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

取而代之是指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現也指以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取而代之
  • 拼音:qǔ ér dài zhī
  • 解釋: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
  • 出處:《史記·項羽本紀
拼音,解釋,出處,結構,語法,近義,反義,示例,英文解釋,簡釋,例句,相關典故,原文,譯文,注釋,故事,

拼音

qǔ ér dài zhī

解釋

1.奪取別人的地位而由自己代替 2.某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而:就;之:代體某一個事物。

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秦始皇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結構

連動式

語法

多用於人或事物;一般作謂語賓語

近義

反義

一如既往、一概如往

示例

清帝方今玩於彼股掌之上,及其時則~耳。 ◎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八十六回

英文解釋

簡釋

replace sb.;facilitate a takeover;fill sb.'s bonnet;fill [step into] sb.'s shoes;take the place of

例句

您可以在真正安裝時,用linux的分區工具來刪除當初預留的分區,再用linux的分區取而代之。
You can delete the placeholder with the linux partition tools later during the actual install, and replace it with linux partitions.
在地震襲擊開始的前幾個小時裡表現出的驚慌失措已經褪去,取而代之的是震驚和期望平靜的混合。
The panics that characterize the early hours after the earthquake struck has subsided, replace now by a mixture of shockand quiet purpose.
但是,既然這是你自己的電影,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刪除那些奇怪的內容,以一帆風順、祥和如意的故事取而代之。
But then, as it is your own movie, you can also choose to edit out the odd content and replace it with a tale of steadysuccess and calm contentment.
我還記得湯姆買到這把心愛的“耳樂彼客”系列二低音吉他的情景--我打趣說,我怕他將我踢下床,用這把樂器取而代之。
I remembered when tom had bought his beloved alembic series ii bass--I had teased him that I feared he would kick me outof bed and replace me with the musical instrument.
斯波伯與威爾森不僅通過對西方古典修辭的解讀和批判向語用學的其它理論觀點發難,而且直接向修辭學界建議放棄業已“陷於兩難境地”的修辭學科重構,用關聯理論取而代之。
Not only do sperber and wilson take to reinterpreting classical rhetoric as a means for challenging the validity of other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pragmatics, they directly call upon contemporary rhetoricians to abandon their "doomed" effortto reconstruct their own discipline, and to replace rhetorical theory with rt.

相關典故

原文

項籍者下相①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②,故姓項氏。
項籍③少時,學書④不成,去⑤;學劍,又不成。項梁⑥怒之。籍曰:“書,足⑦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於是項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⑧。 項梁嘗有櫟陽逮,乃請蘄獄掾曹咎書抵櫟陽獄掾司馬欣,以故事得已。項梁殺人,與籍避仇於吳中。吳中賢士大夫皆出項梁下。每吳中有大繇役及喪,項梁常為主辦,陰以兵法部勒賓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選自《史記·項羽本紀

譯文

項籍是下相人,字羽。當初起兵反秦時,年紀二十四歲。他的叔父是項梁。項梁的父親就是楚國大將項燕,是被秦國將領王翦(jian)殺死的。項氏世世代代做楚國將領,封在項地,所以姓項。項籍年輕時,學習文字知識沒學成,離開,去學劍,又沒學成。項梁很生他的氣。項籍說:“學文字能夠記寫自己的名姓就行了,學劍只能對抗一個人,不值得學,我要學習對抗萬人!”於是項梁就教項籍兵法。項籍很高興,略微知道其中的意思,又沒學完。項梁曾經因罪案受牽連,被櫟(yuè,悅)陽縣逮捕入獄,他就請蘄(qí,齊)縣獄掾(yuàn,願)曹咎寫了說情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事情才得以了結。後來項梁又殺了人,為了躲避仇人,他和項籍一起逃到吳中。吳中有才能的士大夫,本事都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規模的徭役或大的喪葬事宜時,項梁經常做主辦人,並暗中用兵法部署組織賓客和青年,藉此來了解他們的才能。秦始皇巡遊會稽,渡過浙江,項梁與項籍一起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亂說話!這是要滅族的!”項梁因為這件事認為項籍很不一般。項籍身高八尺多,力量能舉起大鼎,才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的子弟,全都畏懼項籍了。

注釋

下相:秦地名 ,今江蘇宿遷西南。
②項:古地名
項籍項羽。項羽名籍,字羽。
④書:指古書典籍,被項籍曲解為僅僅是識字記名姓。
⑤去:拋棄。
項梁:項羽的叔父。
⑦足:只要,足夠。
⑧竟學:學習完成。竟,完畢,最終。成語有“有志者事竟成”,“竟成”即最終能成功。《廉頗藺相如列傳》:“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於趙。”此指“完畢”。《屈原列傳》:“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又,“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這兩個“竟”均解釋為“最終”。

故事

講到項羽少年時的一段故事:
秦始皇滅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建立了統一強大的秦朝。他為了宣揚威德,進一步鞏固統治,經常出巡全國各地。
有一次,秦始皇南巡會稽(在今浙江),當他的車馬儀仗,浩浩蕩蕩,威風凜凜,經過南江(今江蘇吳縣附近)時,大路兩旁佇立著無數觀看的人群。少年項羽和他的叔父項梁也在其中。這時,項羽忽然說了這么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
“彼”,即“他”,這裡指秦始皇的統治、權勢和地位“可以奪取過來並且代替他!”
項梁聽了,不禁大吃一驚,急忙伸手去捂住項羽的嘴,小聲責備他道:“別亂說!你不怕全家合族都要殺頭嗎!”但是,項梁卻也暗暗讚賞他這個小侄子的膽識。原來項梁也早在心裡盤算著怎樣推翻秦朝、恢復楚國的事,不過他沒有透露罷了。後來他叔侄倆就在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運動中投入了反秦的戰鬥。
“取而代之”就是來源於上述的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