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化是2012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古代印度文化
- 外文名:Ancient Indian Culture
- 所屬學科: 世界歷史
- 公布年度 :2012年
古代印度文化是2012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
古印度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印度文明以其異常豐富、玄奧和神奇深深地吸引著世人,對亞洲諸國包括中國產生過深遠的影響。 古代印度在文學、哲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對人類文明作出了獨創性的貢獻。最顯著的特徵是其宗教性。古印度文明細分兩部分來看:一是印度河流域產生的文明,另一就是恆河流域產生的文明。我們所...
古代印度文化 古代印度文化是2012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世界歷史名詞。定義 古代印度文字、文學、科學、建築和藝術、哲學以及宗教等各種文化的統稱。出處 《世界歷史名詞》第一版。公布時間 2012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印度文明起源於南亞次大陸的文明,印度文明沒有中斷,由於印度河流域是古代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故以此命名。由來 印度文明出現前很久,農業可能已經在世界上許多彼此相距很遠的地方獨立發展起來了,這些地方包括熱帶的東南亞、亞洲的最西端(今土耳其東部、敘利亞和伊拉克北部)、非洲、中國、以及公元前第一個千年期間的中南...
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紀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遺址所在地哈拉帕(在西旁遮普)命名,稱為哈拉帕文化。哈拉帕文化是一個分布範圍非常廣大的文明,在時間上大致與古代兩河流域文化及古埃及文化同時。這一文化在達到相當發達和成熟的情況下,由於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終徹底消失。吠陀時代 取代...
這便是印度文化的發祥地帶,又可分為二區:①以西方印度河為中心的五河地方,其地富於水利,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宜於農牧。印度河的出口是阿拉伯海,其上游注入印度河的支流很多,而以五河最著。旁遮普省之名,即由五(Panj)河(ab)的古波斯語而來。印度的名,即由印度河(Indus)而來,泛稱為信度(Sindhu...
古代印度由奧族、荼盧毗人及雅利安人三大族先後殖民,並形成其思想與文化,前兩者形成印度“非正統文化”,雅利安後來居上,主宰了印度之統治權,形成吠陀文化,並創立婆羅門教。吠陀文化反映當時印度人日常生活的寫照和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例如吠陀哲學提倡酒的文化,鼓勵人們飲酒,婆羅門教甚至認為,飲酒可以讓人獲得解脫...
《印度古代文化史》是2016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薛克翹所作的《印度古代文化史/薛克翹文集/南亞研究叢書》按時間順序分八章介紹了印度古代文化史,讓讀者能夠對史前文明開始的印度古代文化有一 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書中有作者運用新資料提出的新 的學術觀點,囊括了作者近年來的研究成果;同時對 ...
婆羅門教——印度古代宗教。印度教的古老形式。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前1500年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同許多後來的世界性宗教不同,它沒有明確的具體創教人,是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哲學派別匯合而形成的宗教思想體系。所有這些不同的教義與思想派別都代表了不同地域不同種族的文化內涵,又都在印度次大陸經歷過...
印度梵語文學,古代印度通行的文化語言稱為梵語,意思是文雅的語言,和比較接近各地方口語的種種“俗語”相區別。歷史 梵語中包括早期的吠陀語和後起的規範化的梵語。從古至今有用梵語寫成的大量文學作品,但在12世紀以後梵語古典文學逐漸衰落,重要作品很少;到近幾百年間,各種地方語言的新文學興起,已經取代了梵語...
尚龐–巴瓦加德考古公園是一塊古老的土地,這裡集中著許多尚未挖掘的、具有悠久歷史和極高考古價值的文化遺產。它的景致異常優美,包括史前(青銅時代)遺址,古代印度都城的高地堡壘,16世紀時古吉拉特王國首都的遺址,以及8世紀至14世紀古老的軍事防禦工程、宮殿、宗教性的建築物,住宅區的排水系統,農業設施和供水裝置。建立於...
印度文學 (Indian literature) 印度古典梵語文學和10世紀前後發展起來的各地方語言文學的總稱。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宗教發達,種族複雜,語言眾多,印度文學以豐富多彩著稱於世。古代印度文學 (公元前15~公元4世紀)包括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早期的文學。通用的文化語言為梵語,包括早期的吠陀語和規範化...
