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經濟,是一個新辭彙,因2009年年末,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其後將被利用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這一事件而引發該新詞的誕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墓經濟
- 詞語:新辭彙
- 原因: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
- 分類:詞語
古墓經濟,是一個新辭彙,因2009年年末,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其後將被利用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這一事件而引發該新詞的誕生。
古墓經濟,是一個新辭彙,因2009年年末,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其後將被利用帶動周邊經濟發展這一事件而引發該新詞的誕生。基本簡介古墓經濟,是一個新辭彙,因2009年年末,”河南安陽發現“曹操墓,其後將被利用帶動周邊經濟...
墓產經濟是指由於行業壟斷,造成殯儀館壟斷暴利、殯葬用品暴利等,以及相關的公墓業暴利、迷信業暴利等產業經濟鏈。詞語 2006年171條漢語新詞之一 墓產經濟(mu chan jing ji):相關文章 清明臨近,記者在甘肅蘭州榆中縣不僅發現一些公墓背地裡存在“土葬”現象,而且其中竟然還有面積達三四十平方米、價值近百萬元的 ...
都蘭古墓地處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歷史上曾是吐谷渾(TuYuHun)古王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驛址。在這片方圓2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發現上千座至少有1500年歷史的古墓。簡介 考古工作者通過對都蘭古墓群的發掘、研究,解讀了許多歷史懸疑,認為這些墓葬是研究中國...
丹朱雖然性情剛烈暴躁,但治理田地還有一定的本領,他帶領范水一帶的部落人們耕耘播種,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燒陶製器,建偃朱城池(黃河南舊城)使這一帶的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發展。通過治理使這裡的人們,人無袖手,田無荒蒿,路人互讓,長幼有序,與堯舜的治國本領不分上下,很受百姓的愛戴,丹朱死後,部落...
再後來到了清代,康乾時期,國家的經濟與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恢復,陵墓的建築風格為之一變,更注重地面的建築,與祭奠的宗廟園林相結合。吸取了前朝的防盜經驗,清代地宮墓室的結構都異常堅固,最難以下手。不管哪朝哪代,中國數千年來的墓葬形式,都來源於伏羲六十四卦繁衍出來的五行風水布局,萬變不離其宗,都講求...
十三陵是明朝政治、經濟、文化的縮影,代表了明朝200多年建築藝術和建築技術的最高成就。為了防止盜墓,歷代帝王採取了各種辦法。其一是設定“疑冢”。歷史上,曹操就曾設定了七十二座疑冢。此外,石勒、石虎、慕容德、高歡等,也設定過“疑冢” 。“疑冢”史稱“虛墓”“偽墓”,主要目的是防盜。但是,用疑冢的...
位於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土城子古墟遺址的東側,涼城縣膠泥溝村落遺址西部。在和林格爾縣盛樂經濟園區I程建設中,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與和林格爾縣文物保護管理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從2006年4月開始對工程占地內的古代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清理髮掘,截至2008年11月,共助探30多萬平方米,發掘...
吉水東吳墓坐西朝東,呈凸字形,墓室用灰色網線紋花紋磚於平地壘砌,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後室及正方形迴廊組成,外圍封土高10餘米;吉水東吳墓的發現,為研究江南地區漢晉時期殯葬習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對長江中下游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2013年3月5日,吉水...
旱灘坡古墓群具有豐富的漢代和前涼時期文化遺存,不僅為研究漢及前涼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風俗、喪葬制度提供了難得的實物資料,而且為河西地區的漢晉墓分期斷代提供了有力依據。2013年5月,旱灘坡古墓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沿革 1957年7月,在古涼州城西南約15千米處...
經濟適用墓,簡稱經適墓,是指針對我國殯葬行業的高費用、“骨灰盒比電視機貴”“墳墓比房子貴”“活得起,死不起”等喪葬“怪現象”而像國家經濟適用房等關心民生問題那樣,由政府出面採取相應政策性措施,批建殯葬“平民化”和喪葬服務公益性墓地。概念提出 在2008年4月,廣東省社會學學會會長范英教授就曾提出...
相對於貴港、合浦等郡縣周邊的墓葬,這一地區的漢墓為我們研究漢代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狀況、普通民眾的喪葬習俗、生活狀態等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古墓保護形勢嚴峻 大量漢墓被發現,令文保部門相當振奮,也讓他們擔心盜墓者會頻繁光顧。此外,當地居民缺乏文物保護意識,讓文保部門感到頭疼。“該地墓葬群分布較散,...
公元前37年,東夫余族部落首領之子朱蒙(亦稱“鄒牟”)因婚姻關係入主高句部族,統一周圍部落,於西漢元帝建昭二年,建都卒本之紇升骨城,國號高句麗。漢平帝元三年(公元素年),高句麗第二代王琉璃明王遷都國內城(今集安),通溝原成高句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到425年。高句麗國祚705年,傳28王。...
自上世紀90年代初六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以來,為配合經濟建設,省市文物部門開始在開發區進行勘探調查和考古發掘工作。歷年來,已發掘各類古墓葬數千座,出土文物上萬件(套),對研究六安古代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文物保護 2010年4月市政府將其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6月,省政府將其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地,一直以來都是中國人不可避免的話題。中國自古以來十分重視喪葬,而經濟時代的到來,在國家經濟政策的刺激下,衍生出了價格過高的墓地,稱之為天價墓。天價墓地最早進入人們視線是在2005年河北,之後在中國各地都有出現,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的城市裡。簡介 一塊大小只有一平方米的普通標準墓地,大中城市售價都到了...
可樂鄉土地管理所所長陳文美說,可樂是農業鄉,人均0.8畝耕地,沒有其它經濟來源,主要靠取土燒磚賣錢,單靠一個部門很難管理,你去他停,你走他挖,像打游擊似的。縣工商局局長楊爽說,工商行政執法,重點打擊未經文化部門批准的文物交易,配合公安、文物部門巡查,完善義務監察員制度。1997年,可樂發生21座古墓...
但經過漢末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厚葬之風有所改變。自魏晉以降,考古發掘中已很少見規模宏大、雕刻精緻的畫像石墓。貴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磚室墓,有時設石門。和漢墓相比,墓室平面布局簡化,面積減小。但細部結構和設施有一些新發展。如河南洛陽西晉墓中有角柱與斗栱,南京東晉墓中有直欞窗。從漢末、魏晉...
“封君”不僅占有封地,經濟上擁有特權,而且擁有自己的武裝,可以在自己的封邑內築城建邦。“封君”死後,葬在自己的封邑內。當地長期關注楚文化研究的棗陽市黨史辦主任肖忠勇也提出了一種推測。他認為,九連墩古墓墓主與當年的曾侯乙墓主人曾國國君的身份相近,墓主人很可能也是當時楚國附屬國唐國的國君。對於墓主...
邙山,蜿蜒於洛陽、孟津、偃師三境,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被認為是死後長眠的理想之地,有“生在蘇杭,死葬北邙”一說。故而,邙山之上古墓眾多,“無臥牛之地”。據考證,邙山已出土墓誌6000餘方,出土的大量墓誌,內容涉及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外交往、民族關係等,為歷史研究...
對此,一名專家表示,考古不是挖寶,“石棺”的價值不能用出土文物的數量和價值來簡單衡量。這座墓葬儘管規模不大,卻是廣西少見的保存完好的古墓葬,其發現對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處理措施 大“石棺”內的整副骨骸保存如此完整,這在廣西實為罕見。為了便於文物的保存和日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