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森林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吉林省森林資源
  • 單位:吉林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 批准時間:1999年11月27日
  • 性質:條例
吉林市森林資源保護條例
----於1999年9月18日由吉林市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審議通過,於1999年11月27日經吉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批准http://www.southcn.com/law/fzzt/fgsjk/200509070129.htm
面積
一九八八年全省有林地面積623萬公頃,除少量人工林外,幾乎全部是天然林,人均占有林業用地0.47公頃,人均占有有林地0.27公頃,均比全國人均占有高l倍以上。森林覆蓋率35.9%,居全國第五位。森林蓄積量是7.6億立方米,列全國第六位,木材生產量占全國第二位。此外,宜林荒山荒地面積大,是潛在的森林資源。吉林省森林資源有其獨特的優點。一是樹種繁多,珍貴樹種豐富。在全國植被區劃中,屬於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因而品質優良、經濟價值高。樹種十分豐富,比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種屬成分豐富,特別是長白松(美人松)是世界上罕見的稀貴樹種,僅為吉林省所特有。二是森林的生長量和蓄積量高,全省有林地平均每公頃生長量約3立方米左右,比全國平均數高1立方米還多;有林地平均每公頃蓄積量約110立方米,比全國平均數高30多立方米,而且天然林占絕對優勢。但是,由於長期不合理地過量採伐,人工造林又樹種單一,珍貴樹種和優良材質樹種的面積和蓄積量明顯減少。林種組合也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約占80%左右,居絕對優勢;防護林占5-6%;特用林占4-5%;經濟林和薪炭林合計不到5%。在林齡構成上,幼齡林面積處於劣勢,中齡林面積處於優勢,成熟林面積又在急驟減少,而且採伐量超過生長量,長此下去,經過一定時期,可采資源就有枯竭的可能。因此,今後要把功夫用在中、幼齡林的撫育管理和整個山林的合理採伐上。
在吉林省廣大的山區和丘陵地帶,密布著大片大片的茂密的森林,它們是吉林省的另一項巨大資源。吉林省是全國重要的林區之一。全省林業用地面積876.9萬公頃,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46.8%。全省活立木總蓄積量為7.11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35.9%,占全國第六位。由於開發歷史的不同和地形、氣候的差異,吉林省森林的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東部長白山區。長白山、老爺嶺、張廣才嶺、哈爾巴嶺、吉林哈達嶺以及松花湖以北,茫茫林海,滾滾松濤,連峰續嶺,綿延千里,素有"長白林海"之稱。這裡的森林植物帶,因為氣候冷濕,降水量豐富,適宜林木生長,屬典型的中溫帶森林區。長白山區樹木種類繁多,經濟價值較高的林木就有100多種。針葉林以紅松、雲杉、冷杉、黃花松為主,闊葉林以水曲柳、黃鳳梨、胡桃楸、楓、樺、紫椴、糠椴、色木、青楷槭、榆、山楊為最多。長白山區的森林大都為針闊葉混交林,其中闊葉樹稍多於針葉樹。針葉樹中,紅松分布最廣,約占二分之一。紅松又稱"果松",樹身高大,一般在30米以上,可謂長白林海之冠。其次為雲杉和冷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地帶。樹幹筆直,出材量高,木質多呈白色,故人們通稱其為"白松"。它常與紅松混生。再次為黃花松,其性好低濕,山谷低坡地帶皆密生此樹,是長白林海中特有樹種,生長快,樹勢雄偉,冠形規整,因為秋冬落葉,故人們又稱"長白落葉松"。另外,還有一種以其亭亭玉立的樹幹、綺麗優美的樹冠而被人們譽為"美人松"的長白赤松,數量較少,多混生於長白林海之中。紅松材質精美,富樹脂,耐水濕,不易腐蝕,在經濟用材中聲譽最高,可供建築、架橋和製造家具之用。雲杉、冷杉色白質軟,紋理條直,易於加工,為建築和家具良材,又是高級造紙原料。黃花松質重而堅實,抗腐力強,是製造枕木,充作橋樁、電柱,乃至建造房屋的良材。長白赤松是北方理想的庭院綠化觀賞樹種。水曲柳、黃鳳梨、胡桃楸是長白林海中著名"三大硬木"樹種。它們木質堅實,紋理粗大美麗,是工業、農業、國防和人民生活的理想用材。紫椴木質輕軟細密,是製造膠合板的重要材料。白樺樹皮質地柔韌纖細,光澤明快富彈性,是長白木畫的原料。這些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以及採伐跡地上營造起來的人工林,不僅每年為國家提供了幾百萬立方米的木材,而且為本省採伐、制材等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吉林省森林資源概況(2006年) 吉林省是中國的重要林業基地,森林覆蓋率高達42.5%。現有活立木總蓄量86089萬立方米,列全國第6位。長白山區素有“長白林海”之稱,是中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紅松、柞樹、水曲柳、黃鳳梨等,種類繁多。“長白松”為長白山特有的珍稀樹種,因其樹幹挺拔、樹皮鮮艷、樹形嬌美而被稱作“美人松”,並列入1999年國務院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森林覆蓋率達42.5%林業年創經濟價值220億元
近20年來,我省林業積極探索、改革創新、快速發展,特別是近幾年,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生態建設、再造秀美山川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投身林業建設,在國家林業局的大力支持下,堅持生態效益優先,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高度統一,建設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加速林業現代化進程。吉林林業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生態建設和林業經濟建設都碩果纍纍,據測算,全省林業年創經濟價值達220億元。
