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天尊(原始天尊)

元始天尊(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

原始天尊一般指本詞條

元始天尊,全稱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無上帝,又名“玉清紫虛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場位於崑崙玉清境。

崑崙山與玉京山不同,崑崙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羅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聖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靈寶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聖境之上曰無極大羅天

歷代神仙通鑑》稱元始天尊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誕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為元始。在無量劫數來臨之時,用玄妙的大道來教化眾生,故而尊為元始天尊。

道經記載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號雖殊,本同為一。"《道門十規》中說:“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則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始天尊
  • 外文名:The start source tianzun(Holy)
  • 其他名稱:玉清元始天尊
  • 神話體系:道教神系
  • 所屬:先天化身之一
  • 居所:大羅天玉京山玄都玉清聖境清微天宮
  • 司掌:萬物之主
  • 象徵:玉京山、郁羅蕭台、混元珠
  • 父母:無
  • 出生日期:混沌之前  太古之先
  • 逝世日期:不生不滅
  • 代表作品:《元始天尊說太古經》
  • 主要成就:開天闢地 歷劫度人       
  • 信仰道教
  • 身份:道教最高神三清之首(玉清)
  • 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何謂“道”,道與三清,歷史形象,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形成歷史,奉祀,宮觀,人物經典,老子與三清,闢謠專區,影視形象,

何謂“道”

元始天尊
原夫渾淪之未判,神靈之未植,而為冥妙之本者,“道”也。“道”,莫窮其根本,莫測其津涯,而有大聖人稟之而生於其間。故謂之“無始”者,即“太上”也。太上生乎“無始”,起乎無因,為萬道之先,元炁之祖也。無光無象,無色無聲,無宗無緒,無師無上,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彌綸無外。故稱“大道”。
太上為道之祖宗,體於自然,在乎三清之前,象帝之先!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道教最高信仰就是“道”即“太上無極大道”,“道”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無邊無際、無師無上的永恆存在。
“道”在基督教稱為“上帝”、伊斯蘭教稱為“真主”,在佛教稱之為“法身”,道教稱之為“太上老君”,只是各個宗教“名詞”不同罷了。
摩西和上帝的一段對話。摩西對“神”說,他們若問我,“他”叫什麼名字?我要對他們說什麼呢?神(太上)就回答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為什麼太上老君是“自有永有”?“自有”是“無始”,“永有”是“無終”,因為太上老君乃無生之至精,造化自然者也!
者,虛無自然,難名之神,強名曰,“道”是太上老君的稱號,太上老君(道)的化身是三清天尊。
太上老君是什麼意思?
太上——至高無上,老——乾陽,君——性王,“至高無上的性王”,就是大道的意思,“太上”就是“清靜至極”的“道”,太上就是“道”的意思,卓然獨立,自然而然的永存,太上是華夏最尊貴的詞語。
“道”是自有永有的神。萬象俱盡,唯道獨存。萬教爭長,惟道獨尊。
太上曰:法有千萬,得一是道,天下萬教,源歸大道, 吾勸後輩門人,不可己是人非,宗源一體。
吾憫眾生,分身下界, 為度眾生,歷劫演化,隨方設教,教名不一,吾於東方,即立東方之教,吾於西方,即立西方之教,觀其習俗,因人施教。

道與三清

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祖先,乾坤之根本,天地之精源,太無之中,凝自然之真而為體,廣大無邊,應化莫測,非陰非陽,能微能彰,不古不今,不存不亡,常於無量劫運之端,太初、太易先天五太)之前,肇布玄元始(三清)而生太極,三清為太上老君所化的三位尊神。
鴻蒙未剖之時,虛無一點靈氣結成一團元光,為無極之主乃化先天教主。第一化天寶君,元始天尊。
第二化玉宸道君。靈寶天尊。
第三化太清聖主。道德天尊。
此乃道生一。一生化二。二生化三。三生化萬物。
陰抱陽。生天地。生仙佛。生聖。生賢。倶以從道而生。生生化化。無極無窮之妙哉。
太上老君開闢天地的歷史(無極過渡太極):洪元→混元→太初→太始→太素→混沌→九宮→元皇→太上皇→伏羲......

