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黑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吐魯番黑羊俗稱“託克遜黑羊”,是託克遜縣農牧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經過上百年的時間,在長期的選育下形成了適應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多風沙的吐魯番盆地氣候;能耐受粗纖維多、木質化強、多刺的、耐鹽鹼抗乾旱的牧草植物,且能快速增膘和生長迅速等特點的優良地方綿羊品種。
2012年12月27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吐魯番黑羊”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吐魯番黑羊
- 產地名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
- 品質特點:肢勢端正,胸寬背平,後軀發達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2年第221號
- 批准時間:2012年12月27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吐魯番黑羊品種奇特,出生時全身烏黑,一兩年後,隨著年齡的增大,雖然部分羊毛色有所變,但無論怎么變,其根部依然是黑色,身體亦是黑色。
吐魯番黑羊維吾爾語“塔拉括以”,也叫託克遜大尾黑羊,養殖歷史悠久,外表烏黑,體格健壯,屬於本地的優良肉用型綿羊品種。農牧民在畜牧業生產實踐中,引進蒙古系巴音布魯克羊和哈薩克羊、卡拉庫爾羊進行雜交,長期自然選育和繁育而培育出的肉用型地方品種吐魯番黑羊,具有膘肥、皮薄、肉嫩、無膻味及皮下脂肪適中,肥而不膩、湯味濃稠乳白,氣味芳香、鮮美,營養滋補之特點,是一種珍稀的肉用型地方綿羊品種。清蒸、燉煮、燒烤等烹飪均可,尤其是生長六個月左右的吐魯番黑羊,因其脂肪與膽固醇含量低,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吐魯番本地大尾羊,角短、大尾脂、粗毛,被毛栗、黃、花、黑不一,是以短脂尾蒙古系列巴音布魯克大尾羊為父本,以肥臀型哈薩克羊為母本的雜交後代。20世紀60年代計畫引進庫車羔皮羊、雜交改良吐魯番羊,但數量少,時間短,經過多年的自群繁育,雜交後代既保持了原本地大尾羊大尾脂的特徵,促其被毛基本趨於一致,以黑色為主,被腰平直,十字部高於耆甲部,頭稍長,鼻樑微隆起,耳下垂,少數有不發達的角。溫馴、合群、母性強、戀羔。其遺傳特徵基本穩定。
產地環境
吐魯番黑羊最早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託克遜縣,這裡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四季多風沙,是典型的盆地氣候。
託克遜縣位於新疆中東部,天山南麓,吐魯番盆地西部。三面山地環繞,西、北面高而東部低,盆地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的地貌特徵,地勢高低懸殊。有阿拉溝、白楊河等6條河流。屬暖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夏季氣候炎熱,晝夜溫差大,多風,年均氣溫13.8℃,年均降水7毫米。極端最高氣溫為48℃,年平均積溫在5600℃以上,年光照率69%,無霜期達276天,年均降水7毫米,是中國降水最少的地方。
由於這些客觀條件因素影響,吐魯番黑羊既能適應夏季42度以上的酷熱,又能適應冬季零下20度以下的寒冬和多風沙的吐魯番盆地氣候。培養了能耐受粗纖維多、木質化強、多刺、耐鹽鹼、抗乾旱的牧草植物,在嚴酷的自然氣候條件下,粗放的餵養和放牧,均能表現出生長迅速、生命力強,極耐粗飼,採食能力強。在35℃以上炎熱和八級大風情況下依然採食,練就出四肢粗壯、腿高個大、能適應這一生存環境的優良地方綿羊品種。每逢清涼的夏季,山坡上長滿短絨絨的牧草,分布在相鄰的山窪間的託克遜縣黑山牧場,草場總面積達300多萬畝,還有海拔3500米的天然牧場。那牧草豐茂卻見不到羊兒的牧場,是專門供黑羊越冬用的草場。在這獨特的環境裡,羊兒吃著鮮嫩的青草,喝著天然的雪水,肉質格外鮮美,含蛋白質18.53%,膳食含纖維2.17%,胺基酸總含量高達17%。
歷史淵源
