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殼模型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原子核殼模型
- 外文名: nuclear shell model
- 所屬學科:物理學_原子核物理學、粒子物理學_原子核物理學
- 公布年度: 2019年
原子核殼模型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
殼模型 原子核殼模型是邁耶(M.G.Mayer)夫人和簡森(J.H.D.Jensen)在1949年各自 獨立提出的。在這之前,當有關原子核的實驗事實不斷積累時,1930年後不久,就有人想到,原子核的結構可以借鑑於原子殼層的結構,因為自然界中存在一...
原子核模型是原子核物理學的分支學科,從各類原子核物理實驗事實出發,運用物理、數學理論和方法,對原子核的性質和規律提出的解釋和構想,揭示出原子核某些現象和局部規律。原子核模型包括:原子核基本性質模型;原子核中核子-核子相互作用...
原子核殼模型 原子核殼模型是2019年公布的物理學名詞。 公布時間 2019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審定布的物理學名詞。出處 《物理學名詞》。
《不穩定原子核結構的殼模型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孫揚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本課題計畫開展大尺度原子核殼模型計算,和國內外主要實驗室關於不穩定核的最新實驗緊密結合,系統地研究處於輕、中重核區的豐中子和豐...
《基於Gogny力的殼模型計算》是依託北京大學,由許甫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殼模型是核結構計算的一個基本模型,它能計算原子核的基態、各種激發態性質和各種衰變躍遷,因具有極強的計算預言能力而備受喜歡。但殼模型計算...
《不穩定原子核的殼模型配對近似》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趙玉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低能原子核結構的基礎是原子核的殼模型。然而中重區原子核的殼模型組態空間太大,所以套用殼模型研究中重區的原子核結構時必須作近似。
《原子核配對殼模型》是依託南京大學,由陳金全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建立了原子核配對殼模型的理論框架,計算方法和計算程式,給出了它的一些特例及其和現有核結構模型之間的關係。用NPSM研究稀土區Xe和Ba同位素的集體運動,...
該試驗事實確認了:原子內含有一個體積小而質量大的帶正電的中心,這就是原子核模型的來歷。相互作用 原子半徑很小,質子間庫侖斥力很大,但原子核卻很穩定。所以原子核里質子間的除了庫侖斥力外還有核力。只有在2.0×10m的短距離內...
核集團模型是一種原子核結構模型。這種模型認為核核心子結合成若干“集團”,而原子核則通過這些集團之間的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核子以集團的形式出現於核內,使集團內部的自由度可以近似地凍結,並引入集團整體的定域坐標(例如集團之間的...
《基於殼模型的配對近似對原子核質子-中子關聯的研究》是依託華東師範大學,由程奕源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複雜量子多體系統。質子-中子相互作用在原子核殼結構演化和集體性質演化方面起重要...
費密氣體模型 是核物質的零級近似。很多證據證實,在原子核中,核子的平均自由程大於核子間的距離,這意味著核物質核心子在零級近似下是在一平滑變化的勢場內運動。這樣就可以寫出由反對稱化的單粒子波函式乘積表示的總波函式,其中單...
《多殼重核殼模型對重核性質的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周先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項目摘要 採用微觀殼模型對重核進行比平均場理論更精確的計算和研究既是核物理也是天體物理髮展的需要。為了在同一個殼模型框架下對不同區域重核...
《原子核配對殼模型的進一步研究》是依託南開大學,由羅延安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本項目是研究原子核配對殼模型及其套用的一個前沿課題。該課題是目前國際上一個活躍而內容豐富的研究領域,在研究中重核的低激發譜...
原子核代數模型的突出優點是計算簡單,關鍵是確定原子核運動狀態對應的對稱群。現已經建立了一些代數模型,其中很成功的主要有SU(3)模型、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相互作用玻色子–費密子模型等。根據原子核殼模型的研究,對於各向同性且無...
《極端豐中子氟、氖等同位素的殼模型研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袁岑溪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中文摘要 結合國內外在新一代放射性束物理裝置上進行的實驗,本項目計畫在原子核殼模型框架下,擴展申請者等人於2012 年提出的psd ...
4.2.2 多電子原子的能級 128 4.2.3 多電子原子的近似能級圖 134 4.2.4 多電子能級圖中的能級分裂 142 4.2.5 多電子基態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146 參考文獻 154 第5章 原子核結構模型 157 5.1 原子核結構的研究方法 158 ...
早期的殼模型的平均場是帶有大的自旋-軌道耦合項的球形位勢,成功地解釋了幻數和大量球形核的基態性質。Mayer和Jensen為“關於核粒子殼層結構方面的發現”與 Wigner分享1963年物理學諾貝爾獎。原子核殼模型不斷在發展,出現了各種改進的殼...
20世紀中期以來,核物理學家發展了原子核殼模型理論,預言質子或中子為幻數的原子核具有特別的穩定性,理論預測在質子數為114、中子數為184的“雙幻數核”(魔數核)298114附近的原子核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圍繞它可能存在著由成百個...
另一類是集體性質的激發,它是由許多單核子激發的相干疊加而成的激發。能級的各種激發方式直接反映了原子核結構的特性。理論上的分析可見核殼層模型和綜合模型。當激發能增加,能級的性質就越來越複雜,能級也越來越密。這時一個有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