名的風口。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在託克遜地方試製了半徑兩米的風力車,可以供發電、汲水、磨麵之用。

日光優勢

· 沙漠地區空氣乾燥,日光的照射特彆強烈。那裡日照時間又特別長,一年達到3000小時,而長江流域只有1500小時,華北地區也不過2500小時。日光可以用來發電,取暖,煮水,做飯。沙漠湖水含鹽,日光使水蒸發,可以取得蒸餾水和鹽。把日光變為熱能和電能的最良好的工具是半導體,估計將來有可能在沙漠裡用便宜的半導體做屋頂,人住在裡邊冬天不冷,夏天不熱。

沙漠危害

· 從上面介紹的一些情況,可以清楚地認識到,只要我們正確地認識沙漠的危害,找出對付它的辦法,沙漠是有可能治理的。

作者簡介

概述

竺可楨(1890—1974),又名紹榮,字藕舫,漢族,浙江紹興市人。中國著名的科學家和愛國教育家,當代聞名的科學家、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人。
向沙漠進軍

個人成就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後,他擔任中國科學院第一任副院長,同時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等職。他還當選為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並於1962年光榮地參加中國共產黨。他對中國氣候的形成、特點、區劃及變遷等,對地理學和自然科學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主題思想

· ·本文通過對人類最頑固的自然敵人之一沙漠的剖析,說明沙漠危害之嚴重,治理沙漠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通過對人類改造沙漠取得的初步成績的介紹,說明了改造沙漠的可能性;同時又以積極進取的姿態提出了“向沙漠進軍”的號召,展示了人類改造、戰勝沙漠的美好前景。

教學設計

說明:本課教學按“大語文教育”思想設計,由“語文環境”、課堂教學、課外活動三部分組成。
教學目的:⑴學習說明事物的特徵、說明的順序和作詮釋、舉例子等說明方法;⑵學習確定中心句;⑶結合課文教學進行聽說訓練;⑷增強環境生態方面的危機感,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課文閱讀。
教學難點:中心句的確定,說明方法的學習。
教學時數:共2課時。
語文環境布置
一、“語文黑板報”一期:
⒈《被沙漠吞噬的古城》
樓蘭,曾是中國一座著名的古城,許多古代詩文都提到過它,王昌齡還留下了“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名句。唐朝時,這裡還是一個十分富饒的地方,它靠近羅布泊,周圍水草豐茂,牛羊成群,又處在絲綢之路上,是東西方客商往來的必經之地。
可是現在,樓蘭卻早已被沙漠吞噬。居民遷走了,牛羊不見了,羅布泊乾涸了(50年代還有水),絲綢之路中斷了,只有那斷壁殘垣還留在沙漠中,偶爾有一支考察隊來到這裡,憑著廢墟想像它昔日的風采。
⒉《百泉之城已無泉》
我們河北邢台過去被稱為“百泉之城”,因為它遍地是泉。最集中的是西南郊百泉村一帶,泉眼密布,河道縱橫,土地全部自流灌溉,盛產水稻、魚蝦和蘆葦,宛如江南水鄉。城北的達活泉公園,更是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風光吸引著遊人。但是70年代以後,邢台的泉逐漸乾涸,眾多的河渠變成了乾土溝,昔日的水稻田現在生長的是玉米、小麥,以泉水著稱的達活泉公園也只能靠自來水維持它那淺淺的人工湖了。
原因──過量開採地下水。
⒊“說文解字”
虐上面的“”是虎頭,也是“虎”字的變形;下面的“”是一隻反著的“”,即“爪”的變形,古文字寫作“”、“”。“虐”字用“老虎反爪抓人”表示“殘暴”之義。
沛注意:右邊不是“市”,同樣的情況還有肺、芾;柿子的“柿”才以“市”作聲旁。
二、“閱讀與欣賞”欄,張貼以下資料:
⑴《豈容綠洲變沙漠》(《光明日報》1989年5月13日);
⑵《沙漠綠洲發出了呼救》(《中國環境報》1991年3月16日);
⑶《黃土高原的黃土形成》(《語文報》178期)。

