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水東吳墓

吉水東吳墓

三國東吳古墓遺址坐落在吉水縣郊的三碗齋,是1991年8月京九鐵路施工中發現的。考古專家們稱為"江南第一墓"。古墓呈凸字形, 墓室用灰色網線紋花紋磚於平地壘砌,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左右藻井、後室及正方形迴廊組成,外圍封土高10餘米,整個墓占地900餘平方米。墓葬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120餘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吉水東吳墓
  • 地理位置:吉水縣郊的三碗齋
  • 發現時間:1991年8月
  • 美譽:江南第一墓
簡介,發掘,文物,墓主,意義,

簡介

吉水東吳墓
“江南第一墓”坐落於吉水縣城105國道旁的縣博物館內。這座曾讓考古學家們驚嘆的“江南第一墓”,整個墓形呈“品”字狀,墓室用灰色網錢花紋磚於平地壘砌,大墓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兩個耳室(廂房)、左右兩個藻井、後室,以及正方形迴廊構成。前室平面呈八邊鋸齒形,後室平面呈方形,前室與後室有甬道相連,隅卷進式穹窿頂。墓底距封土堆高15米,南北、東西線長各為30米,墓地占地900平方米,封土呈覆漏斗狀,為黃色粘土夯實而成。整個墓的外形給人的感覺就如一座歐洲中世紀的城堡。
墓的前室,再往前走約3米,就到了大墓的主室,主室的頂部呈尖尖的城堡狀,兩邊還有兩條通往左右的兩個半圓弧狀耳室(廂房),比主墓室略低些。主室後面的後室就是墓主的棺槨安放之處,左右還有兩個與後室平行的藻井,藻井的盡頭則是兩個尖尖的小城堡。整個大墓儼如一座封閉式的莊園,其規模彰顯出了主人生前顯赫的地位,死後還要享受如此非凡的榮華富貴。

發掘

1990年8月,負責京九鐵路吉水段施工的鐵道部第十六局一處,在吉水縣城南部恩江北岸,對鐵路中心線內的小山包進行爆破取土時,發現一座大型墓葬。墓葬平面呈凸字形,封土高聳,占地900平方米,墓向朝東。東面與縣養豬場相望,南倚恩江,西連縣城民居,北接向吉鐵路。墓室用青灰色網錢紋花紋磚砌築,由墓門、甬道、前室、左(右)耳室、後室、正方形迴廊組成。墓葬東西長30米,南北30米,左、右迴廊轉角處各砌築一藻井,為“四隅券進式”穹窿頂;前室亦為“四隅券進式”大型藻井。整個墓葬乾砌而成。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水縣博物館對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掘出的墓室規模宏大,結構複雜、形制奇特、壘砌精緻。墓葬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了青銅器、青瓷、陶器、古錢幣等珍貴文物100餘件。墓葬年代,經國家文物局專家組論證,為三國東吳晚期,距今1700餘年,命名為吉水東吳墓。

文物

經過發掘,考古人員在墓中出土了120餘件隨葬品,有銅、鐵、陶、瓷、石質器皿,文物中有極為珍貴的“人物神獸青銅座燈”、造型優美的“青銅雌雄朱雀”、“青銅白虎”,這些在江西均屬首次發現。其中的一套“青瓷茶具”,在全國也是目前發現的一套最為完整的茶具,另外還有一些青瓷飯灶、糧倉、廁所,以及青瓷造型的豬、鴨、鵝等日常用品和家禽。尤其讓人感到驚奇的是,整個大墓均使用乾砌法,磚與磚之間沒有使用任何的粘接物。經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實地考察後認定,此墓為“東漢大型藻井磚室土墩墓”,建於三國東吳晚期,距今已1700多年了,目前在江南其他地方還尚未發現過如此規模宏大的墓葬地。

墓主

據有關學者不斷研究考證後推測,大墓的墓主應為三國時東吳的譚紹。這個推斷依據何在?
在吉水縣城東約6公里處,有一個叫譚埠的村莊,系吉水譚氏開基之地,該村早就有孫權姐夫墓在“三碗齋”的傳說。相傳譚氏開基後,曾一個叫譚紹的人早年讀書中舉,外出做宮,官至騎都尉,成了皇親國戚,後因宮廷權位之爭失勢,譚紹便攜家人回到了故鄉定居,死後葬於吉水城郊的張家屋下東側,共3家,“品”字形排列,封土高8至9米,狀似3碗大齋飯,稱作“三碗齋”。
據《三國志》吳志卷五《妃嬪傳(潘夫人傳)》所載:“吳主孫權潘夫人(第六夫人),會稽章句(今浙江餘姚)人也。父為吏坐法死。夫人與娣供輸織寶(古時對犯人家屬的一種懲處辦法),權見而異之,召充後官,得幸有娠……遂生孫亮。赤烏十三年(公元250年),亮立為太子,請出嫁夫人之娣,權聽旅許之。明年立夫人為皇后……權尋薨。孫亮即位(公元252年),以夫人娣婿譚紹(孫亮呼為娣丈,孫權呼之為娣夫)為騎都尉,授兵……”。譚紹在吳國孫亮為帝時,是皇帝近臣,任“騎都尉”,掌握護衛皇室安全的重大兵權,其官職與出土墓室規模相吻合,墓的營建時間與《吳志》記載的譚紹也不相上下。但由於該墓中沒有發現墓志銘及其他記載的資料,墓主到底是否就是孫權的姐夫譚紹,其中的疑問,恐怕還有待考古工作者去作進一步考證了。

意義

吉水東吳墓的發現,為研究江南地區漢晉時期古建築史及殯葬習俗,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對長江中下游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國內外考古界稱為“江南第一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