森林資源總量增長,全省生態狀況明顯改善。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開始,我省先後開展了十年綠化吉林大地、十年綠化美化吉林大地活動,堅持全黨動員、全民動手,廣泛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實現了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生態系統功能顯著增強。目前,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到42.5%,有林地面積達到12075萬畝,活立木蓄積達到8.6億立方米,分別比1983年提高8%、23.6%和12.8%。森林蓄水保土、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特別是在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九五”以來,全省重點林業工程累計完成投入45.6億元,造林種草1405.8萬畝,是建國以來投入建設總量最高的時期。全面開展退耕還林工程,共完成退耕地及荒山荒地造林575.8萬畝,兌現糧食0.95億公斤,使13.4萬戶農民受益,為28萬個農村剩餘勞動力創造了轉移就業機會。深入實施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工程區累計調減木材產量170萬立方米,完成造林172.5萬畝,分流安置職工11.2萬人,使森林資源得以休養生息,開始出現良性演替趨勢。“三北”防護林經過三期建設、四期啟動,累計造林775.5萬畝,庇護農田3700萬畝,基本形成了大型的防護林體系。創造性地在西部生態脆弱區實施了生態草建設工程,成功地探索了喬、灌、草結合的植被恢復模式,累計完成生態草建設320萬畝,有望於今年底提前6年超額完成生態草治理任務。
森林資源保護工作得到全面加強,有效維護了資源安全。以限額採伐和“三個總量”控制為主要內容的森林資源管理、監督體系發揮了重要作用,森林資源實現了生長量大於消耗量,年淨增長量達到1000萬立方米。實現連續23年無重大森林火災,森林火災受害率僅為0.04‰,大大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充分肯定和國家林業局的表彰,並在全國推廣了我省經驗。森林病蟲害防治水平迅速提高,全省病蟲害發生面積逐年下降,防治率由80年代的35.5%提高到70%。野生動植物保護事業健康發展,全省共有各類保護區和森林公園57個,總面積達到6315萬畝。依法治林水平明顯提高,1983年以來,我省頒布實施了近30部地方性林業法規、規章,林業法規體系逐步完善。堅持不懈地開展嚴打整治專項行動,森林治安案件和林政案件呈下降趨勢,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林地、林木資源管理得到普遍加強。
生態林業的建設推動了可持續發展,20年的保護和開發促進了不斷發展的林業經濟,成為我省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撐。依託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優勢,積極發展林產品精深加工、林地經濟、礦產資源開發、森林生態旅遊等產業,初步形成了木製品、藥品、森林食品、礦產品等一系列林產品加工體系,林業已經成為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增長點。截至目前,全省林業擁有固定資產40.4億元,累計生產木材已達1.2億立方米,實現利稅77.3億元。據統計,2003年,林農年人均收入中有1970元來源於林業,占總收入的65.8%。全省依託於林業生存發展的人口已超過350萬人,圍繞森林資源開發形成的經濟總量已超過830億元。
吉林省林業資源與保護(2007年)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中部,地理位置獨特,自然條件優越,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是我國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的省(市、區)之一。為了保護森林資源及相關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我省在森林防疫、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政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等方面加強管理力度,使森林保護工作得到長足的發展。
森林防疫
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是生態林業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林業健康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主要任務是貫徹執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植物檢疫條例》、《森林植物檢疫條例實施細則》等有關法律法規,做好森林病蟲害的調查監測、防治、檢疫對象的普查及除治工作,最大限度的保護森林資源,為林業發展保駕護航。我省是林業大省,也是森林病蟲鼠害的常發區和重災區,每年都有40餘種森林病蟲鼠害危害樹木。病害主要有落葉松落葉病、枯梢病,五針松皰鏽病,楊樹爛皮病、潰瘍病等;毀滅性森林蟲害如栗山天牛、楊樹天牛、日本松乾蚧,常發性種類如落葉松毛蟲、興安落葉松鞘蛾、楊二尾舟蛾、楊柳毒蛾、黃刺蛾等種群相對平穩,偶發性種類如落葉松葉蜂、分月扇舟蛾、舞毒蛾、櫟毒蛾等;森林鼠害主要危害未成林造林地。
全省共有各級森防機構81個,其中省級森防檢疫站1個,市(州)級森防站9個,省直國有林業局森防檢疫站8個,其餘為縣(市、區、局)級森防檢疫站。配備人員550餘人,專職檢疫員330餘人。已有55個站建設為國家級森防標準站。
森防檢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開展目標管理、工程治理等項工作,強化森林植物檢疫、森林病蟲害預測預報工作的管理。每年森林病蟲害防治率達75%以上,森林病蟲害調查檢測監測覆蓋率達85%以上,產地檢疫率90%以上。
森林防火
