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是唐代詩人李賀所寫的一首詩歌,此詩以守邊之將,不恤其士卒之饑寒,其下苦之.代作此辭以刺。然通首竟不作一怨尤之語,洵為高妙。舊注以“平城”及“漢旗紅”之語,作漢高祖被困平城之解者,非是。”表達了詩人的不忍戰亂橫生,民不聊生的痛苦心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
- 創作年代: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古風
- 作者:李賀
詩歌原文,注釋,作者簡介,詩詞出處,
詩歌原文
鄴城中,暮塵起。
探黑丸,斫文吏。
棘為鞭,虎為馬。
團團走,鄴城下。
切玉劍,射日弓。
獻何人?奉相公。
扶轂來,關右兒。
香掃塗,相公歸。
注釋
哮虎:一作吼虎。清酥:一作青蘇。夜半:一作夜來。
作者簡介
。李賀為唐宗室鄭王李亮的後裔,但其家已沒落。他“細瘦通眉,長指爪”,童年即能詞章,15、16歲時,已以工樂府詩與先輩李益齊名。李賀父名晉肅,“晉”、“進”同音,與李賀爭名的人,就說他應避父諱不舉進士,韓愈作《諱辨》鼓勵李賀應試,但賀終不得登第。後來做了三年奉禮郎,鬱鬱不平。在京時,居崇義里,與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等為密友,常偕同出遊,一小奴騎驢相隨,背一破錦囊。李賀得有詩句,即寫投囊中,歸家後足成完篇。母鄭夫人常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後辭官歸昌谷,又至潞州(今山西長治)依張徹一個時期。一生體弱多病,27歲逝世。李賀詩集,自編為四編本授予沈子明,收詩 223首。北宋以來流傳的《李賀集》4卷本,都是219首,卷數與自編的相同,而篇數不同,編次也很零亂,並非準確編年。又有5卷本的集子,是 4卷外加上《外集》1卷,詩23首,與4卷合計,共242首,篇數也和李賀自編的不同。5 卷本今有汲古閣校刻的北宋鮑欽止本、董氏誦芬室及蔣氏密韻樓兩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流傳,集名為《李賀歌詩編》。又有《續古逸叢書》影印的南宋本,集名為《李長吉文集》,無外集。又有鐵琴銅劍樓、《四部叢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賀歌詩編》。後兩種原書今藏北京圖書館。注本最早的是南宋吳正子注,有日本印本和通行本流傳。後有王琦《李長吉歌詩匯解》,選錄了吳正子、劉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餘光、姚□、姚文燮各家的評或注。還有陳本禮《協律鉤玄》、黎簡評本和吳汝綸評註本。1977年出版的《李賀詩歌集注》,是將王琦《匯解》、姚文燮注及方世舉批註三種評註本彙編、加以校點而成。另外,錢仲聯有《讀昌谷詩札記》和《李長吉詩永貞詩史發微》,考訂詩的本事有新見。1984年出版的錢仲聯《李賀年譜會箋》,是兼年譜與詩注性質的新著,解詩與舊注多有不同。李賀生平,有李商隱《李賀小傳》、 新、舊《唐書》本傳、《宣室志》、《幽閒鼓吹》、《摭言》,還有朱自清的《李賀年譜》和錢仲聯的《李長吉年譜會箋》、《李賀年譜會箋》可資參考。
詩詞出處
全唐詩全唐詩:卷29_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