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教育

古印度教育,印度古文明發源於恆河流域。約公元前 10 世紀,恆河流域出現一些奴隸制小國,並形成社會等級制度(即種姓制度)。公元前 5 世紀佛教興起前,古印度教育事業掌握在婆羅門手中。能受教育的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三個種姓。約前 7 世紀出現婆羅門教,前 5 世紀又興起佛教。政、教大權掌握在婆羅門教和佛教徒手中。婆羅門教的教育精神:為破除塵俗,獲得精神上的解脫,與梵天(創造之神)合一。教育內容為《吠陀》。

以古老的梵語施教。教育對象為婆羅門子弟。教師為僧侶。施教機構分兩類。(1)親職教育。在學校出現前,家庭是教育的唯一場所,由父親口授《吠陀》。(2)學校教育。公元前 4 世紀後,設阿什侖,由古儒在家設校,以補親職教育之不足。佛教與婆羅門教教義相似,故教育目的基本相同。兩者也有不同之處。在教學方法上,婆羅門教以梵語施教,理解困難;佛教用地方語教學,容易理解。佛教具有民主精神,認為四種姓均可修行,上接梵天,主張以慈悲為本,普渡眾生;教育面向民眾,學術自由,鼓勵不同流派;重視親職教育和女子教育;寺院眾多,財力富裕,藏書豐富,學者集中;教學內容包括教義、哲學、科學、藝術等,質量較高。古印度曾出現六七所有影響的學府,其中以納蘭陀寺最為著名。中國唐代僧人玄類曾在此寺就學 5 年之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