課堂教學

第一課時
一、聽讀導引型參讀文章《綠洲變成了沙漠》
目的:通過聽讀練習培養興趣,強化動機,導入新課。
交代任務:在過去“聽記”、“聽述”的基礎上“聽析”──聽後回答:是什麼文體?主題是什麼?有哪幾個段落層?還有幾個問題,暫時“保密”,聽後再提。
綠洲變成了沙漠
你知道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大沙漠,竟是草原綠洲變成的!
“撒哈拉”阿拉伯文的意思是“一無所有”。然而據考證,這裡在很久以前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所有很多”。考古學家在這片沙漠上發現一些大的河床,找到一些魚的骨骼和生物的遺蹟。它告訴我們,在遠古時候,整個非洲北部是一片海洋。有的探險家預言,沙漠地下蘊藏著很多海洋生物的遺體,現在已經變成了石油。果然,1936年,撒哈拉北部發現了儲量豐富的油田。這說明,如果這裡一直是沙漠,是不會有儲量豐富的石油的。撒哈拉東部有一個名叫“恩阿傑爾”的高原,在當地土語中,“恩阿傑爾”就是“河流很多的台地”。地質學家在那裡發現的櫟樹和雪松的化石證明,大約6500年以前,這些樹在這裡生長過。然而最有說服力的,是在撒哈拉中部扎巴連山谷發現的壁畫。壁畫有5 000幅以上,有栩栩如生的長頸鹿,有急馳如飛的羚羊,有緩緩而行的黃牛,有大象和河馬,有手持弓箭的獵人,有靜坐沉思的少女,有戴面具的演員和奇特的神像,還有勞動和舞蹈的情景。壁畫最小的有幾厘米見方,最高的有一二十米,大部分用赭紅色勾線,然後塗上各種顏色,雖然經歷了長久的日曬風吹,卻顏色不褪。這生動地反映了當時豐富多彩的生活和發達的文化藝術,而如果沒有一定的經濟水平,這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它也說明,在6 000多年以前,撒哈拉決不是乾旱的沙漠,而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草木青青的沃土。
那么,是什麼原因使綠洲變成了沙漠呢?有人研究,是由於氣候的變化,加上對森林、草原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尤其是過度的放牧。
答案:文體是說明文。主題:撒哈拉沙漠綠洲變成的。分兩段:1?撒哈拉沙漠是綠洲變成的;2?綠洲變成沙漠的原因。
方才“保密”的問題:1?“撒哈拉”在阿拉伯文中是什麼意思?2?文章用哪些證據證明撒哈拉沙漠是綠洲變成的?答案略。
進一步思考:此文所說的土地沙漠化問題僅是個別現象嗎?別的地方有無此類問題?學生自由發言,老師準備以下例子:1979年,《人民日報》曾發表文章──《風沙進逼北京城》(板書),警告國人:如果不加治理的話,連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也會被沙漠埋葬!沙漠在向人類進攻了!我們目前的一個緊迫任務就是──向沙漠進軍!(板書課題)
二、介紹作者
提問:作者竺可楨是一個什麼人?他研究什麼學科?我們學過他寫的什麼文章?學過寫他的什麼文章?
三、“搶讀”課文,從整體上理解
要求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完後回答幾個問題,其一是怎樣向沙漠進軍,其餘也暫時“保密”。
說明:“搶讀”就是誰搶到誰讀,一旦讀錯,由別人再搶。老師也搶,搶到後或自己讀,或指定一個不搶的同學讀。此法易於引起興趣,便於糾正錯誤,還便於分組競賽。

回答問題

⒈什麼文體?答案:說明文。
⒉運用什麼說明順序?答案:邏輯順序。
⒊哪幾段寫怎樣向沙漠進軍的問題?怎樣向沙漠進軍?答案:
⒋12自然段。進軍方法有二:一是守──植林,種草;二是攻──水。
⒌除了怎樣向沙漠進軍之外,課文還寫了什麼內容?答案:為什麼向沙漠進軍,向沙漠進軍的前景。
小結:為什麼──怎樣──成績和前景。這是文章的思路,嚴謹而有條理。(板書)
四、閱讀課文第一部分(1—3自然段)
⒈第一自然段的三句話是什麼關係?答案:第一句是中心句,後兩句解說第一句,後兩句之間是轉折關係。
⒉第一句中的“最”、“自然”、“之一”可否刪去?答案:不可。刪去“最”不足以說明沙漠危害之嚴重;刪去“自然”,“敵人”的性質就模糊不清,易與社會的敵人混淆;刪去“之一”在闡述事理上就顯得有些絕對,因為自然界還有一些“敵人”是“最頑強”的。
⒊第二、三自然段與第一段是什麼關係?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答案:舉例解說第一段。它們之間是並列關係
⒋“文明”在這裡是什麼意思?答案:文化。
⒌第二自然段最後一句的“侵占”能否換成“侵入”?答案:不能。因為不但侵入了,而且占領了。
⒍“雨量還充沛”的“還”表示什麼?可否刪去?答案:表示“勉強算得上”,不可刪去。
⒎“由於長城外的風沙侵入,榆林城也受到襲擊”的“侵入”可否換成“侵占”?答案:不可,因為榆林城並沒有被風沙占領,只是受到襲擊。
⒏“乾隆年間”距今多少年?請從字詞典附錄的“歷代紀元表”查出,以增進能力。
⒐這兩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答案: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列數字。
⒑發散性思維測驗:地中海沿岸和榆林地區這兩個例子有什麼不同?請儘量多找出幾條。答案:一個是外國,一個是中國;一個在沿海,一個在內地;一個是“兩三千年來”漫長的歷史時期,一個是乾隆以來的近現代;前者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後者的沙漠化主要是人為原因……
教師評:沙漠化的例子很多,但作者選這兩個,是考慮到以上種種代表性,極具匠心。由以上幾題可看出,本文語言十分準確嚴密。

