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化

去槓桿化

“去槓桿化”是指金融機構或金融市場減少槓桿的過程,而“槓桿”指“使用較少的本金獲取高收益”。

這種模式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為不少企業和機構所採用,但在金融危機爆發時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基本介紹

概述,階段,影響,對策,

概述

當資本市場向好時,高槓桿模式帶來的高收益使人們忽視了高風險的存在,等到資本市場開始走下坡路時,槓桿效應的負面作用開始凸顯,風險被迅速放大。對於槓桿使用過度的企業和機構來說,資產價格的上漲可以使它們輕鬆獲得高額收益,而資產價格一旦下跌,虧損則會非常巨大,超過資本,從而迅速導致破產倒閉。
金融危機爆發後,高“槓桿化”的風險開始為更多人所認識,企業和機構紛紛開始考慮“去槓桿化”,通過拋售資產等方式降低負債,逐漸把借債還上。這個過程造成了大多數資產價格如股票、債券、房地產的下跌。
綜合各方的說法,“去槓桿化”就是一個公司或個人減少使用金融槓桿的過程。把原先通過各種方式(或工具)“借”到的錢退還出去的潮流。
單個公司或機構“去槓桿化”並不會對市場和經濟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整個市場都進入這個進程,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被迫或主動的把過去採用槓桿方法“借”的錢吐出來,那這個影響顯然不一般。
在經濟繁榮時期,金融市場充滿了大量複雜的、槓桿倍數高的投資工具。如果大部分機構和投資者都加入“去槓桿化”的行列,這些投資工具就會被解散,而衍生品市場也面臨著萎縮,相關行業受創,隨著市場流動性的大幅縮減,將會導致經濟衰退

階段

當前,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風險名詞就是“債務”,就本質而言,債務其實就是對信用的一種過度透支,濫用信用就會造成債務風險,並最終導致債務危機。從資產負債表角度看,經濟周期波動往往體現為經濟體系槓桿率的調整過程。往往會經歷三個階段的去槓桿化過程:早期衰退、私人部門去槓桿化、經濟回升和公共部門去槓桿化。
在早期衰退階段,私人部門債務比率攀升至高點,公共部門負債開始出現上升趨勢。這個階段大概要持續1-2年時間;在第二階段,即私人部門去槓桿化階段。私人部門現金流增加,經濟回暖,但由於推行財政刺激政策,公共部門負債率達到階段高點。這個階段持續時間大概為3-4年時間;在第三階段,公共部門去槓桿化階段。
儘管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反彈,全社會負債率再次上升,公共部門不得不開始漫長的去槓桿化進程。這個階段大約持續10年左右。
目前,全球已開發國家正處於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時期。如果進入第三階段則意味著廉價資本時代即將遠去,投資者和借貸者將面臨借貸成本上升的窘境。在未來的幾年內,信用緊縮、財政緊縮和消費緊縮三個層面的疊加效應會進一步顯現。
各階段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在每一個“去槓桿化”的階段上,中國經濟所受的衝擊不同。
首先,“金融產品的去槓桿化”對中國影響很小。
由於實行資本賬戶的管制,中國絕大多數的對外金融投資都是以中央銀行外匯儲備投資的形式進行。這類投資一向穩健保守,基本不會涉足高度槓桿化的金融產品,即使有所損失,也不能與其他類型投資者的損失相提並論。
其次,“金融機構的去槓桿化”和“投資者的去槓桿化”對中國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一方面,中國銀行業對外開放程度有限,同時外國金融機構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和在金融中介中所起得作用都很小;另一方面,由於國際收支長期順差,中國經濟不依賴外部資金。這樣,當國際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去槓桿化時,一般不會對中國產生顯著的負面效應。在這一問題上,中國經濟目前受到的最嚴重的影響表現在,國際商業銀行在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的過程中,貿易信貸也受到了波及。
從近期看,對中國經濟最大的負面影響來自於美歐“消費者的去槓桿化”。中國的出口將會受到嚴重威脅,進而引起國內產能過剩、製造業投資疲軟、製造業工人失業等連鎖問題。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嚴重的威脅來自“去全球化”。既然中國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去全球化”也將使中國成為最大的受害者之一。
因為,它將從根本上顛覆中國經濟的增長方式,迫使中國不得不依賴消費內需來拉動經濟成長。然而,國際經驗和學術研究表明,當一個經濟體的增長主要推動力來自內在消費時,這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速度,將會出現顯著的結構性放緩。

影響

“去槓桿化”會導致什麼?那么去槓桿化將如何影響當前的資本品和資本市場呢?
美國債券之王比爾·格羅斯的最新觀點是,美國去槓桿化進程,已經導致了該國三大主要資產類別(股票、債券、房地產)價格的整體下跌。
格羅斯認為,全球金融市場目前處於去槓桿化的進程中,這將導致大多數資產的價格出現下降,包括黃金、鑽石、穀物這樣的東西。“我們經常說總有機會存在於市場的某個地方,但我要說現在不是時候。”
格羅斯表示,一旦進入去槓桿化進程,包括風險利差、流動性利差、市場波動水平、乃至期限溢酬都會上升。資產價格將因此受到衝擊。 而且這個進程將不是單向的,而是互相影響、彼此加強的。
比如,當投資者意識到次貸風險並解除在次級債券上的投資槓桿時,那些和這些債券有套利關係的其他債券、持有這些債券的其他投資者、以及他們持有的其他品種,都會遭受影響。這個過程可能從有“瑕疵”的債券蔓延到無瑕疵的債券,並最終影響市場的流動性,進而衝擊實體經濟

對策

“去槓桿化”下的抉擇
那么面對“去槓桿化”,各路投資者的對策是什麼呢?部分機構投資者認為,考慮到去槓桿化,在去槓桿化集中釋放的階段,應該儘量堅持“現金為王”的態度,如果要選擇股票,也要儘量選擇那些現金充裕,資產槓桿低的公司,因為,他們可能是未來兼併潮中的食人鯊。
還有投資者認為,要關注短期通縮後部分新興地區的中長期通脹可能。
當然,這是較長時期的一個考慮。而目前達成共識的是,資產價格將結束浩浩蕩蕩的上漲波段,轉而進入下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