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國長城上關口之一,北京與東北地區往來的咽喉要道。位於北京市密雲區東北部。555年,
居庸關至
山海關長城從此修過,
古北口與長城相接。
1403年
朱棣稱帝後遷都北京,大修長城。尤其是首都北京從居庸關到
山海關這一段500多千米的長城修得特別堅固。西北居庸關,東北古北口成為明王朝首都的兩個重要門戶。古北口與居庸關東西對峙,是
華北平原通往內蒙古高原的要道,自古稱為雄險,有“地扼
襟喉趨朔漠,天留鎖鑰枕雄關”之稱。
古北口的關城,跨於
兩山之上,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並設有守御
千戶所。
1933年日軍進攻古北口,爆發長城抗戰。
1961年設古北口公社,1983年改鄉,1990年建鎮。1996年,
面積83.1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古北口、
河西、潮關、北甸子、
湯河、北台、
司馬台、
楊莊子、龍洋9個行政村和古北口、北頭、南菜園、河西4個居委會。
基本介紹
全鎮總面積84.71平方公里。境內有萬溝架子峰、
臥虎山,高程為1124.6、665米。地貌屬燕山余脈淺山丘陵區。
潮河從北部關口入境,繞流
陰山,貫穿全境,沿河兩岸有部分河流沖積發育而成的平地。東有小
海河從
湯河村東北入境,橫貫鎮境中部,於北甸子村南注入潮河。政區包括9個行政村,40個自然村,居住著漢、滿、回三個民族,2796戶,8286口人,勞動力4676人,其中漢族占90%以上。全鎮共有耕地578公頃。林地面積3848公頃,水域面積11公頃,林木覆蓋率45%,
司馬台水庫一座。
資源
1999年,國內生產總值3371萬元,工農業總產值3416.1萬元,農村人均勞動所得2870元。糧食播種面積7705畝,總產量2092噸,主要農作物為小麥、玉米及雜糧。果樹總面積4593畝,樹種以蘋果、
板栗為主。大牲畜存欄549頭,特產有蜂及
山野菜,產蜜7.5噸,山野菜5噸。
古北口鎮以服裝、紡織、橡膠、輕工製造等為主導產業,以穩定經濟、加強工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終旨。大力發展旅遊業,相繼開放了
司馬台長城、令公廟等鎮內自然與人文景區,使邊寨古鎮再現自然風貌披上了新姿。
旅遊資源
司馬台長城始建於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73年),是在北朝
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修築的,屬明代“九鎮”中
薊鎮古北路所轄。明萬曆年間,薊鎮總兵
戚繼光和總督譚論率兵進行了重點整修,今司馬台長城轄於北京市
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距
北京120公里。
修建肉丘墳
肉丘墳坐落於古北口鎮
河西村,是著名的愛國教育基地,在這裡長眠著長城抗戰中的三百多名抗日英雄,每年都有許多人前來拜祭英靈。
楊令公廟
說起古北口,不能不提
楊令公祠,因為它凝聚了古北口人強烈的愛國熱情和對英雄的無限敬仰。令公祠始建於北宋元佑年間,大約在1025年,至今已經歷了900多年的歷史了。1983年被列為密雲區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陰曆的九月初七,都有成千上萬的人來這裡上香,有本地的百姓,也有北京市、河北省乃至其他省市的人。古北口鎮還舉行廟會,有扭秧歌的秧歌隊、賣土特產品的商販,非常熱鬧。
富民政策
為了進一步推動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發展適銷對路的種養業走上致富道路。鎮黨委、鎮政府制定出台了鼓勵農民增收致富的第一號檔案,有效地調動了農民調整農業結構積極性。在養殖業方面共落實柴蛋雞、羊、水產等養殖戶近百戶,組建養殖合作社1個。柴蛋雞養殖規模達到6萬隻,
肉雞出欄18萬隻。完善7個標準化漁業生產基地和休閒漁業小區建設,
養殖水面達到115畝。
在種植業方面,湯河和潮關兩村發展冷涼蔬菜觀光採摘園200畝;
楊莊子和
龍洋村發展訂單
糯玉米550畝,並成立糯玉米種植合作社2個,畝收入達到1000元;在旅遊景區附近建設果品觀光採摘園8處,面積400多畝。