案例分析

閱讀第四自然段
⒈這段與前後文是什麼關係?答案:承上啟下。
⒉哪一句是中心句?答案:第一句。
⒊“游擊戰”、“陣地戰”是什麼說明方法?有什麼好處?答案:打比方。好處:一是形象、準確,二是與“進軍”相呼應。
⒋分別畫出詮釋“游擊戰”和“陣地戰”的句子。
⒌解釋“肆虐”:任意乾殘暴的事。參見“語文環境”中的“說文解字”。
⒍“一次大風沙襲擊,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連根拔起”和“沿長城一帶風沙大的地區,農民常常要補種兩三次才能有點收穫”這兩個例子都是說明“游擊戰”的危害,但它們的側重點有什麼不同?答案:前者側重說明它破壞力強,後者側重說明危害頻繁。
⒎這一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答案:打比方、分類別、舉例子、作詮釋、列數字。
⒏求異思維訓練:你認為課本對“丘墟”的注釋準確嗎?答案:不準確,應是“沙丘和廢墟”──城郭被風沙埋葬的地方成為沙丘,未埋葬的成為廢墟。
六、作業
找出以下各段的中心句,沒有中心句的概括它的大意。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節知識要點
⒈卡片認讀:磴涸蔥蘢坂虐沛浸
⒉解詞:文明肆虐蔥蘢不毛之地丘墟儼然
⒊提問作者、思路以及課文閱讀中的問題。
二、繼續閱讀課文,研討以下問題
⒈第5段第1句是中心句嗎?答案:不是,因為它只能領起前半段,後面還有“其次……”。看來,第1句應加“首先”。這是本文白璧微瑕
⒉第5段主要運用什麼說明方法?答案:作詮釋。
⒊第7自然段第1句起什麼作用?中心句是哪句?答案:第1句起承上啟下作用,第2句是中心句。
⒋第8段中心句是哪句?答案:是“只要能……綠洲來。”
⒌第9、10兩段有一承上啟下的句子,請畫出。答案:“我們向沙漠進軍,不但……防護作用。”
⒍“風是沙漠向人類進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為人類造福”領起到什麼地方?答案:領起第11、12兩段。
⒎第12段寫沙漠日照強的特點是什麼用意?這一段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答案:說明沙漠日光可以利用。說明方法是列數字、作比較、舉例子
⒏歸納本文的中心句分別在各段的什麼位置?答案:段首和段中。

自由討論

先在四人小組討論,解決不了的問題向老師提出,在全班討論解決或由老師解答。
實際執教時,學生提出:第1、2自然段的兩個例子,為什麼前者略而後者詳?為什麼前者不交代沙漠化的原因而後者交代?教師的回答是:地中海沿岸處在北緯30度附近的副熱帶高氣壓帶,低空空氣密集,氣流是上升的,因而蒸發量很大,難以形成降雨──參見《世界地理》課本和《世界地圖冊》──它的沙漠化主要是自然原因,不必強調,因而略寫。而後者則主要是人為原因,應當強調,故而詳寫。

說話訓練

給課文換一兩個例子,說明“沙漠是人類最頑強的自然敵人之一”。先在四人小組說,然後推舉代表面對全班說,由大家評判。

作業

⒈歸納本課知識要點。
⒉完成課後練習。

課外活動

幾年來,我校操場的磚砌跑道線越來越“高”了。請觀察、測量“高”了多少,然後調查分析原因,寫一篇小論文。
方法步驟:
⒈以“中學生可以搞科研嗎”這一問題激發動機興趣,然後讀一篇中學生寫的小論文──《黃土高原的黃土形成》(《語文報》178期第9版),形成憤悱狀態。
⒉觀察、測量我校操場變“高”的現象,得出數據;觀察分析操場周圍環境特別是建築物分布的特點。
⒊調查分析原因。⑴調查老教師,特別是10年前參加修建操場的體育老師,了解是否原先就這么高;⑵請教地理老師,請他解釋原因;⑶同學間討論分析。
⒋將自己的意見寫成小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