森林防火是林業“三防”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國民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保護森林陸地生態系統和人民民眾的植樹造林成果,促進林業各項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我省森林防火任務十分艱巨。全省80個縣級森林火險單位中,屬於一級森林火險單位的有41個,占總數的51%,二級19個,占24%。高森林火險林分面積達610多萬公頃,占全省有林地面積的76%。我省東與俄羅斯接壤,東南部以圖們江、鴨綠江為界與朝鮮相望,邊境線長,防禦邊境林火燒入燒出任務也相當繁重。全省縣級以上森林防火指揮部92個、成員1998人。其中,吉林省森林防火指揮部由副省長楊慶才擔任總指揮,下設副總指揮和成員26人,森林防火指揮部辦公室設在林業廳,並建有指揮中心。森林防火辦公室92個、691人,防火檢查站733個、2294人,專業(半專業)森林消防隊241支、5097人,義務森林消防隊8349支、323960人,專職護林員10028人、兼職12106人。
現有瞭望台492座,有線電話318部,微型計算機147部,圖文傳真機115部,無線電台和對講機7993部,森林消防車輛1821台,風力滅火機4885台,物資儲備庫306座,防火公路3183公里,防火隔離帶20814公里。開通森林火情報警公眾電話“96009”共47個接警服務點。
堅持“預防為主、積極消滅”的方針,堅持“全社會抓保護、全民搞防火、各級政府負全責”的原則,各地普遍堅持實施“全面預防,快速反應,重兵撲救,萬無一失”對策,組織動員全社會力量開展狠抓嚴管,使防、撲火能力逐年提高。到2000年底,對比1981年前後兩個20年,森林火災發生次數由8754次下降到2114次,下降了76%;受害森林面積由17.2萬公頃下降到0.6萬公頃,下降了96.5%;森林火災控制率由19.7公頃/次下降到2.7公頃/次,下降86.3%,共減少森林火災直接經濟損失28億元。到2002年已勝利實現全省連續22年無重大森林火災,目前正在向新的更高目標努力。
森林公安
森林公安機關是國家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保護生態環境、保衛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維護林區治安秩序、預防和控制森林火災、保障林業改革和生產建設順利進行的任務。隨著生態環境建設步伐的加快,森林公安機關的任務十分繁重。依據國家林業局嚴打整治鬥爭部署和我省毀林、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案件持續發生的形勢,從2001年至今年春在全省林區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嚴打整治鬥爭,相繼開展了嚴厲打擊破壞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集中統一行動,“破案攻堅戰”、“林海旋風”、“獵鷹行動”、“森林利劍”等一系列專項鬥爭,確保林區社會政治穩定、治安穩定、交通道路和消防安全,使各項犯罪活動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有效地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
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管理吉林省有陸生野生動物436種。其中鳥類326種、獸類80種、爬行類17種,兩棲類13種,約占我國陸生野生動物種類的17.5%。其中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有75種,東北虎、豹、梅花鹿、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鶴、大鴇等一批國家重點保護物種在國際瀕危物種的拯救與保護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吉林省有野生植物3890種,占我國野生植物種類的13%。
通過多年建設,我省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工作有了長足的發展,並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地方性自然保護法律法規日臻完善。面對瀕臨枯竭的野生動物資源及愈加強烈的社會需求,1996年起,率先在全國以立法形式實行全面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長白山、向海、松花江三湖等自然保護區實現了“一區一例”;林業系統主管的省級以上森林和野生動物、濕地類型的自然保護區16處,總面積215萬公頃,占全省國土面積的11%,其中長白山、向海、莫莫格、龍井天佛指山4處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長白山保護區1980年加入聯合國“人與生物圈”保護網,並在1994年與向海保護區一起,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WWF)評為具有國際意義的“A”級保護區。通過保護全省典型的森林和濕地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種群,特別是有效保護了一些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並在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維持生態平衡等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林業系統主管的省級以上的森林公園24處,總面積200公頃,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10.5%。各森林公園和開展生態旅遊的自然保護區,不斷加大投入,加大促銷力度,提高旅遊品位和服務質量,接待遊客人數和收入持續增加。僅2002年,全省森林生態旅遊接待遊客突破35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達1.2億元以上。在加強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上,注重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和發展生態旅遊的同時,還積極扶持發展野生動物飼養繁殖事業,提出了以保護為根本、以發展為目的的原則。目前,共興辦野生動物養殖場7000多戶,飼養梅花鹿、馬鹿22萬頭、黑熊2600多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