楊莊子村利用果園發展
立體種植,發展牧草500畝。
認真落實
糧食直補和生態林管護政策,及時將糧食直補資金和生態林管護員工資按政策要求兌現到農民手中,調動了農民發展糧食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民從靠山吃山向養山就業的轉變,同時也使農民得到了實惠,增加了收入。
生態農業
古北口鎮
水產業發展迅猛
古北口鎮按照“旅遊興鎮、引進強鎮、養殖富民”的發展思路,積極調整水產產業結構,大力宣傳區政府制定的興魚富民優惠政策,發揮區域優勢,最佳化水產布局,使水產小區形成集餐飲、住宿、垂釣、採摘、娛樂為一體的生態產業格局(以上為其中一部分水產小區圖片)。全鎮共有9個標準化水產養殖小區,全部通過無公害食品認證,到目前為止,全鎮
養殖水面面積100畝,實現商品魚產量11萬公斤。2005年漁業綜合收入完成510萬元,同期增長21.4%。
村鎮建設
古北口鎮近幾年來不斷探索發揚村級環境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使之更好的服務於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同時,各村(居)委會也結合自己具體的情況,從實際出發,從細節出發,調動廣大民眾自建,自創,自調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這其中,北台村從一件小事出發,切實將鎮黨委政府的村級民主以及
環境政策落到民眾心坎里。
北台村坐落在古北口鎮西南部,僅靠國道101線,是從
太師屯鎮進入古北口鎮的第一個行政村。北台村的村容村貌對於古北口鎮環境優美的鄉鎮形象有著直接的影響,
村黨支部、村委會也始終以創建生態文明村為中心,高度重視環境整治和維護工作。通過對以往環境整治工作經驗的總結分析,
村兩委班子和全體村民代表集中討論研究,決定面向本村全體有勞動能力的村民,對2008年保潔員崗位人選進行公開招聘。
重點工程
古北口鎮啟動五項重點工程,全力打造環境優美鄉鎮一是啟動鎮區給、排水、污水處理基礎工程;二是啟動面積為100畝的生態文化廣場建設,把古北口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有機結合;三是啟動國道周邊環境治理工程,計畫6月底前完成“五化”;四是打造古鎮文化,恢復古鎮風貌,啟動一縱兩橫的古街區改造工程;五是完成集祭祀、旅遊、休閒於一體的古北口
抗日烈士陵園建設。
行政代碼
名字由來
曾經的邊關軍事重鎮,留下了70多座廟宇及其它文物古蹟,也留下了眾多文人的足跡。宋嘉祐五年(1060年),歐陽修自汴京出發,直奔
古北口。登上峰頂,望長城內外,思鄉之情油然而生,留下了“古關衰柳聚寒鴉,駐馬城頭日欲斜;猶去西樓二千里,行人到此莫思家”的詩句。從北宋開始,一批文人學士在古北口留下了詩文吟詠。根據《歷代文人詩詠古北口》的載錄,僅清朝皇帝乾隆為古北口所做詩歌就有53首。而在當地傳說中,“古北口”之名正是
乾隆皇帝給起的。
乾隆元年,
乾隆帝前去熱河途中經過
古北口,感嘆於長城內外的美景,便問
劉墉此地為何名。劉墉如實回答:“春秋時叫北口,北魏時叫出峽,唐時叫虎北口。”乾隆帝心想:我來來去去從此口過,怎能叫“虎北口”!於是派劉墉前去查找此地有什麼古蹟,終於在城南門的門楣的城磚上找到“古關”二字,又在北門的門楣的城磚上找到“北口”二字。乾隆帝便將此地改作“古北口”,流傳至今。
古鎮中“一縱四橫”的古街,是明清商貿交易的地方。如今這裡仍有明清時期的老鋪面房,有石橋、三眼井和御封井等景觀。當地的老人告訴我,古北口的廟宇在鼎盛時期達到108座。據史料記載,直到民國初年,這裡大大小小的廟宇還有40多座。如今,能夠準確追溯初建年代的廟宇有建於遼太平五年(1025年)的楊令公廟,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的
藥王廟等10餘座。“二步三座廟”是對古鎮廟宇文化的真實寫照。農曆九月十四是楊令公的生日,當地百姓自發為其慶祝,逐漸形成規模盛大的民間廟會,每年吸引周邊地區眾多民眾參加。
獲得榮譽
2017年12月26日,被國家民委評為第五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區(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