獨立以後,印度史學家逐步擺脫了殖民主義史學體系的束縛,走上了建立本民族新史學的道路。1966年,D.D.高善必所著《印度古代文化與文明史綱》出版,標誌著印度唯物主義史學體系的形成。這部著作科學地分析了神話傳說和超自然的思想觀念,發掘出嶄新的古代印度社會史,對印度史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繼高善必之後,...
被譽為印度古代最偉大君王的阿育王(前3世紀中)時代,佛教迅速發展。各派法師被派往印度周圍各地弘法,推動佛法傳播的同時,也導致了各個部派的進一步形成。阿育王后,上座部分出說一切有部,它以西北印度為根據地主要活動於迦濕彌羅和犍陀羅;上座部的另一支經南印度而渡海進入錫蘭(古斯里蘭卡國,又稱銅碟洲,...
第三節 毗濕奴:梵之化身37 第四節 雨季節期39 第五節 濕婆:無形眾相39 第六節 那衍納爾派:六十三位泰米爾聖徒41 第四章 耆那教/42 第一節 和平英雄43 第二節 祖師之道45 第三節 耆那聖山47 第四節 信徒與護法48 第五節 耆那聖典49 圖版/50 印度古代遺蹟示意圖/252 印度歷史年表/253 ...
印度古代美學指的是印度古代美學思想和理論的統稱;公元前1世紀,在印度開始形成,10 世紀前後趨於成熟。其特點為:(1)宗教,特別是婆羅門教影響巨大,其唯物主義思想和現實主義傾向,顯得微弱。(2)在藝術論方面,主要用宗教觀念解釋藝術:把藝術看作是神的象徵,認為藝術的目的是表達神的生活的美,人不配在藝術中...
第七章 古代印度的土地關係和奴隸制度213 第一節 古代印度的土地制度213 一、土地制度213 二、農村公社217 第二節 古代印度的奴隸制度222 第八章 古代印度的婚姻、家庭和婦女的狀況229 第九章 “一帶一路”中的古代印度和中國的經濟文化交往249 第十章 上古印度文化260 第一節 文字、文學和哲學260 一、文字...
印度,是印度共和國 (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於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遊資源。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等國隔海相望。古印度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
印度美術是印度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有5000餘年的歷史,內容深奧,形式豐富,獨具特色,自成體系,對亞洲諸國的美術曾產生過巨大影響。印度美術不僅具備印度文化的一般特點,而且與印度的宗教、哲學關係極為密切。主要特點 印度美術不僅具備印度文化的一般特點,而且與印度的宗教、哲學關係極為密切。就其原初意義而言,...
發現古老的文明,探索逝去的記憶,掀開古代世界神秘的面紗,帶你領略幾千年前古代人類的風采,充分了解人類無窮的智慧和嘆為觀止的成就。圖書目錄 第一章撿拾文明的碎片 文明誕生的搖籃/l0 古印度文明概覽/l2 哈拉巴文化的驚現/14 艾哈文化之謎/21 文明的衰落/23 第二章從野蠻到文明 吠陀時代/28 列國時代/34 孔...
古巴比倫(Ancient Babylon)文明位於伊拉克一帶,古代巴比倫與古代埃及、古代印度、中國(另有權威報導描述為古代中國)一併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流經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兩河流域,產生過飲譽世界的兩河流域文明,孕育了璀璨奪目的古巴比倫文明。巴比倫古城廢墟遺蹟被列為世界奇觀,古巴比倫空中花園被譽為...
古象雄文化是集草原文化、高原文化、波斯文化等多種文化的大集合體。象雄文化在象雄經書中記載有一萬八千年。古象雄文化的宗教體系經過辛饒彌沃佛和不同時期的佛陀傳播,影響著古時印度教、耆那教、後來印度佛教的產生。 如今藏區以及印度、尼泊爾、不丹、蒙古國、俄羅斯等地區仍然有很多象雄文明中產生的宗教文化的遺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