歷史形象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個歷史過程。漢順帝時(126—144年),張道陵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正一盟威道,尊“太上老君”為最高神。後來寇謙之改革天師道,亦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經出現了“道德天尊”的名稱,以今所見,“三清”的名稱最早始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該書排列神仙序位,分為七個層次,每一層設一個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為萬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極金閥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下臨萬民)。上皇太上無上大道君。其中較為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並且第三位為“金閥帝君”,太上老君卻居於第四中位。
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吳慈華飾90版《封神榜》元始天尊—吳慈華飾
“元始天尊”一詞五世紀晚期才出現於南齊(479-501年)嚴東注《度人經》中。(嚴東注《度人經》卷二:“元始符命,時克升遷”句注云:“東曰:元始天尊說經之時,命召十方無極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東曰:元始者,天尊也。”這裡用“天尊”疏解“元始”,說明尚末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稱。六世紀初,陶弘景在《真靈位業圖》中將元始天尊列為道教的最高神,從此,“元始天尊”概念才逐漸流行。
元始天尊是東晉末年靈寶經所記載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東晉中期上清經所記載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則是東漢末年天師道所記載的的最高神。
元始造物立心,先天始兆。於空瀚之中,玄虛之處,訊息化機,氤蘊融熔,陰陽五行造化其形,萬神開始生於無極之中,時玄景未分,在空洞之際,天光冥遠。浩漫太虛中,物化盈虧相生相剋,若浮若況,五行分更,倘恍渺忽,汨沒紛紜,先天神祇飄蕩無憑。萬物銷鑠鹹滅。時無極聖眾、真神仙佛、祖玄高真,一切不壞法身,遇此劫會,被混沌銷鑠,漸喪其神。 如果神形互化,就會永失無存,拔盡本根。萬眾只有仰靠元始祖尊開創新宇,託付真身。。
唐代末期,道士閭丘方遠在《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把元始天尊編排在神譜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漸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為一種象徵,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後來三清尊神改名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靈,三清尊神之一,創造於東晉末年的靈寶經,形象和名號來自道教的“天尊”稱號,及另一道教創世之神元始天王。最早記述元始天尊開劫度人的經書,是《太上諸天靈書度命妙經》等靈寶經:690、638,當中許多經卷都敘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靈說教[3]:71,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677。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雖然高,但在歷史上的出現記載卻比太上老君要晚。
元始天尊是道教上清派信奉的最高神。上清派認為太上老君、靈寶天尊、天真皇人、五方天帝等神仙皆是元始天尊所度。這是道教上清派的觀點。如《真靈位業圖》此類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
“元始”之名最早記載於南北朝所出的《元始上真眾仙記》(枕中書):開天闢地的盤古真人,是天地之精華,自號元始天王。天地構成之後,忽然在石澗積血之中生出太元玉女。太元玉女一出生便會說話,常遊玩於大地之上,仰吸元氣,號曰太元聖母。元始天王與太元聖母通氣結精,而生扶桑大帝東王公西王母,再生天皇兄弟十二人,天皇生地皇,地皇生人皇,五帝是其後裔
元始天王位居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所居仙府稱為“玄都玉京”。玉京之中,黃金鋪地,玉石為階,宮中有七寶、珍玉,仙王、仙公、仙卿、仙伯、仙大夫等居於中央和兩旁的仙殿中。
他生於混沌之前,太無之先,元氣之始,故名“元始”。《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稱:“元者,本也;始者,初也,先天之氣也。” 元始是宇宙生髮最初的本源,為一切神仙之上,故稱“天尊”。元始天尊稟自然之氣,存在於宇宙萬物之前。他的本體常存不滅,即使天地全部毀滅,也絲毫影響不了他的存在。每當新的天地形成時,天尊就會降臨人世間,傳授秘道,開劫度人。每當新的天地開闢時,都有其年號,曰龍漢延康赤明、開皇、上皇等等,年號之間相距長達41億萬年。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之《真靈位業圖》稱,紫雲之閣,碧霞為城。而天尊所居第三十六天的最上層大羅天中,仙府名曰“玄都玉京”。並眾神仙都要按時上玉清境朝拜元始天尊。《歷代神仙通鑑》稱他為“主持天界之祖”,傳眾仙之祖地位極高,但具體形象的出現卻比太上老君要晚。據《歷代神仙通鑑》記載,元始天尊“頂負圓光,身披七十二色”,故供奉在道教三清大殿中的元始天尊,一般都頭罩神光,手執紅色丹丸,或者左手虛拈,右手虛捧,象徵“天地未形,混沌未開,萬物未生”時的“無極狀態”和“混沌之時,陰陽未判”的第一大世紀。故以陽生陰降、晝短夜長的冬至日為元始天尊的聖誕。
南梁時,上清派宗師陶弘景所著的《洞玄靈寶真靈位業圖》中始有“元始天尊”之號。該書將天地宇宙中的神靈共分七階。第一階玉清境的中位即最高位:“上合虛皇道君,應號元始天尊。”這既正式確立了元始天尊在茅山上清派乃至整個道教體系中的獨尊地位,又通過稱元始天尊“上合虛皇道君”,從而使得早期上清尊神高上虛皇道君等的地位得到保證。但是書中又有一“元始天王”,列為第四中位左位第四神(《道藏》第3冊,第272頁)。

