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 ssp. taiwanensis)是海豚科、白海豚屬、中華白海豚的亞種。體長2.4-2.7米,背鰭相對較小。中華白海豚是廣泛分布在東印度洋與西太平洋沿海海域活動的鯨豚種類,因成年的體型為白色,故得此名。台灣的族群因基因及形態特徵(背部斑紋)上的差異而被獨立成“台灣白海豚”,即為中華白海豚台灣亞種,也是新增的特有亞種。幼年期的白海豚其實是灰色的,隨著年紀增加會慢慢的“漂白”,直到成年期才會成為如其名的白色。而越近老年期,它們的顏色會慢慢轉成夢幻的粉紅色。

該亞種還具有成熟晚、繁殖速度慢、產仔間隔長、雌性交配期長等特點。僅在中國台灣西海岸的一小片狹窄的河口水域中發現。台灣持續的沿海開發,包括填海活動、淡水改道和污染,正在破壞和退化海豚有限的棲息地。

該亞種於2002年首次被描述,但直到 2016年才獲得正式認可。種群數量很少,僅剩不到100隻。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基本介紹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主要威脅,

動物學史

台灣白海豚於2002年被發現(Wang等人,2004年)。最初,它被認為是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一個孤立的、獨特的地方性亞群,因為與中國大陸沿岸的鄰近臨時亞群(特別是台灣海峽西部的亞群)相比,有微妙但明顯的色素沉著差異。九龍江口(=廈門/金門)和珠江口(=香港/廣東)。台灣白海豚的色素沉著差異後來被證明可以從上述其他臨時亞群中區分出來,這導致了這些海豚的亞種識別,並被命名為中華白海豚台灣亞種(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 (Wang et al. 2015));該亞種在當地更常見的名稱是台灣白海豚。與香港水域的白海豚相比,台灣亞種在社會組織和結構上也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2015年王愈超等人在《Zoological Studies》科學期刊發表研究,認為中華白海豚可以分為“中華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與“台灣白海豚”(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兩個亞種。位於台灣西海岸的白海豚族群,因為地理區隔、斑點圖樣及動物行為等不同的因素被分類為亞種。
根據科學研究估算,台灣白海豚不到65隻。2008年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將台灣白海豚列入極危物種(CR, Critically Endangered),是僅次於野外滅絕的等級,急需採取保護措施。根據2013年間東台灣海峽白海豚技術顧問小組在《Endangered Species Research》期刊發表對白海豚保育的結論指出——至少要將其死亡率降低到每七年失去一隻,以免於滅絕。
台灣海峽受東北季風之影響,全年有四分之三的時間海象洶湧,海面上易起白浪,不易觀察。約摸農曆三月中旬以後,海象轉趨平穩,它們的活動開始較易與浪濤區分。此時適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誕辰,台灣白海豚在沿海活動的習性,讓人認為是來向媽祖祝壽,因而民間有個可愛而適切的稱呼­“媽祖魚”。
現今在中國香港、金門、馬祖附近、台灣西海岸的淺海海域都可以見到白海豚的蹤影。不過相較於其它海域,近年來研究(Wang et al., 2015年)發現台灣的族群因基因及形態特徵(背部斑紋)上的差異而被獨立成“台灣白海豚”,即為中華白海豚台灣亞種(Sousa chinensis taiwanensis),也是新增的特有亞種,而其它地區發現的族群則列為指名亞種(Sousa chinensis chinensis)。
台灣海峽的普遍深度不深,除澎湖水道和高雄外海外,大多只有100米深。也或許如此,此海域的鯨豚種類不多,白海豚之外只能見到其它露脊鼠海豚、瓶鼻海豚等近岸型的鯨豚物種,但這樣的深度已足以對只生活在淺海域的中華白海豚造成接近異域種化(allopatric speciation)的影響。由於白海豚普遍只在距海岸5公里內、水深20米以內的水域活動,長時間下來的地理隔絕會造成物種的基因甚至形態上的差異,而白海豚在各族群內的社交行為、社群組成也會因為群體而有不同,加上海峽的地理隔絕就更為明顯。