吐魯番黑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五世紀。在東晉時期(424年—441年)阿斯塔那的墓葬里發現有乾屍身上穿著黑羊皮,黑羊毛編制的毛衣。這說明了早在一千多年以前新疆地區就有了黑羊這個品種並且會運用其毛質。
高昌古城遺址中發現有牧羊圖,大量的文物和歷史文獻說明早在1500年以前這裡的畜牧業就已經十分發達,達到了相當可觀的規模。
1988年,吐魯番地區考古人員在託克遜縣克爾鹼鎮發現唐朝時期的古墓群、託克遜英亞依拉克古墓群、鄯善縣蘇巴什墓群一號、三號墓地中均出土了大量的黑羊毛編織帽子、氈墊子、頭巾和黑羊皮製作的皮革等物品,這些物品現仍保存在吐魯番地區博物館內,距今已有約1000年的歷史。
吐魯番黑羊自雜交成新品種以來,已經繁殖了200多年,練就成了耐嚴寒、抗乾旱等頑強的能力。
生產情況
2007年,純種吐魯番黑羊存欄8.26萬隻。
2008年,吐魯番黑羊存欄9.27萬隻。
產品榮譽
2009年,吐魯番黑羊被自治區列為《自治區二級地方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品種》。
2010年,吐魯番黑羊被國家農業部列為《國家級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是國家級的畜禽保護品種之一。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吐魯番黑羊產地範圍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二堡鄉、三堡鄉、艾丁湖鄉、亞爾鄉、葡萄鄉、勝金鄉、恰特喀勒鄉、七泉湖鎮、大河沿鎮,鄯善縣七克台鎮、辟展鄉、迪坎鄉、達浪坎鄉、吐峪溝鄉、魯克沁鎮,託克遜縣郭勒布依鄉、博斯坦鄉、夏鄉、伊拉湖鄉、阿樂惠鎮20個鄉鎮、農場、團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當地綿羊。
二、飼養條件
1.飼養環境及飼料條件
(1)飼養環境:飼養地位於產品產地範圍內、素有“火洲”之稱的吐魯番地區,具有海拔低(-155米)、夏季高溫(地面溫度76至80℃)的極端生態環境,分布有片的狗尾草、蘆葦、駱駝刺、野蔥等本土天然植被。以天山溶化的雪水為主要飲水來源。
(2)飼料條件: 以天然植被為主要飼料,補飼適量的苜蓿、三葉草和青乾草。喜歡食用野西瓜、野蘑菇、肉蓯蓉、黨參葉、麻黃草、駱駝刺、野蔥、苦豆子等野牧草。
2.飼養方式:以四季放牧為主,採用暖季放牧、冬季放牧加舍飼的方式。
3.圈舍條件:羊舍(圈)建築為簡單的圍欄形式。
4.飼養管理:
(1)去勢:公羔羊在7至10日齡去勢。
(2)冷季飼養管理:11月至3月轉場至農區;圈養結合放牧。
(3)暖季飼養管理:4月至10月底牧區放牧10小時以上。
5.出欄月齡:6至8月齡。
6.環境、安全要求: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三、屠宰加工
1.羊源:來自產地範圍內,符合種源、年齡、體重要求的健康羊只。
2.屠宰:按伊斯蘭教傳統加工工藝手工屠宰、手工剝皮、開膛、淨腔、修整等。
3.冷卻保鮮:胴體在0攝氏度至4攝氏度環境下排酸24小時至48小時。在-35℃下速凍12至16小時後,在-18℃至-21℃下冷凍保存。
四、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活體羊:毛色全黑,皮白,舌頭灰青色,頭清秀,耳大下垂,公羊鼻樑隆起,具有較大的螺旋形角;母羊無角;後驅發達,十字部稍高於嗜甲;羊尾呈ω型。
(2)羊肉:
項目 | 鮮羊肉 | 凍羊肉 |
色澤特徵 | 肌肉顏色淺紅而有光澤,脂肪和肌肉分層明顯。脂肪呈乳白色 | 肉質深紅色,脂肪和肌肉分層明顯。脂肪乳白色,或淡黃色 |
黏度 | 濕潤不粘手或外表微乾有風乾膜 | 胴體外表微乾或有風乾膜,不粘手 |
氣味 | 具有鮮羊肉正常氣味,無膻味,無霉、臭、酸等異味 | 具有鮮羊肉正常氣味,無膻味。無霉、臭、酸等異味 |
2.理化指標:肌肉蛋白質平均含量≥18.56%,脂肪平均含量≤6.50%,膽固醇平均含量≤54.40毫克/100克,胺基酸含量≥17.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吐魯番黑羊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吐魯番黑羊的法定檢測機構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負責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