靈寶天尊

靈寶天尊,原稱"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齊梁高道陶弘景編定的《真靈 位業圖》列其在第二神階之中位,僅次於第一神階中位之元始天尊。唐代時曾稱為太上大道君,後來才稱為靈寶天尊或靈寶君。
道經說他是在宇宙未形成之前,從混沌狀態產生的元氣所化生。原是“二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後托胎三千七百年誕生,住在上清境的玄都玉京仙府,有金童、玉女各30萬人侍衛,萬神朝拜,超度之人不計其數。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他。
據《雲笈七籤》引《洞真大洞真經》,靈寶天尊系“玉晨之精氣,九慶之紫煙,玉暉煥耀,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元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靈寶略記》則稱“太上大道君以開皇元年托胎於西方綠那玉國,寄孕於洪氏之胞,凝神瓊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誕於其國郁察山浮羅之岳丹玄之阿側,名曰器度,字上開元。及其長,乃啟悟道真,期心高道,坐於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靈寶大乘之法十部妙經”。
上清高聖太上玉晨大道君,自元始天尊處受經法以後,即輔佐元始天尊,居三十六天之第二高位上清境,在三十四天之上,治蕊珠日闕,管七映紫房,金童玉女各三十萬侍衛。萬神入拜,五德把符,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據《洞玄本行經》,靈寶天尊以靈寶之法,隨世度人。自元始開光,至於赤明元年,經九千九百億萬劫,度人有如塵沙之眾,不可勝量。凡遇有緣好學之人,請問疑難,靈寶天尊即不吝教誨。天尊有三十六變、七十二化,人慾見之,隨感而應,千萬處可分身即到。
道教宮觀里的三清殿中,靈寶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側位,手持太極圖或玉如意。 在道教大型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以靈寶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靈寶天尊之神誕日為夏至日,約在農曆五月中。中國民間於夏至日之供奉常以靈寶天尊為主神。

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 原為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東漢明帝、章帝之際(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聖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濁清之未分。”將老子神化為先天地之神物,並與“道”相等同。順帝時(126-144)張陵在巴蜀鶴鳴山創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為教主。據傳張陵在傳教布道時作的《老子想爾注》稱:“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間,但往來人身中耳……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崑崙,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首次在道書中出現了太上老君的名號。至魏晉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斷佛、道兩教,經像悉毀,罷沙門、道士,並令還民”。據道書稱,當時太上老君曾遣使顯靈。時過一月,武帝即又下詔曰:“至道弘深,混成無際,體包空有,理極幽玄……今可立通道觀於都城……並宜弘闡,一以貫之。”說明當時已經開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預朝政了。
90《封神榜》老子—許承光飾90《封神榜》老子—許承光飾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靈更盛。他不僅被奉為李唐王朝的始祖,幫助唐高祖李淵平定天下,據稱當武則天篡奪李唐王朝後,又顯靈降世,謂“武后不可革命”,“不得輒立異姓……武后亦終懼此言,不敢立武三思”。因此,天寶年間,玄宗最後為他上“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尊號。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號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形成歷史