形態特徵

中華白海豚是中型海豚,身體修長呈紡錘型,喙突出狹長,成體體長2.0-2.5米,最長達2.7米,體重200-285千克。背鰭較小,位於近中央處,呈後傾三角形;背鰭基部看起來很寬。背鰭和駝峰因地理區域而異。在東部水域,背鰭較短,底部寬闊,逐漸向身體傾斜。鰭尖微內彎,駝峰僅占體長的5%-10%。在西部水域,背鰭較短且更加後彎,但它的底部更寬更長,達到身體長度的30%左右。
胸鰭較圓渾,基部較寬,運動極為靈活;尾柄具發達的背脊和腹脊,尾鰭呈水平狀,以中央缺刻分成左右對稱的兩葉,有利於其快速游泳。眼睛烏黑髮亮,很多個體的眼睛周圍聚集黑斑,從而形成“熊貓眼”。上、下頜的每側都有29-37枚圓錐形的同型齒(上頜每側齒數=30-37枚;下頜每側齒數=29-35),齒列稀疏。吻部狹長,長度不到體長的十分之一。喙與額隆之間被一道“V”形溝明顯地隔開。脊椎骨相對較少,椎體較長。
台灣白海豚亞種體長2.4-2.7米,背鰭相對較小,具有著獨特的外貌。但它們最顯著的特徵是粉紅色。它們的皮膚色素實際上是白色的,帶有灰色斑點,這些斑點會終生保留。成年後,台灣白海豚看起來大多是白色的,呈粉紅色,但當它們活躍時,它們會“潮紅”並變成亮粉色。出生時的幼年海豚呈深灰色,沒有或很少有淺色斑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顏色會變淺,斑點也會增多。
台灣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

棲息環境

中華白海豚是少數會生活與人類活動範圍接近的鯨豚種類,喜歡在開闊淺海水域活動,活動深度在海平面至水深30米之間。台灣亞種主要分布於台灣的苗栗至嘉義的泥沙灘地海岸外海。白海豚會在淺海甚至河口處覓食河口型(如花身鯻等)、中上層海域魚類(如棘鯛等)及底棲型魚類(如石首魚海鯰等)。雖然它們的棲地相當接近人類活動的範圍,但因為喜好的魚種多屬有毒魚類或經濟價值較低的魚類、對西海岸的近海漁業影響不大。

生活習性

台灣白海豚的活動範圍非常有限,因為它們生活在台灣中西部海岸附近一條非常狹窄的淺海河口水域,沒有季節性活動的證據。總分布面積約為1200平方千米,但其核心分布範圍僅包括約820平方千米的沿海水域。物種數量主要集中在通曉河口和台溪之間,其中包括台灣西部最大的兩條水系大渡河和竹水河的河口。該亞種喜歡水深小於20米的淺水,從未在深度超過30米的水域中觀察到過。
台灣白海豚是台灣中西部沿海水域的常年居民。大部分目擊事件發生在離岸3千米以內、水深不足20米的海域,但也有部分台灣白海豚穿越更深(>30米)、疏浚、往返台中港和麥寮工業區港口的航道。(Dares等人,2014年)。海豚群經常在靠近衝浪區和大沙洲的地方平行於海岸線巡遊(或者在潮汐允許的情況下在沙洲上空巡遊;該地區的潮汐通量可達6米)。河口很可能是大部分覓食發生的地方。
大約2010年之前,沒有觀察到在活躍的拖網漁船後面進食(如香港和澳大利亞)。從那時起,觀察到台灣白海豚棲息地內非法拖網捕撈以及海豚跟隨或被拖網漁船吸引的頻率有所增加。人們還觀察到台灣白海豚沿著固定和漂流的網或刺網移動,可能尋找受傷或被網纏住的魚。一般來說,它們似乎對船隻並無太大的興趣,但傾向於遠離較大或快速移動的船隻。
台灣白海豚是機會主義的捕食者。它們捕食各種近岸、河口和礁石魚類。在某些地區,它們也可能吃頭足類動物和甲殼類動物,但此類獵物似乎很少見。人們對台灣亞種的具體攝食習性知之甚少,但據觀察,這些海豚以黃花魚石首魚科)、鯔魚鯔科)、線鰭魚(馬鮁科)、鯡魚(鯡科)和鼻鰻為食。