魏晉時期道教神仙已十分龐雜,但散亂無序。到了南朝梁代,著名道教理論家陶弘景寫的《真靈位業圖》作為第一個較為系統的道教神譜,開始出現。在這神譜中,陶弘景將神仙分為七個等級,每個等級設一中位,有一個神仙主持,中位之外又分設左位,右位若干席位,安排諸神。七個等級高低有別,以第一等級為最高,以此分級,秩序井然。各等級除了中位主神外,還有左右諸位神仙,數量各不相等,如第一等級左位 29 神外,右位 19 神。第三等級左位 50 余神,右位 30 余神。這些左右諸神仙,有的是歷史上的帝王、將相或聖人先賢,如第三等級的孔子顏回莊子,第七等級的秦始皇漢高祖齊桓公晉文公魏武帝劉備李廣韓遂孫策徐庶等。有的是道教著名領袖,如第二等級的魏華存許穆、許擁是道教上清派的創始人,徐來勒、葛玄靈寶派的創始人,而第四階次的張陵是天師道的鼻祖,葛洪是道教大理論家。有的是神話傳說人物,如第三階次的黃帝、唐堯虞舜夏禹,第四階次的赤松子等等。總之,神譜中各色各樣的人物都有,且大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也有無人知曉的隱修高人,有的與道教關係密切,像老子的弟子孔子也拉進神譜,墨子也被封神了,神仙隊伍龐大。除陶的神譜外,還有各種不同的神譜,其結構和內容也互有出入。
陶弘景的《真靈位業圖》神譜只是上清派一家之言,它奉元始天尊、元始天王、太上大道君、金闕帝君等為最高神,靈寶派以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地位為最尊,而天師道則尊老子為最高神。三派各行其是,在最高神問題上彼此不完全認同,隨著道教的發展和各派的互相交融,大概在南北朝末期,出現了統一的最高尊神“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清神的出現,標誌著道教神仙譜系的最終定型。
“三清”尊神的建立,卻經歷了一較長的發展過程。道教初創時,是以老子為其始祖,稱之為太上老君又稱太上道君,尊奉為最高神靈。例如于吉等人所編的《太平經》和張陵等人所造作的道書,皆託名為老君所授,直至北魏寇謙之所撰的《雲中音誦新科之誡》和《錄圖真經》以及他的“天師”稱號,皆託名老君所賜。這是包括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在內的早期道教的一個共同特點。乃至以後的全真道道統淵源,仍稱太上老君傳於金母,金母傳白雲上真,白雲上真傳王玄甫,王玄甫傳鐘離權。鐘離權授呂洞賓劉海蟾,呂洞賓授王重陽,重陽授北七真。將全真道統上溯到老子,並尊王玄甫為全真道的始祖。及至東晉中後期上清、靈寶等道派出現後,對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便發生了變化。這些新起的道派,便不再尊奉太上老君為最高尊神了,而是以元始天王或元始天尊與太上大道君的地位最尊。在這兩派的經書中也提到太上老君,但往往把它擺在一個次要的地位,有些經書甚至把它作為元始天尊或元始天王和太上大道君的弟子看待。這種分歧,在《魏書·釋老志》和《隋書·經籍志》對道教的介紹中,便可明顯地看出來。《魏書》卷一百一十四《釋老志》說:“道家之原,出於老子。其自言也,先天地生,以資萬類。上處玉京,為神王之宗;下在紫微,為飛仙之主。②這顯然是反映了天師道以老子為最高尊神的思想。《隋書》卷三十五《經籍志》四則稱:“道經者,雲有元始天尊,生於太元之先,稟自然之氣,沖虛凝遠,莫知其極……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每至天地初開,或在玉京之上,或在窮桑之野,授以秘道,謂之開劫度人。所度皆諸天仙上品,有太上老君……。”這明顯是以元始天尊為最高尊神,太上老君也是元始天尊所傳度的弟子之一,代表上清派的思想。
天師道與上清、靈寶等三個主要道派在道教最高尊神的觀念方面,分歧既然有如此之大,即道教經書既有大中小之分,則造說這些經書的教主也勢必會有先後等級的差別,在《雲笈七箋》卷六《三洞經教部》之《三洞並序》里即稱:“三洞既降,遂有大小中乘、國中後法三種分別。”在三洞尊神之間,如何劃分先後等級的差別呢?故道教又有“一氣化三清”之說。在上引《九天生神章經》里即含有三清皆由道氣所化之意,在《三洞並序》中說:“又三洞之元,本同道氣;道氣惟一,套用分三,皆以誘俗修仙,從凡證道,皆漸差別,故有三名。”即是說,三洞的本元,都是來自同一的道氣,只是套用不同,才分為三個不同的名稱。儘管如此,但具體到究竟是由誰一氣化三清呢?則又有不同說法。一種意見是認為,道教的三清是由大羅天的玄、元、始三氣所化而成。如大約為東晉或南北朝初年出世的《太真科》就說:“三天最上號曰大羅,是道境極地,妙氣本一,唯此大羅生玄元始三燕,化為三清天也。一日清微天玉清境,始氣所成;二日禹余天上清境,元氣所成;三日大赤天太清境,玄氣所成。”這種說法,並未解決三清尊神之間先後等級的實質問題,而且還會引來住大羅天的尊神是誰,三清尊神是否為這位尊神所化而成等一系列的問題,故道教通常又有另外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認為,三清是由元始天尊一氣所化,上清派道士多主張之。《三洞並序》引證《業報經》和《應化經》說:“天尊日:吾以道氣,化育群方,從劫到劫,因時立化。吾以龍漢元年,號無形天尊,亦名天寶君,化在玉清境,說《洞真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聖,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號無始天尊,亦名靈寶君,化在上清境,說《洞玄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號梵形天尊,亦名神寶君,化在太清境,說《洞神經》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這就說,三洞尊神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的化身,三洞經書也都是元始天尊在不同時期所說,這樣對道教各派便不會產生等級高下之分,導致教派之間的矛盾了。不過這很明顯是代表上清派的說法,《隋書·經籍志》採用之。道教的另一種說法是認為,三清是由老子一氣所化,這主要以天師道為代表的道士們的思想。這種思想,其淵源甚早。早在道教正式產生之前,就開始對老子進行神化。東漢明帝(公元 57~75 年在位)、章帝(公元 76~88 年在位)之時,益州太守成都人王阜所作的《老子聖母埤》即稱:“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別,窺清濁之未分。”這裡便把老子與道合而為一,而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老子也就自然成為造物主,當然也就是至高無上的神靈了。早期道教繼承並繼續發揮了這一思想。在道教早期經典《太平經》中便說:“老子者,得道之大聖,幽明所共師者也。應感則變化隨方,功成則隱淪常住。住無所住,常元不在。……周流六虛,教化三界,出世間法,在世間法,有為無為,莫不畢究。”傳為張陵(或張魯)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也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雲笈七簸》卷一《道德部》之《總敘道德》引葛玄《五千文經序》說:“老君體自然而然,生乎太無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窮手無窮,極乎無極也,與大道而輪化,為天地而立根,布氣於十方,抱道德之至純,浩浩蕩蕩,不可名也。……堂堂乎為神明之宗,三光持以朗照,天地稟之得生……故眾聖之所共宗。”其後南宋謝守灝所撰編的《混元聖紀》、《太上老君年譜要略》、《太上混元老子史略》等著作中更反覆地說:“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經歷天地,不可稱載,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其隨方設教,歷劫為師,隱顯有無,罔得而測。然垂世立教,應現之跡,昭昭然若日月。”又說:“太上老君,乃大道之宗祖,三才之本根也。”又說:“太上老君,乃元氣之祖,萬道之宗,乾坤之根 本,天地之精源。”又引唐尹文操的話說:“老子者,即道之身也,跡有內外不同,由能應之身或異也。”並稱他“秉生成之柄,鎮造化之原,故在天為眾聖之尊,在世為萬教之主。謂之老子者,道之形也,應既不一,號亦無量,或三十六號,或七十二名。”又說:“老君在天皇時,號玄中大法師,亦日通玄天師,出《洞真經》一十二部,以無極大道下教人間。在地皇時,號有古大先生,出《洞玄經》一十二部,化人以無上正真之道。在人皇時,號盤古先生,出《洞神經》一十二部,化人以太平無為之道。”
按照這種說法,則是三洞經書,皆由老子所造作。不僅如此,甚至還說:“老君於三皇時說經,世謂之《三墳》之書,久失其傳,兼累世所說經,多藏瓊室瑤台,或秘龍宮海藏,神真保護,世莫得聞,今所傳者,太山一毫芒爾。”這就是說,三洞之外的眾多經書,也系老子所造。我們知道,道教是以道為最高信仰,以修道成仙為最終目的,這是一切道派的共同思想,也是道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區別,天師道一系從東漢以來即將老子看作是道的化身,老子與道是一是二、二而一的。“道”是天地萬物的根源,因而作為“道”的化身的太上老君老子,自然也就成為“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陰陽之主宰,萬神之帝君”,當然也就是道教的最高神靈了。那末,老子一氣化三清之說,也就不言而喻了。但在《太上混元老子史略》卷下又有“老君日:夫三洞寶經,皆三清之上道也,吾昔受之於元始天尊”的一段話與全文主題不類,應是宋朝上清派昌盛掌權編輯《道藏》時所添改的觀點。魏晉道教有另兩種創世說存在,一種也就是元始天王創世。另一種是太上老君創世,也是被歷代皇帝推崇與說的最多的。
元始天尊(原始天尊)