分布範圍

該亞種的主要分布範圍為台灣西部(=台灣海峽東部)沿海水域,北起後龍河、中港河(苗栗縣)河口,南至將軍港(台南市)。台灣西部的所有目擊事件都在距離海岸3公里以內,但彰化縣(分布的中心部分)的潮間帶/沿岸水域除外,那裡廣泛的牡蠣海水養殖結構和相關活動可能已經使海豚在物理上流離失所。分布是線性的(即類似於河流物種的分布)。
該亞種的大多數海豚都在台灣西部的主要河口及其周邊地區被發現,例如大渡河(台中市/彰化縣)。基於類似的生物物理特徵,2010年羅斯等人認為該亞種的適宜棲息地可能從台南市曾文河口延伸到受淡水河口影響的水域(後者流經大台北市及鄰近地區),並認為整個區域是這個亞種的“優先棲息地”。雖然在富岡港(台東縣)的口處觀察到一隻海豚,該港附近的水域又深又大,顯然不是任何白海豚的首選棲息地,但毫無疑問它是一隻流浪海豚;此海豚僅有一次被觀察到,之後就再也沒有見過。
台灣白海豚
台灣白海豚分布圖

繁殖方式

台灣白海豚懷孕持續10-12個月,斷奶可能需要長達2年的時間。平均產仔間隔為5年。雌性與幼海豚之間的關係大約持續3 到4年。出生率全年都會發生,但在夏末和冬季中期有所減少,大部分估計出生率發生在春季和夏季。平均產仔間隔(連續兩頭幼豚的預計出生月份之間的時間)約為3年。根據對密切相關種群的研究,台灣白海豚的壽命可能約為40歲。 性成熟年齡為11-12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7年ver3.1——極危(CR)。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種群現狀

在2000年代中期,使用線樣線估計該亞種的初始豐度為99頭個體(CV=51.6%)(Wang等人,2007年)。然而,最近使用照片識別數據的標記重捕獲分析(Wang et al.2012年)對總量進行的估計得出了對74頭總數的最高年度點估計,且精度更高(CV=4%)。使用報告的珠江口亞群成熟個體占種群的60%的比例(Jefferson 2000年),台灣白海豚將有44頭成熟個體,而使用泰勒提出的該物種成熟個體的50%的默認值等人。2007年只有37頭成熟個體。除了新加入標記種群的幼年動物外,自2010年以來,每年對亞種進行照片識別監測後,沒有新的海豚被添加到可識別個體的目錄中(Wang等人,2012年),這仍然是與2016年相同(J.Y.Wang未發布數據)。

主要威脅

隨著長年近海的漁業活動、西海岸的工業發展、能源政策推動,白海豚的生存漸漸受到了沿海的化學性污染及物理性干擾的威脅。因為白海豚所生活的海域與人類漁業活動非常接近,所以多年來,“漁業活動”一直是白海豚的一大威脅。雖然並不是獵殺的直接威脅,但其間接產生的船舶噪音污染、漁具影響。船舶所致的水下噪音污染會造成白海豚的行為異常,而漁具纏繞更是使白海豚活動受傷甚至喪命的潛在殺手。因此,在未來應是海洋保育署所需要關注的議題。
在2005年至2011年間,國光石化開發案時使白海豚的議題首次浮上檯面、備受大眾關注。最終開發案因環評問題而中止,但彰濱、麥寮六輕等工業區的污染依然對在淺海活動白海豚的生存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如發電廠排放酸鹼度過低的脫硫廢水引起當地白海豚皮膚病;石化工業區排放的重金屬及有機污染物不僅危及白海豚的健康,也對當地水下生態造成浩劫。即便白海豚不會直接碰觸到重金屬與有機污染物,也會因為覓食攝入有毒物質,經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後長時間下來會在體內累積,引發多種疾病。
在2018年,台灣白海豚又面臨了另一項潛在威脅,也就是離岸風電在建造時與運作時所造成的物理性干擾。由於台灣海峽是個相當理想的風場,適合發展風力發電,故在西海岸外海建造了離岸風機藉以推動綠色能源政策。然而,離岸風電環評的期間,白海豚的議題又再次浮上檯面。建造期間會帶來所謂的施工噪音與原有生態破壞,而竣工後運轉時噪音也可能對白海豚的行為有所干擾。另外,離岸風場的風機設定也容易阻礙喜好在開放水域活動的白海豚活動,使白海豚生活空間受到壓縮。不過,短時程的施工(減少噪音影響的期長)建造離岸風電或許並非完全是負面影響,完成、運作後風機水下機體長時間下會形成人工魚礁、能吸引魚群及底棲無脊椎動物聚集,反而可成為白海豚未來的覓食場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