奉祀

道教宮觀大多設有“三清殿”。元始天尊常以手持混元珠像居於大殿神像之中位。在大型道教齋醮禮儀中,也多設有三清神位或神像,均以元始天尊為中位。元始天尊的神誕之日是正月初一。中國民間亦有在冬至日供奉元始天尊的。

宮觀

元始天尊廟位於岱陽之西傲徠峰下,又名扇子崖石廟。東西長26米,南北寬16. 35米。明代創建,歷代重修,建國後傾圮。1988年重修,由元始天尊殿、卷棚、東西配殿與山門組成。元始天尊殿3間,面闊10.75米,進深7.3米,通高7.3米。條石築,冰盤式出檐, 板瓦硬山拱形頂。南向開一門兩窗,石條雕成。殿內條石鋪地,後神台供元始天尊像,四周有18尊立像。
殿前卷棚3間,面闊9.85米,進深4.25米,通高5.55米,二柱五架梁,重梁起架,卷棚硬山頂。正間前後開門,次間開窗。
東西配殿各3間,面闊7.5米,進深4.3米,六檁前廊式。
山門位於正殿東側,東向,磚柱券石砌拱形門,門高2.45米、寬1.5米。
元始天尊殿西有地母宮3間、呂祖祠3間兩層、太陽廟3間、太陰廟3間及聖賢洞等。

人物經典

《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經》、《元始天尊說太古經》 、《元始天尊說得道了身經》 、《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應驗經》 、《元始天尊說梓潼帝君本願經》、《元始天王歡樂經》、《元始洞真慈善孝子報恩成道經》、《太上元始天尊說消殄蟲蝗經》、《太上元始天尊說寶月光皇后聖母孔雀明王經》、《元始天尊說東嶽化身濟生度死拔罪解冤保命玄范誥咒妙經》、《太上元始天尊說續命妙經》、《太上元始天尊說大雨龍王經》、《太上元始天尊說金光明經》等等。

老子與三清

還原真相
“老子一氣化三清指什麼?
“老子一氣化三清”,不是老子一氣化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
老子李耳,商朝人,約公元前571年誕生,三清為先天大神,李耳沒資格化三清。
歷史典故老子化三清是指的三座山,與儒釋道三教有關。
三清乃指的是三座山”,出三位聖人,建立三個宗教。
老子一氣化三清三清三山,故出三聖人,是以中天終南山出老子,西方熊耳山出如來(即釋迦牟尼佛),東方太行山出孔子!

闢謠專區

太上老君作為道祖,在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提到太上老君。但是在絕大多數的影視文學作品中的老君形象都不符合道教信仰。接下來,我們整理幾個比較常見的誤區。
問題1:太上老君是老子嗎?
答:這是個錯誤的說法。太上老君隨世立教,歷劫之師,開闢天地,分判陰陽,劫劫分身下世,開化人天,事竟則隱。道教認為,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次化身(分身),故而老子不能等同於太上老君。
問題2:太上老君的師父是鴻鈞老祖嗎?
答:老君為道教至尊,無上。老君是元氣之祖宗,天地之根本。大道元妙出於自然,生於無生,先於無先,挺於空洞,陶育乾坤,老君即是道,自有永有的神,道的特性是自然。老君無始無終,無師無祖,早於一切神祗,太上老君不是凡人修道而成,太上老君就是道,就是上帝。鴻鈞老祖出現最多的是《封神演繹》之類的小說,為小說作者隨意想像名字,小說畢竟流傳廣泛,但不是事實,道教多次駁斥鴻鈞邪說。
問題3通天教主是三清之一靈寶天尊嗎?
答:靈寶天尊不是小說演繹的“通天教主”。靈寶天尊象徵無極生太極,太極成五行的道之進程,可以說是天道的生成,從此天地有規矩,萬靈歸其宗,為宇宙的繁榮奠定了基礎,並非凡夫修道,靈寶天尊乃道的化身。

影視形象

1986年西遊記中,未知 飾 元始天尊
1990年封神榜中,吳慈華飾元始天尊
2006年封神榜之鳳鳴岐山中,唐國強飾元始天尊
2009年封神榜之武王伐紂中,唐國強飾元始天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